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通史纵横贯通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史纵横贯通
中国古代史 (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 【核心史实】
商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 政
九卿制和郡县制;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君主专制的 治
强化与选官制度的演变;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
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土地私有 制与土地兼并;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业为代表的手 经 工 济 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 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思想文化上:思想上出现了程朱理学;宋元文化 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 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六、明清前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 1.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 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与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 世界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 响深远,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 1368年)
1.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 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封建经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逐渐走向成熟,领导
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 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 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期间遭到摧残。
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 1.政治上:封建社会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民族政策开 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 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 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 1.政治上: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
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 2.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经济得到
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取得新
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 居领先地位。
4.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 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 1.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 全形成。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 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君主 专制制度走向衰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经济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 曲折发展
思想 文化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与成熟
【时段特征】 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
主权遭到破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军民为维护国 家主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2.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 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 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 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 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主流思想。
思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
想 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和丰富多
文 彩的文学艺术
【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 发展过程;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
2.经济上:生产力不断进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 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上: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 思想形成与成熟,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中 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在国民党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 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核心史实】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大革命”、祖国统 一大业、新中国的外交、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思想文化上:传统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理学僵 化,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 启蒙思想;市民文化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科技进入总 结阶段,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核心史实】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政治 日本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
2.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加快。资产阶级在“实 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 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 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3.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精神基础。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2.经济上: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 益成熟。
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 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技成就领先世 界,并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史 (从远古到鸦片战争前) 【核心史实】
商周时期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 政
九卿制和郡县制;汉到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君主专制的 治
强化与选官制度的演变;明朝的内阁制;清朝的军机处
小农经济的确立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土地私有 制与土地兼并;以纺织业、陶瓷业、冶炼业为代表的手 经 工 济 业的发展;商业与城市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 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思想文化上:思想上出现了程朱理学;宋元文化 成就突出,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中国继续在 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六、明清前期(从公元1368年至公元1840年) 1.政治上: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和日趋腐朽衰落,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2.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 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与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缓慢,已经开始落后于 世界发展的潮流。
3.思想文化上: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 响深远,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公元907年至公元 1368年)
1.政治上: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2.经济上: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农业、手工 业和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封建经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逐渐走向成熟,领导
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 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 的任务。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 统治初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期间遭到摧残。
四、隋唐时期(从公元581年至公元907年) 1.政治上:封建社会繁荣,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上多有建树;民族政策开 明,民族关系空前融洽;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 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2.经济上: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 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1年) 1.政治上: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
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融合的局面。 2.经济上: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经济得到
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思想文化上: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同时取得新
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 居领先地位。
4.社会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生活习俗 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二、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五四运动(1895—1919年) 1.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 全形成。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 救国方案,开始探索在中国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君主 专制制度走向衰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经济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 曲折发展
思想 文化
“师夷长技”、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 主义的传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与成熟
【时段特征】 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
主权遭到破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军民为维护国 家主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
2.经济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 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 运动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开 始向近代化迈进。
3.思想文化上: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 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主流思想。
思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
想 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辉煌的科技成就和丰富多
文 彩的文学艺术
【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 发展过程;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
2.经济上:生产力不断进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 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上: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 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 思想形成与成熟,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中 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4.社会生活上:在国民党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 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中国现代史(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
【核心史实】
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大革命”、祖国统 一大业、新中国的外交、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 会的召开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运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思想文化上:传统文化仍然占主导地位,理学僵 化,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批判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 启蒙思想;市民文化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科技进入总 结阶段,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核心史实】
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政治 日本侵华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
2.经济上:自然经济解体加快。资产阶级在“实 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创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 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形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思想上: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 主与科学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社会生活上: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 动都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3.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萌生,奠定了中华民族传 统文化的精神基础。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政治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初步发展,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立和巩固。 2.经济上:农耕经济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 益成熟。
3.思想文化上: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专制,儒家思 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科技成就领先世 界,并对后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