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篇:20_送小蚂蚁回家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在文中学习本课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8个,积累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7个。

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惊、睁、掉、塘、眨”5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借助文中插图、学过的字词讲讲故事内容。

4、学习课文懂得伙伴有难,应尽力相助的道理。

2.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公园里静悄悄的,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

是谁在哭?原来是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它上不了岸啦!
2、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课题)
3、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2)谁送小蚂蚁回家?(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4、小结: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一起来读读这一课的自学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词语,每个词语2遍。

(2)交流怎样记住生字。

“呜、惊、睁、趴、塘”都是形声字,部首表义,另一部分表音。

呜:整体认读音节,注意右边是“乌”。

惊:后鼻音,读准字音。

睁:翘舌音,后鼻音。

塘:比较塘—糖
掉:三拼音,读准韵母ao。

坛:比较坛—运
眨:正音,翘舌音,第三声。

(3)师:知道“萤火虫”和“睡莲”吗?老师这儿有两幅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萤火虫: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到晚上,能发黄绿色光。

睡莲:花瓣很大,盛开后像一个小碗。

(4)师:字和词老师都检查过了,小朋友都回答得不错。

现在,老师要检查读课文了。

学生接龙读课文。

(正音纠错)
课堂小结
三、复习巩固。

1、抢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

3、写字指导。

惊:左窄右宽。

睁:左窄右宽,写时注意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掉:左窄右宽,最后两笔的横长而细挺,竖短而粗健。

塘:左偏旁小的字,左边笔画要与右边笔画的上边取齐。

眨:注意最后两笔分别是“横撇”和“捺”,不能一笔完成,写“捺”时要有“捺角”。

课后习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呜、惊、睁、趴、掉、塘、坛、眨(每个写3遍)
2、抄写词语:惊醒、睁开、池塘、感激、亮晶晶、花坛、眨着眼
(每个写2遍)
3、朗读课文2遍。

第二篇: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23.送小蚂蚁回家
设计者: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陈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蚂、蚁、静、莲、闭、感、激、萤、笼、坛”等10个生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和记忆“静、莲、闭、萤、坛”等5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小动物间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3.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读出感叹句和问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尽管自己能力有限,但也能帮助别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
1.老师给大家念一首儿歌,好吗?(出示儿歌)
一二三,三二一,三只蚂蚁来背米。

嘿哟呵,嘿哟呵,回到家里数米粒。

你一粒,我一粒,还有一粒在哪里?蚂蚁弟弟笑嘻嘻,还有一粒在我的肚子里。

你们觉得这首儿歌中的小蚂蚁可爱吗? 2.学习生字:蚂蚁
你还知道哪些虫字旁的字?
3.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也是小蚂蚁的故事
1 揭示课题:送小蚂蚁回家 4.齐读课题。

说明:
开头用一首有趣的儿歌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奇妙的童话世界中,并同时引出了本文的生字“蚂蚁”。

虫字旁是学生熟悉的部首,而且“蚂蚁”两字又是形声字,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识记不是难点。

可利用这两个字拓展其它虫字旁以及虫字底的字。

但要注意,本环节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交流,出示:
1)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2)谁送小蚂蚁回家?3)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说明:
采用对课题质疑的方法归纳出问题,既可培养质疑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解疑的积极性。

二、自学课文
带着问题读课文,找答案。

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词语:
蚂蚁睡莲闭上感激灯笼花坛惊醒静悄悄萤火虫亮晶晶说明:大多数学生对于睡莲不太了解。

老师可在学到“睡莲”一词时出示睡莲或是图片以及介绍,让学生大致了解这种水生植物。

2)分小节朗读课文。

四、交流问题答案。

1. 什么时候送小蚂蚁回家?(夏夜)1) 夏夜是怎样的?交流
a.“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静悄悄”就是很静很静的意思。

学习“静”,注意后鼻音。

2 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课文中还有吗?(亮晶晶)b.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c,“啊,多美的夏夜呀!”
2) 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老师范读。

个别读,齐读。

2. 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天黑了,爸爸妈妈会着急;掉进了池塘,虽被睡莲救了,可仍回不了家。


学习“莲”,注意上下结构。

1) 我们来看看第2—7节中小蚂蚁和睡莲的对话。

出示:
睡莲问:“小蚂蚁,你怎么啦?”
小蚂蚁说:“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
“快上来吧!”
小蚂蚁非常感激,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睡莲说:“今晚就在这儿住下吧!你瞧,夏夜多美呀!”
小蚂蚁摇摇头,说:“我得回家。

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2) 怎样才能读好他们的对话呢?
注意标点和一些关键的词语,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然后交流,评价。

(强调感叹号和问号,以及“感激”“连声说”“摇摇头”等提示语所要表达的语气)
学习生字“感激”,感——组词;激——换部首
男女生分角色读。

说明:
老师应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要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

因为课文中没有一句能完全说明理由的句子,可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补充。

老师要抓住这个训练阅读与说话的契机,既要仔细阅读,寻找理由,又要做到回答时句式完整。

在指导朗读时,由于学生已经对感叹号和问号所表达的语气比较熟悉。

可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感悟如何读好对话。

然后通过大组交流以及老师的指导,强调提示语的重要,读出感激、着急的语气。

3. 谁送小蚂蚁回家? 1)蜻蜓和萤火虫
3 2)学习“萤”,注意后鼻音。

4.怎样送小蚂蚁回家? 1) 随机出示:
小蚂蚁爬上“飞机”,蜻蜓起飞了。

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蜻蜓飞呀飞,飞过弯弯的小桥,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美丽的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

集体读句。

“飞机” 上为什么要用上引号。

(飞机是指蜻蜓)作者把蜻蜓比作飞机。

文中还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小灯笼就是——(萤火虫亮亮的腹部)作者把它比作了小灯笼。

2)如果没有萤火虫的照明,蜻蜓怎能在夜晚看清弯弯的——,绿绿的——和美丽的——?
读第
13、14小节。

3)三个学生扮演读睡莲、蜻蜓、萤火虫,其余学生读旁白,朗读第8—14节。

4. 既然是蜻蜓和萤火虫送小蚂蚁回家的,那课文为什么要写到睡莲呢?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整篇课文。

交流(小蚂蚁能回家,也有睡莲的功劳)说明:
这个问题是个难点。

课题是《送小蚂蚁回家》,然而尽管睡莲没有送小蚂蚁回家,但是她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师可根据班上学生的理解程度自行安排。

可由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问题;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读课文解疑;也可不提问,直接进入下面的说话训练,在说话中,强调睡莲的表现。

四.说话训练:
1. 那么课文中出现的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中,你最喜欢谁呢?说说理由。

用上“我喜欢,因为。

”的句式。

说明:说话训练不应框死学生。

四个人物各有可爱之处,睡莲、蜻蜓和萤火虫自是不用说了,小蚂蚁急着回家,怕父母担心,就非常让人喜爱。

但一定要用上规范的句式,让训练切实、有效。

4 2. 小结:
热心的睡莲、蜻蜓和萤火虫,增添了夏夜的美,闪烁的星星点缀了夏夜的美,细心的作者描写了夏夜的美,可爱的小朋友体会到了夏夜的美,夏夜多美啊!五. 写字指导:
1. 重点指导描写“静”“莲”
2. 教师范写。

3. 学生描摹,老师巡视。

说明:
本课书写的字中可重点指导“静”字。

这个字虽然是左右结构,但左右应写得一样大小,而且“静”的第4笔横应稍稍倾斜。

写“莲”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上下结构。

学生在书写时,老师要时时提醒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说课要点
一.说教材
第23课《送小蚂蚁回家》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

讲了一个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在危险时刻,睡莲救他上来,蜻蜓、萤火虫帮助他回到了家。

表现了动物们相互帮助的心灵美。

课文通过小动物之间的对话展示故事,生动,吸引人。

而且动物们的心灵美和夏夜的景色美交织融合在一起,给孩子一种美的享受。

二.说学情
经过一年级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套掌握生字的方法,
比如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以及编儿歌,记形声字等等的方法。

学生能用这些方法识记很多生字,但在细微之处,关键之处还需要老师的指点。

在朗读方面,学生基本上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能在初读课文时读通课文,而且对于问句、感叹句的朗读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写字方面,基本上能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

三.说目标
本课的教学目标(详见教学设计与说明)的制定除识字写字以及正确朗读课文等常规目标外,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读好小动物对话中的感叹句和问句。

这个目标的制定面向全体,集中而适切。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则让
5 学生通过读课文,懂得伙伴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伙伴的道理,培养学生互助的意识。

四.说教法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点阅读和朗读的经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基本采用自由阅读解决问题,自由朗读读出语气的方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老师则起到适当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朗读中,评价中得到收获。

五.说学法
本课教学先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生字新词,并正确朗读课文,意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之后通过读词语等练习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进行及时指导。

课文内容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抓住课题,解决与课题有关的问题,大致掌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再朗读课文,达到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在读通的基础上,讨论喜欢哪种小动物,加深感悟,训练了说话能力,学生也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

六.说实施
根据教学设计,本节课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揭示课题:
这一个环节通过一首儿歌的引入,立刻将学生带入了童话世界,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蚂蚁”时,拓展了虫字旁的字,既学了新字,又复习巩固了熟字,这样便于学生将字归类,而有效地记住很多字。

2.自学生字新词。

这一个环节中主要让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其良好的自学能力。

3.学习课文。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课题是《送小蚂蚁回家》,那么课文中,谁,什么时候,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又是怎样送小蚂蚁回家的。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抓住标点以及提示语,读好动物间的对话。

在朗读的过程中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适时指导,以各种形式组织朗读好这段对话。

通过朗读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体会了感情。

6 4.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让学生用“我喜欢,因为。

”的句式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小动物。

这在理解了课文内容后进行是适时的,既能反馈对课文的掌握,也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规定句式规范了学生的说话,也让学生更大胆,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5.指导描摹本课写字指导重点书写“静”和“莲”2个字。

在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先示范,再让学生描摹,重在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汉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教学实录片段
(课文练习说话部分)
师:小朋友,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小蚂蚁、睡莲、蜻蜓和萤火虫可爱吗?生:可爱。

师:那么他们四个中,你最喜欢谁呢?
(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蜻蜓。

”有的说:“萤火虫。

”各有各的答案。

)师:你们都有各自喜欢的人物。

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他,然后请你用“我喜欢,因为。

”的句式来说说吧。

(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然后陆续有人举起了手。

)生1:我最喜欢蜻蜓,因为他送小蚂蚁回家。

师:说的不错。

蜻蜓有什么特别值得你喜欢的地方吗?再读读课文,你会有所发现。

生2:我来说。

我最喜欢蜻蜓,因为他放弃休息送小蚂蚁回家。

师:你读得真仔细,说的也很好,用上了“放弃“这个词语。


是萤火虫也送小蚂蚁回家了。

生3:我最喜欢萤火虫,因为他用自己的亮光为蜻蜓照明,送小蚂蚁回家。

师:你说得很完整,是个优秀的萤火虫拥护者。

生4:我最喜欢睡莲,因为他把小蚂蚁从池塘里救了上来。

师:对啊,如果没有他伸出双手去帮助小蚂蚁,小蚂蚁还在水草上趴着呢。

更不用说回家呢。

睡莲功不可没,你也说得很有道理。

7 (课堂上,举起的手一下子减少了,看来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睡莲、蜻蜓和萤火虫。


师:你们都很喜欢救小蚂蚁的睡莲,送小蚂蚁回家的蜻蜓和萤火虫,那么小蚂蚁呢?读读课文,再想一想。

(学生似乎略有所悟。

)生5: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很有礼貌。

师:哦,你从哪里有这样的发现?
生5:睡莲把他救上来,他连声说谢谢,还叫睡莲姑姑。

师:你读得比老师还仔细呢!
生6:我喜欢小蚂蚁,因为他怕爸爸妈妈担心而急着要回家。

师:我很同意你的意见。

小蚂蚁心里想着爸爸妈妈,是个懂事的孩子。

我们课文中的四个人物都有他们可爱的地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多种识字教学方法,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本课的生字有10个,如果面面俱到,全部教学,那么将占去许多阅读课文的时间。

因此在课堂上,我只选择重点生字进行教学,如“蚂蚁”——虫字旁字的积累;“莲”——结构和书写;“笼”——读音;“静”——书写。

其余的生字则采用自学和带词语识记,读课文积累的方式进行。

这样做既有效,又不花费很多时间。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

授以于鱼,不如授以于渔。

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就能有很好的阅读的效果。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读睡莲和小蝌蚪的话,想想应
该怎么读,同桌扮演对读。

交流时说说自己的理由,而老师适时指点。

学生所说的理由是自己感悟,在交流时,对别的没有悟出的学生是一个促进的过程,而老师的指点,也能弥补不足的地方。

不足之处:问题过多。

8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并欣赏的过程,过多的问题会让课文变得支离破碎。

如果能在教学时减少问题,使得环节更清晰,更流畅,则效果更佳。

课后,有这样的设想:是否能把学习课文和说话训练的顺序颠倒一下。

在初读课文,知道谁送小蚂蚁回家后,就直接说说你喜欢谁。

(这时不需要说理由)然后深入读课文,从文章中找答案,说说为什么喜欢他。

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融入朗读的指导。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问题,环节清晰。

教学案例
让每个孩子都乐于表达
表达,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一条最佳途径。

所有听过报告或是讲座的人都会体会到,一个会表达的说者会牢牢吸引住自己的注意,哪怕听上
一、二个小时也不觉乏味。

在生活中,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往往是谈话的组织者和团体的中心,是受人注目的。

可见表达是十分重要的,而要善于表达的第一步是乐于表达,只有肯表达,多锻炼,才能形成善于表达的技能。

我们班级的许多孩子都很乐于表达,整堂课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巴不得所有的问题都由他来回答,随时都能让他来说上两句。

而小越则可以整节课不回答任何问题,尤其是在需要发表自己看法时,更是把自己的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老师叫到他,生怕自己当众说错。

时间一长,小越明显没有别的孩子会表达。

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

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本课的说话训练上特别注意了小越。

课前,我在下课时,很随意地和小越谈起这篇课文中的小动物们。

在和我独处的时候,小越比较放松,让她“作弊”一下,有何不可?我问她:“你觉得他们好吗?”她轻轻地说:“他们真好,送小蚂蚁回家。

”我追问道:“是吗?那你最喜欢谁?”
“睡莲。

因为她长得好看。

” “可她没送小蚂蚁回家呀。


“她不能送,如果可以,她一定会送小蚂蚁回家的。


“呀,你说得对。

其他小朋友肯定没想到。

你能不能答应我一件事,如果小朋友说不到,我看看你,你来告诉大家,好吗?”
小越看了看我,一下子红了脸。

我不放心,马上和她拉勾。

上课了,当进行到那个说话训练时,果然,大家纷纷举起了手,而她却看
9 了看我,深深地埋下了头。

学生们有的说到了蜻蜓,有的说到了萤火虫,眼看小越的答案将被其他同学说出。

我马上看了看小越,她紧张极了,脸又涨得通红,不敢举手。

我话里有话地说:“蜻蜓答应送小蚂蚁回家,结果他做到了。

我们小朋友也要像他学习,做个受信用的人。

”小越一听,抬头看了看我,犹犹豫豫地举起了手。

成功了!“小越,你来谈谈。

你一定想法独特吧!”当她轻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带领全班给了她潮水般的掌声。

她又脸红了,不过这次的脸不仅有红色,还有喜色。

课后,我安排了几个小朋友去称赞她,夸她了不起。

看得出,她很为自己的发言骄傲。

我想能让小越当众开口,这是一个成功的开始。

但以后如何让它继续下去,有第二次、第三次……,如何让小越乐于表达,这还值得我深入思考。

有关训练材料
基础题:
1.加部首,组词:
马()()咸()()
()()()()
云()()龙()()
()()()() 2.加标点: 1)小蚂蚁你怎么啦 2)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 3)啊多美的夏夜呀 3.照样子写词语:例:亮晶晶
10 4.读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1)夏夜,花坛里静悄悄的。

()
2)睡莲弯了弯腰,让小蚂蚁爬了上来。



3)小蚂蚁爬回了家,萤火虫在前面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

()4)小蚂蚁和睡莲说话时,蜻蜓正在睡莲叶上休息。


)5.写字(选择其中的两个字在田字格中写一写)



坛拓展题: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帮助别人的故事。

你知道吗?有一本著名的童话书讲述的也是兄妹俩帮助别人的故事,这本童话书就是《青鸟》。

你可以在图书馆、书店或网上阅读它,并且一定会被它深深打动。

第三篇:20、送小蚂蚁回家教案(5)
20 送小蚂蚁回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重点学习5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3、根据提示说说蜻蜓和萤火虫一起送小蚂蚁回家的经过;在理解朋友们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基础上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这个夏夜的美丽。

[教学重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习生字、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朋友间的真诚互助,体会夏夜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逐步揭示课题。

小朋友,瞧!这是谁?读(媒体:蚂蚁的图片、文字)蚂蚁是昆虫,所以这两个字都是——(生:虫子旁)右边是它们的读音,它们都是——(生:形声字)
今天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一只小蚂蚁,题目叫——(点击媒体,出示课题)一起读读课题。

拿起小手,和老师一起写写课题,“送”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关,再写外面的走之底,点、横折折撇,最后一笔是捺。

2. 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上课听清楚,别人讲过的不要重复。

刚刚老师提了什么要求。

)预设1: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师:多有水平的问题(指小蚂蚁)小蚂蚁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需要别人送她回家?老师把你的问题记下来(板书:小蚂蚁上打“?”)预设2:谁送小蚂蚁回家?
师:多会思考呀(指送),他们又是怎么送的呢?老师也把你的问题记在黑板上(板书:送上打“?)预设3:老师还想知道:小蚂蚁回到家了吗?小蚂蚁的家在什么地方?(指回家)我也打上问号(板书:回家打上“?”)
师: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一)学习1-3节,了解“为什么送小蚂蚁回家” 1.学习第一节,了解故事发生时间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就发生在一个夏天的夜晚。

看,夜空中,星星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公园里,万物都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出示:夏夜,公园里静悄悄的。


谁来读读这句话?
什么时候,公园里静悄悄的? 夏夜,什么地方静悄悄的? 第一小节就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了,谁能读好这句话? 预设1(学生读得不好):“静悄悄”就是——(非常安静,没有一点儿声音)注意这个词,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话。

(评价:真静呀)
预设2(学生读得很好):读得真棒,把静的感觉读出来了,静悄悄呀,比安静还要静呢! 2.学习第
2、3节,了解故事发生起因(1)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表达
(图片、声音)听,你听到什么?(若学生说得不完整,呜呜的
什么、怎么样的哭声)读。

“呜呜”是模仿声音的词。

(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乌鸦的乌,它也是个——形声字。


这是你们听到的,仔细看图,你又看到了什么?(图片)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预设1: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了。

睡莲姑姑睡着了。

(在哪里)
学习“塘”:(媒体出示:池塘)一起读。

板书:池塘里有水(写“氵”),注意“塘”:谁的下面是淤泥,所以“塘”是提土旁的,注意右边,横右边出头,竖上下出头。

你们看,画面上这个把泥土挖出来后,蓄满水的大坑就是——池塘,睡莲姑姑就生长在池塘里。

还看到什么?预设2:小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你观察得真仔细。

你看,小蚂蚁的足牢牢地抓在水草上,就叫——趴,所以趴是“足字旁”,它也是一个——形声字。

(2)学习
2、3节,尝试用句式介绍送小蚂蚁回家的原因
A小朋友不仅看得仔细,说的也清楚,你们所介绍的内容,就是课文第
2、3小节写的内容(出示
2、3节图片、文字)自己读读这段话,读正确,读通顺,注意适当停顿。

谁能读了?(你真棒,课文里这两个带有生字的词语你读准了)请你做小老师,带领大家再读读。

本来睡莲姑姑已经闭上眼睛了,突然被小蚂蚁的哭声惊动而醒了,这就叫——惊醒,所以惊是“竖心旁”的。

惊醒后的睡莲把闭上的眼睛睁开了,睁开和闭上正好是一对——(生:反义词)
B(课文中五个生字泛红)你看,今天学习的五个生字都是——(生:形声字)。

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能帮助我们很快的认识生字。

C师生合作读:睡莲姑姑看到小蚂蚁趴在水草上,关心地问——小蚂蚁说——从睡莲姑姑和小蚂蚁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能试着说说吗?
出示练习:夏夜,小蚂蚁(怎么了)。

听清要求,看清提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