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全国通用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线二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探索
1.农民阶级 (1)实践:先后掀起两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主张:《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扶清灭洋”。 (3)特点:具有革命性的一面,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同时也具 有落后性的一面,其阶级属性决定了革命斗争只能是失败。
2.资产阶级 (1)实践:维新变法运动、实业救国、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北伐战 争等。 (2)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或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发展资本主义。 (3)特点:具有先进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但同时又具有妥协性、 软弱性的一面,决定了其改革或革命只能是“屡战屡败”。
镇压革命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破坏辛亥革命
利用传教士的传教特权,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日本全面侵 思想渗透
华时推行奴化教育
深化理解 对近代列强侵华的基本认识 (1)从发动者上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再从多国到一国;地域上由 以欧洲列强为主到以日美为主,反映出近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到 向两侧转移的变化。 (2)从列强侵华目的上看:欧美列强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 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 的具体体现。日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殖民地化。
解析 答案
考向4 图片上的历史:红军长征的历史遗存 (2017·商丘三模)下面是红军长征途中留下的一些遗存图片。当时有歌谣 唱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 儿暖心肠!”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这类刻画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
√B.播撒了持续革命的火种
C.彻底摆脱“左”倾思想影响 D.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北京条约》: 通商
天津;《马关条约》: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 《南京条约》:中英两国议定关税;《天津条约》:外国商 经济 获取 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马关条约》:允许 侵略 特权 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列强攫取海关权、筑路权等 《南京条约》:向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北京条约》赔款 战争 英法各800万两白银;《马关条约》赔款白银2亿两;《辛丑 赔款 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
(3)从结果上看:除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完全胜利外,其他战争均以中国失 败告终,这说明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4)从列强侵华的影响上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 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 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 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C.主要是为美国经济发展积累资本
D.为国内奴隶贸易提供资金支持
解析 答案
考向2 家国情怀: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乡绅的民族主义 (2017·山西名校联考)鸦片战争时,在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乡绅何玉成在 其一诗中写道“下以保家室,上以纾国忧”。可见当时的一些乡绅
√A.初具民族主义观念
B.主动指挥了鸦片战争 C.饱读儒家经典著作 D.已经走在近代化前列
√A.改变了美英远东政策的走向
B.牵制了日本世界战略的展开 C.促使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D.唤起世界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解析 答案
考向7 20世纪30年代美国对中国抗战的关注 如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的封面, 标题是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文字内容:(为了 抗日)付出任何牺牲都是值得的。这表明 A.国民政府努力争取国际势力的支持 B.中国战场的抗战取得阶段性的胜利
热考命题聚焦
考向1 论从史出:鸦片战争前美国对华毒品贸易 (2017·江西第二次联考)据不完全统计,1805~1837年美国共向中国输入 鸦片14 169箱。为此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就曾说过,“鸦片贸易,就像 奴隶和酿酒厂一样,成为许多美国大资产的基础”。这说明美国对华输 入鸦片 A.主要是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B.主要目的是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B.缘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C.反映出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D.说明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的变化
解析 答案
考向6 主干知识:中国的抗日战争 (2017·滨州期末)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刚爆发之时,英美等国认为积贫积 弱的中国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埃塞俄比亚,不愿因支持中国而同日本对 抗。到1938年初,美国表示愿意以贷款方式援助中国。在美国影响下, 英国也宣布对华贷款。这表明中国抗战
3.无产阶级 (1)实践: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主张: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 (3)特点:集革命性、先进性于一身,决定其领导革命取得最终的胜利。
深化理解 近代前期民主革命运动的特点 (1)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探索,革命具有广泛性。 (2)从改良到民主共和,再到“以俄为师”,向西方探求真理。 (3)从太平天国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向纵深发展, 具有层次性。 (4)从反封建反侵略的目标看,革命具有继承性。 (5)太平天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 国,都取得一定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只有无产阶级 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美国舆论正面关注中国政府的抗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抗击日本
解析 答案
必修第一册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专题综合提升
知识结构
内容索引
知识线索纵横 热考命题聚焦
知识线索纵横
主线一 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列强主要侵华方式
主要方式
表现举例
近代西方列强主要发动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即鸦片战争、 军事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
全面侵华战争
政治 侵略
《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英 割占土地 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马关条约》:日本割辽东
半岛、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等
《南京条约》附件的“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天津 获取特权 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辛丑条约》规定的
驻兵权等
以华制华 从瓜分中国到扶植代理人:慈禧太后、袁世凯等
解析 答案
考向5 关注热点:十四年抗战 (2017·德阳一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把军阀、地主、 官僚、豪绅、资本家、富农列为剥削者,取消他们的参政权和政治自由。 1935年瓦窑堡会议把富农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应团结的一部分而给予应 有的政治、经济权利。这一转变 A.表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主线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合作→对抗→再合作
2.再合作→再对抗
深化理解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 (1)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 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 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 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 走向对抗。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 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插手, 又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
解析 答案
考向3 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太平天国科考中的平等理念 (2017·河南名校联考)清朝官员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 “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 平天国的科考 A.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注重对知识人才的选拔
√D.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