创新视域下专利间接侵权规则的体系建构与内容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视域下专利间接侵权规则的
体系建构与内容优化
彭官棋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专利侵权的全面覆盖原则为行为人侵害专利权而不担责留下规制缺口,专利间接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打破全面覆盖原则对行为人责任追究的困局。近年来,基于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我国在司法解释层面确认了专利间接侵权规则。本文围绕专利间接侵权规则在体系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认为亟须对其加以制度重构和规则优化:一方面专利间接侵权的架构背景应当脱离共同侵权理论框架,使专利间接侵权成为独立的侵权类型,既有归责体系的二元化制度设计路径对于全面规制间接侵权行为更为有利,应当坚持采用引诱-帮助侵权两分的模式;另一方面应当优化专利帮助侵权和教唆侵权的规则内容,形成完备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制体系,以达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法律和政策目标。
关键词:专利侵权;教唆侵权;帮助侵权;共同侵权;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DF523.2文献标识码:A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Content Optimization of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Ru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novation
Peng Guanqi
(Koguan School of Law,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030,China)
'"s I i.c:All elements rules of traditional patent infringement leaves a regulatory gap for the perpetrator to infringe patent rights without responsibility.The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liability rule helps to break the dilemma of all elements rules of accountability.In recent years,based on the urgent needs of judicial practice,our country has confirmed the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rules at the level of judicial interpretation.The existing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rules have many problems in terms of system and operability,and it's urgent to restructure the system and optimize the rules.On the one hand,the structural background of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should be separated from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joint infringement,so that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become an independent type of infringement.At the same time,the dual system design path of the existing imputation system is more conducive to the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of indirect infringements,and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inducement-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dichotomy model.On the other hand,it should optimize patents to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and inducement infringement.The content of the rules shall form a complete regulatory system for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to achieve the legal and policy goals of the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system.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研究”(19ZDA164)。
收稿日期:2020-07-31
作者简介:彭官棋(1990-),男,福建宁德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科技法
Key words:Patent infringement;Inducement infringement;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Joint infringe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专利制度作为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催化剂”,在技术成果的形成确认、保护和转化应用等环节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引导下,自主创新战略布局要求专利制度设计能够强化和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侵权法律规范体系与内容直接影响专利法立法目的及宗旨的实现。但行为人通过规避专利侵权判断的全面覆盖原则,同时与直接实施者缺乏意思联络,侵害专利权人利益而无需担责,引发传统专利侵权理论的规制困境,间接侵权责任规则应运而生。我国当前的专利间接侵权规则以美国相应制度为蓝本,但其存在着与我国既有法律规则体系重叠问题和规范内容的取舍问题,以及规则的解释及适用问题等,在专利强保护政策背景下,如何建构与优化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以配合我国旨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已引发各界关注,学界对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多数讨论仍聚焦于构成要件等微观、局部、个别的讨论而欠缺宏观层面、体系性的整体把握。本文阐述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在平衡专利保护与责任限制层面的独特价值,在进一步剖析我国既有法律规则不足的基础上,从理论维度和实践视角对该制度进行梳理、建构和优化,探寻既能为权利人提供充分救济措施,也可避免其在维权中滥用权利的有效规制路径,以期为后续相关立法理论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源起与价值
定位
1.1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源起
专利权究其本质而言,乃是权利人对其向专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授权的,由权利要求所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排他性独占权益。按照美国专利法所设计的专利直接-间接侵权二元模式,其一是行为人直接实施专利权所要求保护发明所有要素的直接侵权行为,其二是行为人缺乏直接实施制造、使用或销售发明专利要素但仍侵害专利权的间接侵权行为[1]。专利间接侵权规则最初来源于美国法院所作出的一系列判例,如1871年的Wallace v.Holmes专利侵权案⑵、1901年的利兹留声机专利侵权案⑶等,1952年美国国会通过《专利法》的修订,从而在成文法中引入并确立了专利间接侵权规则,实际上,美国《专利法》条文中并无具体“专利间接侵权”概念和表述,而是习惯性地将该法第271(b)(c)条规定的两类行为作为专利间接侵权的两种法定类型,将271(b)称为引诱专利侵权行为(Actively Induce Infringement),即行为人诱使他人实施专利的引诱行为,将271(c)称为帮助专利侵权行为(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即行为人为他人实施专利的行为提供帮助的行为。美国法律隶属普通法系,其专利间接侵权规则由判例法和成文法两部分组成。专利间接侵权规则虽然在1952年被正式确认一一美国专利法规定了间接侵权的责任类型并要求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但其中对间接侵权规则的适用具有很强的弹性空间,仍旧保持着普通法特征,具体规则依然根据判例进行着渐进式地微调和细化。
1.2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价值定位
权利要求划定专利权利边界和保护范围,通常将其具体内容称作“技术特征”⑷,技术特征是构成发明的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⑸。作为发明创造的限定要素,专利侵权判断需要依循全面覆盖技术特征的原则(简称全面覆盖原则),经过拆分一比较一判断这3个步骤认定被控技术方案是否与专利技术方案相同或等同,即首先对权利要求进行拆解,确定技术方案的所有技术特征,进而一一比较被控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判断二者是否相同或等同。被控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是否完全覆盖专利技术方案的全部技术特征的判断,将直接影响两种技术方案成立相同或等同结论的得出,其作为侵权行为认定的基础性事实依据,对最终的行为定性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满足全面覆盖原则是专利侵权行为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仅当被控技术方案包含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所有技术特征时,专利侵权的前提条件才得以具备,若缺乏某一个技术特征,因不满足全面覆盖原则而不构成侵权。
专利侵权判断中遵循全面覆盖原则对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