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洋模范初级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汇编: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四
份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烧杯中,然后分别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天平称量,几次实验数据如下
试验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所取样品的质量/g50.050.050.050.0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040.060.080.0
生成气体的质量/g0.20.40.50.5
请回答下列问题并计算
(1)在第一次实验结束后,反应物_______完全反应了
(2)50.0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_______g
(3)请在图中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4)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 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里加入100g水,
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Ba(OH)2溶液的质
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Na2CO3和NaOH混合物的时候,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盘(填“左”“右”之一);
(2)滴入Ba(OH)2溶液时,观察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3)当滴加Ba(OH)2溶液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有种;
(4)计算当滴加Ba(OH)2溶液至图中B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多少?
3.在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全部溶解得到50克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入一定溶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

(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求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若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求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向55g氯化钡溶液中滴加浓度为15%的硫酸钠溶液,加入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_____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结果精确到0.1%)。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5.工业上利用表面含有油污且生锈的废铁屑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下列能够去油污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水 B纯碱溶液 C明矾溶液 D稀硫酸
(2)步骤②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控制“一定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铁过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③要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步骤④的操作为______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6.工业上生产电石(CaC2)并制备重要工业原料乙炔(C x H y)流程如下:
(资料)
1 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两种氧化物,且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不变。

2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碱石灰能吸收CO2和水。

3 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

(讨论)
(1)电石(CaC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C有毒,与B组成元素相同,但二者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

(3)D的水溶液可用于实验室检验气体B,D的化学式是____。

(测定乙炔组成)
资料:一个乙炔分子有四个原子构成。

(4)将一定量的乙炔(C x H y)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如图的____(选填“甲”或“乙”)装置,并再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并记录实验数据于表中。

装置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
浓硫酸125.3g127.1g
碱石灰78.2g87.0g
(5)实验中“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____。

(6)计算:乙炔中碳元素质量为___g,氢元素质量为____g,乙炔化学式为____。

7.有6种白色粉末硫酸铜、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钙,现从其中的两种物质中各取少量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色液体C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 ;
(2)若向无色液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混合粉末中肯定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无色液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该混合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组成)。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8.图1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红磷燃烧停止后,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说明该气体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答一条即可)。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______。

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造成的实验缺陷有______(答一条即可)。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5)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最后注射器中剩余的水的体积约为______mL。

9.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甲是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______杂质。

(2)乙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______。

(3)丙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向烧杯中滴入水后,试管内白磷燃烧:白磷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液面下降。

试剂N可选用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______mL刻度线处,测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0.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通过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通过____(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实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才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一、初中化学计算题
1.(1)硫酸; (2)0.5;
(3);
(4)由表中的数据对比可知,50.0g 中的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5g ; 设50.0g 的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
2442Zn +H SO ZnSO +H 6520.5g
x
↑= 6520.5g
x = x =16.25g
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6.25g
50.0g
×100%=32.5%。

【详解】
(1)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第一、二次所取样品的质量相同,酸的质量增加,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增加,说明了第一次所加入的硫酸完全反应。

(2)由上述分析可知,20g 的稀硫酸完全反应能放出0.2g 的氢气,60g 的稀硫酸若完全反应放出0.6g 的氢气,由第三次50.0g 的样品与60g 的硫酸完全反应只放出0.5g 的氢气,说明了黄铜样品中的锌完全反应,50.0g 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能生成气体0.5g 。

(3)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画出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的变化关系:
(4)见答案。

2.A
解析:(1)右 (2)产生白色沉淀 (3)2
(4)解:设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y
()23
32
Ba OH +Na CO =BaCO +2NaOH
106
1978019.7g y x
↓ 19719.7g
=80x x =8g 106=19719.7g
y
y =10.6g
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5.6g-10.6g )+8g=13g 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3g 。

【分析】
当滴入氢氧化钡至图中A 点时,碳酸钠没有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碳酸钠有剩余,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当滴入氢氧化钡至图中B 点时,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根据生成的沉淀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即可。

【详解】
(1)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当“左物右码”,故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故填:右;
(2)由于()2332Ba OH Na CO BaCO 2NaOH +=↓+,其中碳酸钡是白色沉淀,故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观察图像可知,A 点时,碳酸钠
没有和氢氧化钙完全反应,碳酸钠有剩余,故烧杯中溶液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溶质是23Na CO 、NaOH ,故答案为:2; (4)见答案。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图形分析反应的进程、抓住“三点一趋势”(起点、拐点、终点和图象的变化趋势)、分析图象中所给数据的含义、正确的运用有关数据解决问题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3.(1)5;(2)10.6%;(3)9.2g 【详解】
(1)由图可知,产生沉淀的质量是5g ;
(2)设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x ,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

2233CaCl +Na CO =CaCO +2NaCl 11110610011750g 5g
y
x
z
↓⨯ 1111005g
y = y =5.55g 10650g 1005g
x
⨯= x =10.6% 1171005g
z
= z =5.85g (3)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a ,则
5.85g+100%10%50g+50g-5g
a
⨯=,a =3.65g 所以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为3.65g+5.55g=9.2g 。

答:(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5g ;
(2)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6%; (3)原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9.2g 。

4.B
解析:(1)23.3(2)9.3% 【详解】
(1)由图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 4沉淀23.3g 。

故填:23.3; (2)解:设反应消耗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224
4BaCl Na SO =BaSO 2NaCl
142233117x
23.3g
y
++↓
142x
=23323.3g
x=14.2 g 117x
= 23323.3g
y=11.7 g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用硫酸钠溶液的质量为14.2g
94.7g 15%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5 g +94.7 g-23.3 g=126.4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
100%9.3% 126.4
g
g
⨯≈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9.3%。

二、中考化学流程题
5.B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充分将溶液中的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和冷却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化蒸发浓缩

解析:B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充分将溶液中的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和冷却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化蒸发浓缩
【详解】
(1)A. 油污不能溶于水,水不能除去油污,故A不符合题意;
B. 纯碱溶液显碱性,能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除去油污。

故B符合题意;
C. 明矾溶液不能溶解或乳化油污,也不与油污反应,不能除去油污。

故C不符合题意;
D. 稀硫酸不能溶解或乳化油污,也不与油污反应,不能除去油污。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废铁屑在空气中放置,一定会生锈,步骤②中加入稀硫酸,硫酸与铁锈反应2324242
Fe O+3H SO=Fe SO+3H O ,属于复分解反应。

控制“一定量稀硫酸”,过量的铁就会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保证生成的溶质全部是硫酸亚铁,且酸性环境下硫酸亚铁的稳定性更强,不宜被氧化。

故填:2324242
Fe O+3H SO=Fe SO+3H O;充分将溶液中的硫酸铁转化为硫酸亚铁。

(3)硫酸亚铁宜被氧化,在空气中冷却的时间越长,越容易被氧化。

另外为防止温度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又混入杂质中。

所以要趁热过滤。

故填:防止温度降低,硫酸亚铁晶体析出和冷却过程中硫酸亚铁被氧化。

(4)为降温结晶时析出更多的晶体,以提高产率,在降温结晶前,应对溶液进行加热蒸发浓缩。

故步骤④的操作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故填:蒸发浓缩。

6.-1 分子构成不同 Ca(OH)2 甲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 2.4 0.2 C2H2
【详解】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
解析:-1 分子构成不同 Ca (OH )2 甲 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 2.4 0.2 C 2H 2 【详解】
(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CaC 2中Ca 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CaC 2中C 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2)+2x =0,解得x =-1,故碳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分析流程图可知,B 为CO 2,C 为CO ,则二者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3)实验室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则D 的化学式是Ca (OH )2;
(4)乙炔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根据测得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乙炔的化学式,浓硫酸只吸收水,而碱石灰水和二氧化碳都吸收,分析甲、乙装置特点可知,则将一定量的乙炔(C x H y )完全燃烧,并将生成的气体缓缓通过甲装置,可以分别测得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5)测定原理是根据浓硫酸吸收水,碱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并测其质量差,计算出乙炔的化学式,实验中“缓缓通一段时间的N 2”的目的是使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全部被浓硫酸和碱石灰吸收,使测定结果准确;
(6)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127.1g-125.3g=1.8g ,则氢元素的质量为
2
1.8g 100%0.2g 18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7.0g-78.2g=8.8g ,则碳元素的质量为 12
8.8g 100% 2.4g 44

⨯=;设乙炔的化学式为C x H y ,一个乙炔分子有四个原子构成,则 12 2.40.2x g
y g
=,x +y =4,解得x =2,y =2,所以乙炔的化学式为C 2H 2。

7.CaCl2和HCl
Na2CO3 CaCO3或Ca(OH)2中的一种
①CaCO3和NaCl 、②CaCO3和NaOH 、③CaCO3和Ca(OH)2、④Na2CO3和C
解析: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CaCl 2和HCl
Na 2CO 3 CaCO 3或Ca(OH)2中的一种
①CaCO 3和NaCl 、②CaCO 3和NaOH 、③CaCO 3和Ca(OH)2、④Na 2CO 3和Ca(OH)2 【分析】
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给定了混合物可能含有的物质,然后根据题中信息作出具体推断,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用到的物质的颜色、特殊反应现象等。

【详解】
(1)由于加水足量的水后所得沉淀为白色,溶液为无色,含铜离子的沉淀和溶液都一般是蓝色的,因此固体中肯定没有硫酸铜存在 ;
结合剩余五种药品,白色固体遇稀盐酸产生气体,说明白色固体为碳酸盐,因为白色粉末
加足量水,过滤后得到白色固体,说明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所以白色固体为碳酸钙,碳酸钙遇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气体B 为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因为生成的氯化钙溶于水,所以无色液体C 中溶质有氯化钙,因为稀盐酸过量,所以无色液体C 中的溶质有氯化氢,因此,C 中溶质为:CaCl 2和HCl ;
向无色A 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A 溶液中有可溶性碳酸盐,即原白色粉末中有Na 2CO 3存在,若白色固体是碳酸钠反应生成的,则另一种物质必为Ca(OH)2,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符合后面的实验过程,另外另一种白色粉末也可能是碳酸钙,因为其不溶于水,也能符合后面的实验过程,因此,白色粉末中一含有Na 2CO 3,可能含有CaCO 3或Ca(OH)2中的一种;
(3)向无色液体A 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液体A 中没有碳酸钠,则可得出原粉末中没有碳酸钠,或有碳酸钠时,碳酸钠在加水的过程中完全反应了。

由于白色固体与稀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若无碳酸钠,必须有碳酸钙存在,若碳酸钙和碳酸钠同时存在,加水时二者不反应,液体A 中会含有会有碳酸钠存在,而液体A 中无碳酸钠,所以碳酸钠和碳酸钙不能同时存在,若有碳酸钠存在,必须反应后有碳酸钙生成,所以若有碳酸钠,必须有氢氧化钙。

故白色粉末的成分组合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CaCO 3和NaCl 、②CaCO 3和NaOH 、③CaCO 3和Ca(OH)2、④Na 2CO 3和Ca(OH)2
【点睛】
推断题的解决,一般考查的都是物质的颜色、特殊反应现象、特殊反应条件、物质的特殊性质等,因此,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积累,如产生所体的反应常见的就是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而产生二氧化碳的除了高温分解碳酸钙外,其余的就是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掌握了这些,推断题解决起来反应而不难;另外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但要考虑生成物,还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三、中考化学实验题
8.225P+O P O 点燃 氮气 不支持燃烧(不燃烧) 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槽中的水压入集气瓶 红磷的量不足(或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选一种即可) 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或是在伸入瓶内过程没有迅速塞紧瓶塞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先膨胀后变得更瘪 4
【分析】
本题考查则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详解】
(1)红磷燃烧是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故符号表达式为225P+O P O 点燃,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红磷没有继续燃烧,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化学性
质),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物理性质);
(2)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导致瓶内氧气未完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造成的实验缺陷有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或是在伸入瓶内过程没有迅速塞紧瓶塞导致瓶内空气受热逸出,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4)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燃烧放热导致瓶内气压先增大,实验结束后装置冷却至室温,由于氧气被消耗,瓶内的气压最终小于初始气压,故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变得更瘪。

(5)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注射器中的水
自动喷射出来,进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约等于空气总体积的1
5
,最后注射
器中剩余的水的体积=
1
502304
5
mL mL mL
-⨯=。

9.漏斗难溶性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氧化钙 44
【详解】
(1)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由图可知甲操作是过滤,因此该操作可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依题可知,天平左边烧杯不是密闭的容器,因此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不能有气体产生,防止产生气体后,气体逸出导致天平发生倾斜,试剂M应具备的条件为与稀硫酸反应且没有气体产生;
(3)白磷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试剂N加水后需要放热,因此试剂N可以为氧化钙;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氧气的量为30mL×1/5=6mL,因此量筒中有6mL
的水进入烧杯中,因此量筒内液面最终降至约44mL刻度线处。

10.B D 4P+ 5O2点燃
2P2O5
【详解】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②④说明可燃物的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③④说明可燃物的燃烧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
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 5O2点燃
2P2O5,故填:B;D;4P+ 5O2
点燃
2P2O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