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作文指导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骨感”走向“丰满”
——如何使叙事具体生动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形象导入
可以从一棵树萧条零落到生机盎然过程引入本文的学习任务——叙事具体生动的作用。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学习叙事文章具体生动的方法,加以运用,能写出生动形象的片断。

三、教学过程
1. 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老师,得出教师是一个资深美女的结论。

提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资深美女。

让学生把一句话的结论写具体生动。

学生:从外貌、语言、神态描写老师资深美女的特点。

写作时间3分钟左右时间。

学生:交流写作内容。

这个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出本课第一个叙事方法——细致观察,调动感官
教师:呈现一句话:春天来了,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真美啊!让同学们运用感官具体生动化,通过写作使景物描写丰满起来。

学生:写作后跃跃欲试,互相交流。

教师联系学过的朱自清先生文章《春》拓展评价:真是精彩至极,运
用感官使景物描写逼真再现。

2.教师提问:还有没有叙事具体生动的方法?设问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叙事手法,教师再引领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找寻答案。

教师出示经典作品《背影》中的细节描写,学生讨论归纳。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学生讨论几个动词的作用之后。

教师总结第二个方法——放慢镜头,细化过程
教师:先看一段视频:运动场上踢足球比赛,亦或者是篮球运动员投篮比赛过程。

老师:同学们描述运动员踢球或者投球过程。

把讨论的过程写下来。

写作时间5分钟。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分享过程。

评价交流。

教师:评价学生写作后,继续展示一段话:
我们下午在教室里上自习,突然教室的门推开了,班主任走进来,看到同学们都安静地写作业,她笑了,目光很温柔。

教师:提示同学们用刚才学到的方法使这段文字具体生动起来。

学生:练笔之后,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评价学生写作中的人物笑容、目光描写不足。

教师把经典作品
《列夫.托尔斯泰》中的句子展示:
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看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教师:这段文字突出了托尔斯泰目光的什么特点?
学生:犀利、目光敏锐、深刻地洞察力。

教师:茨威格是怎么表现这个特点的?
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夸张
教师:引出第三个方法——巧用修辞,增加神韵
教师:提出挑战名家名作,把之前描写老师的目光再具体生动起来。

学生:写作、交流
四、总结收获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写作收获。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要把作文写的具体生动也没有那么难,今天学了三种方法:从生活之中处处观察,捕捉精彩瞬间,从“慢”处细细描摹,从“美”处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使你的文章具体生动,如大树般枝繁叶茂,摇曳多姿。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习的叙事方法,写一段参加体育运动比赛的文字。

板书设计
叙事具体生动之法
1.细致观察,调动感官
2.镜头慢放,细化过程
3.巧用修辞,增加神韵
学情分析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写记叙文要求如下:
写记叙文,不仅要求将事件写完整,更要具体,充实,有感染力。

具体生动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叙事不具体,内容不丰富,文章就空洞无物。

内容充实是文章的血肉,具体生动才会圆润丰满,富有活力。

然而在现实写作中,学生的作文叙事能力较弱,叙事空洞无物,没有养成平时观察的好习惯,不会具体生动描写,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好多名家名篇,有了写记叙文的基础,但缺乏老师具体有效地写作训练指导。

本节课教师就是训练学生叙述具体生动的片断练习,提升学生的叙事能力。

教学过程是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养成平时观察的好习惯,引领学生在名家名
篇中去寻找叙事具体生动的写作方法,总结写作技巧,指导自己写作实践。

课堂上讲讲写写,写写读读,讲写结合,让学生成为写作展示的真正主人。

效果分析
本课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师从平时学生写作中发现学生写叙述文空洞无物,不具体生动的现象,设计这节作文指导提升课。

本节课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从“兴趣”走向“需求”
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由一棵树的枝繁叶茂,想到写作亦然,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体体验,个性需求。

2.从“生活”走向“技巧”
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如何把人物写具体生动,再引导学生去读经典名著,总结写作技巧。

3.从“学习”走向“应用”
教师总结写作技巧的目的是应用,教师在写中总结技巧,用技巧指导学生具体写作。

4.从“感性”走向“理性”
本课教学遵从学生认知规律,从写作中总结写作技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且行且思且改,训练了学生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

整节课讲讲写写,写写读读,讲练结合,学生是这节课写作的真
正主人,老师只起了一个穿针引线作用,训练题目有梯度,由浅入深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了叙事具体生动的片断提高训练,效果良好。

教材分析
新课标制定写记叙文的目标,不仅要求将事件写完整,更要具体,充实,有感染力。

具体生动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叙事不具体,内容不丰富,文章就空洞无物。

内容充实是文章的血肉,具体生动才会圆润丰满,富有活力。

八年级的教材已经入选多篇名家名篇的叙事散文,写人叙事的方法学生也已经知道些,但怎样使叙述文章具体生动起来,并没有系列的写作指导训练,本课就是针对学生叙述性作文中内容不具体,不生动现象设计的提升叙事具体生动的片断训练课。

教师借助教材中已经学过的名家经典作品,探讨叙事具体生动的方法技巧。

引用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的片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目的为了引导学生总结叙事技巧——放慢镜头,细化过程
引用茨威格《列夫。

托尔斯泰》中的片断: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看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人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目的为了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的技法——巧用修辞,增加神韵
写“老师是一个美女资深老师”片断练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足球视频,为了训练学生怎样把动作写得具体生动,课上用到的材料都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叙事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测练习
课上总结三个叙事方法:
1.细致观察,调动感官
2.镜头慢放,细化过程
3.巧用修辞,增加神韵
评测练习:
1.请把“小红看着落日的余晖,说真美啊。

”这句话运用课上学到的方法使之具体生动起来。

2.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习的叙事方法,写一段参加体育运动比赛的片断。

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作文指导课,我从平时学生写作中发现学生写作文叙事空洞无物,不具体生动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平时观察的好习惯,也缺乏具体有效的方法指导,设计了这节作文指导课,注重提升学生叙事具体生动的片断练习。

本课我一开始设置情境导入,由一棵树的枝繁叶茂,想到写作亦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写作兴趣。

尊重了学生的心理个性需求。

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资深美女,讨论如何把人物写具体生动,再引导学生去读经典名著,总结写作技巧。

教师总结写作技巧的目的是应用,教师在写中总结技巧,用技巧指导学生写作,从学习中走向应用。

整节课讲讲练练,写写读读,学生是这节课写作的主人,老师只
起了一个穿针引线作用,训练题目有梯度,由浅入深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训练目的,效果良好。

本课也有好多不足之处,整节课时间掌握得不是太好,前面时间写作用时太多,安排上有点前松后紧。

如果开始教师让学生写“老师是一个资深美女”的片断改成说一下就可以了,可以节省些时间,把后面环节再充实一些。

课标分析
新课标制定的作文目标:写记叙文,不仅要求将事件写完整,更要具体,充实,有感染力。

具体生动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叙事不具体,内容不丰富,文章就空洞无物。

内容充实是文章的血肉,具体生动才会圆润丰满,富有活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叙事完整,具体生动形象。

方法与途径目标:通过品析经典作品总结叙事方法,讲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平时观察的好习惯,用文字表达生活中的真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