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练-2023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统编版)(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练
每日方法点睛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概述:“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是2017年新增加的考点,已经连续考查了几年,预测2021年还会继续考查。
(1)论点。
论点是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
论点有如下特点:第一,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要准确、鲜明。
第二,论点出现的位置多变,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
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观点的语句,而是要考生自己概括。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证据、可靠的史实等。
理论论据,指经过时间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
运用事实论据要详略得当,引用理论论据要准确恰当。
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同时,也要注意详略。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据的展开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理性。
评卷人得分
语言表达
有新闻在评述刘翔时写道:
12秒91,他就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
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画前。
请从下面人物形象中选出一个,参照上例又不拘泥于上例写一段话,全段不超过100字。
林冲翠翠别里科夫堂吉诃德《三国演义》里的人物皆可
【答案】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情深意笃;他被围困在土川,提出降汉不降曹,金银美女不为所动;得知刘备在河北袁绍处,关羽立即“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义薄云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新闻评述的语言特点,
类似颁奖词,要有事迹概括,对人物评价,语言表达庄重认真。
并且要掌握名著作品的内容,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符合题目要求,语言流畅生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来,以思想为引领、学术为根基、知识为内涵、创新为手段、传媒为前导,挖掘典籍中蕴含的思想文化和有益知识,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专题节目的主流之一,涌现出不少质量很高、______________的作品,其中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风气之先。
如果说古籍是一块坚硬的岩石,那么《典籍里的中国》钻头之利、开掘之深、范围之大、效果之显著______________。
第一季节目,将《尚书》这样“小众而小众”的古籍,变为“大众之大众”的口碑。
近日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播出的第二季首期节目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积当代意义,古籍阅读是小众,分众的,古籍传播却是大众的,历代从事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的学者
______________、爬梳整理、舍身护书、奉献一生,维系着中华民族不灭的精神和不死的脊梁。
如今,《典籍里的中国》将戏剧、影视、文化、学术有机结合起来,反复锻造、淬火激发,“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真正实现了跨界融合。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
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处的“小众”和“大众”重叠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
【答案】1.①脍炙人口②前所未有③苦心孤诣
2.近日播出的第二季首期节目,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
3.连用两个“小众”,突出强调了《尚书》这样的古籍因为内容高少有人知的特点。
连用两个“大众”,凸显了古籍创造性转化的效果,让艰深难懂的古籍走入民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修饰作品,前面有“质量很高”,指作品得到人们的赞美,可用“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为人们赞美和传诵。
②语境有“钻头之利、开掘之深、范围之大、效果之显著”,说明《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就以前的节目没有,可用“前所未有”。
前所未有:意思是从来没有过的。
③由“爬梳整理、舍身护书、奉献一生”可知学者们为了保护古籍煞费苦心,可用“苦心孤诣”。
苦心孤诣:指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抽出句子的主干,把“直击心魄、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的”加进去单独成句:第二季首期节目凸显了优秀文化直击心魄、令人震撼,
催人奋进的永恒价值和当代意义。
然后把“近日”“播出的”抽出来,修饰主语“第二季首期节目”;“又在方式上消弭古今时空之别”“将《永乐大典》这样的旷世巨著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分别单独成句。
最后按照逻辑梳理句子顺序,连贯表达。
3.本体考查学生分析句子效果的能力。
“小众而小众”和“大众之大众”都是连用两个相同的词语构成反复,起到强化作用。
《尚书》是很高深的古籍,内容艰深,因而少有人知道,故称之为“小众”,连用两个“小众”更突出强调了“曲高和寡”的特点;而“大众”则是指“普遍”“普通”,《尚书》这样的古籍通过《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节目的创造性转化,消弭了其晦涩难懂的内容,让普通大众也能读懂,甚至变成了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书籍。
而两个“大众”连用则凸显了古籍创造性转化的效果,让艰深难懂的古籍走入民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传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
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
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
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
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
”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
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
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
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
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
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
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
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
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
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
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
《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
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性”是统领《边城》内容的灵魂,但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应该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
B.沈从文创作《边城》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其实是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C.作者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认为立论时只抓住一些亮丽的词语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可以忽略“不悖乎人性”这一点。
D.《边城》的结尾在人意料之外,可以说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悲剧。
这个悲剧是由天保出门闯滩意外落水死亡导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B.第二段要论证的观点是,《边城》不仅讴歌了湘西的人性美,也揭露了美好人性的阴暗面。
文本引用劳伦斯的话属于引证法。
C.道理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本文通篇结合沈从文的《边城》来讲道理,没有举例论证,说理清楚明白,让人心服口服。
D.这篇短文的论证语言十分的生动形象,说理也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些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这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这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
B.《边城》悲剧的结局,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命运的不确定性”源于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这痼疾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
C.沈从文讴歌的边城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但那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下的人性不可避免地有阴暗的一面,所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
D.《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而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看不到迷信思想投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
【答案】1.B
2.C
3.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应该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可知,沈从文所说的人性的内涵并不是一种纯粹自然、美好的人生形式,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形式。
C.“作者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分析错误,根据原文第一段“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可知,作者针对多数评论者的观点,用了“往往”“视而不见”“只抓住”这些词,再引出自己的观点,可见,作者并不支持多数评论者的观点。
D.强加因果,“这个悲剧是由天保出门闯滩意外落水死亡导致的”错误。
根据第二段“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
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可知,原因是“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没有举例论证”错误。
《边城》就是作者举的例子,是举例论证。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分析错误,曲解文意。
根据原文最后一段“《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可知,“《边城》充分揭露了人性的阴暗面”理解片面。
故选C。
评卷人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氏文集序①
欧阳修
予友苏子美②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
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公其可无恨。
”
予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
..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
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
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
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
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
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③,号为“时文”,以相夸尚。
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
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可谓特立之士也。
(有删改)【注】①此文是欧阳修把苏舜钦的遗文编成集时写的序。
②苏子美,即苏舜钦。
③擿裂,割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B.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C.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D.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能掩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句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相同。
B.“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与“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两句中的“厄”字含义相同。
C.三王,一般指夏禹、商汤和周文王,他们分别是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治国的业绩十分突出。
D.“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擿裂”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两句中的“务”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交代了编辑《苏氏文集》的过程,接着着重写了作者对苏舜钦岳父杜公说的一段话,评价苏舜钦文章的价值。
B.作者认为世俗常常是以远为贱、以近为贵的,而苏舜钦的文章能在当时获得好评,已属超出世情,他的文章会得到后世的好评。
C.苏舜钦在“举世不为之时”,能率先学作“古歌诗杂文”而始终如一,不左右摇摆,确实是一个不同于常人的“特立之士”。
D.全文把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在称呼上,语含悲哀,催人泪下;在语言上,错综变化,一唱三叹,充分表现了散文的音节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
(2)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
5.作者认为,古文的兴盛为什么如此之难?请简要回答。
【答案】1.C
2.D
3.B
4.(1)即使是那些曾经出力排挤他、置他于死地的人,对他的文章也不能稍加诋毁而掩盖它们的价值。
(2)之后,天子担忧时文的弊端,下诏书劝勉学者写文章要向古文靠拢。
5.难得能写古文的人才,同时,这样的人才又要恰逢政治兴盛时期,世人又看中并爱惜。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些文章,好比金玉,即使被抛弃埋没于粪土之间,也不能使它们销蚀。
固然被遗弃于一时,但后世必然会有人将其收集起来当成宝物。
虽然这些文章还被埋没而未能出现,但其精神灵气和奇光异彩已经常常自己显现出来,别的东西也无法掩盖住它们。
“弃掷埋没粪土”是省略句,应为“弃掷埋没(于)粪土”,“粪土”是“弃掷埋没”的后置状语,不可断开,排除AD;
“发”“见”都有“显现”的意思,“发见”是同义连用,共同做“其精气光怪”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
两个“之”,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意:在我的朋友苏子美去世四年以后。
/(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B.正确。
两个“厄”,都是“困厄,处境艰辛”的意思。
句意:颠沛流离、处于困境之时。
/仲尼处境艰辛写作《离骚》。
C.说法正确。
D.错误。
含
义相同,都是“致力于”的意思。
句意:看见当时学者致力于语言的声律对偶,将古人的文章摘录得支离破碎。
/从事(致力于)耕作纺织,修造防守和进攻的器械。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作者认为世俗常常是以远为贱、以近为贵的”错误。
由原文“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可知,世上的人之常情,总是轻近贵远,子美不得志于当世,他的文章尚能得到如此的待遇。
由此可知,作者认为世俗常常是轻近贵远,而不是“以远为贱、以近为贵”。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虽”,即使;“挤”,排挤;“少”,稍微;“毁”,诋毁。
(2)“患”,担忧;“弊”,弊端;“讽勉”,劝勉;“近”,靠拢;“古”,古文。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作者在原文第三段提出“何其难之若是软?”这一问题(即题干所说的古文之兴盛如此之难的问题)。
此后,作者在后文以一系列反问句加以回答“岂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由此可知,是因为难得能写古文的人才,同时,这样的人才又要恰逢政治兴盛时期,世人又看中并爱惜。
参考译文:
在我的朋友苏子美去世四年以后,我才在太子太傅杜公家里得到他生平所写的文章遗稿,并把它们集中抄录下来,编为十卷。
子美是杜公的女婿,于是我将他的文集编好后归还给社公,并告诉社公说:“这些文章,好比金玉,即使被抛弃埋没于粪土之间,也不能使它们销蚀。
固然被遗弃于一时,但后世必然会有人将其收集起来当成宝物。
虽然这些文章还被埋没而未能出现,但其精神灵气和奇光异彩已经常常自己显现出来,别的东西也无法掩盖住它们。
所以当子美遭到打击、排挤、受到挫折、颠沛流离、处于困境之时,他的文章已经不胫而走,流行于天下,即使是那些曾经出力排挤他、置他于死地的人,对他的文章也不能稍加诋毁而掩盖它们的价值。
世上的人之常情,总是轻近贵远,子美不得志于当世,他的文章尚能得到如此的待遇,到了后世他的文章该得到人们怎样的重视啊!杜公可不必感到遗憾。
”
我曾经考察过前代文章与政治之间兴盛、衰落的关系,感到奇怪的是唐太宗治理国家已经接近于古代三王那样的盛世,可是文章却不能革除五代所留下的浮靡风气。
过了一百多年,韩愈、李翱那班人出现以后,元和年间的文章才恢复了古文的传统。
唐朝衰落,兵荒马乱又过了一百多年,大宋建立,天下统一,太平无事。
又过了近百年,古文才兴盛于当今。
自古以来,天下安定之时少,动乱之时多,幸而天下太平了,文章或者不能臻于精粹完美,或者久久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文章之兴盛为何如此之难呢?难道不是因为写文章的人才难得吗?假如一旦有了这样的人才,又有幸出于太平盛世,世人岂会不把他看得很贵重而加以爱惜吗?可叹啊,我的子美,因为一顿酒饭的过错,竟至于被罢职为平民流落而死,这是可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