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资源 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河北省安新县机关幼儿园安新071600
1.引言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

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

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社会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纲要》在各领域目标中也多次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我园地处农村,幼儿来源于农村,孩子从小由祖辈带大,加上农村的方言较重,从小孩子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认识水平有限,使幼儿不能确切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农村幼儿不善于言语表达。

而幼儿期又是语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智力发展启蒙期。

我镇拥有得天独厚、富有特色的万亩农业生态园,各种各样的果园、蔬菜种植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等乡土教育资源,这给了孩子们一个生动活泼、游戏参观、实践创新的学习空间。

本文拟通过对可资利用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使之融于小班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环境中,拓展幼儿生活世界,采用有效地策略与措施,发展并促使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2.影响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分析
影响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即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状态,也有外部因素,即幼儿周围环境的影响。

从对我班32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最终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在影响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2.1内部因素
2.1.1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

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

2.1.2认知发展水平。

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关系到幼儿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的状况。

2.1.3学习语言的动力。

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语言学习发生兴趣或感到十分需要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2.2外部因素
2.2.1家庭环境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家长的语言素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讲普通话,不爱看书,不讲究句子、语法、词汇的正确使用,必然会导致幼儿产生语言信息少,表达能力差的现象。

因此,作为成人。

无论是倾听习惯、说话的态度,还是口语表达,都应是幼儿学习的楷模。

2.2.2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随之得到改善。

但同时也让身边的孩子越来越封闭,一是经济因素扼杀了孩子交流的时间,二是安全因素隔断了孩子交流的空间。

如果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参观、游览、散步、访友,观看图书、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展同伴间的游戏等,也就为他们提供了说话的源泉。

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扩大幼儿的眼界,才能让幼儿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时时处处使语言和各项活动密切相伴,使幼儿的词汇、句子、语段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2.2.3幼儿园教育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

在幼儿园中,有他们最崇拜和尊敬的老师,有他们最亲密的小伙伴,有他们最喜欢的游戏环境。

应该说幼儿园的环境正好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开拓了一个相对丰富的渠道。

但事实上,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因为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导致幼儿在园中语言表达不够完善。

此时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角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发现、获取信息,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3.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3.1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

因此,他人的语言就成了儿童学习的对象,并且是以模仿的形式出现。

幼儿的语言模仿有四种不同的方式:①即时的、完全的模仿;②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③延缓模仿;④创造性模仿。

由于受年龄和自身兴趣、能力的制约,小班幼儿通常模仿的已不是成人的原词原句,有的遗漏,有的增加,语句中已经掺和了自己的经验和创造成分。

一般来说,小班时期,幼儿的模仿以延缓模仿为主,但创造性模仿也已开始萌芽,逐渐出现在幼儿的语言交流中。

3.2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大量的事实表明,幼儿在对现象的观察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着语言,积累着丰富的词语和听说经验,使其语言得以较快地发展。

3.2.1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幼儿的周围存在着众多的物体和不断变化着的新异环境,特别是那些形象具体、有鲜明特点的,更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向成人提出一系列问
题。

在成人和幼儿通过交谈、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幼儿便以此契机主动求知,从而掌握了相应的词语、句子,学习了语言。

3.2.2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幼儿和成人在一起,说话的内容除“请求”外,一般为“告知”,而告知的内容常常是具体感知过的、有直接经验的事物和现象,在这类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幼儿的语言将得到成人及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他们的语言更趋于完善。

3.2.3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
小班时期的幼儿,刚开始更倾向于独自游戏,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凭借语言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游戏过程的思考,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边想边说边玩,饶有兴趣。

而这种独白语言正是社会语言的基础。

一段时期后,幼儿逐渐会与同伴共同游戏,此时更是语言实践的好时机。

内容的确定、角色的分配,角色间的游戏对话……语言的对答、应变、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4.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

4.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让幼儿想说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

”农村的大自然更有它独具特色的地方。

春天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和观察大自然,蜜蜂嗡嗡采蜜、小河流水潺潺之声、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淡紫的小野花……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自然界千恣百态的变化赋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幼儿产生说的欲望。

4.2创设和谐“人文”资源环境,让幼儿敢说
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幼儿交流时幼儿用点头或摇头表达,这种现象在小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是因为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与孩子在家中语言环境的差异性所造成的。

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通常是叠词,如:睡觉觉、穿袜袜、吃饼饼……同时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还未协调一致,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表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说话。

本人认为,首先要在班级内创设一种和谐的群体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

在课堂上,老师也应与幼儿建立一种“家人”的关系,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

小班幼儿一旦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了,他们也把你当家庭中的一员看待后,其实他们有许多可塑性。

教师应把幼儿看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站在引导者、观察者、鼓励者的立
场指导幼儿的语言。

教师始终以倾听者的角色参与,不要在乎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或优美性,当孩子说错了,教师不必立即加以指责,否则会使幼儿说话的意念被抑制,并受到挫伤,与其指责幼儿的过错,不如鼓励幼儿进行新的尝试。

因此教师应当允许幼儿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相信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下幼儿会越说越准确,越说越完整。

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

4.3积极构建“社会”资源环境,让幼儿爱说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不足决定了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相对较弱,以致形成了词语贫乏,语音不准,句子不完整的明显的语言特点。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与我们当前所倡导的一些理念,积极构建有利于幼儿游戏、交往的环境,满足幼儿模仿的需要,使幼儿在延缓模仿与创造性模仿中进一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感情,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

幼儿语言获得是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把带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转化为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教育资源,在班级小环境内创设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教育资源环境,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成为语言的主动建构者,使幼儿想说、敢说、主动说、创造说,从而使每个农村幼儿都变得伶牙俐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