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热炉技术性能
1、炉子形式:蓄热推钢式连续加热炉
2、装出料方式:端进侧出
3、用途:钢坯轧制前加热
4、钢坯规格:断面:150×150 60×160 165×225 165×280 180×280mm
长:2700~4500mm
5、加热钢种:普碳钢、低合金钢
6、钢坯装料温度:常温20℃〔冷料〕
7、出钢温度:1150~1250℃
8、炉温均匀性:钢坯断面温差≤30℃
9、炉子额定产量:冷装最大80t/h
10、燃料种类:发生炉煤气
11、燃料发热量:发生炉煤气,1350×4.18kj/kg
12、蓄热体型式:陶瓷蜂窝体
13、蓄热室换向周期:60s〔可调〕
14、蓄热体后排烟温度:≤150℃
15、炉底水管冷却方式:汽化冷却
16、炉子有效尺寸:32.0×5.1m
二加热炉根本操作要点
1.热炉烘炉预备工作
1.1.加热炉或加热炉大修之后在投产前须进展烘烤,烘炉过程应严格按耐火厂
供给的烘炉曲线进展烘炉。

1.2.全部砌筑工程验收合格。

1.3.炉底滑道验收合格。

1.4.煤气快切阀、换向阀、鼓风机、引风机、汽化冷却系统等单体设备运行合
格。

1.5.推钢机等炉用机械设备单机试车正常。

1.6.快切系统、换向系统和蓄热式烧嘴处于正常待投入使用状态。

1.7.空气流量调整阀、空气排烟流量调整阀、鼓风机、引风机的把握、安全显
示、报警、信号连锁按设计和使用要求调试合格。

1.8.从鼓风机出口到蓄热式烧嘴前空气蝶阀之间的空气管网、从煤气总管阀到
烧嘴前煤气蝶阀之间的煤气管网试压、试漏合格。

空气烟气管道〔即由烧嘴手动阀门到引风机之间的管网〕试漏合格。

1.9.在工作压力下对蓄热式烧嘴与炉子管网的连接处进展气密性检查和烧嘴气
流通畅性检查合格。

1.10.炉子热工把握仪表调试合格。

1.11.通知电工给加热炉调整系统、报警系统、气动系统、鼓风机、引风机送电。

1.1
2.启动换向系统,观看检查是否正常换向,有问题马上报告处理〔此项内容
可在烘炉150℃前完成〕。

1.13.翻开压缩空气供气阀,压力表显示在0.5MPa 以上,否则要调整稳压阀,满
足压力要求。

检查各气动元件有无漏气部位,觉察漏气部位马上处理。

1.14.检查炉顶无异物,对吊钩检查,脱落的重就位,确保挂钩牢靠。

1.15.检查确认总管煤气阀门,引风机入口电调阀门均已关闭。

放散阀为翻开状
态。

1.16.确认汽化冷却供水系统完好。

1.17.将把握系统设置为手动待投入状态。

1.18.加热炉炉膛温度在升到150℃前,应向炉内装入钢坯,钢坯推至据炉头内
壁1~1.5m 的地方,留出下加热烟气上浮空隙。

1.19.其他方面的检查须具备常规加热炉的点火条件。

2.加热炉烘炉
注:加热炉有烟道的烘炉前先对烟道进展烘烤。

2.1.炉温在400℃以下时,用木柴进展烘炉,煤气供给正常时直接进入下一步。

2.2.发生炉煤气投入使用前对煤气管道进展吹扫,大约60分钟左右。

2.3.检查烘炉烧嘴液化气系统,保证液化气系统正常。

2.4.做好点火预备,预备火把,为防止煤气泄漏入炉内,在炉头处放置明火,
确认烟道闸板阀开。

2.5.通知煤气调度送煤气。

同时启动鼓风机,微开进气电调阀。

2.6.在放散管末端有煤气溢出时翻开炉头取样口做爆鸣试验,合格后预备点火。

2.7.依次点燃烘炉用液化气小烧嘴〔有木材明火的地方可以不用液化气〕,点着
火后,翻开烘炉烧嘴煤气阀,同时翻开空气阀〔开度要小防止吹灭〕,调整烘炉烧嘴前的阀门,直至火焰稳定燃烧为止。

2.8.当炉温到达300℃时,将换向系统设置为定时换向,留意助燃风机、引风
机的阀门的开启度,严格按烘炉曲线升温存保温。

特别留意观看炉温存排烟温度的变化,以及烘炉烧嘴的火焰状况。

2.9.炉温在300℃以下时,路子排烟通过炉门和关心烟道自然排烟,烘烤到
300℃以上时,启动蓄热式燃烧系统的空气引风机,将热烟气从空气蓄热式烧嘴中排解。

启动蓄热式排烟系统的步骤如下:
1)空负荷启动空气引风机。

2)翻开空气蓄热式烧嘴前的空气手动蝶阀约20%。

3)翻开空气流量调整阀,小开空气引风机进口电动调整阀。

4)调整空气流量调整阀和空气引风机前电动调整阀,使炉内处于微正压状
态,并使点火烧嘴处于稳定燃烧状态。

5)依据排烟温度或设定适当的换向时间进展换向〔手动或自动〕,排烟温
度不超过150℃。

2.10.当炉温升至700℃以上时,启动蓄热式燃烧系统。

操作程序如下:
1)放开全部的炉门,使炉内气流处于畅通状态。

2)确认煤气压力在500Pa以上。

3)启动煤气快切系统,并将快切系统置于手动状态。

4)分段从高温段逐个翻开煤气烧嘴前手动蝶阀约20%,翻开切断阀,向
烧嘴中送入煤气,待烧嘴着火后再开启下一个烧嘴,同时该段对侧煤气
烧嘴前的切断阀应处于关闭状态。

5)依据排烟温度或设定的时间间隔手动换向几个周期,在系统稳定燃烧
后,将该段燃烧系统至于设定周期的自动换向状态。

换向周期设定在
180 秒钟或依据实际调整,同时考虑排烟温度不超过150℃。

2.11.整个过程应有专人在现场观看送入炉内的煤气是否燃着,且必需携带CO
报警仪。

2.12.点火后假设消灭熄火,且炉温低于700℃,重点火时,假设烘炉烧嘴已关闭,
则要先点燃这些烧嘴后,再送煤气,以免换向后熄火。

2.1
3.在加热炉炉温上升到900℃以上时,关掉加热炉点火烧嘴。

2.14.在加热炉烘烤到烘炉曲线规定的最高温度并经保温后,加热炉即可投入正
常生产出钢。

2.15.整个烘炉升温期间要确保汽化冷却正常的投入运行。

3.加热炉生产操作
3.1.加热炉在生产过程中应依据不同的钢种和钢坯的入炉温度设定各供热区段
的炉温,并准时调整各供热段空、煤气的供给量,可依据煤气质量的变化
和燃烧状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展适当的调整并观看炉膛火焰,以确定最
正确配比。

3.2.加热炉正常生产过程中,加热段炉温宜把握在1100~1200℃,均热段炉温
亦把握在1150~1280℃。

在加热炉升温时,要留意把握炉内整体温度,以
免消灭过烧、粘钢现象。

3.3.炉膛压力通过调整烟道闸板开度及空气蓄热排烟引风机前的手动调整阀开
度和烟气电动调整阀的开度协作进展把握。

原则上炉压处于微正压状态,
适宜把握在0~+20Pa。

炉内压力过高时,应把炉头两侧1~2 对空煤气调整
阀门关小50~70%,防止烧坏炉门、炉门框等设备。

3.4.炉膛的温度均匀性,可通过调整各烧嘴前手动蝶阀来把握该烧嘴的煤气或
空气的供给量实现。

3.5.加热炉排烟温度通过引风机前的电动调整阀和换向系统的换向周期的转变
协作进展调整和把握,当排烟温度超过150℃,手动或自动进展强制换向,并缩短换向周期。

3.6.加热炉因某种缘由造成快切阀切断或燃烧系统停顿工作20 分钟以上而煤
气手动蝶阀未准时关闭,重启动燃烧系统时,必需对煤气管网进展吹扫再点火。

3.7.停产修理在2 小时以上,加热炉应降温至850~950℃,进展保温,轧钢前
2~3 小时通知加热炉升温,升温速度3~5℃/min。

3.8.加热过程中假设消灭轧机及其它故障,加热炉不能出钢时,应马上削减煤
气量、空气量,调小引风机排烟量,防止钢坯消灭过烧或排烟温度超温。

3.9.加热炉保温待轧过程中,炉温应保持在850℃以上,必要时可点燃烘炉烧
嘴保温。

〔注:加热炉每次调整阀门均需通知煤气站留意煤气压力〕
4.加热炉停炉后重开炉
发生炉煤气蓄热式燃烧系统必需在炉温到达700℃以上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冷炉点火的操作过程如下:
4.1.确认全部煤气切断阀及手动蝶阀处于紧闭状态,空气手动蝶阀唯开
4.2.确认全部流量调整阀处于半开状态。

4.3.确认煤气管网吹扫合格。

4.4.启动鼓风机,点燃点火烧嘴,按适宜的升温速度升温,如属于砌体局部维
护后开炉,可依据砌体的材质、部位和大小适当把握升温速度来进展适当的保温。

4.5.当炉温升至300℃时,启动空气换向系统进展供气和排烟。

启动步骤同烘
炉操作。

4.6.当炉温升至700℃时,承受同烘炉操作步骤启动蓄热式燃烧系统。

5.加热炉停炉
5.1.正常状况下依据生产安排停炉时应缓慢降温,炉温在850℃以上时降温速度不限,炉温在850℃以下时降温速度应不超过50℃/h 为宜。

5.2.关闭煤气燃烧系统必需在炉温大于750℃的状况下进展。

操作步骤如下:
1)从低温段到高温段逐段关闭。

2)关闭烧嘴前手动煤气蝶阀及切断阀,并调整空气调整阀和烟气调整阀的开度
把握降温速度。

3)关闭煤气总管水封阀门。

4)翻开放散管阀门。

5)当炉温降至200℃左右时停顿引风机、鼓风机和换向系统的运转。

5.3.特别状况下需要加快降温速度时,可直接关闭烧嘴前煤气手动阀门及切断阀,同时保持空气蓄热烧嘴和空气换向系统及鼓风机的正常运转,并放开全部炉门,但严禁向加热炉内喷水。

5.4.当停炉时间较长时,关闭煤气总管水封阀,放散阀常开。

如炉内或煤气管网检修,因对煤气管网进展吹扫。

三一般事故的处理
1.某种缘由空气压力低于2400Pa而不能恢复时,切断煤气供给。

2.如煤气压力正常而没有煤气送入炉内时,应为煤气快切阀处于关闭状态,应人工检查故障并处理恢复。

3.发生炉煤气压力低于600Pa 时,关小煤气量和对应的空气量,保证炉内不熄火和均热段钢坯保温;发生炉煤气压力低于500Pa 时,经确认操作工应准时关闭烧嘴前手动蝶阀及切断阀。

4.压缩空气压力低于0.24Mpa〔或所需压力〕时,把握系统预先报警,经确认操作工应准时关闭烧嘴前手动蝶阀及切断阀。

5.排烟温度超标,而通过强制换向和缩小换向周期仍不能有效降低排烟温度时,应检查蜂窝体的积灰和堵塞状况,必要时应准时停炉更换蜂窝体。

6.炉区CO 浓度超过100ppm 时,CO 检测仪报警,操作工应两人一组,手持CO 检测仪对炉区进展巡检并重点对报警点进展检查,对漏点进展处理。

7.加热炉因某种缘由造成煤气切断或燃烧系统停顿工作20 分钟以上而煤气手动蝶阀未准时关闭,重启动燃烧系统时,应对煤气管网进展吹扫后再点火。

8.加热炉故障或轧线故障长时间保温待轧时,炉子保温温度把握在800℃左右,同时翻开点火烧嘴,保证炉内不熄火和均热段钢坯保温。

9.一旦消灭加热炉停电,快速切断煤气供给,然后对全部加热炉煤气管线进展吹扫,翻开加热炉全部炉门进展通风,尽快降低炉温。

同时保证在20 分钟内启动汽化冷却备用补水装置,保证汽化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换向系统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1.每个换向阀配有一个气动三联件,气动三联件应定期进展加油和清渣、排水。

1〕加油时先关闭气动三联件前手阀,然后卸下油杯加油,油杯的油量以不超过
满刻度为宜。

油料为气动三联件指定的雾化油。

2〕加油时如有必要,可一起进展清渣、排水。

3〕如气动三联件不雾化油,应准时对三联件进展检修或更换。

2.换向系统发生故障报警时,依据把握柜上显示的报警指示灯找出故障点,并经现场检查和确认后进展准时的处理,恢复换向阀的正常工作。

1〕假设属气管爆裂或脱落,关闭该换向阀的压缩空气供气阀门并马上更换相应的
气管。

2〕
假设不属上述缘由报警,检查电磁阀是否正常运行,必要时更换电磁阀。

3〕假设不属上述1〕、2〕故障报警,检查气缸是否内漏、限位开关和电磁阀的
接线是否正常。

3.假设换向系统报警后不能准时排解故障并恢复运行,可实行如下处理措施:
如换向系统报警后操作工在关闭手阀后仍不能准时排解故障而排烟温度超标时,关停引风机,并关小空煤气调整阀,组织相应的人员尽快处理故障。

4.换向阀定期〔可一年左右〕翻开检修孔,检查密封圈、阀板、连杆的使用状况,
必要时可随机翻开检查。

五安全留意事项
1.加热炉区CO 浓度超过100ppm 时,CO 检测仪报警,操作工必需两人一组手持CO 检测仪,准时对炉区进展巡检和对漏点进展处理。

2.端烧嘴点火时,先将长明火〔长明火可以使用液化气为燃料〕由烧嘴点火孔伸入烘炉烧嘴的烧嘴砖里,然后缓慢翻开烧嘴前煤气和空气阀门,待烧嘴点着后渐渐调整风量和煤气量,使烧嘴稳定燃烧。

假设一次点火不着,应马上关闭煤气,过几分钟待炉膛内煤气疏散后再点火。

烘炉期间,先小开煤气阀门,空气阀门由小到大缓慢开启,使火焰处于不完全燃烧状态,以防火焰温度过高,造成浇注料爆裂。

3.严格制止先开煤气再送火把的错误操作,简洁发生炉内爆炸。

4.启动蓄热式燃烧系统送煤气时,应从靠近点火烧嘴的高温段逐个开启煤气手动
蝶阀,确认烧嘴着火后再开启下一个烧嘴。

待高温段稳定燃烧后并在具备条件的
状况下在开启低温段。

5.当炉温稳定在900℃以上燃烧时,再关闭可以关闭的全部炉门。

6.换向系统报警后操作工应马上对故障进展处理,在故障不能准时排解的状况下应关掉引风机。

7.换向阀及空气排烟阀严禁在200℃以上长期运行。

六汽化冷却技术规程
概述
汽化冷却可以使炉底水管得到充分冷却,削减钢坯黑印,削减冷却消耗并回收局部余热。

1.全面检查汽化冷却系统,设备是否正常,各种仪表是否真实有效。

2.关闭全部排污阀门,翻开软水上水全部阀门。

3.炉子水冷却构件应有安全水源12t/h。

4.汽包蒸汽压力是通过把握出站蒸汽的流量大小来使汽包压力稳定在设定值
上,运行压力为0.4~0.6Mpa。

5.手动试验安全阀,要确保安全阀灵敏有效。

6.亲热留意汽包水位、压力、温度,检查软水系统有无漏水、漏气现象,觉察
问题准时联系有关人员处理。

7.汽包压力上升到0.6Mpa 时,安全阀自动翻开;压力到达管网压力时,翻开并
网阀进展回收。

8.正常运行操作
1)经常与调度联系,随时把握加热炉的运行状况,准时上水保证软水供给。

2)保持均衡给水,使汽包保持正常水位,正常水位为汽包中心线上50mm
处,正常水位上50mm 为最高水位报警值,最高水位时应停顿给水泵,
正常水位下50mm 为最低水位报警值。

最低水位时应启动给水泵给水,
亲热留意汽包水位的变化,并检查水位计和给水调整阀的正确性和牢靠
性。

3)如觉察汽包、汽化管道无水,必需等汽包管道自然冷却后再上水,严禁
马上上水。

4)汽包的水位计应每班冲洗1-2 次,把握室水位每班与汽化水位计校对2
次,凹凸水位报警每周试验一次,并检查全部水位计的指示是否全都牢
靠。

5)维持适合于装置的给水压力,如觉察给水压力过高或过低时,应准时调
整。

6)维持汽包压力稳定,压力过低应准时调整,压力过高时安全阀应能自动
开启排汽,每周对安全阀进展1-2 次动作灵敏性和牢靠性试验。

7)定期排污阀每4 小时排污1 次,每次排污60 秒钟。

8)留意装置的各个管道阀门配件是否有损坏或泄漏现象,每周应检查一次
并做好检查记录。

9)汽化冷却装置运行时,下降管路上的低点排污放水阀门严禁开启,利用
停产时间做低点排污。

10)在运行中要准时巡检设备,有问题要准时上报处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

9.正常停炉操作 1〕
接到停炉放水通知后,停顿给汽包上水。

2〕汽包压力降到0.5Mpa,关闭并网阀门,翻开放散阀,缓慢降压,汽包及烟道降至70℃时,翻开各排污阀门,把水全部放掉。

注:本稿为初稿,可依据现场操作状况再做相应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