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难点:误差的产生。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教学仪器
刻度尺、卷尺、停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课本—m—dm—cm—mm—nm—μm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进制
②测量长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③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具体方法见幻灯片
2、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讨论各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和方法。
学生说出多种方法和用具。
鼓励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周围的事物。
①时间的单位:秒()、分(min)、时h
②学生活动:练习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用绳子绑住一支笔做成一个摆,测量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
错误可以消除。
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
2.化曲为直法:用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做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
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的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练习题详见幻灯片
(五)布置作业
6、例1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21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 110m 跨栏金牌,成绩是。
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 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例2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以 9秒69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秒72的世界纪录。
这个项目新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
例3 火车的速度是72km/h,汽车的速度是30m/,是火车快还是汽车快
解题过程见幻灯片
三、匀速直线运动
正确全面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2)特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3)计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t求出,但速度的大小与、t 的大小无关.
理解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反映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 运动快慢. (3)平均速度可用公式t
s =υ求出. (4)计算平均速度时,式中的路程和时间t 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因不同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
四、小结(内容见幻灯片)
五、课堂练习 (练习题见幻灯片)
六、布置作业:t
s =υ,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方法归纳:在使用刻度尺来测量物
体的长度时,应注意什么
考点二:参照物的选择和运动的相对性
例2.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
B .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 .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变式练习】 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方法归纳: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应当怎么做
考点三: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例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路程—时间图像。
你从该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只写3条)
(1) 。
(2) 。
(3) 。
例4.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2m/,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16 m/,注意:平均速度并不是速
度的平均值.
求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方法归纳:如何求平均速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有:
我还有这些疑惑:
达标检测:
内容见幻灯片
作业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