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推荐3
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简案
一、复习引入
1、背诵《芙蓉楼送辛渐》《墨梅》。
2、出示《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3、了解作者:卢纶,大力十大才子,擅长写边塞诗,诗歌风格雄浑、情调慷慨。
著有《卢户部诗集》。
二、读准字音读懂诗意
1、自读诗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指名读。
注意:多音字“单”,根据注释理解“单于”。
3、区分“雁、燕”,出示两个字的甲骨文对比。
“雁”飞行时排人字形,“隹”短尾巴鸟。
“燕”尾巴像剪刀。
出现在边塞苦寒之地的是“大雁”。
4、再次指名读文,注意停顿。
5、借助注释,默读思考,看能读懂什么?
6、交流。
(说出读懂的“点”即可,不要求翻译全诗。
)
三、练习朗读感悟形象
1、学习一、二句
大家基本上读懂了诗文,能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吗?指名读,说自己的理解。
第一句读得低沉,因为夜晚很黑,很安静只听到大雁飞起的声音。
第二句要读得急、快。
因为单于在逃跑,很快,很紧张。
夜黑风高夜,单于这么急、快的逃跑,谁能用一个词形容他逃跑的样子?(狼狈不堪、惊恐万状、抱头鼠窜……)
同座有感情练习朗读,展示读。
2、学习三、四句。
出示三四句:面对仓皇逃跑的单于,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读。
什么天气?将士们在干什么?(欲:想要。
将:联系上文,明白写将士们的动作,率领骑兵去追逐。
意思是“率领”)
从“大雪满弓刀”能看出什么?(雪下得很大),从哪个字能感受到?(满)
一个“满”字写出了学大、猛,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环境很恶劣,侧面描写表现其兵不畏严寒。
)
联系前面的“轻骑”,想象夜晚,战士们发现单于逃跑,当时什么反应?(急忙起来,顾不上穿铠甲,立马追出去)
说明战士们?(战士们不仅很冷,还很危险)
这表现了将士们?(勇敢,英勇无畏,临危不惧……)
3、配乐朗读,读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三、扩展学习
1、故事结束了吗?战士们追上没?作者留了个悬念,请大家发挥想象,用白话文自己写一写当时的情景。
2、出示另一首《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读,交流对诗中李广将军的看法。
反思
课上得很顺利。
古诗学生昨天就会背了,所以“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一遍过。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昨天上课就发现学生都觉得很困难,于是我把问题改成:借助注释,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反应还不错,举手的人居然超过了一半,(平常总是只有十人左右举手……甚至更少。
)看来有时候,不是学生不想回答,主要是怕说错,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畏难情绪,不敢挑战。
学习具体诗句时,“将”是难点,很多学生认为是“将领”,联系上下文也仍然不知道是“率领”,古诗和文言文很多时候都会省略主语,在文言文中学生会补充,今天反而有点反应不过来,应该是我的问题。
学完古诗,基本上都能感受戍边战士的英雄无畏,读得也很不错,可能是这首诗比较简单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第2篇】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理解诗句意思,以及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过程与方法: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句,结合资料了解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芙蓉楼送辛渐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写古诗。
背诵积累送别诗。
2.感悟古诗的内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人物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2.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光辉。
今天,就让我们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三、释题。
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的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
“送”是送别的意思。
“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
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设计意图:
了解诗题意思为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做铺垫。
四、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导学生读得正确。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美。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出节奏来。
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
节奏与韵律。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设计意图: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步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经由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从而加深对诗文的感知。
如此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古诗的欲望,并且为学生理解、体味古诗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感悟古诗内容。
1.合作探究: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
2.集体交流。
学习体会“寒”,感悟“孤”。
(课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 (1)自然的“寒”与楚山的“孤”。
师:“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趁着夜色潜入吴地的雨的确带点寒意,就连那楚山看起来都是那样孤零零的,让我们一起读出这场雨的寒意与楚山的孤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齐读)
(2)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
(点拨:除秋雨自然的寒意之外,还有什么是令作者感到寒意与孤独的)学生谈体会。
师:是啊,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也浸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啊,这场雨使作者平添了几分孤独!该怎样读出那种寒意呢(指导学生激情诵读前两句)
总结:除此之外,你知道作者还会因为什么感到寒心吗这里还暗含着同学们所不了解的一些历史背景。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却屡遭奸佞小人诋毁诬陷,两次贬官。
开元二十七年,他被贬为江宁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作县尉,但他始终不肯向恶势力屈服,顽强斗争,直到最后“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终年不到六十岁。
他一生壮志未酬,这首诗是他第二次遭贬时所作。
) 随机提问:你认为这个寒,我们还能怎么理解(学生谈体会)
(3)对世态心寒,更觉孤立无援。
引导谈话:世态的炎凉,朝廷的不公,仕途的坎坷,使他更觉寒心啊,朋友的离去更让他觉得孤立无援,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一起去感受作者那种复杂的内心。
(齐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找含义深刻的字切入,品读感悟,从最初的含糊的印象到对作者复杂内心的深入理解,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梯度的引导过程,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可谓水到渠成。
3.走进作者内心,感悟人物品质。
(学习后两句)
(1)师:天亮了,这对好友就要分别了。
如果是你,会让友人给你的家人带什么话呢但是诗人王昌龄却只是嘱托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出示后两句诗)
(2)师:芙蓉楼一别之后,辛渐即将回到洛阳,见到家乡的亲友,猜想一下,王
昌龄的家乡可能会有哪些亲友(年迈的双亲、结发妻子、兄弟姐妹、友人)这些亲友见到辛渐后可能会问些什么(他为什么不回来是否吃饱穿暖他究竟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屡遭贬谪)
(3)师:这些王昌龄都想到了,但是他只让辛渐告诉家人“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究竟是为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生平简介:王昌龄才华横溢,官至县尉。
四十一岁时因事获罪,被贬谪岭南,北返长安时在江宁县任职,在江宁数年,又遭人诋毁,五十一岁时又一次遭到贬谪,被贬到更为偏远的龙标。
王昌龄一生中竟两次被贬。
他人生六分之一的时间,为官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可以说,他一生壮志未酬。
但是在身心饱受煎熬的贬谪岁月里,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理想,从未改变过自己冰清玉洁的品质,也从未改变过报效国家的志向!)
通过了解诗人的经历,请再读读这一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的(板书:冰心、玉壶)“冰心”是什么意思诗人想用它说明什么“玉壶”是什么样子的呢(里里外外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由此可见,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就是要表明自己的信念。
师:多么正直的人,多么高洁的心啊!(板书:高洁)
(4)引读:所以当年迈的双亲问他:你会因横遭诽谤非议而改变志气吗王昌龄会坚定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
①当结发的妻子问他:你会因为处境艰难而向恶劣的环境屈服吗王昌龄会深情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
②当亲密的兄弟问他:你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吗王昌龄会坚决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
③当情深义重的友人问他:你会因为遭到贬谪而改变冰清玉洁的节操吗王昌龄依然会豪迈地说:“一片冰心在玉壶。
”
师:王昌龄一遍又一遍地在心底呐喊:(师引生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通过创设情境,再次拉近学生与当时环境、文本、作者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切身体会作者内心,能与作者对话,同时也为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4.归纳主题。
师:《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通过一寒一孤,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凄寒孤寂之情,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表明了诗人高洁的操守。
同时“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成了全诗的主旨所在,成了流传千古的佳句。
5.熟读成诵。
师:当我们理解了诗人与朋友离别的伤感,理解了诗人那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之后,让我们再一次跟随着这悠扬的乐曲吟诵这首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播放古诗新唱)
六、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1.师生共同回顾总结学法:(1)学古诗,知作者;(2)解题意,会质疑;(3)抓字眼,明诗意;(4)多吟诵,悟诗情。
2.拓展欣赏其他送别诗。
设计意图:
回顾总结学法,为学生自学古诗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一片冰心在玉壶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理解诗句意思,以及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过程与方法:
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句,结合资料了解诗句中表现的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人物的精神品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二课时
塞下曲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把握人物精神品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王昌龄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唐代诗人卢纶到边塞感受边塞将士的风采吧!(教师随机板书:塞下曲)
2.回忆上节课总结的学习古诗的四步学法。
(指名说)
(1)学古诗,知作者;(2)解题意,会质疑;
(3)抓字眼,明诗意;(4)多吟诵,悟诗情。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学古诗,知作者。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塞下曲》的作者——卢纶。
卢纶(739—799),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2.解题意,会质疑。
(1)了解这首诗的体裁。
《塞下曲》是指古代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内容多写边塞征战。
卢纶
的《塞下曲》一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注意读出节奏。
然后指名读一读,作出评价。
(主要把字音读准,注意押韵)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后,出示本首古诗的生字,并读准多音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熟悉诗句中的词语。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抓字眼,明诗意。
(小组汇报、同学互动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
学习提示: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出示前两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单于:匈奴的首领。
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
在乌云遮月、雁飞无声的漆黑夜晚,敌军统帅单于带着部队悄悄地逃跑了。
出示后两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欲:想要。
将:率领。
骑:骑兵。
逐:追逐。
我方发觉后,正准备带领轻骑兵去追击敌人,刹那间,纷纷的大雪洒满了将士们的弓和刀。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方法,初步感知诗意。
四、深入品味古诗,欣赏诗歌。
1.前两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
“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
趁着这样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
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
从“夜遁逃”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2.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
后两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
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3.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写是否追上敌人,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来了。
4.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诗歌,将自己的想象融入诗中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五、拓展欣赏。
唐代有很多边塞诗,我们再来了解一些。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
山。
(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设计意图:
拓展欣赏,激起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塞下曲
[唐]卢纶
威武气概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夜黑雁飞高教学设计【第3篇】
标题:11、塞下曲(一)
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
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
3、简介作者。
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
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
2、自读,扫清障碍:
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教学内容:学习《塞下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来展示背诵以前学习过的军旅方面的古诗。
(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
2、指名说说古诗所描写的内容。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
4、板书:塞下曲。
二、初读古诗:
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
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
2、展开朗读比赛。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解题。
《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
《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
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
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
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草惊风引弓白羽没
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
4、教师进行总结:
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
没:插。
5、串讲诗句的意思。
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
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
四、总结
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
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
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
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
教学内容:13、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首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2 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重难点: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板书)
1 预习情况,解释词语意思。
白帝城辞江陵还
2 出示地图从图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师:作者正是从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同学们思考:作者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长时间?
师:诗中用多长时间?(一天)
师: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达千万里的路程?
二、学习新诗
1、教师简单讲诗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时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乡。
这时的李白是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返回家中的。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写下了经典的《早发白帝称》。
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古诗呢?(轻松愉快的心情)
板书:朗读古诗。
(创新之处打节奏读古诗)
师:刚才大家说喜欢读古诗,因为读起来比较优美,我们以前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古诗?
(拍手打节奏:一句来两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
2、学生分别用三种节奏来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美。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小结用那一种节奏读起来比较好?(一句两拍)大家再来读一遍。
4、板书:体会古诗
师:读完古诗,你从中知道了诗中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师:诗中写了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去)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诗的题目)
师:“发”是什么意思?(出发学生对出发可能不懂,教师稍加讲解。
例:我们从学校出发到烈士陵园。
)
5、学习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的要学习方法:自己理解,教师启发。
师:彩云间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间。
(解释诗意)
早晨离开了沐浴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
师:白帝城距江陵有多远?诗中写了吗?(相距千里)
师: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吗?千里不是实数,是一个大概得数字。
这样远的路程作者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一日表明速度快)
学生想:一天能到达吗?现在坐火车到北京还需要一个晚上,坐船一天就能到吗?
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觉得船行的快。
(学生解释诗意)
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师:作者如此喜悦的心情,他不去欣赏沿江两岸那美丽的风景吗?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猿猴的叫声看到万重的高山)师:万重山是什么意思?是一重两重。
(解释诗意)
在猿猴不断的叫声中,轻快的小舟已经穿过了连绵不断的群山。
朗读诗意。
小结:这首诗主要讲作者在归途中觉得千里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达。
表明他无比喜悦的心情。
作者还为我们描述了长江两岸,群山连绵,猿声不断,响彻山谷的壮丽画面。
还写出了一叶小舟快速直下的情景。
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作者归途的喜悦心情。
三、布置作业:熟读古诗
教学内容: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2、结合资料,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教学过程:
一、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
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二、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可怜:值得怜悯。
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
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
三、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
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
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
四、作业:熟读古诗
教学内容:15、《弟子规》出则悌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出则悌〉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熟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