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评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评课稿
听了老师《角的度量》这节课后,我觉得林老师对新课程理念体会较深刻,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
一、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新的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提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在教学量角器的认识,林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小组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拿着量角器到前面来,一边指一边介绍,其他人再补充。
量角器的一些特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
教学量角的方法时,先让学生小组试着量一量,然后说说怎么量的。
然后教师把正确的量角方法教给学生,整个过程学生积极主动,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了新知,掌握了方法,培养了能力。
二、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林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
这节课安排的程序是先出示两角,再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通过用一个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
然后再学习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和度量角的方法。
三、尊重学生的独特发现,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
本节课林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探索时间和空间,如:林老师出示了两个大小类似的角A和角B时,让他们才猜猜哪个角大?这时学生出现了认识的冲突这时有的学生说角A大,有的同学说角B大,林老师再次追问到底哪个角大呢?你们能想出验证的好办法吗?这时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活动中来,发挥他们丰富的现象力,开动起智慧的小脑筋,同学们想出了多种验证的方法。
有的学生说我是用三角板中的一个直角分别和这两个角进行对比移动三角板的位置而得到的;有的同学回答我是用通过角A是三角形的三倍多点,而角B是比它的三倍多的稍多些,有的说我是用直尺测量出的,让他们在尝试中发现、操作中明理、在合作中成功、在质疑中发展、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四、加强练习拓展与延伸
林老师精心设计了有梯度的习题,不仅能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内化,而且还能拓展思路,更能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因为学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认识经验,认识水平等皆不相同,他们的思维发展也不同,新课改的理念之一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还个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多向、开放、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观察、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指一指、量一量,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进而使每个学生的思维及情感都得到了发展。
本节课林老师创设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了教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五、个人建议:
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林老师还需关注后进生。
这一堂课上,课堂气氛很好,优秀的孩子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得到了提高。
但整堂课后进生发言很少,参与不够,不敢说、不敢动手,容易分神,老师对他们还需多关注。
总之,本节课林老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教学脉落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真可谓是处处有学生的实践活动,处处有学生的动脑与思考,处处有学生们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的火花,课堂上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