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建筑风格与园林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随着频繁的政权更替和文艺思潮的演进,加上舶来文化的影响,意大利的建筑呈现出丰富多变的风格和别样的独特风韵。各种流派在这里汇聚、交替、融合,为意大利的建筑历史打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今天,将以意大利的著名建筑为例,为您解析拜占庭式、罗马式、哥特式和巴洛克式建筑的不同特点,带您领略意大利建筑或华美或雄壮的流转风情。
“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的拜占庭帝国的一种建筑文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拜占庭建筑是在继承古罗马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由于地理关系,它又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叙利亚等东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风格,并对后来的俄罗斯的教堂建筑、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建筑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其典型做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4、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罗马式建筑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
1、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2、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半圆形的拱券结构。
3、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
4、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5、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6、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7、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罗马式建筑作为向哥特式建筑的过渡形式,它的贡献不仅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在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2、以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3、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4、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5、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6、由于采用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
形空间,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巴洛克式建筑的特征:
1、炫耀财富。常常大量使用贵重的材料、精细的加工、刻意的装饰,以显示其富有与
高贵。
2、不囿于结构逻辑,常常采用一些非理性组合手法,从而产生反常与惊奇的特殊效果。
3、充满欢乐的气氛。反对神化,提倡世俗化。
4、标新立异,追求新奇。这是巴洛克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征。常采用以椭圆形为基础
的S形,波浪形的平面和立面,使建筑形象产生动态感;又或者把建筑和雕刻二者混合,以
求新奇感;又或者用高低错落及形式构件之间的某种不协调,引起刺激感。
意大利式园林的特征
由于庭园是建造在丘陵的斜坡上的,因此必须设计台地才行,一般是根据斜坡的长度,堆成几个台地。由于意大利式也称台地建筑式,所以当考察意大利庭园的匠意时,必须同时考察其在立面和平面两方面的特征。
立面特征从地形方面来看,可分成作为台地处理的倾斜部分及其下面的平坦部分。根据倾斜的程度,台地有宽窄、高低等各种形式,一般在都市附近的别墅,其斜面较和缓,台地数目少,这样可以获得较多的土地面积。离都市较远的别墅则与此相反,台地之间有台阶相连,其建筑物又要作为睐望台,所以尽量建造在高处。但也有因所处地形及方位等其他原因,设
置在台地山脚下,相当于庭园中央的位置,有的还设置在庭园的最低部。
平面特征在意大利式的平面图上,可看到它采用的是严格的整形对称式。庭园的对称轴,必须以建筑物的轴线为基准,建筑物的轴应成为庭园的主轴,这是最基本的形式。另外也有用与建筑物的轴成直角或平行的轴线作为庭园主轴的。庭园的轴线不限于一根主轴,更有与主轴成直角或平行方向伸出几条副轴的。如“埃士特别墅”有一根与主轴直交的副轴,通向花坛和池泉部分。在“朗脱别墅”则有一根与主轴直交的副轴通人花坛。“美狄奇别墅”(罗马)则和前面两个别墅不同,其建筑物的轴和庭园的轴却呈分散状态,不能作为庭园主轴的3根轴,纵横地穿过庭园。另外,在“波波里园”,它和“美狄奇别墅”又正好相反,全园没有副轴,而由两根直交的庭园主轴将庭园分成2个部分。
就被轴线对称地统一配置成的庭园细部来看,花坛、池泉及台地等被作为一个整体;园路(包括绿篱、行道树)、台阶、瀑布等则呈线形;池泉、园亭、雕塑等呈点状。无论是哪一种,都强调对称的布局。
上面说的是庭园的外形特征。在色彩特征上,意大利庭园的主色是常绿树的绿色,再点缀各式各样的白色石雕于其间。另外,更充分地发挥着花坛和丛林明暗对比的妙处。下面叙述有关庭园的细部及其素材。
园门围墙都是堂堂正正的墙壁或绿篱。人口都相当宽广,并装有铁门。门柱上有形状各异的塑像、饰壶或花瓶,柱上也用雕刻。
台地都由切割倾斜面而成或则是能盛土的台阶状的平地,有用拥墙支持的部分。台地是设置建筑物、喷泉、池泉和树林的场所。位于急倾斜处的台地,都成狭长方形或横向狭长形。台地往往是欣赏下面花坛和园外自然景色的隙望台,又是与鲜明多彩的花坛相反,由绿色、阴暗的树木覆盖着的凉快的蔽日场所。
台阶是连结台地和台地的,但也有以斜道代替台阶的。台阶的形式多样,有的单纯沿一条直线上升,有的则分成左右2股,也有的中途设几个休息平台而曲折上升。其形状不仅有直线的,也有半圆、椭圆或扇形等曲线状的。
栏杆在意大利式庭园中,设置在建筑物顶部或阳台上的栏杆,也常用于台地和台阶的边缘,有时也将它装饰在水池周围。栏杆和花坛的围边一样,都起到点缀的作用,同时也成为从台地眺望风景的前沿和前景;材料多用石料,上有雕塑、花瓶和饰壶等。
庭园植物据说在早期,庭园植物的种类特别丰富,外表很像植物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也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过去对植物学的兴趣逐渐淡薄,转而注重有效地利用植物的个性美。最显著的表现,是经常使用柏树和伞松。究其原因,“是因为树冠具有特异的形状:二是因为两者在当地生长普遍。柏树相似于日本的杉树,它迅速向上生长,有垂直的美,是行道树及其他作为列植树的绝好材料。伞松正像它的名称那样,具有圆锥形的树冠,适合作为背景树。这是意大利庭园中最具特色的树种。根据意大利属亚热带气候和土质,要求园内有常绿树的绿荫;故以月桂、冬青、紫杉、橡树和棕搁等为主,有的作丛栽,有的则以单株种在园内各处。落叶树种多用悬铃木和杨树。此外,还用直接栽种或盆栽的柑橘、油橄榄及柠檬等来作为装饰。也有单一种植的柑橘园、油橄榄园及柠檬园,作为庭园的一部分。修剪树木,则选用欧洲黄杨、冬青、月桂和紫杉等,常作为花坛及园路的围边绿篱。对于栽植在花坛中的花卉,似乎不大重视,种类要比树木少得多。
喷泉自古以来就注重对喷泉进行水的技巧性处理,这在古代和中世纪的意大利,就已在园内采用。到文艺复兴时期,喷泉更成为最重要的条件。可以说,喷泉就是意大利式的象征。中世纪以前的喷泉,是兼顾实用和装饰两方面的,到文艺复兴时期,则已完全从装饰出发了。为了提高装饰的效果,往往在喷泉上饰以雕像,或进行雕刻,建造所谓的雕塑喷泉。有的用轴柱支内的喷泉琪沙仁.撑一个至几个水盘,在其顶端装上雕像,整体呈塔形;有的则不使用水盘和轴柱,而作为群像来处理。喷泉都以石为材料,在柱头装上青铜制的雕像。雕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