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结构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卒章显志是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 情怀的一种手法。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 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 挂云帆济沧海”,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多方面的,还有如现实主义与浪漫 主义表现手法。
二、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 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描写手法之一。如《江南可采 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 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析】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 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 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 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田田”叶子浮出水面 相连接的样子。
三、伏笔是用预示、重复等方法,埋伏下情节发展的线索,为 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以起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冗起 伏的艺术效果,又叫伏线,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 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 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 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 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读者 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如陆游《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析】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 句相应;“身老苍州”与“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 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四、结构对比手法在诗歌中运用较多,因其具有层次 性的特点,结构性较强,如欧阳修《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析】这首诗就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自由自 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 由的画眉)构成对比,结构明晰。表达作者对禁锢思想、 束缚人才现象的抨击和Baidu Nhomakorabea言论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向往。
三伏笔是用预示重复等方法埋伏下情节发展的线索为人物的出场和事件的发生准备条件以起到结构严密情节跌冗起伏的艺术效果又叫伏线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响应的写作技巧
诗歌表达技巧 结构篇
诗歌表达技巧之结构篇
诗歌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 一、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 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二、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诗歌的形象性与抒 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 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 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结构
在诗歌的结构安排上,诗人也是独具匠心的。常用 的结构模式有: 一、层层渲染、铺垫渲染是用反复、排比、层递、摹 写等各种表现手法着重描写,以加强气氛,突出人物,深 化主题,是描写技法之一。如苏辙的《江上看山》: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头, 落日孤去霭新画。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唯 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 “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 “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 —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浓秀?层层的渲染,达 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 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2.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 征联想等。 三、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 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 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