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开展青少年创新教育是重庆市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特色举措。
近年来,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按照市教委工作部署,积极推动创新教育的自我变革,进一步构建起目标理念清晰、资源平台融通、选拔评价多元的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构建起“学校发展+学生创新教育”实施机制。
依托“普通高中发展促进计划”建设的122个市级课程创新基地、550门精品选修课程、160个优秀学生社团,以及868项“雏鹰计划”专项研究课题,大力
开展社团实践、课程探究和课题研究,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体验中萌芽,创新思维在探究中启迪,创新能力在成果提炼中生成。
二是构建起“课程+师资+实践基地”一体化资源平台。
累计开发通识教育课程6门、专业拓展课程60余门、精品选修课程41门、地方特需课程20余门和实践体验课程11门,形成多样化、特色化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组织教师专题培训3630人次,选聘导师2500余名,高校“专业导师”的指导作用、中学“随班导师”的管理作用、大学“学长导师”的示范作用、“家长导师”的协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特色
大力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20年12月28日,重庆市第二届青少年创新教育大会开幕。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邓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该会议主题为“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教育发展”。
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以及全重庆市22所“雏鹰计划”项目学校、68所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师生代表出席,共同探讨创新人才培养话题,促进创新教育交流合作。
据了解,重庆市教科院从2010年开始开展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以普通高中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探索构建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良好教育生态为主要任务,以高中和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合作指导学员开展课题研究为主要途径”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总结出集多元发展理念体系、多段合作运行体系、多样特色课程体系、多方协同支持体系于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邓睿副主任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重庆市教科院、重庆市青少年创新学院在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
面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邓睿副主任提出要重点把握和突出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明晰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聚焦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构建创新教育指导机制,加强创新教育队伍建设;第四,培育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和创新实验室,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本刊特刊发邓睿副主任讲话全文和相关文章。
●
文/邓 睿
微视界
VIEW
07
EDUCATION TODAY
February 2021
今日教育
学校68所、基地学校22所、实验基地81个,形成特色学校梯次和实验基地布局。
三是构建起“选拔+指导+全程+激励+跟踪”五维评价体系。
分层筛选项目和学员,实施选拔性评价;组织学员进入大学实验基地开展研究,实施指导性评价;记录学员成长档案,实施全程性评价;鼓励学员成果转化,实施激励性评价;创建数据库,实施跟踪性评价。
学员的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98%的学员升入“双一流”大学,孵化知识产权成果135项,获奖621项。
近期,重庆市2项青少年创新成果获得教育部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一等奖,获奖数量位列全国第二。
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全面提升,58人指导学生获奖,62人指导学生成功申请专利,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50余项。
我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两校学习,双师指导”的做法得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成绩固然可喜,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总体目标不聚焦。
需进一步明晰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总体目标引导阶段目标衔接递进、有序贯通。
二是学段覆盖不全面。
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未能涵盖基础教育各个学段,研究方向不能全面有效地衔接基础学科发展要求和科技发展方向。
三是培养资源不够广。
区域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激发,区域内系统规划、统筹实施的协同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区域、校际多方联动、合作共进的良好育人生态有待加快构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引发国际格局和治理体系重构的核心变量。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芯片等科技核心领域“卡脖子”环节,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
从国家战略规划来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从教育发展任务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作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明确了未来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思路。
2020年,教育部启动“强
08
基计划”,提出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从重庆区域布局来看。
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创新实践中,重庆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形成“一城引领、多园支撑、点面结合、全域推进”的创新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面向“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新人才培养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下一步,我们要全面把握国家要求和时代脉搏,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结合重庆市情教情,进一步明方向、建机制、把关键。
重点把握和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坚持创新教育价值取向,明晰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转变育人方式,倡导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建立并完善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到2022年,形成目标明确、体系健全、管理规范、资源融通的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智能化校园初见端倪,创新活动形成常态,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二,聚焦人才培养重点领域,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
紧扣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结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领域和重点方向,在市级层面聚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四个重点领域,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通信、物联网、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医药工程等主要方向,从基础教育各学段一以贯之、接续培养时代发展急需之才。
在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实施青少年创新能力涵养工程,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种子计划”,以兴趣体验、实践操作为重点,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在中学阶段重点实施青少年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开展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以科学探究、课题研究为重点,养成科学态度、提高创新能力。
在高中阶段重点实施青少年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英才计划”,以瞄准前沿、深度研究为重点,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奋斗精神。
第三,构建创新教育指导机制,加强创新教育队伍建设
建立中小学创新教育专家指导小组和专家资源库,编写中小学创新教育指导纲要,为中小学创新教育提供系统化、科学化路径与方法。
建立中小学创新教育指导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专业指导。
建立创新教育研究常规活动制度,为中小学创新教育提供学习和展示平台。
建立市、区、校级创新教育资源库,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多样化资源。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将科技研究成果课程化,丰富创新教育资源体系。
强化教师培训,每年定期组织特色学校校长领导力、项目负责人执行力、任课教师育人能力培训。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每年定期举办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案例、课堂教学、特色项目的展示评比活动。
组建专业研究工作坊和教师发展工作坊,完善研究共同体建设机制,以强带弱,取长补短。
邀请知名专家指导创新教育工作,在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不断学习,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培育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和创新实验室,形成浓厚的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突出特色、资源融通,通过逐层认定、逐年建设、逐步升级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统筹规划并在五年内创建1000所创新教育试点校、100所创新教育示范校、30所创新教育基地校,在五年内分批建设100个创新示范实验室、30个创新基地实验室,每年遴选出10000名种子学员、1000名雏鹰学员、100名英才学员,构建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特色学校发展、实验基地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梯次。
面向全体学生广泛组织形式多样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创作、小发明、小课题等科普活动。
组织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萌芽赛道选拔工作,举办系列创新创意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穿越系统、学校和学科的边界,积极参加创新实践,融入社会大课堂,认识科学、参与科研、体验科技,提升科学素养。
作者系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
微视界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