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融入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内外•高中教硏

案例融入生活化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闫术月

(唐山市第二十三中学,河北唐山063021)

摘要:一堂地理课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设计,高中地理课程相较初中地理更具抽象性、理论性,教学设计中融入生活化的内容不仅易于接受,更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有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生活化

一、海冰一一淡水资源的开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淡水越来越成为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至关重要的资源,“水贵如油”,如何缓解华北缺水的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海冰资源,就是固态的淡水,如果能够大量采集加以处理,是一种缓解缺水问题的好办法,就此问题,可以设计如下探究线索:

1.影响海水结冰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海冰的分布规律探究

再分解成小步骤探究:

(1)研究分布从时空的角度考虑,时间考虑什么?空间考虑什么?

(2)详细分析空间分布,迁移“差异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分类法,将海冰空间分布分为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合结冰的主要因素,探讨水温在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并总结。

3.结合分布规律探讨开采问题

(1)开采时间段

(2)开采空间顺序

(3)应注意的问题

4.以小组为单位将研究成果写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师将真实鲜活的现实问题呈现给学生,发挥团队作用,调动、迁移、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于新情境之中,这个情境是真实的、存在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地理有用。

二、黑河植树节植树一树难活

这个真实案例源自北师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王旭老师的叙述。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植树节当天(3月12日)林业工人栽好树后,没过几天,发现树死了,不是一棵两棵,而是成片的,林业局的领导很重视,让工人沿树向下挖,惊奇地发现树根都断了浴

设计如下问题:

1.说出黑河的位置。

2.植树节前后,黑河的天气状况如何?容易有何灾害性天气发生?

3.你植过树吗?植树的过程是怎样的请描述一下。

4.结合植树过程以及前面的分析,探究这些刚栽下不久的树,探究树根是如何被拔断的呢?

5.你认为应该在何时进行植树合适?

这里利用现实生活中,各地普遍在3月120植树节前后进行植树活动,但是东北黑河地区却不能在此时进行植树,引发矛盾冲突,吸引学生探究下去。经过对天气的分析,及对植树环节的了解,学生逐渐开始探寻“冻拔”这一特殊现象,当他们推断出原理后,自然就明白在黑河应该何时去植树了。这样的探究方案,取材鲜活真实,又诱人思索形成原理。

以上两个案例都取材于生活,适当提供有联系的提问,让学生有探索线索,通过“探案”试课堂教学,将已经学过的知识用在现实生活中去,既巩固了知识,又将知识活用在现实之中,极大地提升学习的效果,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彭龙谦.高中地理教学生活教学元素的渗透分析[J].考试

周刊,2019(17):163.

[2]陈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2):264-265.

(责任编辑:陈华康)

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