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的设计与实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监测
包括: 1、填写好专职人员调查内容。 2、填写好科室人员调查内容。 3、填写好病房日志表的内容。 4、重点观察内容:导尿管插管患者的临床 表现、尿常规及尿培养检查情况。
执行 (Do)
2.置管时(6点)
2.置管时(6点)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 水囊注入10-15ml无菌水,轻拉尿管以 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 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 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12点)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 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 触地面, 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 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 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 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留 置 尿 管 人 数
平 均 病 情 严 重 程 度1 次/ 周
感 染 者 I D 号
中心 静脉 插管 人数
平均 病情 严重 程度1 次/周
感 染 者 ID 号
使用 呼吸 机患 者人 数
感 染 者 ID 号
备注
(周三) 2 3 4 …Leabharlann 一次性导尿包内物品常用导尿管
院内尿路感染患者中80~90%与使用导尿管有关留置尿管 3天者,尿路发生感染率为11-31%,5-7天者,尿路发生感 染率为66.7-74%。
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基础疾病 免疫力
其他健康状况等
危险因素
置入方法
留置时间
护理质量 抗菌药物 临床使用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专职人员填写的表格
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目标监测表 科室: 填表日期: 填表人:
科室人员填写的表格
科室人员填写的表格
ICU监护病房日志表
科重症监护病房日志
CA-UTI SRBSI VAP
平 均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1 次 / 周
日期
新 住 进 患 者 数
1
现 有 患 者 数
措施推行
预防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措施(WHO,2002) Ø 证明有效:限制导管持续时间;采用无菌技术 插管;维持无菌密闭引流 Ø 证明无效: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灭菌生理 盐水或抗生素冲洗膀胱 ;引流袋中加入抗生 素,导尿管外表涂抗生素;每天应用抗菌剂清 洗会阴
措施推行
1、科室护士每天正确评估、登记留置导尿 记录 表,根据病情做好尽早拔管的准备, 确定拔管时间。 2、护理部加强对各项操作技术的指导与改 进,根据病情及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3、感染管理科定期督查临床科室各级人员 对制度、规范的执行情况,查阅患者资料, 发现感染病例及时调查,每月对监测情况 进行总结、反馈,对感染病例进行分析、 改进,减少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率。
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 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 ×1000 ‰
× 1000 ‰
×100 %
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统计结果
监测表的设计
制订统一监测表: u u u u 专职人员填写表格 科室人员填写表格 ICU监护病房日志表 ICU患者各危险等级登记表
可只收集必要的,少量的信息,如科室、姓名、性别、病案号、 床号、感染部位、感染时间、病原学检测等
主要内容
一、卫生部相关文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 控制技术指南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诊断标准、预防要点等
二、目标性监测简介及设计
目标性监测设计内容等
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示例实施
目标监测相关表格、计算公式、监测流程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
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
小 结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手卫 生 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管理好留置导 尿管 4、留置尿管>7天的,每周至少送检一次尿常规, 一旦发现尿液混浊,要及时细菌培养及药敏 试验。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并尽早拔除导尿管 是最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目标性监测简介
4.评价干预 效果,调 整再监测
3. 收集资料、 临床干预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 标性监测实施
监测目标
目标是监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相关 数据找到降低感染的关键环节,有效开展干 预措施,并让大家充分理解预防CA-UTI的重 要意义,护理人员能掌握CA-UTI相关知识, 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积极主动预防CAUTI,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减少到 最小。
质量保证
Ø Ø Ø 有效的培训 随机抽查 督导:各科感控员监督 专职人员监督 相对固定护理人员每日填写ICU日 志等表格,避免遗漏,及时整理完善数据
结果反馈与效果评价
反馈形式: 应及时进行汇总统计,在计算出导尿管相 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过高,应查找引起感染 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发整改通知 书,督促改进。 反馈对象: 院感控制人员、相关科室、护理部等
建立监测系统强化组织管理
持续改进 (action)
1、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牵头与科室感染控制
小组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实行科室监控管理负责制。 2、科室感染控制小组成员认真组织学习CA-UTI预防
与控制技术指南,督促科内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加强提问考核,并能及时发现问题,主动改进。 3、质量改进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感染原因,制 度干预措施及实施方案,帮助解决技术性问题。
3.置管后(12点)
(9) 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 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 学检测。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 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 短留置导尿管时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 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务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 执行手卫生。
确定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尿道插管使用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调整感染发病率导尿管及相关尿路感染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患者尿道插管总日数尿道插管使用率尿道插管患者日数患者总住院日数每周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评定的患者总分值每周参加评定的icu患者总数1000监测结果检查check导尿管相关感染发病率的统计结果制订统一监测表
Ø确定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 ) Ø尿道插管使用率 Ø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 Ø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Ø调整感染发病率
导尿管及相关尿路感染资料分析计算公式
监测结果 检查(check)
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尿道插管患者中泌尿道感染人数 患者尿道插管总日数 尿道插管使用率= 尿道插管患者日数 患者总住院日数 平均病情严重程度(分) =
制定监测计划(Plan)
监测对象 科室:综合ICU、心脏ICU 、神外ICU 、 NCIU、泌尿外科等。
被监测的病人必须是有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制定监测计划(Plan)
监测策略: u 宜采用主动监测,也可专职人员监测 与临床医务人员报告相结合。 u 对有留置导尿管患者常规的临床监测 并做好尽早拔除导尿管的准备 。 u 对有留置导尿管>7天,无泌尿道感染 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要求每周送尿常规一 次筛查。
3.置管后(12点)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 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 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 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 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 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 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培训与干预相结合提高防护意识
持续改进 (action)
1、通过各种形式的授课、提供自学材料、现场干预 等方式,进行插管和尿管维护能力的培训。 2、培训内容包括CA-UTI诊断标准、相关的管理规范 和操作流程、 CA-UTI发生的相关因素、标本留取 送检方法等。 3、院感科和护理部定期、不定期进行质控检查,了 解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提高对感染发生的 预防控制意识。
目标性监测设计内容
1、确定监测目标 2、监测的方法 3、数据统计分析 4、结果反馈 5、效果评价 6、持续质量改进
怎样实施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设计实施标准条款
遵循PDCA循环原理: uP(plan) uD uC uA (do) (check) (action) 计划 执行 检查 进一步改进
目标性监测的过程 1. 选定监测 目标 2.制定监测 计划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的 设计与实施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感科 刘华之 副主任护师 2016年8月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监测依据
l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通 知 卫医发【2008】27号 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 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的管理,包括留置导尿 管所致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 致血行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等。 l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 4.20.3.2 有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的监测。对导 尿管相关尿路、下呼吸道、手术部位、血管导管相关 血流、皮肤软组等主要部位感染有具体预防控制措施 并实施。
尿路感染的病原学依据
无症状性菌尿症的诊断
患者虽然没有症状,但一周内有内 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显示: 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 ≥104cfu/ml, 革兰阴性杆菌菌落数 ≥105cfu/ml
导致上行感染的主要原因
感染途径
人员的手
诊疗、护理操作
物品
尿液倒流
医 务 人 员
患 者 家 属
置 管
放 尿
监测内容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基本资料:监测月份、 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 出、入院日期、疾病诊断、疾病转归(治 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及病情情 况。 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相关资料:基础疾病、 留置尿管及停止时间、膀胱冲洗及尿袋更 换频率、会阴护理频率、感染时间、病原 菌检验结果等。
监测内容
1.置管前(5点)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 选择大小、材质等合适的导尿管,最大 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及随后可能发生的尿 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 闭式引流装置(建议使用抗返流引流装 置,每周更换一次)。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 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6点)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 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 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 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 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 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 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 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 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 肛门。
更 换 装 置
消 毒 清 洗
内会 阴 裤垫
消毒 清洗 物
管 腔 堵 塞
引 流 位 置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1.置管前(5点)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 1、临床显著性尿潴留 2、尿失禁(处理其他措施无效且 患者要求留置) 3、需要精确监测尿量 4、患者无法或不愿收集尿液 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若有效期 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目标性监测定义
Ø 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 危险因素的监测 Ø 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监测,聚集 于已知有控制措施的医院感染监测。
意义
ü 是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 ü 能确定有效的标准,易于比较,监测中具有灵活性 ü 能结合其他策略进行监控, 增加监控效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
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
尿频 尿急 尿痛 体征 下腹触疼 肾区叩痛 T≥38℃ 体温变化 患者 男 尿检 白细胞 女 ≥10个/高倍视野 插管者 尿培养 ≥5个/高倍视野 发热 低热 不发热 37.5≤ T≤38℃ T ≤ 37.5 尿路刺激症状
3.置管后(12点)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 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 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 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 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管的接 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 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 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