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练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题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实验题1.请依据《摩擦力》的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实验。
(1)实验题目: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假设: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小木块、木板面、砂纸面、弹簧测力计。
实验过程:(如图)①首先,把弹簧测力计指针( )。
②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 )用( )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读出此时拉力的大小记入表格,重复做三次,取平均值。
③把砂纸平铺在桌子上,把木块放在水平的( )上,用( )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读出此时的拉力,记入表格,重复做三次,取平均值。
实验记录:(请计算出两种接触面的平均摩擦力)接触面摩擦力/N平均摩擦力/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木板面 3 4 5 ________砂纸面 6 8 7 ________(2)通过实验,我能得出结论:________。
(3)摩擦力在生活中很常见,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请分别举一个例子: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坏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保持不变的是:物体本身和接触面的大小。
改变的是:___________。
实验记录:接触面摩擦力/N第1次第2次第3次桌面毛巾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摩擦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答: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摩擦力。
为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亮和同学做了如下图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接触面摩擦力/N平均值/N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在课桌上拖动 1.6 1.8 1.7 1.7在细砂纸上拖动 1.9 2.0 2.1 2.0在粗砂纸上拖动 2.2 2.4 2.3 2.33.这个实验是探究什么因素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初三实验练习题
初三实验练习题
(请注意,以下文字为AI自动生成的示例,仅供参考)
初三实验练习题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综合运用初三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实验要求学生准确执行实验步骤,正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总结和归纳。
二、实验器材和药品
1. 实验器材:试管、移液管、显微镜等。
2. 实验药品:盐溶液、蓝色染料等。
三、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器材洗净,并擦干。
2. 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的盐溶液。
3. 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蓝色染料。
4. 分别观察两支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和状态变化。
5. 使用显微镜观察盐溶液中的晶体结构。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 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盐溶液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混浊,而加入蓝色染料的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得更加鲜艳。
2.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盐溶液中存在着一些晶体结构,这说明盐溶液中存在着溶质和溶剂的相互作用。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在化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总而言之,通过本次初三实验练习题,我们不仅复习了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类似的实验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实验技能 习习题
欢迎共阅实验技能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 .过滤时,漏斗的下端尖嘴部紧贴烧杯内壁C .测某溶液的pH 时,先用水湿润pH 试纸,再将被测溶液滴到pH 试纸上D 2A B C D 34A B C D 5A .B .C .4S CH CO 、、 D .2S CO H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两种物质颜色相同的一组是() A .氧化铜、氧化铁 B .二氧化锰、氯化钾 C .氯化银、硫酸钡D.烧碱、高锰酸钾7.除去下列各组中的杂质,其操作顺序按溶液、过滤、蒸发进行的是()A.氯化钠中混有泥沙B.铜粉中混有铁粉C.氯化钠中混有硝酸钾D.盐酸中混有硫酸8.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BCD9ABCD10A.B.C.D.2.7gCH和CO是性质相似的两种气体,鉴别时可采用的最佳简便的方法是()11.4A.颜色和气味不同B.燃烧产物不同C.是否有毒D.是否具有可燃性1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是()A.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时,先将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B.在试管口塞橡皮塞时,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紧橡皮塞C.铁和氧气反应时,瓶内要和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D.洗刷试管时,先倒掉废液,再洗刷13.现有下列仪器:①试管②酒精灯③量筒④烧杯⑤滴管⑥钥匙⑦托盘天平⑧玻璃棒等。
实验室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上述仪器中不需要用到的是()A.①②BCD14ABCD15ABCD16A.将少量白磷浸没在盛有水的密闭广口瓶中保存B.把刚取用试剂的滴管直接插在试管架上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约三分之一处D.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17.下列药品必须密封保存的是()A.二氧化锰B.氯化钠C.氢氧化钠D.硫酸铜晶体18.在Mg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BaCl2杂质,用下列哪种方法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得到纯净2MgCl溶液()2A.加入适量AgNO溶液,过滤3BCD19ABCD20ABCD21(1)过滤液体用________,(2)蒸发液体用________,(3)给少量液体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H SO配置500克溶质得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
正交实验练习题
正交实验练习题
正交实验是一种设计和分析多因素实验的方法,通过合理选择被试对象和实验因素,用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下面将给出一些正交实验练习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交实验。
1.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研究油漆涂料的颜色对干燥时间的影响。
有3种颜色可选,每种颜色有2个不同的浓度(浓度低、浓度高)。
试验次数为6次。
2. 一个市场调查公司要研究电视广告的声音音量(大、中、小)和广告长度(短、中、长)对产品销售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3. 一家快餐连锁店想要优化其汉堡套餐的口感。
店家认为汉堡的酱料种类(经典酱、辣酱、番茄酱)和烘烤时间(3分钟、5分钟、7分钟)对口感有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4. 一家手机制造公司想要评估电池使用时间受操作系统版本(A、
B、C)、屏幕亮度(低、中、高)和运行应用数量(少、中、多)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27次。
5. 一位科学家想要研究植物的光照强度(强、中、弱)和施肥浓度(低、中、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设计一个正交实验,试验次数为9次。
以上是几个正交实验练习题,每个练习题都涉及了不同的因素和水平,通过合理设计正交实验,可以准确地评估每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
影响,避免了试验次数过多的问题,提高了实验效率。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练习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正交实验方法,为实验设计提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水的沸腾温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1. 电磁加热器2. 温度计3. 不同海拔高度的水样品4.实验步骤1. 将电磁加热器接通电源,将中的水样品放在加热器上进行加热。
2.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记录下来。
3. 重复以上步骤,但在不同海拔高度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的沸腾温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表。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的沸腾温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结论。
实验二:光的折射与反射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1. 平板玻璃2. 白纸3. 手电筒4. 直尺实验步骤1. 在白纸上画一个小点作为光的发射点。
2. 将平板玻璃放在白纸上,使光所在直线与玻璃平面垂直,打开手电筒照射光到平板玻璃上。
3. 观察光经过平板玻璃后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4. 使用直尺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光的折射率,并比较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率。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可由斯涅尔定律描述,并且光的入射角与折射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电流在不同材料中的传导情况。
实验器材1. 电池2. 电线3. 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如金属铜、铁、铝等)4. 灯泡实验步骤1. 将电池与灯泡连接起来,使灯泡亮起来,确认电路正常工作。
2. 将不同材料的导体样品与电池相连,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
3. 记录每种材料导体样品连接时灯泡的亮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总结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材料的导体对电流的传导能力不同,其中铜的导电能力最好,铁和铝的导电能力次之。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设计专项练习题,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1. 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实验器材:天平、不同物体。
3. 实验步骤:-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桌子上。
- 将不同物体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盘子上。
- 等待天平平衡后,读取显示器上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 将该物体从天平上取下,换成另一个物体,重复上述操作。
- 思考:哪个物体的质量更大?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2. 实验器材:水壶、水。
3. 实验步骤:- 将水壶加满水。
- 将水壶放在火炉上。
- 观察水烧热后,是否会冒出水汽。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思考:水的沸腾温度是多少?实验三:探究水的凝固过程1. 实验目的:探究水的凝固过程。
2. 实验器材:盛水、冰块。
3. 实验步骤:- 将盛水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关闭火源,等待水冷却。
- 观察水温降低时的变化。
- 将冰块放入水中。
- 观察水的变化。
- 思考:水的凝固是怎么发生的?实验四: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1. 实验目的:比较物体的热传导性能。
2. 实验器材:不同材质物体、烧杯、温度计。
3. 实验步骤:- 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
- 将不同材质的物体分别放入烧杯中。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观察不同物体的变化。
- 思考:哪种物体的热传导性能更好?以上是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专项练题,希望能帮助到你!。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习
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题
本文档将提供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的练题。
以下是一些实验题目和相关问题,供学生练和思考:
实验一:水的凝固和融化
1.实验目的:观察水的凝固和融化过程。
2.实验材料:冰块、盐、温水。
3.实验步骤:将冰块放在盐中,观察冰的变化。
问题:
冰在加入盐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为什么我们在冬天的时候会撒盐在路上?
实验二:物体的沉浮
1.实验目的: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2.实验材料:塑料球、铁块、木块、水。
3.实验步骤:将不同物体依次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浮起来。
问题:
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浮在水上,而有些物体会沉下去?
为什么船能浮在水上?
实验三:光的传播
1.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过程。
2.实验材料:手电筒、纸片。
3.实验步骤: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点亮手电筒并将纸片放在光线前方,观察纸片上的光斑。
问题:
光是如何传播的?
为什么纸片上会出现光斑?
请根据以上题目和问题进行练,并记录你的实验结果和思考。
有助于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提供。
祝你成功!
以上是完整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练题,共计800字以上)。
七年级科学基本实验操作习题集
七年级科学基本实验操作习题集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1. 要求: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实验步骤:a) 将天平放在平稳的台面上。
b) 调整天平的指针,使其指向零位。
c)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指针稳定。
d) 读取指针所在刻度,确定物体的质量。
3. 问题:a) 如何保持天平的准确性?b) 为什么需要调整天平指针到零位?c) 为什么要等待指针稳定后再读取刻度?d)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还需要注意什么?实验二:观察物体的热传导1. 要求:观察不同物体的热传导情况。
2. 实验步骤:a) 准备多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如金属勺、木棍等。
b) 将这些物体插入水中,以确保它们处于相同的温度。
c) 用手指同时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d) 观察和记录每个物体对手指的传导热量的速度。
3. 问题:a) 为什么有些物体比另一些物体更容易传导热量?b) 你观察到的传导热量速度有什么规律吗?c) 热传导对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实验三:观察光的折射现象1. 要求: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折射的现象。
2. 实验步骤:a) 准备一个透明容器,装满水。
b) 在容器中放置一支笔。
c) 观察笔在容器中的形态,并记录你所看到的现象。
d) 尝试改变容器中的水的量或加入其他物体,再次观察现象。
3. 问题:a) 为什么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b) 观察中,你注意到的光的折射现象有哪些?c) 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根据以上实验内容,进行实验操作习题的学习和探究。
实验前请确保有适当的实验装备和监督下进行实验。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
小学科学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实验一:魔法饮料材料:透明杯、水、溶液A(酸性溶液)、溶液B(碱性溶液)、红、蓝、黄三种食用色素实验步骤:1. 在透明杯中倒入一杯水。
2. 将红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3. 将蓝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4. 将黄色食用色素滴入水中,搅拌均匀,观察颜色变化。
5. 分别将溶液A和溶液B滴入不同的杯中,观察颜色变化。
参考答案:1. 当加入红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红色。
2. 当加入蓝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蓝色。
3. 当加入黄色食用色素时,水的颜色变为黄色。
4. 当将溶液A滴入杯中时,若溶液A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A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5. 当将溶液B滴入杯中时,若溶液B为碱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不变;若溶液B为酸性溶液,则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
实验二:水的沸点材料:温度计、烧杯、火源、水实验步骤:1. 将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
2. 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3. 将烧杯放置在火源上,用火加热水。
4. 在水受热的过程中,观察温度计上的温度变化。
参考答案:1. 当水开始受热时,温度会逐渐上升。
2. 当水温达到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
3. 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水完全蒸发。
4. 实验结果表明,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
实验三:电流的传导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图钉、纸夹实验步骤:1.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
2. 在导线的末端连接小灯泡。
3. 用图钉将另一端的导线固定在纸夹上。
4. 等待片刻,观察小灯泡是否亮起。
参考答案:1. 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被导线连接后,电流开始传导。
2. 如果小灯泡亮起,则说明电流成功通过导线传导到小灯泡,小灯泡发出光亮。
3. 如果小灯泡不亮或闪烁,说明电流无法正常传导,可能是导线接触不良或电池电量不足所致。
通过以上的实验题目与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物理实验题初二练习题
物理实验题初二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直线运动的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时间来确定物体的速度。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小车、计时器、尺子。
实验步骤:1. 将直线轨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确保轨道不会滑动。
2. 将小车放置在轨道上,并与一端的刻度线对齐。
3. 启动计时器,并让小车沿轨道运动。
4. 用尺子测量小车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移,并记录下来。
5. 根据位移和时间的关系计算小车的速度。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和位移,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运动计时器、绳子、自由落体物体。
实验步骤:1. 将绳子固定在一固定的支点上,并将自由落体物体挂在绳子的另一端。
2. 将自由落体物体从支点处释放,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3. 记录下自由落体物体下落的时间。
4. 根据自由落体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钟表、测距器、扬声器。
实验步骤:1. 将扬声器放置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2. 启动计时器,并使扬声器发出一个短暂的声音信号。
3. 记录下声音传播到测距器的位置所用的时间。
4. 根据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时间,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和入射角,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器材:光源、直尺、半圆筒、角度测量仪。
实验步骤:1. 将半圆筒放置在直尺上,并确保光源位于半圆筒的一侧。
2. 将光线从空气中射向半圆筒,记录下光线的入射角。
3. 调整半圆筒的位置,使光线从半圆筒射向另一侧的介质中,记录下光线的折射角。
4.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介质的折射率。
以上是物理实验题的初二练习题内容,通过这些实验的进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并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并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的实践,相信同学们对物理的理解将更加深入和扎实。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实验练习题(附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农民伯伯通常在下一场大雨之后才进行播种,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如果我们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其中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A)。
种子发芽只与水有关,因此我们只需要设计水的对比试验就可以了。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2.种子发芽实验(二)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不同植物的种子其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也是有区别的,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快。
错误的打×在括号里。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C)。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包括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和养料。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向地性、向化(肥)性和向光性。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需要的打在括号里,不需要的打×在括号里。
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
正确的打√在括号里。
1.种子发芽实验(一)农民伯伯通常在下一场大雨之后才进行播种,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水分。
温度、光照等因素也会影响种子发芽。
如果要探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温度。
2.种子发芽实验(二)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做种子发芽实验需要多次重复,对比不同植物的种子发芽条件也是必要的。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包括温度、空气、阳光、水、土壤和养料。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包括向地性、向化(肥)性和向光性。
绿豆发芽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这也是植物的生存策略之一。
透镜实验练习题
透镜实验练习题透镜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实验,用于研究透镜的光学性质和测量其焦距。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几个练习题来深入了解透镜的性质和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的场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透镜实验。
实验一: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准备工作:1. 一根凸透镜2. 一张屏幕3. 几个物体(如钥匙、书等)4. 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凸透镜放置在透明平面上,确保透镜干净无刮痕。
2.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正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透镜中央。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背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屏幕中央,形成清晰的像。
4. 使用几个不同的物体,重复步骤2和3,测量并记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像距)。
5. 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公式1/f = 1/v − 1/u计算凸透镜的焦距。
实验二:确定凹透镜的焦距准备工作:1. 一根凹透镜2. 一张屏幕3. 光源(如手电筒)步骤:1. 将凹透镜放置在透明平面上,确保透镜干净无刮痕。
2.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背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透镜中央。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正面,调整位置使光线射向屏幕中央,形成清晰的像。
4. 使用公式1/f = 1/v − 1/u计算凹透镜的焦距,其中v为像距,u为物距。
实验三:确定凸透镜倍率准备工作:1. 一根凸透镜2. 一张标尺3. 一个测试物体(如一本书)步骤:1. 将标尺竖立在透明平面上,并将测试物体放在标尺旁边。
2. 将凸透镜放置在标尺前方,并调整位置使物体的像聚焦在标尺上。
3. 测量和记录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和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
4. 计算倍率,即像距除以物距。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透镜的性质和应用。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器材中都使用了透镜。
总结:透镜实验是研究光学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测量焦距和倍率,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透镜的特性。
透镜的形状和曲率决定了其性质,而透镜的焦距决定了其对光线的聚焦能力。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练习题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容积瓶、水平面实验步骤:1. 将容积瓶放在水平面上,并调整好水平。
2. 使用电子天平,将容积瓶放在天平盘上,记录下容积瓶的质量。
3. 将容积瓶填满水,再次称量容积瓶的质量。
4. 计算出水的质量,即可得到容积瓶的体积。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加深对物质的性质认识。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容积瓶、物体样品实验步骤:1. 将容积瓶放在水平面上,并调整好水平。
2. 使用电子天平,将容积瓶放在天平盘上,记录下容积瓶的质量。
3. 在容积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质量。
4. 将物体样品放入容积瓶中,记录下物体样品和容积瓶的总质量。
5. 用容积瓶的体积减去水的体积,得到物体样品的体积。
6. 根据物体样品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三:测量电流和电压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加深对电路的理解。
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干电池、导线实验步骤:1. 将干电池连接到电路中,使其成为闭合电路。
2. 将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中,记录下电流的数值。
3. 在电路中选择一个电阻器,在不同的情况下测量电流和电压,观察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4. 根据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四:测量光的折射角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器材:直尺、光源、平凸透镜、纸实验步骤:1. 将平凸透镜放在直尺上,并调整至水平位置。
2. 在纸上画一个直角,并将直角的边与水平面对齐。
3. 将光源靠近纸的一侧,使其成为一条射线。
4. 依次在纸上绘制入射线和折射线,并测量出入射线和折射线的角度。
5. 记录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并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弹簧常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弹簧伸长量,计算出物体的弹簧常数。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基础实验练习题(含答案)1、某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1)实验任务。
通过测定溶液电导率,探究温度对AgCl 溶解度的影响。
(2)查阅资料。
电导率是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温度一定时,强电解质稀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5 ℃时,K sp ()AgCl =1.8×10-10。
(3)提出猜想。
猜想a :较高温度的AgCl 饱和溶液的电导率较大。
猜想b :AgCl 在水中的溶解度S ()45 ℃>S ()35 ℃>S ()25 ℃。
(4)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取试样Ⅰ、Ⅱ、Ⅲ(不同温度下配制的AgCl(5)数据分析、交流讨论。
25 ℃的AgCl 饱和溶液中,c Cl -=________mol ·L -1。
实验结果为A 3>A 2>A 1。
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可以证明(3)中的猜想a 成立,但不足以证明猜想b 成立。
结合信息,猜想b 不足以成立的理由有________。
(6)优化实验。
小组同学为进一步验证猜想b ,在实验1~3的基础上321(7)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1~5的结果,并结合信息,小组同学认为猜想b 也成立。
猜想b 成立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答案:(5)1.34×10-5 测试温度不同,根据电导率结果无法判断不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6)45 ℃Ⅱ45 ℃(7)A3>B2>B1AgCl=c(Ag+)×c(Cl-),根据沉淀溶解平解析:(5)25 ℃时,K sp()Cl-=衡可知,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所以有c() AgCl= 1.8×10-10=1.34×10-5mol·L-1。
实验1~3中,不K sp()同的饱和溶液浓度不同且测试温度不同,根据资料显示离子浓度一定时,稀溶液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根据实验1~3无法判断温度较高的饱和溶液离子浓度大,进而不能得出溶解度关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实验一:发现磁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针和一块磁铁。
2. 将针靠近磁铁的一端。
3. 观察针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针靠近磁铁时,针会被吸引住,证明针具有磁性。
这是因为磁铁产生的磁场会影响针的磁性。
实验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实验步骤:1. 取一杯水,倒入锅中。
2. 将锅放在火上加热。
3. 观察水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水受热时,温度逐渐升高,水开始发生沸腾。
沸腾是指水中的液体变成气体并产生大量气泡的过程。
实验三:观察冰的融化速度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冰和一小碗。
2. 将冰放入小碗中。
3. 放置在室温下观察冰的融化速度。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冰受到室温的影响时,温度逐渐升高,冰开始融化。
融化是指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
实验四:观察种子发芽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种子和一小盆土壤。
2. 将种子撒在土壤上。
3. 保持土壤湿润,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当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水分和养分时,会开始发芽生长。
这是种子进行繁殖的一种方式。
实验五:观察鸟嘴形状与食物的关系实验步骤:1. 观察几种不同的鸟嘴形状。
2. 根据鸟嘴的形状推测其食物种类。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形状的鸟嘴适合吃不同类型的食物。
例如,细长的鸟嘴适合吃昆虫,粗壮的鸟嘴适合吃种子或果实。
实验六:观察物体的重量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不同重量的物体。
2. 使用天平将物体的重量进行测量。
实验结果与结论:不同物体的重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重量是物体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的表现。
以上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生科学实验练习题分享
小学生科学实验练习题分享科学实验是培养小学生探索精神、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分享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科学实验练习题,鼓励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学习。
1. 彩虹漩涡实验材料:塑料瓶、食用色素、清洁剂、水实验步骤:1) 在一只透明的塑料瓶中倒入一些清洁剂;2) 加入适量的水,并搅拌均匀;3) 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4) 轻轻摇晃瓶子,观察彩虹色的漩涡效果。
实验原理:彩虹漩涡实验利用了液体的不同密度以及不同色素的混合溶解性。
清洁剂和水的密度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会随着摇晃产生漩涡效果,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彩虹。
2. 飞翔的气球实验材料:气球、吸管、纸片、胶带实验步骤:1) 将吸管固定在气球的一端,并用胶带固定好;2) 制作一张纸片,在纸片上写上自己的名字;3) 将纸片塞入气球中;4) 吹气球,然后松开并放飞。
实验原理:气球中充满了气体,当我们放松气球时,气体会从气球中释放出来,由于气体的抗压能力,纸片上的名字会使气球向前推进,形成仿佛飞行的效果。
3. 沉没的鸡蛋实验材料:鸡蛋、水、高盐溶液实验步骤:1) 准备两个杯子,一个装满水,另一个加入高盐溶液;2) 将鸡蛋轻轻放入水杯中,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3) 将鸡蛋轻轻放入高盐溶液杯中,再次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
实验原理:鸡蛋的浮沉与溶液的密度有关。
普通的水溶液密度较低,鸡蛋会浮在水面上;而高盐溶液密度较高,鸡蛋则会沉入盐水中。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小学生了解不同溶液的密度对物体浮沉的影响。
4. 彩虹的微距世界实验材料:透明指甲油、水、幻灯片或玻璃板、LED手电筒实验步骤:1) 在幻灯片或玻璃板上涂上透明指甲油;2) 在指甲油上滴上一滴水;3) 用LED手电筒照射幻灯片或玻璃板上的水滴;4) 观察形成的微型彩虹效果。
实验原理:透明指甲油属于薄膜干涉现象,可以把进入薄膜的白光折射三次并产生干涉,出射的光形成彩虹的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题
初中化学实验题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碳酸钠•过滤纸•蓝色石蕊试剂•滴管•针筒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将100毫升盐酸倒入瓶中。
2.使用滴管,向盐酸中滴加少量的蓝色石蕊试剂。
3.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蓝色石蕊试剂滴加到盐酸中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盐酸的颜色逐渐变浅,最终变为无色。
•盐酸溶液发生了变化,在试管中产生了一股刺鼻的味道。
这是因为盐酸是一种强酸,蓝色石蕊试剂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当酸碱中和反应发生时,酸中和碱的质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形成水分子。
这个过程中,酸碱溶液的特征颜色会发生改变,同时产生的气体也可以通过刺激我们的嗅觉来观察。
实验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实验器材•直口瓶•盐酸•纯铜片•锌片•铁片•铅片实验步骤1.取一个直口瓶,向瓶中加入100毫升盐酸。
2.将纯铜片放入盛有盐酸的瓶中,并观察变化。
3.反复进行相同步骤,用锌片、铁片和铅片分别与盐酸反应,并观察变化。
4.记录每次反应的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当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时,我们可以观察到以下变化:•纯铜片:反应发生后,铜片表面出现了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锌片:反应发生后,锌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铁片:反应发生后,铁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铅片:反应发生后,铅片表面出现气泡,并有颜色变化。
这是因为金属与酸发生了反应,产生了对应的金属盐和氢气。
较活泼的金属(如铜、锌、铁)会更容易与酸反应,产生更多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而容易与酸反应的金属(如铅)则产生较少的气泡和颜色变化。
小结本实验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金属与酸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到酸碱反应和金属与酸反应的特征和规律。
这些实验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都是非常重要的。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经典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经典练习题以下是一些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的经典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科学实验知识。
1. 植物的生活性实验实验目的:观察不同植物的生活性,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繁殖方式。
实验材料:- 豌豆种子- 绿豆种子- 黄瓜种子- 透明玻璃盆-土壤- 水实验步骤:1. 将豌豆、绿豆和黄瓜种子分别均匀地撒在三个透明玻璃盆的土壤上。
2. 给三个盆分别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每天观察三个盆的植物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高度和叶片数量等数据。
4. 观察植物的繁殖方式,如果实结实、花的开放和传粉等。
结果分析:1. 分析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高度,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2. 分析植物的繁殖方式,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
2. 飞行器设计实验实验目的:设计并制作能够飞行的纸飞机,了解飞行器的原理和设计要素。
实验材料:- 纸张- 剪刀- 胶水实验步骤:1. 利用纸张和剪刀设计出一架纸飞机的模型。
2. 根据设计来剪切和折叠纸张,将纸飞机制作完成。
3. 在合适的场地进行纸飞机的试飞,观察它的飞行轨迹和飞行距离。
结果分析:1. 观察不同设计方案的纸飞机的飞行效果,比较它们的飞行距离和稳定性。
2. 分析飞行器的设计要素,如机翼形状、重心位置等对飞行性能的影响。
3. 太阳能实验实验目的:利用太阳能发生器制作一个小型的太阳能设备,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原理。
实验材料:- 太阳能发生器- 电线- 小灯泡- 太阳能电池板实验步骤:1. 将太阳能发生器的电线接入太阳能电池板,并将另一端连接到小灯泡。
2. 将太阳能电池板对准阳光,观察灯泡是否亮起。
结果分析:1. 观察太阳能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太阳能是如何转化为电能的。
2. 分析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优点,如可再生、环保等。
以上是人教版六年级科学实验经典练习题的简要介绍,请学生们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践,并对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这些实验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知识。
小学数学实验法练习题
小学数学实验法练习题实验题1:测量水的体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水的体积,了解测量容器的使用方法和计算水的体积的公式。
实验材料:水取样瓶、容器、量筒、直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并用直尺测量容器的长、宽、高,记录数据。
2. 将容器放在水取样瓶下方,打开取样瓶的阀门,让水缓慢流入容器中。
同时开始计时器计时。
3. 当容器装满水后,关闭取样瓶的阀门,停止计时器。
4. 将容器移开,并使用直尺测量容器内水的高度,记录数据。
5. 利用容器的长、宽、高以及水的高度,计算水的体积。
实验求解:设容器的长、宽、高分别为L、W、H,水的高度为h,则水的体积V可以用公式计算:V = L × W × h实验题2:观察几何形状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不同几何形状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形状的认识。
实验材料:平面几何图形卡片,如三角形、矩形、圆形、正方形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多个不同几何形状的卡片,并放在实验桌上。
2. 让学生观察每个几何形状的特点,如边数、角度、边长等,并用手指指出每个几何形状的特征。
3. 随机选择一个几何形状,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该形状的每个顶点,并描述该几何形状的特征。
4. 让学生将几何形状按照相似性质进行分类,例如把所有三角形放在一起,将所有圆形放在一起,以此类推。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将能够正确识别和描述不同几何形状的特征,并能够将它们按照相似性质进行分类。
实验题3:探索数列规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研究数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实验材料:彩色珠子或益智积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些彩色珠子或益智积木,并用它们构建一个数列。
2. 让学生观察数列中相邻项的关系,并尝试找出数列的规律。
3. 让学生使用已知规律来预测数列中的下一个或未知项。
4. 让学生验证自己的预测,并尝试构建其他数列并找出规律。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和研究数列规律,学生将能够找到数列中相邻项的关系,并能够预测和构建其他数列。
实验:用试管测液体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实验:用试管测液体体积练习题及答案
1. 用一个50毫升试管和一支滴定管测量20毫升的水,需要加
入多少滴水?
答:由于50毫升试管的直径大约为2.5厘米,所以它的横截面积约为4.9平方厘米,而一毫升水的体积大约等于一立方厘米,所
以我们可以算出50毫升试管的有效长度为49立方厘米(4.9平方
厘米乘以10厘米长)。
因此,50毫升试管的底部20毫升的容积只
占试管总容积的40%。
因此,我们需要向试管中加入50毫升的水,然后将其深入到试管中,直到水的表面达到30毫升的标记线。
接
下来使用一支滴定管,一滴一滴地向试管中滴水,当可以看到水的表面到达了45毫升的标记线时,即可停止加水。
答案为15滴。
2. 你有一个100毫升的蒸馏水瓶和一支滴定管,请使用它们测
量70毫升酒精,需要加入多少滴酒精?
答:100毫升蒸馏水瓶的容积完全取决于它的设计。
由于我们
不知道它的具体容积,因此我们无法通过它本身来测量液体的体积。
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它来确定滴定管滴出的酒精液滴的体积。
首先,
向试管中加入酒精的体积应该比设计容积小一些,以确保试管中仍有足够的容积可以容纳滴定管的液滴。
因此,我们可以向试管中加入70毫升酒精。
接下来使用一支滴定管,一滴一滴地向试管中滴酒精,当可以看到酒精液的表面到达了80毫升的标记线时,即可停止加水。
酒精体积是80毫升 - 70毫升 = 10毫升,所以答案为10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练习题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 电源(选填“直流”或“交流”),它每隔 秒打一次点。
某同学在做打点计时器实验时,获得如下两条纸带:
图1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说明小车做 运动,图2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小车做 运动。
2、(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电源的________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 ,则它每隔________s 打一个点。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F 、G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 ,则C 点的瞬时速度为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下图所示是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 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 1=5.18cm ,S 2=
4.40cm ,S 3=3.62cm ,S 4=2.78cm ,S 5=2.00cm ,S 6=1.22cm 。
(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_s
(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m/s 2,方向____________(填A B 或B A )
(3)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3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m/s ,方向________(同上)
(以上第(2)、(3)两问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
(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 2。
(
3)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 m/s 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A
B
图1 • • • • • • • 图2 • • • • • •
5、
6.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请填空: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 和 , 。
(2)在纸上根据F 1、F 2的 和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
(3)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细绳和橡皮条的结点 。
记下此时测力计的 和 。
7.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图所示的装置. (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改变拉力的大小
B. 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
C. 在探究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
应作出a -m 1
图象
D. 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砝码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
8.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a-F 的图象. ②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9.某课外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倾斜的桌面,让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现用具有连拍功能的数码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所示,1位置恰为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相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0.5s ,则小球在4位置时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________m/s ,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在该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m/s 2。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装置。
将一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前端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小盘,盘里放适量的砝码,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 ,车后端连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小车运动时带动纸带运动,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下小车运动的情况。
小车所受的合力F ,研究纸带算出小车运动
的加速度a ,几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盘与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可以近似认为等于 ;
(2)在实验中为了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该同学采用了先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研究另两个量间的关系,这种方法叫做 ;
(3)通过表中1—4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通过表中4—8列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11. 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施加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F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为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分别改变物体的质量m ,测出相对应的加速度a .
②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物体的加速度a 与物体质量研的关系,往往用1
a m
关
系图象表示出来。
如果1
a m
去图象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12.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中上、下两层水平轨道表面光滑,两小车前端系上细线,细线跨过定滑轮并挂上砝码盘,两小车尾部细线连到控制装置上,实验时通过控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应调整滑轮的高度,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时,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小车的质量(选填“远大于”、“远小于”、“等于”)。
(2)本实验通过比较两小车的位移来比较小车加速度的大小,能这样比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
①某同学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请你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
; ; 。
②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完成了实验,下图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
纸带,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 Z ,则打A 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 = m/s ,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得小车的加速度a 为 m/s 2。
(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