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储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储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作者:周星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9期
利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重要的经济杠杆。
利率的变动,一般会影响中央银行、政府、商业银行、企业和居民等多主体的决策,其中,居民在消费和储蓄上做出的决策不仅会在各个方面影响金融市场的宏观表现,例如投资均衡、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等等,也会对经济结构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从微观上研究利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利率政策的微观传导机制和有效提升利率政策效应,进而推进宏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一、关于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理论回顾
关于消费和储蓄这对行为的大量研究,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随之形成。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1. 绝对收入假说
凯恩斯首先提出了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和当期储蓄主要取决于当前可支配收入的传统理论观点,总消费和总收入具有固定的函数关系。
其中,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而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根据这一理论,利率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的作用机理:利率下降,即未来消费的时间贴现率变小,当期储蓄下降,而当期消费则必然增加。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越富裕的国家的总储蓄会越高的现象。
但此后,经实证研究出现了“库兹涅茨之谜”,即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是长期稳定的。
绝对收入理论无法解释上述现象。
为了解释此现象,出现了其他消费理论。
2. 相对收入假说
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齿轮效应”。
简单来说,低收入低消费水平向高收入高消费水平看齐的现象称作“示范效应”。
消费不可逆性的“齿轮效应”是指短期消费受着消费习惯的影响,且不可逆,即消费易于增加,而难于减少,阻碍消费的下降。
由于这类习惯效应的存在,消费主要受相对收入,即相对于人们过去的高峰收入的影响。
3. 持久收入假说
弗里德曼从严格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出发,认为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时是根据其一生效用水平最大化来决定的。
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可分为暂时性的和持久性的两类。
消费者实际上会根据他们收入在长期中的水平来进行消费决策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偶然性的、不规律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预期时,才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从长期来看,总消费是持久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当暂时性收入变化时,只对暂时消费和储蓄有影响。
4. 生命周期假说
莫迪利安尼认为,理性消费者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会根据一生全部预期收入水平进行他最佳的消费储蓄决策,而消费决策要受制于其在整个生命期间内预期所获得的总收入,而非
现期收入。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他必须均匀消费;又由于消费者当期和预期收入的不均衡,必须还要储蓄以完成跨期均匀消费。
当期消费与未来收入的现值有关,如果利率有变化,会改
变居民对未来收入现值的评价,比如利率上升,对未来收入现值的满足程度就会下降,当期
消费会减少,而当期储蓄相应增加。
二、经典理论对于消费或储蓄利率弹性的见解
1. 消费或储蓄弹性指利率变化对消费或储蓄变化的影响程度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利多多储,利少少储,无利不储,负利减储”,简单来说,利率增加则减少消费,利率下降则增加消费。
利率对消费或储蓄的作用是单一的、负或正方向的和强有力的,它对消费或者储蓄的作用只有一个促进的或是抑制的。
2. 现代主流经济理论对利率变动对消费和储蓄影响的解释与古典经济学有很大的不同
依据现代经济理论,利率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产生影响。
因此,利率对消费或储蓄的作用可能是双重的,既有正向作用,又有负向的。
主要有跨期消费模型和利用斯勒茨基方程来具体地描述利率变动的总效应。
三、利率变动对我国居民消费和储蓄选择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影响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选择的过程中,除了利率因素,还有收入因素。
于是,我们将对这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居民现阶段的消费和储蓄行为有何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关于收入和利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和储蓄的回归分析,这里考虑居民收入和利率两个重要的因素,分别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对各时间序列进行ADF 单位根检验后,经检验,各系列都是平稳的。
于是,可以得到:
1. 对于城镇居民来说,收入和利率与消费和储蓄均呈正向关系,其中,收入对消费的
影响相对于储蓄的更大,利率对储蓄的影响相对于消费来说更大。
2.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收入与消费和储蓄均呈负向关系,利率与消费呈负向关系,而
与储蓄呈正相关关系。
四、结语
总体上,利率对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其中,利率的变动对于农村居民储蓄和消费选择的影响是符合古典经济理论中的“利多多储”的观点,当利率降低时,
储蓄增加而消费减少。
而对于城镇居民储蓄和消费选择则不同,利率的降低则会减少消费,
减少储蓄,说明利率变动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根据现代经济理论的观点,利率
的减少带来的消费的消费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城镇居民大多是储蓄者,储蓄占收入比较大,储蓄倾向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