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_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 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余官胜 [温州大学 温州 320035]
[摘 要] 经济开放可以通过两个途径影响收入分配:Stolper-Samuelson 定理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效应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将经济开放分为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利用我国1995~2005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均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 型非线性关系。
所幸的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仍处在U 型关系的左边,因此在我国经济开放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经济开放; 城乡收入差距; 非线性关系;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10)01-0015-05
引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经济开放度不断
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一直处于高位,但是我
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却一直在恶化,尤其是城乡收入
差距在不断扩大。
经济开放反映在贸易开放和外资
开放上,我国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
重)从1978年的不到10%增加到2007年的将近67%,
而外资开放度(FDI 占GDP 的比重)从1985年的0.6%
增长到2007年的2.28%;与此同时,我国的贫富差距
却在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增加到
2007年的3.33倍,如图1所示。
图1 我国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
我国的经济开放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如果有影响,影响机制是怎样的?回答该问题对于开放政策的制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该问题结合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经济开放对消除贫困的影响;另一方面该问题涉及到开放政策能否被执行[1]。
本文正是基于这两方面的意义出发对经济开放如何影响收入分配进行实证研究。
一般而言,经济开放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收入分配状况,首先根据Stolper-Samuelson 定理,经济开放将提高一
国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由于我国密集使用的要素为非熟练劳动,因此经济开放会缩小收入差距;另一方面,经济开放会诱导技术进步,新技术的出现将增加对熟练劳动的需求,因此该途径会扩大收入差距[2]。
因此,经济开放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两种途径的相对大小,鉴于此,经济开放和收入分配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
由于世界银行指出城乡收入差距能解释中国收入分配的大半部分[3],因此本文研究经济开放对城
[收稿日期] 2009 − 04 − 20
[作者简介] 余官胜(1983 − )男,经济学博士,温州大学商学院教师.
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5年间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将经济开放分为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后,发现两者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均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即当经济开放度较低时,开放度的提高将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而当经济开放度达到临界值后,开放度的继续提高则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这反映了在经济开放度较低时,Stolper-Samuelson效应起主导作用;而当经济开放达到一定程度后,国外知识溢出和技术进步则占了上风。
并且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仍然处在U型的左边,因此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文献回顾
新古典贸易理论开始分析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的影响,Stolper-Samuelson定律在H-O模型框架内分析贸易开放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将会增加一国密集使用要素的收入而降低一国稀缺资源的收入。
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相对丰裕,而熟练劳动相对稀缺,发达国家则正好相反,因此根据Stolper-Samuelson定律的预测,贸易开放将扩大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而缩小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
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却发现现实经济不符合Stolper-Samuelson定律的预期。
根据Stolper-Samuelson 定律,贸易开放应该提高发达国家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发达国际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没有提高甚至下降[4-5]。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则不尽相同,比如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开放降低了收入差距,而拉美国家的经济开放则扩大了收入差距。
Lundberg和Squire 使用118个国家1983~1999年的数据以及90个国家1975~1999年的数据,用全球平均关税度量贸易开放,发现贸易开放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程度[6]。
Julien则发现南南贸易扩大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收入差距[7]。
Coe和Hlepman发现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依赖于国外R&D资本,并且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提高,这种R&D溢出效应就越强[8]。
Feetra和Hanson强调中间投入品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他们的模型考虑了FDI和技术转移的含义,发达国家的企业通过FDI将本国技术含量最少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这些产业对于发展中国家却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因此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均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9]。
Feetra和Hanson在其框架内发现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扩大了墨西哥的收入差距[10]。
Acemoglu则强调贸易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他的模型内生化了技术进步,经济开放的增加将产生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因此增加对熟练劳动的需求,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
并且由于技术进步的发生,贸易开放并没有甚至会降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
在Feetra和Hanson以及Acemoglu的引导下,一些学者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了经济开放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Choi利用119个国家1993~2002年的面板数据发现FDI占一国GDP比重的增加将提高该国的基尼系数[11]。
Meschi和Vivarelli利用1980~1999年间65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动态方程的框架内发现与高收入国家的贸易将恶化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状况[12],符合Coe和Hlepman以及Acemoglu的观点。
国内方面,Zhang和Zhang发现贸易开放和FDI 是扩大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13]。
戴枫利用我国时间序列数据发现贸易开放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并且贸易开放是收入不平等的Granger原因[14]。
王少瑾区分了我国进出口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发现进口扩大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出口则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15]。
Xu和Li利用中国1500个企业的微观经济数据研究了经济开放对技能需求的影响,他们发现贸易开放同时具备Stolper-Samuelson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并且技术进步效应占据了上风,说明了贸易开放会扩大中国的收入差距。
并且发现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多为技能中性的,而外资企业的技术进步则多为技能偏向型的,因此他们的研究也说明了外资开放会扩大中国的收入差距[16]。
周娟和张广胜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发现贸易开放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17]。
本文也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研究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不仅包括贸易开放,还包括了外资开放,并且本文发现的非线性关系为U 型的。
二、实证研究
(一)计量方程设定和数据来源
为了研究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在计量方程中加入经济开放的平方项,即:
2
012
it it it it it Dincome X open open
ααββε
=++++
这里
it
Dincome为城乡收入差距,
it
open为经济
开放变量,2
it
open为经济开放变量的平方项,经济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分别用Trade和FDI
表示。
it X 为其他解释变量,其他解释变量包括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率,以考察经济增长方式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因此,本文的回归方程可以写为:
12322
4ln () ()it it it it it it it i t it
Dincome K Rgdp Trade FDI Trade FDI u αααανε=+++
+++ 这里it K 为人均物质资本存量,it Rgdp 为人均GDP 增长率,it Trade 为贸易开放度,用进出口总额占GDP 的比重表示,it FDI 为外资开放度,用FDI 占GDP 的比重表示,i u 和t ν分别为地区和时间变量,下标i 和t 分别代表地区和时间,it ε为回归残差项。
本文的样本数据为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1995~2005年的面板数据。
为了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将重庆归入四川省,西藏则由于缺乏数据没有包括在本文的样本内。
之所以选择1995年作为本文样本的时间起点,是因为我国在1994年开始实行汇率并轨,废除之前实行多年的双重汇率制度,标志着我国真正实行以市场为主导的贸易开放政策。
在本文的数据中,除了人均物质资本存量来自于张军等[18],其他数据经由中国历年统计年鉴计算而来。
数据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基本变量统计信息
变量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it Dincome 2.31 (0.32) 2.63 (0.43) 3.53 (0.50) 2.76 (0.64)ln it K 4.17 (0.39) 3.71 (0.29) 3.74 (0.34) 3.89 (0.40)it Rgdp 0.117 (0.06) 0.118 (0.06) 0.110 (0.05) 0.115 (0.06)it Trade 0.67 (0.51) 0.09 (0.33) 0.09 (0.04) 0.31 (0.42)it FDI
0.08
(0.49) 0.02
(0.01) 0.01
(0.01) 0.039
(0.04)观测值
121 110 88 319
表内数值为均值,括号内为标准差。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和广西;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从数据中发现东部地区无论是贸易开放度还是外资开放度均远大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却小于中西部地区。
(二)回归结果分析
对方程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结果
解释变量it
Dincome R1 R2 R3 it c ***2.05(10.09)−−***1.85(9.00)−− ***1.97(9.32)−−ln it K ***0.81(13.76)***0.78(13.49)
***0.82(13.61)it Rgdp ***0.55( 3.69)−−***0.46( 3.15)−− ***0.50( 3.39)
−−it
Trade **0.34( 1.80)−− **0.39( 2.05)−−2
it
Trade *0.12(1.42)
*0.13(1.55)
it FDI
***3.43( 3.80)−− ***3.43( 3.80)−−2
it FDI
***14.33(4.03) ***14.91(4.20)
2
F( )χ212.31 224.10 162.52 2R 0.6135 0.5722 0.6605 Hausman 统计量
207.79 228.30 265.19
括号内为t 统计量,*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本文依据Hausman 统计量确定是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
回归结果发现,无论是回归R1、R2还是R3中,
ln it K 的符号在三个回归方程中均显著为正,说明人均物质资本的增加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这是因为我国的大部分投资是在城镇进行的,农村的投资相对较少,因此物质资本存量的增加也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it Rgdp 显著为负则反映了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受惠更多,从而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更关心的是经济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回归方程R1考虑了贸易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回归结果显示贸易开放项的符号显著为负,而贸易开放平方项的符号显著为正。
这说明了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 型非线性关系,即当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而当贸易开放度达到临界值后,贸易开放度的继续提高将增加城乡收入差距。
当贸易开放度较低时,贸易开放对收入分配的主要影响是S-S 效应,由于我国的比较优势是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贸易开放将增加非熟练劳动的收入,而非数量劳动大多集中在农村,因此此时贸易开放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而当贸易开放达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国外知识溢出达到一定规模,我国研究成本将会降低,从而促进技术进步,这将增加对熟练劳动的需求,而熟练劳动大多集中在城镇地区,因此此时贸易开放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由本文回归方程R1得出的系数估计值可以计算贸易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U 型关系的临界值,临界值满足
0it
it
Dincome Trade ∂=∂,根据回归所得系数可知该式即
0.342*0.120it Trade −+=,由此可以计算U 型关系的临界值出现在贸易开放度等于1.4时。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我国只有北京、上海和广东三个省市的贸易开放度达到该临界值水平,因此对于其他大部分地区而言,贸易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还处在U 型关系的左边,因此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将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回归结果R2则考虑外资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类似地,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外资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 型关系,即当外资开放度较低时,外资开放度的提高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外资开放度达到临界值后,外资开放度的继续提高将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存在这种非线性关系是由我国加工贸易决定的,大多数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是想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进行加工贸易,因此在外资开放度较低时,外资企业对我国非熟练劳动的需求增加,提高非熟练劳动的收入从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而当外资开放度超过临界值后,外资企业的知识溢出以及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也将促进我国的技术进步,增加对熟练劳动的需求,从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类似于回归R1的方法,可以根据R2回归所得系数计算出外资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U 型关系的临界值为0.12,从数据中可知我国没有一个地区的外资开放度达到该临界值,因此我国还处在U 型关系的左边,外资开放将降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
回归结果R3中同时包含了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得出和R1、R2类似的结果。
因此本文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 型非线性关系。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中国自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却在恶化。
我国的基尼系数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0.48,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而城乡收入差距又构成了我国收入差距的重要一部分。
鉴于此,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5年间29个地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经济开放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实证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经济开放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取决于Stolper-Samuelson 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的相对大小,而经济开放包括贸易开放和外资开放。
本文的实证模型则发现经济开放和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U 型非线性关系,即当经济开放度较低时,经济
开放度的提高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当经济开放度达到临界值后,经济开放度的继续提高则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所幸的是根据本文的结果计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贸易开放处在U 型的左边,所有地区的外资开放处在U 型的左边,因此目前在我国,经济开放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开放政策的制定也有一定的含义:首先,在我国目前阶段,无论是贸易开放还是外资开放都能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因此我国应该一如既往地实行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其次,由于经济开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为U 型,因此当经济开放度过高后会恶化收入分配状况,为了既能享受经济开放的收益又能防止收入差距的扩大,各地区应该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技能水平;最后,当经济开放度超过临界水平后,各地政府应该通过再分配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缓解由于收入分配恶化带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ANDERSON E. Openness and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cent evidence[J].World Development, 2005,33 (7): 1045-1063.
[2] ACEMOGLU D. Patterns of Skill Premia[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03,70(1):199-230.
[3]World Bank. Sharing Rising Incomes: Disparities in China[M]. Washington D.C: China 2020 series, 1997.
[4] DESJOUNQUERES T, MACHIN S, VANREENRN J. Another Nail in the Coffin? Or Can the Trade Based Explanation of Changing Skill Structures be Resurrected[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9,101(4),533–554.
[5] LAWRENCE R, SLAUGHTER 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merican Wages in the 1980s: Giant Sucking Sound or Small Hiccup?[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3, (2): 161–210.
[6] LUNDBERG M, SQUIRE L. The simultaneous evolution of growth and inequality[J]. Economic Journal, 2003,113(2): 326–344.
[7] JULIEN G. Trade and Wag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uth-South Trade Matters[R].MPRA Working Paper, 2007, No. 4177.
[8] COE D, HELPMAN E.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5,39(5): 859-887.
[9] FEENSTRA R, HANSON G. Foreign Investment, outsourcing and relative wages[A], in R.C. Feenstra et al. (eds).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essays in honor of Jagdish
Bhagwati.[C]. Cambridge: MIT Press, 1996: 89-127.
[10] FEENSTRA R, HANSON 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 Evidence from Mexico’s maquiladora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7, 42(2): 371-393.
[11] CHOI C.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ffect domestic income inequality?[J].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6, 13(5),811-814.
[12] MESCHI E, VIVARELLI M. Trade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 2008,37(2):287-302.
[13] ZHANG X, ZHANG K H. How does globalization affect regional inequality within a developing country? Evidence from China[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2003, 39(1):47-67.
[14] 戴枫.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5,(10):11-17.
[15] 王少瑾.对外开放与我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7,(4):22-28.
[16] XU, LI. Trade, technology, and China’s rising skill demand[J].Economics of Transition, 2008,16(1):59-84.
[17] 周娟,张广胜.国际贸易对中国城乡收入不均等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8,(2):26-29.
[18]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0-2000[J].经济研究,2004,(10):5-13.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Opening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s: 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YU Guan-sheng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0035 China)
Abstract Economic opening can a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 in two ways: Stolper-Samuelson effect can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s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uced by economic opening can expand the income gaps. In this paper, we divide economic opening into trade opening and foreign capital opening and then do empirical study using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find that there exists an U-shape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opening and urban-rural income gaps. Fortunately, most regions in China’s lie in the left side of U-shape, therefore economic opening can narrow China’s urban-rural income gaps.
Key words economic opening; urban-rural income gaps; nonlinear relationship; empirical research
编辑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