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因
常见岩石
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浆 喷出岩 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玄武岩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 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
固结为岩石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 岩
变质岩
ຫໍສະໝຸດ Baidu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 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相互关系 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垂直运动为辅
2.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 (1)板块的划分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 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如下图。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对地球面 貌的影响
举例
形成裂谷 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 红海、大西洋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
解析:第(1)题,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图中 A 是侵入岩,B 是喷出岩,C 是沉积岩,D 是变质岩。选 B 正确。第 (2)题,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 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型石柱群。选 D 正确。
2.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1)~(2)题。
(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河漫滩 D.沙丘 (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风力堆积 D.流水沉积 答案:(1)B (2)C
考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 (1)概念:岩石圈(地壳)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 固态矿物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4)沉积作用与地貌
沉积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 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 口)、三角洲(河 口)、冲积平原
(中下游) 形成沙丘和沙漠 边缘的黄土堆积
颗粒大、比 重大的先沉 积,颗粒 小、比重小 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 中下游(例如,黄 河三角洲、恒河
【方法规律】 1.三大类岩石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是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不同地质作用的结果, 各种岩石之间的相互转化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如下所示:
2.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常考的 类图像之十三)
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地壳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 转化过程的图示。地壳物质循环图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是说明岩 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循环关系,这种关系实质就 是内、外力作用。常见类型如下:
1.[2013·上海卷,5~6]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 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1)~(2) 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 C )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C ) A.② B.③ C.④ D.⑤
(2)侵蚀作用与地貌
侵蚀类型
形成的地貌形态
风力 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 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
菇、风蚀城堡等
流 水
侵 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 “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
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侵 蚀
溶 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 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 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冰川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 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 积岛等。(如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 ——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 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 黄土堆积地貌等。
(1)图中山脉的成因主要是( )
A.地壳水平运动 B.地壳垂直运动
C.地震活动频繁 D.大规模火山喷发
(2)该地区地震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壳厚度很薄 ②地壳张裂地带
③地壳碰撞挤压 ④地壳运动活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第(1)题,图 中山脉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与地壳水平运动有关。第(2)题,图 示地区位于地壳碰撞挤压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图甲 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示意图
图乙 以关联图为背景的示意图
判读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 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岩浆岩:一进三出。 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 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2.下列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岩石是( ) A.砾岩、大理岩、石灰岩、花岗岩 B.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 C.砂岩、玄武岩、页岩、大理岩 D.石灰岩、花岗岩、砂岩、页岩
解析: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页岩、石灰岩、砂岩、砾岩 均为沉积岩。大理岩为变质岩,花岗岩为岩浆岩,玄武岩为岩浆 岩。
答案:B
3 命题研析·探究考法 考法一 区域认知:地质循环过程判断
2.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
运动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 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间接影响地表形态
3.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2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 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 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
变形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 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
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 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 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 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
2.外力地貌的应用 (1)风向的判定 ①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②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
(2)河流流向的判定
【活学巧用】 1.[2019·威海调研]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 完成(1)~(3)题。
(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A )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平原等) 干旱内陆及邻近
地区
3.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 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 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 过程,如图所示:
2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
答案:(1)A (2)C
2.[2019·九江月考]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 (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箭头所示边界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运动活跃 B.陆地区域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消亡边界 (2)下列地表形态形成在此类边界处的有(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群岛 C.马里亚纳海沟 D.东非大裂谷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核心素养] 1.综合思维:运用实例认识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 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区域认知:利用岩石圈物质循环图,认识地壳物质的组成 和物质循环。
[思维导图]
考点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
审题突破 从图示中获取信息
2.[2018·北京卷,4]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 回答下题。
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解析: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甲处为花岗岩,
属于岩浆岩,物质来源于地幔中的软流层,A项错误;读图可知, 甲在丙之后,断层在丙之前,故甲在断层之后,B项错误;乙在岩 浆岩附近,高温高压下易变质,C项正确;溶洞景观由流水溶蚀作 用造成,D项错误。
【活学巧用】 1.[2019·泉州质检]“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 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 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 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 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1)~(2)题。
答案:(1)A (2)D
考点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 用、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
易错提示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 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 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 念。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 岩、板岩
2.岩石的转化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忆下列知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 岩。 (2)图中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数码是①,属于外力作用 的数码是②。(填数码)
(3)写出下图中各代码代表的地理事象。
形成冰斗、角峰、“U”型
侵蚀
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分布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如,雅丹 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如,长江 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
壑)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 (例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3)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
(1)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上图中的( B )
A.A
B.B
C.C
D.D
(2)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D )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 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 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 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疑点辨析 岩石圈的三类岩石都能直接相互转化吗?
提示: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 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
边界类型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
相互挤压碰撞
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 海沟、岛弧、海岸山
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 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 东部岛弧、美洲西岸
山脉
图示
【活学巧用】 1.[2019·沈阳模拟]北京时间 2014 年 4 月 2 日 7 时 46 分和 3 日 10 时 43 分,图示区域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震级分别为 8.2 级和 7.8 级。据此回答(1)~(2)题。
(2)②③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D )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3)与②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C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
解析:第(1)(2)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 成的;②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③为黄土高原的沟 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④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 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 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第(3)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 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 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