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守恒中班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形的守恒中班教案
【篇一:大班数学活动《面积守恒》教案】
大班数学活动《图形守恒》
教师:姚力
单位: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三幼儿园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5——6岁幼儿能够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础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浅显的规律,并且部分的开始理
解守恒和包含的关系。

但是,他们的思维特点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
为主,并且幼儿的语言表达就是他们思维的体现,所以这次活动中,我将给幼儿充分的自由,请他们动手操作,同时为诱饵尽可能多的
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他们的亲自尝试,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大胆想象,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色正方形、剪刀
媒体准备:硬件:交互性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等
软件:白板课件
经验准备:幼儿熟练掌握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图像的基
本特征,
并能使用各种图形进行图案拼摆;学习过图形等分。

活动重难点: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过程:
活动反思: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活动效率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也为幼儿共同学习,分享经验提供了帮助.本次活动中,教师充分运
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播放、链接、互动操作等功能,实现了白板、教师、幼儿的有机互动。

“正方形的面积守恒”这一概念的理解,无
论从教师教的角度还是从幼儿学的角度都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
学也是以幼儿的操作为主,在反复的操作中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但是老师或请小朋友演示起来很繁琐。

本节课我将传统教学和信息
技术结合起来,运用白板和投影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和拼摆的作品,
又运用flash软件增加了课堂的随机性与互动性,方便且直观,幼儿
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教师也可以有效的给予幼儿反馈,和幼儿很好的互动起来。

同时在这一年龄阶段,认知活动中语
言的作用明显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他们的思维,所以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尽可能多的提供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
追问等方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表达想法。

白板的运用,减轻了教师操作学具、教具的繁琐,使教师可以全身
心的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了活动效率。

同时活动利用了信息技术色彩鲜明、图像清晰、操作快捷方便的优势,延长了幼儿注意的时间,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幼儿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量的守恒】
活动名称:学习量的守恒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学习比较物体时,不受位置、形状等条件的影响,
正确判断物体面积的大小,感知量的不变性。

2.引导幼儿学习将纸二等分,在图形还原中领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2张,剪刀1把,糨糊少许。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张等大、同形状的图形纸,并提问:“这两张纸一样
大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一样大的呢?”用幼儿说的方法验证。

2.教师将一张纸贴在黑板上,将另一张纸二等分,贴成另一个图形,并提问:“现在这个图形和黑板上的图形还一样大吗?”
教师将二等分的图形纸与黑板上的图形并列在一起,让幼儿比较。

(两个图形一样大)“为什么还是一样大呢?”(因为纸没有再扩大和再缩小,只是剪开了,拼起来还是和原来的纸一样大)用重叠的方法验证
结论。

3.教师继续将二等分后的两张小图形纸二等分,共分成4张,再
拼成一个图形,并提问:“用这4张图形纸拼成的图形和黑板上的图
形还一样大吗?为什么?”
教师将4张图形纸重叠贴在黑板上的图形纸上,验证再一次等分后
的纸与原来黑板上的纸一样大。

【篇三:中班数学活动《6个贝壳变图案》说课稿加教
案】
中班数学活动《6个贝壳变图案》(数量守恒)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中班《数学-操作》上册中“小老鼠学数学”主题中的第一个活动。

是在幼儿已认识10以内数的形成之后,认识6的守恒的活动。

“6个贝壳变图案”来源于生活,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中班幼儿思维由具体转为抽象,他们喜欢直观的、真实存在的东西,他们能在探索“6个贝壳变图案”的过程中,认识6的守恒意义。

因此在活动中,我以他们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设计“情境导入、观看舞会、参加舞会”等环节,巧妙地将教育目标蕴含其中,让幼儿既有感
官接触,又有亲身体验。

本次具体目标是:要求幼儿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
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数的守恒能力。

难点是:在引导幼儿通过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鱼、贝壳、海螺
排成不同形状的图形过程中交流、感知6的守恒。

另外,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寓教育于实际操
作和游戏中,我还做了以下准备:
1)海洋背景图1张,海洋馆图片1张,小鱼图片6张,海螺、贝壳等彩色照片每生1份,每份6张。

2)“照相机”1部
3)配课教师1名。

二、研究教法探究学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
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
己的想法和意见。

因此,在活动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法、谈话法和游戏法等教
学方法,教师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幼儿眼看(观察)、耳听(倾听)、脑想(想象)等多种感官参与、亲身体验活动,让
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体验,做到寓教于乐。

三、教学流程设计
开始部分
这一部分是为了引起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

一开始,我创设一个
情境,导入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小鱼要去参加舞会,这样开始
既吸引了幼儿的视线,又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我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6的守恒。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所在。

一开始,我就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开始提问:“参加舞会的小鱼有几条?排了一个什么队形的舞蹈?” 这样一说,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很自然的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接着又请有6条小鱼的照片住进海洋馆,激发幼儿想象,巩固对数6的认识。

然后又变换两个不同的队形让幼儿讨论得知,无论排成什么队形的舞蹈,小鱼的数量不变,都是6。

操作部分
鼓励幼儿自己想,自己摆,让幼儿动起来,然后比一比照片上图案排列形式,数数每张照片上图案的数量,让幼儿在具体操作中巩固建立数6的守恒观念。

结束部分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自由跳着、舞着走出活动室。

此次活动内容体现了直接兴趣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

活动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原理,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活动《六个贝壳变图案》(三里屯幼儿园田旖忻)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知6个物体数量的守恒。

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形成数的守恒能力。

2. 喜欢参与数学游戏,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海洋背景图1张,海洋馆图片1张,小鱼图片6张,海螺、贝壳等彩色照片及塑料篮子30份,每份6个。

2)自制“照相机”1部。

音乐《快乐宝宝》。

3)配课教师1名。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配课教师藏在后面一边扮小鱼高兴地唱着歌,一边出示小鱼图片。


提问:
1、这是谁在唱歌?
2、喔,小鱼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
3、小鱼说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二、学习数量为6的守恒
1、出示海洋背景图,复习点数6。

提问:
①海洋到了,请你们看看,海洋里有什么?
②哇,真热闹!有这么多的海洋生物来参加舞会,请小朋友数数看,小鱼有几条?③ 6条小鱼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号海洋馆”。

数量是“6”的朋友都可以住到这里来。

2、观看舞会
⑴小鱼表演第一个舞蹈,排成一个漂亮的形状。

①教师边念儿歌“小鱼跳舞真高兴,跳呀,跳呀,跳呀跳!”边操作
图片,帮小鱼表演舞蹈队形。

②提问:它们排成了什么形状?数数跳舞的小鱼有几条?
③给跳舞的小鱼照相。

④送数量是“6”的照片回海洋馆。

⑵小鱼表演第二个舞蹈,排成一个漂亮的形状。

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给跳舞的小鱼照相,送数量是“6”的照片回海洋馆。

⑶请幼儿带小鱼表演第三个舞蹈,排成一个漂亮的形状。

请幼儿点
数有几条鱼。

⑷小结:无论排成什么样的形状,小鱼的数量不变。

三、操作活动:
1、参加
舞会
师:真是一场快乐的舞会!海洋里的小贝壳、小海螺看见小鱼跳得
这么精彩,它们也要跳舞。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
①讲述要求,发放操作材料,每生一份。

②幼儿操作。

2、拍照
3、送数量是6的照片回海洋馆。

4、总结:虽然照片上的图案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但数目都
是一样多,都是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