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对比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取得了专门大的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稳步上升。

可是,与城镇居民相较,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与城镇在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不均衡进展[1],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不仅在消费水平上,而且在消费结构上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而且城乡消费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一、农村居民消费与城镇居民消费的比较分析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分析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人口一直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但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却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2005年,占全国人口约57%的农村居民消费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量的%左右。

从人均消费水平来看,城乡消费差距更是明显。

从表1数据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都远远低于城镇居民。

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93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为2531元,前者大约是后者的倍。

而且,19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消费差距呈扩大趋势,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比曾由1978年的下降至1985年的,但是1990年这个比例再次上升为,从1991年开始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之比一直维持在3倍以上,到2004年达到。

表1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比
全国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城乡居民
年份人均消费人均消费人均消费消费对比(绝对数:元)(绝对数:元)(绝对数:元)(农村居民=1)
1978 184 138 405
1980 238 178 489
1985 446 349 765
1989 788 549 1466
1990 833 560 1596
1991 932 602 1840
1992 1116 688 2262
1993 1393 805 2924
1994 1833 1038 3852
1995 2355 1313 4931
1996 2789 1626 5532
1997 3002 1722 5823
1998 3159 1730 6109
1999 3346 1766 6405
2000 3632 1860 6850
2001 3869 1969 7113
2002 4106 2062 7387
2003 4411 2103 7901
2004 4925 2301 8679
2005 5439 2531 9393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表2 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比较(2005年底)
项目农村居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城镇困难户
洗衣机(台)
电冰箱(台)
移动电话 137
普通电话(部)
彩色电视机(台) 84
空调器(台)
照相机(架)
抽油烟机(台)
数据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对比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很大的提升。

农村居民家庭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都成下降趋势。

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 %、%,2005年已分别降至 %、%,说明我国居民已经明显摆脱生存型消费阶段,但是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从消费支出结构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方面的支出比例都有明显增加。

但是由于两者收入基数的不同,难以从消费支出结构来比较城乡消费结构。

本文根据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来分析比较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我国城镇居民目前已进入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阶段,消费结构由以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中高档消费品为代表的第二次升级转向以汽车、住房等高档商品为代表的第三次升级阶段,而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虽然已开始从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为代表的第一次升级阶段向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等中高档商品转变,但是这次升级还远远未能完成。

从表2有关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2005年底)的比较中,我们进一步发现,不仅从总量上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从结构来看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
有量不仅远低于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品拥有量,甚至除移动电话外(注:移动电话在农村的普及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安装固定电话成本较高有很大的关系。

),农村居民的人均拥有量在每一个项目上都明显低于城镇困难户。

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高中收入家庭消费的耐用品档次一般要高于农村居民,那么城乡消费结构的差距更大。

表中还只是列出了一些一般性耐用消费品,至于像家用汽车、家用电脑、钢琴、摄像机等在大城市已不足为奇的高档消费品,在农村简直是凤毛麟角。

由此可见,与城镇居民消费相比,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还存在结构上的差距,而且差距不小。

二、导致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的主要原因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上的倾斜,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直远远落后于城镇,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农村与城镇相比,在收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很多方面存在明显差距。

这些差距导致了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消费需求上的差距。

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是导致城乡消费差距的直接原因
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增长不快。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长期低于城镇居民,而且差距在明显拉大。

1980年代中期,我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一度有所缩小,198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降至。

1990年代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到2005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1。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原本就低于城镇居民,而农村居民收入增
长率长期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更是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1990年至200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平均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平均为%,后者比前者低大约个百分点。

1998年至2005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平均为%,接近此期间大约平均%的经济增长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并未得到改善,平均仅为%,约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平均的一半。

收入水平不高,增长缓慢导致农村居民购买力低,消费需求不足,限制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对比与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有很大的联系,城乡消费水平对比与城乡收入水平对比趋势基本一致,除个别年份外,在城乡收入水平对比比例较高的年份,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比例也较高,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困难。

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升困难,从而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

我国农村居民居住比较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再加上政府对农村的投入不足,使得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论在数量、规模、布局,还是在档次、质量、科技含量上都与城市相差甚远。

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很差,有的村不通路,有的村甚至不通电,相当多的农村行政村没有自来水。

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落后,不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
入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制约了农村居民消费的提升。

从表2数据看,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对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这些一般性家用电器的拥有量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每百户年底平均拥有量(2005年底)分别为台、台、台,即使是城镇困难户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分别达到了台、台、台,但是,农村居民家庭对这些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相对而言显得太少了。

2005底,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对洗衣机、电冰箱、空调的年底平均拥有量仅分别为台、台、台,不及城镇困难户的拥有水平。

而且,农村居民家庭即使拥有这些耐用消费品也很少使用(大多为结婚时购买)。

农村居民的勤劳节俭的思想观念自然是影响他们减少对这些消费品使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农村自来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了农村居民对这些需要配套基础设施的消费品的消费需求。

此外,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使用收费过高也提高了农村居民消费这些耐用品的成本。

例如,我国农村的电费一般高于城镇许多,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1999年12月对全国 18796个农户所做的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农村电价每调低一毛钱,对彩色电视机需求的作用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370元;对电冰箱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667元;对洗衣机的需求相当于农村人均纯收入提高909元[3]。

此外,农村市场缺乏应有的销售服务体系,很少有延伸到农村的维修中心或维修地点,商业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居民购买这些消费品的积极性。

而交通不发达,公共设施缺乏更是严重的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

在一些偏远山区,很多山区农村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柴火的习惯。

虽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收入上已经有能力购买煤气灶,而且有使
用煤气灶的消费需求,但是,由于交通不发达,灌一罐煤气的劳动成本太高阻碍了这些消费者对煤气灶的需求。

此外,农村的文化娱乐设施贫乏,不仅导致农村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滋长了农村赌博,买彩票等不良社会风气,使得农村居民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畸形发展,也不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

表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中收入增加率和城乡收入对比数据为作者计算取得。

注释:
②没有考虑城乡价格不可比性。

3.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不完善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体制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财政资源更多的投向城市,对农村的公共
服务投入明显不足。

在教育方面,城镇的中小学能够获得国家大量财政补贴,而农村学校得到的补贴非常少,农民还要集资办学。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居民,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目前都比较健全,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但是我国农村居民却没有这种待遇。

2002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覆盖面为%,农村仅为%。

城乡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差距,一方面隐性地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导致城乡消费差距,另一方面它还制约了农村的消费增长潜力。

国家的教育经费明显向城市倾斜,农村居民的师生配备、生均经费、升学率等与城市相差甚远。

根据有关研究,收入水平与受教育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城乡教育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又导致了城乡消费差距。

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太低又会进一步减少农村居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和薄弱,则进一步扩大了农村居民的储蓄倾向,农村居民为了养老、生病的需要不得不在原本就不高的收入水平上进行储蓄,降低了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

三、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1.大力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

(1)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的投入。

(2)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制,稳定农产品价格,限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3)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削减农村不合理的地方性收费及隐性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提升农业技术水平,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引导农村
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效益农业,特色经济。

二是要建立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加快农业生产产品、质量和效益的改善,以创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2.加强农村与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要在更大程度上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光靠增加农民收入还不够,还要在农村建立与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电力网点、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多方面创造条件,使农村更多地区通水、通路、通电话、通广播。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的建设,解决农民买难、用难、维修难的问题,促进农村居民的消费积极性。

同时,还应控制各种收费标准,减轻农民电费、水费、交通费等负担。

3.加大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投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平等的待遇,不仅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救济制度,消除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2)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仅要靠中央政策的支持,还有待农村居民自我实现。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使义务教育在农村真正实现,提高农村人力资源水平,才能内在的提高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能力。

此外,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有利于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质量[5]。

四、结论
居民消费水平过低是长期困扰我国消费品市场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提高我国居民消费率,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来启动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日益迫切,而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6],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而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将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最大程度的释放出来,关键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