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5讲 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限时规范训练(含解析)人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讲新兴力量的崛起及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限时规范训练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8·湖北宜昌联考)1991年12月,随着苏联分崩离析,统治世界四十余年的国际秩序正在走向终结。

各国决策者们突然发现,沿用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正在迅速变成一堆历史垃圾。

这里的“历史垃圾”是指( )
A.热战对峙,局部战争B.经济封锁,区域联合
C.军事遏制,政治对抗D.和平演变,意识渗透
解析:选C。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题中所指的“历史垃圾”为二战后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故C项正确。

二战后初期出现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但这些战争并未持续近半个世纪,排除A项;区域联合并不是历史垃圾,B项错误;D项是美国对苏“冷战”的手段之一,这与“外交和国防基本战略”不符,排除。

2.(2018·广东肇庆模拟)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A.民族独立国家蓬勃兴起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冲击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解析:选A。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题干中的现象,故A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错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3.(2018·辽宁大连双基测试)英国前首相麦克米伦指出:“如果我们继续留在共同体之外,不可避免的事实是,现实的权力导致我们的美国朋友将越来越重视(欧洲)共同体的观点和利益,而较少关注我们的声音和利益……这意味着我们将同时失去对欧洲和华盛顿的影响,进而严重损害我们的国际地位。

”这从侧面反映了(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受到欧洲抵制
B.经济一体化提升了西欧国际地位
C.西欧崛起形成了多极化国际格局
D.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解析:选B。

材料中阐述的是英国对于要不要加入欧共体的分析和态度,无法得出欧洲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态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现实的权力导致我们的美国朋友将越来越重视(欧洲)共同体的观点和利益,而较少关注我们的声音和利益”得出美国对欧共体的重视程度逐步超过英国,结合当时的背景可知,由于欧洲一体化提升了西欧的地位,所以促使美国态度发生转变,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多极化仅是一种趋势,尚未形成多极化格局,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错误。

4.(2018·河南濮阳一模)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旅游、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接触和交流,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

这一主张( )
A.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成为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宣告了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旅游、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接触和交流”得出法国主张西欧国家应与社会主义的苏联接触并谋求合作,体现了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国家开始尝试打破美国的限制,试图缓和与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体现了戴高乐主张欧洲独立自主的外交,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主张,并不能说明该主张是西欧国家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故B 项错误;材料中戴高乐的主张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无法得知这是法国战后的一贯外交主张,故C项错误;材料中阐述的是西欧国家开始寻求独立自主的外交愿望,并未涉及日本崛起的情况,无法得出欧、美、日鼎立局面的形成,故D项错误。

5.(2018·江西名校联考)下图是历届联合国大会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

分析该图可知( )
A.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
D.中国彻底改变新中国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
解析:选C。

本题考查20世纪50-70年代联合国大会支持中国恢复合法席位票数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表格中反映的是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票数的增加,无法得出联合国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上的做法,故A项错误;20世纪50-70年代仍处于两极格局时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结合所学这些投票多数来自第三世界国家,体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支持票的国家是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故D项错误。

6.(2018·河北名校摸底)1974年3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他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参与和合作,却又在经济与政治上与美国唱对台戏和持对立态度。

”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

”这反映了当时( )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
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

题干材料表明欧美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但不是矛盾尖锐,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制,它们力图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但美国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D项正确。

7.(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下表是1968年和1978年,世界军事开支分布表。

A.第三世界国家局势动荡冲突不断
B.北约实力下降在“冷战”中处于守势
C.苏联改革初见成效军事实力上升
D.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除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势力集团之外,中国、第三世界国家逐渐崛起,军事开支占比增大,说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不断加
强,故D项正确。

8.(2018·四川绵阳模拟)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三环外交”战略,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做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1960年,英国主导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对抗欧洲经济共同体。

由此可知,英国试图( )
A.抵制欧洲联合进程B.强化自由主义贸易
C.恢复光荣孤立政策D.维护英国大国地位
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二战后初期英国推行“三环外交”的战略意图。

从题干材料“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做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可知英国不抵制欧洲联合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外交活动的变化,不是强化自由主义贸易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B项错误;光荣孤立政策是避免与其他国家结盟,与材料“英国主导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不符,故C项错误;外交政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故材料中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都是出于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故D项正确。

9.下面是二战结束以来的世界形势变化示意图。

对该图理解最全面的是( )
A.多种因素决定政治局面的变动
B.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向日益明显
C.冷战结束后将会出现五极格局
D.两极格局的解体过程较为复杂
解析:选B。

结合题中图文信息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即由之前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宰世界到越来越多的力量通过联合国的舞台发挥作用,这体现了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故B项正确。

10.(2018·山东潍坊期末)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北约成立后,成员不断增多。

表中这一变化反映了( )
B.北约国家冷战意识逐步消失
C.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
D.欧洲的军事一体化不断加深
解析:选A。

本题考查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约成员国变化的原因。

北约原本是一个反
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根据表格可知北约在1999年和2004年吸收部分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说明北约战略目标发生了变化,故A项正确;“冷战”虽已结束,但北约国家冷战意识并未消失,故B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后就不存在美苏争霸,故C项错误;北约包括美国等美洲国家,并非欧洲军事一体化,故D项错误。

11.“冷战”结束以后,关于世界政治的走向问题,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单极说、无极说、待定说、单极与多极并存说、多极说等五种,而赞成第一种说法的人偏少,赞成第五种说法的人较多。

这说明“冷战”结束后(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增强得到公认
C.各种政治力量正在争夺霸权
D.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日渐丧失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冷战”结束以后关于世界政治的走向问题的认识。

“而赞成第一种说法的人偏少,赞成第五种说法的人较多”可见认同多极化趋势的人越来越多,故A 项正确;“没有统一的说法,主要有:单极说、无极说、待定说、单极与多极并存说、多极说等五种”可见没有达到“公认”的效果,还有很多分歧,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冷战’结束后,关于世界政治的走向问题,没有统一的说法”,说明世界政治在发生变化,各种政治力量在进行分化组合,但并没有提出各种政治力量变化的趋势与目的是为了争夺霸权,故C项错误;由材料“单极说、无极说、待定说、单极与多极并存说、多极说等五种”多种观点的分歧说明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在一定时间内客观存在,故D项错误。

12.(2018·安徽合肥模拟)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

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解析:选D。

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课题涉及了二战后初期美苏的“冷战”到苏联解体,故D项正确。

A项只与其中一部分内容对应,不完整,排除;B项与题意无对应关系,排除;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C项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安徽合肥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对我们说:“怎么办?世界已经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二做为一个务实的政治家,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

从近代以来,法德两国一直为争夺欧陆霸主地位而厮杀不休,结下了深深的仇怨。

二战以后,目睹德国战败的惨状,阿登纳深深地感觉到,法德之间的关系必须改善,必须走出冤冤相报的怪圈。

他认为,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和解。

——摘编自梁瑞平、吴友法《阿登纳与法德
和解(1949-1963)》材料三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

——[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德国外交政策实行的历史背景。

(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德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其原因。

(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今天在欧洲的地位……稳固多了”的主要表现,概述二战结束以来德国对欧洲发展的贡献。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德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有何认识?(10分)
解析:第(1)问,首先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的外交政策为扩张主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实现国家统一和保留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的推动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由“阿登纳审时度势,纵横捭阖,终于使法德两国消除了历史积怨,两国关系也从‘破冰解冻’发展到最终和解”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由“阿登纳很注重从历史出发来研究及处理法德两国的关系……法德和解是欧洲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是联邦德国走出外交困境、获取主权和实现经济复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未来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是推动西欧联合的核心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的有效信息从政治、经济、外交等角度加以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及欧洲走向联合后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去归纳德国的贡献;第三小问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国家外交政策的立足点等角度概括即可。

答案:(1)历史背景:国家统一,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军国主义传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争夺殖民地和霸权。

(2)变化:由对外侵略扩张到对外谋求和解。

原因:吸取历史教训;两极格局下,面临保障自身安全和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发展经济的需要;执政者的战略眼光;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

(任答3点即可)
(3)表现:经济发达;政治较民主;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

贡献:推动了欧洲的联合,使欧洲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认识:顺应和平与发
展的时代潮流;符合德国的利益。

(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材料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德]恩格斯《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
(1890年9月21-22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解析:首先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找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即一个历史结果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相互促进而形成,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如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促进的结果,再结合史实加以阐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论题: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论述: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套体制在长期运行中,造成了权力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等一系列恶果。

戈尔巴乔夫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改革,造成苏联社会混乱,国家分裂,加之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在诸多要素的作用下,1991年苏联解体。

总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