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3.1图形的平移(1)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图形的平移(一)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知识技能基础:“图形的平移”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的第一节,它对图形变换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图形的平移不是很困难,而让学生主动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认识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学习本节内容的主要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运用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轴对称的眼光看待平移,会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创设特定情境,使学生一直处于轴对称和平移相互交融的氛围之中,会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平移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 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在此基础上还将学习生活中的旋转与旋转设计图案等内容。
二、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
情感与态度: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平移现象中概括出平移的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目标导学
1.出现学习目标,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感知平移。
2.看一看,想一想:
问题: 小朋友由A滑到B的运动中,她的身体各部位运动的方向相同吗?各部位运动的距离相等吗?小朋友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
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各部位运动的方向相同,各部位运动的距离相等,小朋友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
活动目的: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平移现象;接着利用小朋友滑梯的运动引入“平移”,进一步感受平移的实质,渗透平移的三要素,即“基本图形、方向、距离”。
效果:通过实例学生对“平移”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自主探学
探求平移的定义
教师演示:平移的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和演示,你能否描述一下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教师引导学生从语句的主谓分析来看待以上几个句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
的概念:“一个物体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板书: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注意:平移三要素:几何图形——运动方向——运动距离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的概念,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板书:平移定义。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长方体平移的过程由学生自己谈谈平移现象,总结出几句话语,进行比较,辅以语文的语句分析,很快就得到了平移的概念,这样使学生有成就感,并有继续探索的精神。
效果: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有待在后面的学习中教师逐步引导,在这里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合情推理自己的结论,养成一个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第三环节:合作研学
探究平移的性质
1.用多媒体演示图形的平移过程,让学生通过对图形平移现象的观察,探索其中的性质。
你能否观察发现平移的性质?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总结出一个结论,即:“图形的位置改变了,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以及对应角之间在做怎样的变化?
2.动手做一做:将小组制作的硬纸片按某一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并画出平移前和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提出问题:想一想:(课件演示)
(1)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线段,这两条线段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在图中任意选一组对应角,这两个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对应点所连成的线段,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平移的性质。
讨论分析:
①变换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平移变换是图形的每一个点的变换,
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那么每一个点也沿着这个放向移动一定距
离,所以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②变换前后的图形全等:平移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
离,所以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的。
③变换前后对应角相等。
④变换前后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活动目的:探索平移的性质,对学生有点难度,通过设置问题的回答,使学
生直接观察得出性质。
效果:操作性强又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平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性质这两个重点,学生掌握得比较好。
但是,在开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进行新知探究方面还不理想。
第四环节:展示赏学
1.讲解例1
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
(1)指出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D
A
B
C
问题1:要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关键是什么?(找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问题2:怎样找到这些点?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思考:请在图中找出平行且相等的线段,以及相等的角。
2.想一想:在例1中,你还有画△DEF的其他方法吗?与同伴交流。
3.议一议: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哪些条件?
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要原来的位置外,还需要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第五环节:检测评学
1.教科书P67随堂练习
1.下列现象哪些属于平移现象:
(1)《三国演义》片尾字幕的移动。
()
(2)钟摆的摆动。
()
(3)火车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
()
(4)空中放飞的风筝的运动。
()
(5)荡秋千。
()
(6)小狗拉着盒子在笔直的地面上跑。
()
2.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
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活动目的:进一步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效果:通过练习评价学生的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链接知识归纳小结:
1.谈一谈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你能举出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吗?
布置作业:
P67习题3.1:第1,3题
教学设计反思
1.注意学生活动的指导
教师应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困难学生的帮助等,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在小组讨论之
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2.给学生空间
最后提出的一个挑战性问题,虽不能解决,让学生更加急迫地要充实新知识解决未解决的问题,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以成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