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国家师生关系建设研究
作者:冯叶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5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56-01
提到师生间的关系,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师严道尊、严师高徒、为人师表等等,然而,过分强调“严格”、“尊敬”会给广大学子造成心理压力和负担。

现代教育中,如何定位师生关系,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以及家长。

西方国家研究证明,仅仅以严格或者融洽来评判师生关系,显然不够恰当,也不够成熟。

但是,关于积极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已有很多研究一致认为:“师生关系不仅发挥作用,而且属决定性影响”。

师生关系是好是坏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类型。

具体而言,我们有必要对功能正常和功能失调的关系进行区分。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现代“关系理论”(Conflict theory)出现在西方社会学领域。

二十世纪60年代,关系理论成为了盛行一时的西方社会学主流派理论。

1970年,佩里(William Perry)提出学生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当教育者肯定、支持并鼓励赞美学生时,学生的学习行为才会发生,并能够取得较好成效。

此外,评价师生关系是否积极的标准在于教师是在“教内容”,还是在“教学生”。

以此为基础,后续研究不断深化。

其中,可以总结出两类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主要领域----师生关系变动性研究和以专业划分的师生关系重要性研究。

第一类研究是对师生关系的改变及其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哈佛大学葛贝持(Hunter Gehlbach)等人在2011年完成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主要包括师生关系评价、学生评价和潜在的师生关系“上游”因素评价等3个部分。

研究将“教师”置于与“学生”同等重要的位置。

葛贝持教授认为师生关系评价不应局限于学生的反应。

因此,师生作为对等的研究对象所回答的问题及衡量分级都是一致的。

此外,为了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产出的变化,该研究提出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和“努力(effort)”两个评价指标。

前者包括五个评价内容。

后者则属本研究创新部分,评价内容也是五项。

问题主要包括“你在这门课付出多少努力?”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衡量影响师生关系的要素方面,该研究借鉴了社会学方法。

在第二类研究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直至20世纪90年代末仍然普遍认同科学、科技、工程和数学(STEM)等学科的师生关系就应该是“冰冷”“无情感”,甚至“不友好”的。

2006年~2008年的多项调查显示,在这种高标准和高压力的教学文化下,STEM的学生毕业率不足50%。

面对理工科人才紧缺,无法满足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如何调整传统师生文化理念。

代表性研究案例主要包括:沃特(Christina Vogt)的定量分析表明,“师生关系距离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学术自信和平均成绩;相反地,融合性师生关系对于自我效能会产生积极作用并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努力度与思辨能力”。

可是,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无法回避“优等生”和“问题学生(troubled students)”的师生关系。

似乎教师与“优等生”一直以来关系融洽,不必大费周章,其实不然。

如何与“优等生”培养
积极型师生关系,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研究,哈佛大学总结了四个培养目标:“洞察力”“创造力”“沟通思想的能力”和“国际
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洞察力,教师要具备开阔的视野和学贯古今的知识积累以及足够的耐心;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鼓励原创性;为了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解释观点、如何倾听意见,甚至是如何融入集体;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教师会协助学生制定国外考察计划并对学生的所见所感作出反馈。

哈佛大学教师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对什么是教育形成了普遍共识。

例如:沃特斯(Marry Waters)、张于连(Julian Chang)、马奎斯(Christopher Marquis)和斯培林(Arthur Spirling)等教授在回答“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素养”时,都强调教师必须具备知识和移情能力(empathy),即:教师要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同时还能理解学生并善于与学生建立联系,让他们觉得教师关心并感谢学生们的努力。

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西方国家教师总结的经验是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唯一(that one teacher)。

这类学生更为敏感和脆弱,更容易受到伤害而自我放弃,因此教师在构建互信时,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立场和‘我’是一致的,而且教师是在乎‘我’的”。

不同实践案例都表明当学生觉得教师信任自己时,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可以说,在这些学生心中,“师生关系决定了一切”。

通过研究相关报道,可以发现后来获得成功的学生在总结时都是感谢一位或两位最理解自己的教师,认为是与“唯一教师”的交往帮助他们战胜了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待“优等生”重在通过能力培养,获得学生对教师的认可;而对待“问题学生”则强调情感支持,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最终敞开心扉。

然而,两者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以及对教育的热爱。

因此,学生也许各有特点,而教育对从业者的职业要求却是相同的。

综上所述,西方教育师生关系研究验证了积极型师生关系的引领者是教师。

因此,教师必须热爱生活和工作。

这也包括对教学研究等看似非自身专业的各类成果怀有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不能再独霸课堂,而是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督导者、合作者。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教师宽容的心,善意的批评,纳百川的胸襟是学生道路上的灯塔。

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健康地成长,使师生关系得到进一步和谐。

对于主管部门和学校来说,要为师生关系建设提供完善的保障体系。

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关键在于细致和贴心。

总而言之,国外对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逐渐发展与深入的过程,从一开始的现象与问题的提出,到逐渐落实到师生的两个方面,以及逐步深入到课堂、到班级、到不同类型的学生,研究方面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明确。

为我国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参考的文献资料。

不过,这些研究多数是从理论方面进行的,对一些普遍现象探究的居多,虽然对我国的该领域的探索与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但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开展该方面的研究有其特定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