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
出版时间:2017
古典诗词的生命力
刘
是有了诗歌史上一次有名的对话。
孔子问道:“学诗乎?”“未学也!”孔鲤的回答有点心虚。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叹息之。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的这个判断放在当
时并非夸张之言,毕竟《诗经》的词句已经渗透进民间的婚丧嫁娶以及上层贵族的宴饮、外交活动之中,熟稔《诗经》里的句子,乃士大夫必备的才能。
时过境迁,随着语言范式的大转换,早期诗歌于今天的读者而言,自有隔膜之感。
但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天地观、人生观、内在情怀、生命律动却依然在文化的脉搏里跳动,所描摹的情态、场景、细节、心痕也能够很快让现代的我们拥有代入感。
所谓天地之精气,日月之精华,个体生命之性情,恰在于此。
就中国人艺术化的生活态度,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有着透彻的论述,而古典诗词即为涵养国人艺术精神的重要水源,在当前浅薄、芜杂的大众文化的侵袭的情况下,这一水源地尤其应得到重视和呵护。
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曾明确指出:“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
”
维特根斯坦曾说过:“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是诗歌语言,不仅塑造了人们的情感形态,将内在心灵具象化,更重要的是,它无限拉伸了人们感知和想象世界的空间。
尽管我们的语言范式转入白话文的通道,但从民国至今,包括今天的港澳台地区,国文教材里,古典诗词依然占据一定的比例。
诗词教育是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
限于篇幅,仅从课本而言,尚难以窥见古典诗词的殿堂纵深。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地告诫:“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
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
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诗词的阅读与鉴赏,既是一种自我突围,也是一种文化接续,这也正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选自河南大学新闻网)
10思
辨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