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测: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检测:江苏省徐州市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高考研究
2014-11-15 1055
徐州市2014—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镌刻/隽永湮没/堙塞陨首/殒身不恤
B.绯红/菲薄龟裂/皲裂汲取/岌岌可危
C.旋涡/炫耀乳媪/愠色栅栏/珊珊可爱
D.胚胎/玉醅栖迟/萋迷苍穹/茕茕独立
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
(2)无毒昆虫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符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3)这些由树篱组成的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园林的障景法。
A.耸人听闻惟妙惟肖不谋而合 B.骇人听闻惟妙惟肖异曲同工
C.耸人听闻狐假虎威异曲同工 D.骇人听闻狐假虎威不谋而合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
为了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也以此纪念于4月23日辞世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
(1)塞万提斯享誉世界的名著是《▲》,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
(2分)
(2)请你为2014年“世界读书日”拟写一则宣传口号,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字。
(3分)
▲▲▲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分)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从这图像中去汲取启示吧。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正如恶劣的品质可以在幸运中暴露一样,最美好的品质也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培根《论厄运》)
“从这图像中去汲取启示吧。
”请你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你所得到的启示。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项脊轩,旧南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每移案,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以当,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竹木,旧时,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啸歌,,万籁有声。
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
刘玄德与争天下,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乙)归有光,字熙甫,人。
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诸书,师事同邑魏校。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
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
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
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用古教化为治。
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遣去,不具狱。
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
有所击断,直行己意。
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
明世,进士为令无迁卒者,名为迁,实重抑之也。
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太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
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触排,目为妄庸巨子。
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
余岂异趋,久而自伤。
”其推重如此。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洞然:宽敞的样子
B.九岁能属文属文:写文章
C.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不行:不执行
D.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原本:以……为本(本原、根本)
6.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臣以供养无主,以当
B.然此可为智者道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
D.圣人不能凝滞于物其制稍异于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第一段写对项脊轩的整修和自己在轩中自由自在的生活情形,表现了对项脊轩的喜爱和对这种生活的喜悦心情。
B.甲文补叙的内容,重点表现少年夫妻相依相爱的情状和与妻子共同的生活情趣,也是意在突出自己喜悦的心情。
C.乙文写归有光八次考进士不中,后来虽然考中进士,做了县令,但由于为人正直,不媚上司,被明升暗降,遭受重抑。
D.归有光的散文创作,继承了史传散文经典的传统,成绩巨大,就连他曾经排斥反对过的当时文坛领袖王世贞也对他赞赏有加。
8.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前辟四窗,(3分)
▲▲▲
(2)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3分)
▲▲▲
(3)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作吴语,遣去,不具狱(4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金兵南下,南宋偏安一隅。
随南宋王朝南渡之后,写下此词。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这两句主要的表现手法有哪些?(2分)
▲▲▲
(2)“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3)近代梁启超评论此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请就此从写景特点、想象的图景或追求的境界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臣▲,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
(2)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
(3)夕阳古道无人语,▲。
(王实甫《长亭送别》)
(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5)人固有一死,或▲,▲。
(司马迁《报任安书》)
(6)▲,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①(节选)
鲁迅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
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
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
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
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②,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他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我们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
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
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接着就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算都在循着这条线。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
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
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
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
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
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 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
明日书店要出一种期刊,请柔石去做编辑,他答应了;书店还想印我的译著,托他来问版税的办法,我便将我和北新书局所订的合同,抄了一份交给他,他向衣袋里一塞,匆匆的走了。
其时是一九三一年一月十六日的夜间,而不料这一去,竟就是我和他相见的末一回,竟就是我们的永诀。
第二天,他就在一个会场上被捕了,衣袋里还藏着我那印书的合同。
他在囚系中,我见过两次他写给同乡的信。
第一封信中,他的心情并未改变,想学德文,更加努力;也仍在记念我,像在马路上行走时候一般。
但他信里有些话是错误的,政治犯而上镣,并非从他们开始,但他向来看得官场还太高,以为文明至今,到他们才开始了严酷。
其实是不然的。
果然,第二封信就很不同,措词非常惨苦。
其时传说也更加纷繁,说他可以赎出的也有,说他已经解往南京的也有,毫无确信。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
今日,我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
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
二月七——八日。
【注】①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杀害。
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鲁迅先生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
②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明建文帝朱允炆时的侍讲学士、文学博士。
燕王朱棣起兵攻陷南京,自立为帝(即永乐帝),命他起草即位诏书,他坚决不从。
朱棣凶狠残暴,遂将他杀害,并灭其十族。
11.文中划线句子与《记念刘和珍君》中“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已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些文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内含?(4分)
▲▲▲
12.写方孝孺对表现柔石和文章主题有怎样的作用?(4分)
▲▲▲
13.文章对柔石的回忆多处围绕“迂”字展开。
从全文看,柔石的“迂”有哪几重含义?如何理解柔石的“迂”?试作具体说明。
(6分)
▲▲▲
14.请探究“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句话和《记念刘和珍君》中“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其内在意蕴有怎样的异同。
(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草地上的争战
[美]萝赛
草地像购物中心,当两种花太相像时,竞争会更加直接,其中一个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某些植物间、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的。
在西南部,三齿蒺藜和一种叫浓密猪草的灌木共享沙漠中的资源。
两种植物逐渐发展出领域观念,会彼此保持距离。
浓密猪草的根要是进入了三齿蒺藜的根盘踞的领域,会停止生长,因为三齿蒺藜会释放一种生长抑制剂。
即使侵入的是另一株三齿蒺藜的根,也会被同样的化学物质拦截。
相形之下,浓密猪草对三齿蒺藜的侵入就显得无力招架。
不过当一株浓密猪草的根碰到另一株的根时,生长力也会下降。
若是同株植物的根相碰则不会有事。
这种植物既能认出自己,也能认出异己。
植物施法害人的现象被称作“毒他作用”,植物会释放出毒害附近植物的物质。
早在公元一世纪,希腊科学家普利尼就观察到,黑胡桃木下面长出了什么植物,它的阴影“太沉重,而且有毒”。
像藜、蓟、莎草、鹅肠菜之类的野草,不只是会争取资源,也会阻碍附近植物健康的生长。
多种的芥菜和向日葵同样也具毒他作用,金杆花和紫菀也是。
自然界里一丛丛同种的树或草透露出强制划界的讯息:不要越界……滚!
有些植物会主动掠夺彼此。
独脚金的种子只有在像高粱、玉蜀黍、大麦之类的谷物,或是烟草、豇豆之类的作物在旁时,才会发芽。
这些植物开始生长时,独脚金也同时迅速在地底下窜出,不怀好意的手指伸向受害者,同时发展出一个特别的、类似根的器官,使寄生物可以吸出宿主植物根里的水分和养分。
最后它会探出地面,开出一朵漂亮的红花。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农夫恐怕就要失去自己的高粱田了。
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地区,独脚金可以祸害高达百分之四十的可耕地。
独脚金在那里和战争一般致命。
动物的警戒拟态更常为人提起。
动物这样做的目的跟传粉无关,而只是为了躲避掠食者。
于是不会伤人的王蛇,长得却像有毒的珊瑚蛇。
一只丑陋但无毒的毛毛虫,看来却像丑陋且有毒的毛毛虫。
在这两个例子中,形似只对模仿者有好处,别人不能分沾利益。
另一种叫“缪勒拟态”的模仿行为就相当不一样了。
在缪勒拟态的情形下,形似对模仿和被模仿的双方都有好处。
好几科的植物都包含多种花序是小白花的种类。
这些伞状花序的花,形状都差不多,吸引的昆虫就有很多种。
这
也许显示植物借由缪勒拟态,把黄心白雏菊、黄顶的蒲公英、紫菀还有其他众多亲戚全部聚集起来,互通有无,以招来更多的传粉者,使全体受
益。
(选自《花的秘密》)
15.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警戒拟态”与“缪勒拟态”的异同。
(6分)
▲▲▲
16.全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物种间生存竞争的状况的?请概括说明。
(6分)
▲▲▲
17.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思路。
(6分)
▲▲▲
七、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毕淑敏:我去尼泊尔的时候,和一个尼泊尔小伙子聊天,我觉得他说得很好。
他说,中国人到尼泊尔去,一开始很不习惯尼泊尔的慢节奏,慢慢待下来,就觉得这种节奏很舒服,适合人的身体,让人能真正融入大自然。
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幸福指数高的原因吧。
既然慢节奏可以让人感到幸福,为什么我们不试着慢一些呢?
记者:慢节奏会不会被看做是懒惰的表现呢?中国人的勤劳是举世公认的,如果我们也都事事慢节奏,也许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成就。
许多人都觉得,我如果非常忙碌,做更多的事,把黑夜也利用起来,是在增加生命的长度;尝试做更多的事情,是在增加生命的宽度。
这不也是很幸福的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但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2014—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D
(A.juān/juàn yān/yīn yǔn B.fēi/fěi jūn jī/jí
C.xuán/xuànǎo/yùn zhà/shān
D.pēi qīqióng)
2.(3分)C(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世人震惊。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原句中所说的话只是显得极端,但不是说的坏事。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非常好,非常像。
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原句强调了弱者模仿强者,意在吓唬对方,使对方不能伤害自己。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商量而见解一致。
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原句是指做法,没有谋划,也没有见解。
)
3.(1)(2分)《堂吉诃德》,《奥赛罗》。
(2)(3分)让书本成为你生活中的指路明灯(精神食粮,伴侣,良师益友);我读书,我需要,我快乐;你想成为知识丰富(境界高尚,)的人吗?那就请你读书吧;阅读——播撒文明的种子;读一本好书,交一位好友。
(字数超过不太多,可扣1分;主题不对,没有修辞,均不得分)
4.(4分)人们追求的应是在厄运中显露出的美好的品质,而不是在顺境中显露出的一般的品质。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A(明亮的样子)
6.(3分)B(A.因,介词/来,用来,连词 B.对,向,介词 C.此,代词/用于主谓之间,助词 D.被,介词/和,比,表比较,介词)
7.(3分)B(追忆过去,表达对妻子的怀念,抒发的是悲痛的心情。
)
8.(10分)
(1)(3分)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
(2)(3分)我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正扬起眉毛眼睛一睁一闭,以为有奇景异致。
(3)(4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说着尖细的吴语,断完案,把人打发走,不写判决书。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2分)想象,虚实结合,化静为动,比喻,(任意写出两个即可)
(2)(4分)借助《逍遥游》里乘风而起、高飞九万里的大鹏的艺术形象,表达了对南宋王朝偏安一隅的失望(2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2分)。
(3)(4分)写景方面:在词的开头写出了辽阔壮美的景象(1分)。
浓浓的云雾好像海上的波涛,天上的繁星点点好似千帆竞发,云雾相接,海天相连,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2分),为全篇抒发情怀奠定了高昂的基调(1分)。
(如果从动词角度来分析,也应给分。
“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
想象方面:本词想象奇特(1分)。
“仿佛”以下三句,写词人由眼前阔大的景象好像进入到了天帝的住所,在梦幻中得到了天帝的关切询问。
下片开头的回答,表达了自己空有才学无从施展的苦闷(2分)。
写出了无奈的现实处境和对现实的不满(1分)。
境界方面:本词境界高远(1分)。
最后三句,借助《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形象,希望风能把自己吹到海中仙山上去,表达了不甘于无所作为,要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2分)。
显现了高昂的情感境界(1分)。
(如果选取了别的地方,只要赏析合理,即可给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生当陨首(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禾黍秋风听马嘶(4)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5)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6)举世皆浊我独清(7)不尽长江滚滚来(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两者都揭露了反动政府镇压进步青年的暴行(不能说国民党反动政府);表达了自己对暴行的愤怒和对烈士的纪念;表明了自己只能用、也应该用文字来揭露反动政府的暴行和表达对烈士的纪念;表现了顽强的斗争精神。
(一个要点1分)
12.(4分)用方孝孺来衬托柔石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更好地突出柔石性格中的“硬气”和“迂” 的特征(2分)。
同时用朱棣惨无人道、滥杀无辜的暴行,来暗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进步青年的罪行,是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深刻的揭露和控诉(2分)。
13.(6分)柔石的“迂”有多重含义。
一是对自己认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二是跟女性一同走路,过分拘谨;三是不知人心险恶,总以为人们都是好的。
(3分)柔石的“迂”,其实是一种执著坚定、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也是一种“硬”的表现;同时也表明了他的单纯,对黑暗现实认识不足;不敢和女性一同走路这种“迂”则表明他的老实拘谨和善良。
(3分)
14.(6分)相同点:都表达了要记住烈士们的事迹,更好地纪念烈士们的愿望。
(2分)
不同点:后者表明惟恐忘记烈士们的事迹,应该写下他们的事迹,以此来纪念他们。
(2分)前者表明反动势力还很强大,斗争的道路还很漫长,在这漫长而艰苦的斗争途中,还是要忘却烈士们牺牲所带来的悲哀,化悲痛为力量,以此更好地纪念他们。
(2分)
(说明:本文删改较大,可能会失去原文神韵。
但是我们之所以选取本文,一是为了对应考查课本《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和课本衔接,二是为了引起对鲁迅文章的重视,同时删改较大也是要合乎试题命制和学生做题的要求。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1)共同点:都是一种生态适应现象,都是一种模仿行为。
(2分)(2)不同点:警戒拟态中模仿者获得利益,被模仿者没有好处;(2分)缪勒拟态中模仿者与被模仿者均能获益。
(2分)
16.(6分)从三方面表现的:(1)防御式生存(毒他作用);(2)主动掠夺式生存;(3)通过两种拟态生存。
(每点2分)
17.(6分)首先总说这种竞争是“相当激烈的”,(1分)然后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物种间生存竞争的状况:先介绍防御式生存竞争,再介绍主动掠夺式生存竞争,最后介绍了两种拟态生存竞争。
(3分)本文运用了总分顺序逐层介绍植物界不同物种间的竞争。
(2分)
(说明:本文不是议论文,应视作实用类文章。
讲评时可向学生说明。
选取本文,主要是考虑对应必修五所学习的几篇说明文,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
七、作文(70分)
说明:本次作文是材料作文。
要求根据材料选取合适的角度,确定一个立意进行写作。
材料中涉及到生活节奏与身心发展、生活节奏与幸福感、生活节奏与社会发展、生活节奏与亲近自然、勤劳与懒惰、勤劳与美德、勤劳与贡献、勤劳与幸福等关系,立意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要鲜明、正确。
参考译文:
(甲)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
屋里只有一丈见方,可以容纳一个人居住。
百年老屋,(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积聚的流水一直往下流淌;我每次动书桌,环视四周没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
屋子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太阳过了中午就已经昏暗。
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我在庭院里随意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
家中的(这里不翻译成“借来的”)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台阶前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离开。
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过影子摇动,可爱极了。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许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许多值得悲伤的事。
项脊生说:巴蜀地方有个名叫清的寡妇,她继承了丈夫留下的朱砂矿,采矿获利为天下第一,后来秦始皇筑“女怀清台”纪念她。
刘备与曹操争夺天下,诸葛亮由务农出而建立勋业。
当这两个人还待在不为人所知的偏僻角落时,世人又怎么能知道他们呢?我今天居住在这破旧的小屋里,却自得其乐,以为有奇景异致。
如果有知道我这种境遇的人,恐怕会把我看作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吧!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
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
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乙)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今属江苏)人。
九岁就能写文章,到二十岁,“五经”、“三史”等书全已通晓,拜本地魏校作老师。
嘉靖十九年(1540)考取举人,以后考了八次进士都没有中。
迁居嘉定安亭江边,读书谈道。
学生常常有几百人,称他震川先生。
嘉靖四十四年(1565),才考取进士授官长兴(今浙江湖州)知县。
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
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说着尖细的吴语,断完案,把人打发走,不写判决书。
上级的命令不切实际就束之高阁,不去执行。
与上司有所争执,就径自照自己的意思办。
大官们大多不喜欢他,调作顺德(今属广东)通判,专管马政。
明代,进士作县令没有晋升副职的。
因此,调任通判名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