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发展规划简本五篇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业发展规划简本五篇范文
第一篇:纺织业发展规划简本
纺织业发展规划简报
一、纺织工业发展指导思想
遵循沙雅经济总体发展思路,结合新疆纺织工业发展要求,“十二五”时期沙雅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构建完整产业链,以棉纺为基础,以混纺为重点,以阻燃纺织产品(密胺纤维)为亮点,积极采用先进印染技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优化,逐步形成纺织、织布、印染、成衣为一体的纺织工业发展格局。
一、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间,沙雅纺织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经过五年的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将沙雅县建设成阿克苏地区针织纱生产基地、新疆具有影响力的阻燃纤维及纱线生产基地。
(一)主要产业产能目标
1、棉纺:至2015年,环锭纺达到60万锭、转杯纺不增加。
2、棉织:至2015年,棉无梭织机达到300台。
5、密胺纤维生产线1条。
(二)主要产品产量目标
1、棉纱:至2015年本色棉纱线9万吨。
2、棉布:至2015年本色棉坯布3000万米。
3、密胺纤维:至2015年密胺纤维5万吨。
至2015年,纺织主营产值达到34.6亿元。
其中棉纱销售量8.1万吨,产值17.8亿元;棉布销售量3000万米,产值1.8亿元;密胺纤维销售量5万吨,产值15亿元。
(四)工业增加值目标
2015年纺织工业增加值达到4亿元。
(五)资源转换目标
至2015年,纤维加工量达到10万吨,棉花转化率100%。
自用
纱比例达到10%以上。
(六)就业目标
“十二五”期间,纺织就业岗位6300个,新增4300个就业岗位。
(七)知名品牌目标
培育自主品牌1个,引进知名品牌1个。
二、重点建设项目
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1个大项,投资15亿元;招商引资3大项,投资28亿元
第二篇:纺织业研究报告
纺织业
一、发展现状
纺织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的产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纺织业在科技革新的浪潮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7年,全年全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4%。
全年棉花种植面积达559万公顷,比上一年增加7万公顷;棉花产量760万吨,比上年增产1.3%。
此外,2007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到3530万吨,约占世界纤维加工量40%,平均年增长14.6%。
同时,2007年我国棉纺织行业先进装备占有率达到65.2%;大容量国产化聚酯及配套长短丝工艺装备占整个化纤产能70%以上;纺织行业1/3左右重点企业技术装备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棉纺、化纤成套设备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007年是我国纺织产业全速前进的一年。
2008年是中国工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纺织行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业结构矛盾、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都显现了出来。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8年1-11月份,行业投资下滑至多年来的低点,东部地区投资出现-2.27%的负增长,其中,棉纺、丝绸行业投资在负数区间;规模以上纺织行业利润总额为1042亿元,增长率为-1.77%;企业利润下滑严重,甚至呈现2003年以来首度负增长;更为明显的是,
全行业用工减少13.56万人,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1.24%。
在另外多项数据中,虽然保持了增长势头,但与2007年同比有了明显下降:多数品类产品产量增速大幅下滑,化纤、纱、布、服装仅维持一位数增速;产值增长14.33%,下滑8.2个百分点;销售产值增长14.64%,下滑70.61个百分点;出口方面,总额同比增长7.82%,但增速下降了12.25个百分点;对美出口249.59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47%,增速下滑18.48个百分点;消费方面,针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销售增速均低于零售总额增长,其中服装类产品销售增长同比下降
3.95个百分点,产品价格增速较去年下滑7.3个百分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1-11月,我国纺织行业亏损额达到227.50亿元,同比增长99.85%。
分行业看,化纤和纺机企业最为严重,亏损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82.59%和221.56%。
但2008年纺织行业也有一些积极的发展:在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投资明显提速,分别达到31.99%和32.60%,显示了投资向中西部转移的良好势头;在出口方面,纺织品表现了明显的“抗跌性”,出口值达645.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83%,尤其是输欧市场“一枝独秀”,增速提高37.74个百分点;在消费方面,内销比例进一步提升,产值达23679.41亿元,占销售产值76.74%,占比提高7.93个百分点,其中衣着类零售额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5.40%。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产业的冲击,国家相继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扶持行业发展的措施。
在这些措施和政策的帮扶下,4月份开始大多数纺织相关企业止住了下滑的步伐,开始出现正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7月,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生产纱、布、服装、化纤同比分别增长10%、1.1%、4.8%和11.8%,比上半年加快0.6、0.9、1.1和1.2个百分点。
纱、布、服装的各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速自2009年前两个月月的最低点不断回升,而化纤5、6、7月份累计增速持续上升,且较上年同期的增幅不断扩大。
同时纱、布、服装的各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速自2009年前两个月月的最低点不断回升;而化纤5、6、7月份累计增速持续上升,且较上年同期的增幅不断扩大。
但是1-7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
口额达892亿美元,同比下降11.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了0.3个百分点。
其中,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同比下降14.9%,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3个百分点,服装及衣着附件同比下降9.1%,较上半年扩大0.6个百分点。
到了11月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比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
而纺织品服装出口则依然呈现下降态势,出口额为139.59亿美元,环比下降4.72%,同比下降9.53%。
从全年数据来看,2009年我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3%。
全年纱产量2406万吨,增长12.7%;布产量568亿米,增长5.3%;服装237.5亿件,增长6.9%。
1-11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1307亿元,增长25.4%,比1-8月提高12.7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777亿元,增长17.8%,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416亿元,增长21.3%。
从上述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纺织产业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渐缩小,到目前为止,全球面料出口占第一位的仍是欧洲而非中国,纺织行业的“中国制造”在整个产业链中拿到的利润仅占20%,80%的利润被营销网络体系所获得。
因此,中国纺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高附加值开发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发展前景及面临的问题
带着对国际市场尽快摆脱危机阴影和内需消费继续保持活跃增长的殷切期望,我国的纺织产业进入了充满希望曙光的2010年。
当前,全球经济几乎已经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困难时期,中国经济也率先实现了触底反弹。
国家相继出台了十大振兴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并确定了纺织产业的发展目标:总量保持稳定增长。
到2011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2000亿元,年均增长10%;出口总额2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纤维加工量过快增长的态势得到明显控制。
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中西部纺织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
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较
强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提高到
20%;科技支撑力显著提高。
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取得显著进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织技术装备比重提高到50%左右,新产品产值率不断提高,全行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0%;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全行业实现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5%、水耗年均降低7%、废水排放量年均降低7%;淘汰落后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2011年,淘汰75亿米高能耗、高水耗、技术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万吨化纤落后产能,加速淘汰棉纺、毛纺落后产能。
国家确立了未来两到三年的发展目标,也就为纺织行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在纺织产业的相关行业上制定了扶持政策,我国纺织产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向好。
当然,我们在充满希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产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一是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更新换代较慢。
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
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都有较大差距,新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
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品质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品质产品,这一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整个行业还是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而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和企业的双重努力。
四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够高。
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品质、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五是缺乏品牌特色的经营和管理理念。
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产业品牌聚集效应还没有显现出来,这使得我国相关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企业的发展规模很难做强做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缺少知名度,因而当企业较难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国际并购等发展手
段中中较难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三篇:社会实践纺织业
【一】
今年暑假是我第一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做了十多年的学生,第一次去参加所谓的工作,内心还是挺激动的。
人们不能一直活在象牙塔臆想美好的人生,总有一天要面对现实的生活,要参加工作,要学会生存。
所以走出校园,迈向社会就是我们所要做的第一步。
社会实践就能引导我们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提高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自身能力,进步自我的思想和意识。
一个半月的社会实践一晃眼就过去了,时间虽短,但是我却收益无穷,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明白许多终生受用的知道,让我更加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各类问题。
让我未来走向社会。
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给了我许多的感触。
首先让我感受到的就是金钱的来之不易,也让我更加的体谅父母,懂的要学会节俭。
我每天早上七点到工厂工作。
一直重复着单调无聊的纺织工作持续到中午午饭时间,简单的午休之后便是继续投入辛苦的工作,直至晚饭。
而且晚上不定时加班。
有时甚至要到晚上十一、二点。
十五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相当于普通八小时工作的两倍。
如此大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甚至不是三班倒可以比拟。
但是却只有一千出头的工资,所谓的廉价劳动力大概就是如此。
睡觉完就是工作,工作完就是睡觉,工厂,家。
两点一线的生活乏味至极。
每天面对同样的同事、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上司。
才一个多月已让我受不了。
更难以想象哪些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师傅是如何过来的。
所以生活之艰辛赚钱之困难从此可见一斑。
迈出了社会才知道,出了社会一切都要靠自己,你不在是家中的天之骄子天之骄女,没有父母可以在你身边为你打点一切。
受累受气都是稀疏平常之事,不论你多娇贵,工作之时都是一视同仁。
吃着粗糙的食堂食物,住普通的宿舍,即使受了气也要咽到肚子中去。
如此的生活也有助于抹去我们的傲气,明白社会的现实性。
未来我们出了社会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自强自立,学会凡事靠自己,摆脱依赖,跟无忧无虑的生活告别。
这也是我在工作期间感受颇深的一点。
另外,我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待人接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项步入社会必备素质并且直接影响你未来成功与否的重要因数。
人际关系的处理十分的复杂,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和个性。
所以要处理好人际上的的关系就要把握好细节。
怎么和同事相处?怎么和上司相处?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才是短短一个半月的工作,谈不上有什么深刻见解,但是我懂的至少对人要真诚。
多与人沟通,话说“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通过沟通大家就可以互相的了解对方。
并且随时的保持虚心和低调,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向别人请教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并不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同事们提供帮助。
这就是我在这些日子内所学到的待人接物之道。
在工作之余,我也在观察我的顶头上司们是怎么管理我们的,作为基层的一员,我也更加的了解基层员工对管理者的不满,就比如我工厂的小组管理员和督察员,就对下属极为的严苛,只要是做错了就是严厉的批评,工人们表面服从,但是暗地里就消极怠工,于生产于工人都是十分不利的。
同为基层一员我感触颇深,因为我就多次都臭骂过并心生抵触。
另外我认为某些制度也很不人性化,为何在工作中不可自行带水,也不可喝水。
我认为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情况下,许多更符合人性的制度可以被实行。
而那些所谓的“居高位者”也更应该实行“亲民”政策,更关心基层工人的情况,工作中有错纠错,出色则勉励,并且管理者
不应该以高位者自居,以为高人一等,更需要的是和大家融洽相处,有紧有松,赏罚分明,人性化管理,对于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管理,当然不是说有所偏袒,而是要因人而异。
这才是长久之道。
管理者既是企业的领导者,决定着企业未来的走向,是当家做主之人,所以更需要有魄力以及人格魅力来领导团队。
这样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而我这么多天也领悟到了这一点。
希望我未来也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另外我发现我身边的许多的工人都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所以才会来寻求这一份工作。
很多人都说学习没有用而去参加工作,而也有很多人在参加工作之后又返回来学习。
所以没有知识是可怕的。
从许多人粗鲁的言语行为以及举动可以看出社会底层层面的问题,就是知识礼教的极度缺乏,有知识有学识的管理人,反之则受人管制,所以我们也更应该珍惜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几十天的汗水总算没有白流,除了收获些许金钱之外,还有许多一生受用不尽的东西。
果不其然,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研究生出来的新人出来工作反而不去那些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手。
所谓认知来源于实践,此话非假,在学校之内,我们学习多数为理论知识,我们背了一本又一本的教科书,做了一套又一套的习题,却没有用了实践,没有用于生活生产之中。
就好比你会千变万化的使用拉格朗日定理解决习题,却不会计算材米油盐的花费,有好比心中有无数无数的梦想却不敢用于尝试。
这是中国应试教育的缺失,所以无怪于为何如此之多的高分低能的出现。
所以实践这一块十分重要,若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所学的知识无异于一堆废纸。
实践与学习是有巨大差异的,若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实为可怕。
所以只有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正确的,凡一切纸上谈兵之行为皆是不可取的。
参加工作不同于在学习,工作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至关重要不容出错,这不再是做错题是老师给的小叉叉,而是真真切切直接影响生产,影响公司效益的错误。
所以提早的拥有这种意识也为将来进入工作岗位不犯类似思想上的错误打预防针。
职场之上暗流涌动,唯有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用不断的实践实践再实践来提升自己,才能在当今社会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变化,可谓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世界经济形势复杂,机遇与挑战不断涌现,如何抓住机遇面对挑战,如何在社会立足?更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升,才能不为社会所淘汰。
一个半月的时间让我学到了在学堂之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还有许许多多的社会经验,这都不是老师可以教授给你的,必定要自己亲
身参与方能有所体会。
做人有时更是非常重要,如何与人沟通,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与团队合作,与人谈判、管理、相处。
这都是在职场之上十分重要的,有时甚至比拥有博学的知识更加适应当今社会。
另外还令我了解到人心的复杂,嫉妒,流言,恶语,虚伪,猜忌,诽谤。
为了生存,各种不择手段,不再是单纯的人与人关系,整日活在风花雪月的人终有一天会为其所害。
当然我们并不是提倡勾心斗角,而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并相信一颗真诚的心终有一天也会得到真诚的对待。
我们学生与出社会之人尚有区别之处就是我们还有一颗未经消磨的真诚之心,上进之心。
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此次社会实践我从中收益良多,很感谢教会我手艺的师傅们,和帮助我许多事情的同事们,我也从中学会了许多的东西,令我收益终生。
此外我也决定以后多多参与社会实践,于实践之中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让每一个假期过得充实。
【二】南通市天佳织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08月,注册资金288万元
隶属于丛家坝村委会
系部名称:专业: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实践单位:
实践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天前言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事。
而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则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思熟虑的,学校方面,当然希望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而作为学生来说,则希望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也希望通过暑假这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天由工人师傅带我参观了生产线、给我们进行了入厂安全讲座。
第二天我就正式进入车间参加生产。
由于厂里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同时也担心产品的质量所以我和其他三名工人一组,也包括那名带我参观生产线的工人师傅。
这次打工我被安排在XXXX生产车间。
(以下是对车间的介绍)[自己写~]
实践结果:伴随着疲惫与汗水,从最初的好奇,经过中途的无趣与麻木,终于,忙忙碌碌的实践活动走到了尾声,到了收获的时刻。
相对于微薄的工资,令我更加欣慰的是在打工中获得的对工作、社会的认知,更加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知识。
虽然才要进入大二,但是每年这个时段的打工都会令我们更加成熟,在将来更加容易的走向社会。
同时这次的暑假实践带给我许多思考。
第一点,作为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选择——打工,打工的选择也应该更加科学。
往年学生上门推销商品、上街分发广告的这种卖力不讨好的工作应该别淘汰与舍去,而一些必须具有相应技能与工作经验的岗位也屡屡让不少同学吃到闭门羹。
现在还不是为了工作而打工,所以现在的暑假实践更应该偏重于锻炼能力和增长见识。
第二点,废气废渣废水的处理问题。
俗称“三废”的三种污染途径的处理是现在每个化工厂需要面临的问题,废气的处理可以用吸收等方法,而废渣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可以送到炼铁厂用做冶炼等,废水的处理,一般是不让水中含有的废渣流入江河,因此废水在流人江河以前,先要沉降一下,然后再排入江河,这样的处理方法,是一些效果,但是对废水的处理不是很令人满意,对环境影响很大,应该进行改进。
毕竟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第三点就是设备、厂房更新问题和人员的文化水平的问题。
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应与设备的更新、自动化生产有相应的协调,厂方应该对员工进行阶段性的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文化水平与科学知识,可以使工厂具有更大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
实践总结体会
1,同样是暑期的打工选择,对于纺织厂的职位,实习意义多于打工意义,但是对于物流专业的专业知识却没有任何用武之地,或许一些采购导购工作能使自己对物流专业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入。
2,假期实践应该着重对自己的锻炼而不是让厂方对自己大学生的身份有更多的关注和“照顾”这样更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与社会意识。
3,为将来更好的进入社会,我总结了几点打工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1要善于与别人沟通,2要有自信,3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4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大学是一个教育、培养的圣地,而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磨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升华的过程,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的最好途径与方式。
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为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出自己微薄之力。
第四篇:日本纺织业
日本纺织业:高端产品极具竞争优势
在日本明确提出将“科学技术创造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后的近十余年,日本纺织企业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
靠着日益积累的技术开发和产品策划能力,日本的纺织产品重新在国际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日本高端纺织品极具竞争优势
靠研发优势立足
200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470.22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189.68亿美元,同比增长8.10%。
2007年1-9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242.82亿美元。
在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日本位列第二,出口137.22亿美元,同比增长3.42%。
从以上数据看,日本纺织服装市场对中国产品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长期以来,日本从海外特别是从中国大量进口纺织品服装,使得日本传统的量产中心型的产业结构无法维持下去。
在中低档产品领域日本根本无法与进口产品竞争。
近10年来,日本纺织制造企业数及就业人数减少40%-50%。
但是另一方面,日本纺织业长期积累下来的技术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