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国产第一步兵神器—QBZ95步枪【火线情报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穿越⽕线:枪战王者-国产第⼀步兵神器—QBZ95步枪【⽕
线情报局】
中国在世界武器史上步兵武器的研发脚步⼀向较晚,很少有能被世界各国使⽤者真正认可的步兵枪械。

但是极少数被他国认可的单兵武器,都拥有着领先于世界各国标配步枪的性能和造价。

其中Q B Z95是我国研发并制造的⼩⼜径步兵武器,并逐渐成为我军⼠兵常规标配。

【枪械由来】
95式⾃动步枪简称95式。

95式⾃动步枪是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208研究所研制的突击步枪,主设计师为中国⼯程院院⼠朵英贤,属于95式枪族⼀部分,为⽬前中国⼈民解放军的制式步枪之⼀。

95式是中国研制的第⼆种⼩⼜径步枪,95式⾃动步枪于1989年提出研制指标要求,于1995年设计定型。

也是解放军第⼀种⼤规模列装部队的⼩⼜径⾃动步枪,在1997年中国⼈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港时作为驻港部队的制式武器之⼀第⼀次公开露⾯。

【枪械性能数据】
【优缺点分析】
优点:
精确度⾼;造价低廉;配件丰富;枪⾝较短;在⽆托枪械中平衡性优良;携带⽅便使其可全天候作战;5.8毫⽶弹药可在100⽶内击穿8毫⽶钢板并仍带微弱杀伤⼒,杀伤⼒⼤。

缺点:
95式枪族⽐起中国军队过去装备的枪族在战术性能上得到提⾼,但在部队使⽤中,也提出了⼀些95式枪族的缺点,因受研制时认识和技术⽔平的限制,其扩展功能⽅式采取的是最简单的连接座式,这种⽅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法形成模块式功能,难以满⾜部队对功能多样的需求。

95式⾃动步枪没有空仓挂机,这也是该枪饱受争议的焦点之⼀。

通常⽽⾔,空仓挂机起到两个主要作⽤,⼀是提醒⼠兵枪弹已经打完,⼆是便于快速装弹。

从实战的⾓度看,⽆论是⾃动步枪还是半⾃动步枪,空仓挂机都有⼀定的实⽤价值。

但是,最终装备部队的95式⾃动步枪确实没有空仓挂机,其中的很多决定因素值得深思。

【枪械构造】
95式⾃动步枪采⽤了⽆托结构,缩短了全枪长度。

供弹具可通⽤,容弹量⼤,可连续射击,具有猛烈的持续⽕⼒。

95式⾃动步枪的5.8毫⽶枪弹后坐⼒⼩,全枪动⼒特性平稳,整体布局合理,射击时持枪、瞄准舒适,震动很⼩,单、点精度均达到很⾼⽔平。

⽽且95式⾃动步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能适应各种⽓候、环境条件下作战,全枪寿命长。

95式枪族内各枪基本结构相同,⼤部分零部件通⽤,⾃动机、供弹具等活动部件可互换,勤务使⽤、维修极为⽅便。

[3
瞄准装置
⼤部分为机械瞄准,或简易夜间瞄准装
弹药
95式突击步枪配⽤5.8m m D B P87普通弹,是5.8m m⼩⼜径枪弹中的主要弹种;必要时D B P87普通弹也可配⽤于88式5.8m m通⽤机枪和88式
5.8m m狙击步枪等步兵轻武器
【枪械型号介绍】
衍⽣型号
95式轻机枪
95B式⾃动步枪
88式狙击步枪
97式⾃动步枪
95-1式⾃动步枪
【枪械资料扩展】
诞⽣背景及发展沿⾰
第⼆次世界⼤战结束后,当时盟国的军⽤步枪型号杂乱,⼜径多种多样,于是
1947~1956年问,北约盟国进⾏了长达10年的⼜径论战,最终在政治⼲预下选择了美国的7.62×51毫⽶步枪弹作为北约的制式枪弹,称为全威⼒枪弹。

⽽苏联则坚持⾛中间型枪弹的道路,即7.62×39毫⽶枪弹,并推出了经典的A K47步枪。

我国的56式冲锋枪和81式枪族都延续了前苏联的中间型枪弹之路。

美军装备发射7.62×51毫⽶步枪弹的M14步枪后不久,到了1960年代,又出⼈预料地推出了5.56毫⽶M16d,⼜径步枪,并在越战中充分体现了⼩⼜径的优势。

在美军单⽅⾯换装的情况下,北约各国也都竞相研制⼩⼜径步枪及枪弹。

与此同时,前苏联悄然推出了5.45毫⽶⼜径A K74步枪。

最终结果是,美国以5.56毫⽶⼜径统⼀了北约,前苏联以5.45毫⽶⼜径统⼀了华约。

国际⼩⼜径的发展引起了我国的注意,其实早在美国⼈刚刚开始研制⼩⼜径步枪的同时,中国的轻武器专家就曾提出过⼩⼜径的问题,并初步认为步枪⼜径以5.8毫⽶为宜。

1970年,在中央军委常规兵器⼯业领导⼩组第六次会议上第⼀次明确提出了研制我国⼩⼜径步枪的思想。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总后装备部在1971年3⽉的轻武器科研⼯作会上确定开始研制我国的⼩⼜径弹枪系统。

随后⼀场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径步枪论证⼯作开始了。

由于当时正处于⽂⾰时期,⼩⼜径论证是在“⼀窝蜂”的情况下进⾏的,当时在全国有8个会战组从事⼩⼜径的论证⼯作,开始论证的⼜径有5种,即5.6毫⽶、5.8毫⽶、5.81毫⽶、5.98毫⽶和6毫⽶。

但是在当
时的政治环境下,科研⼯作⼏乎处于停滞阶段,因此⼩⼜径的论证⼯作很长⼀段时间都处在徘徊之中。

1975年,总后决定成⽴专门的轻武器科研论证机构,组建了轻武器论证研究所,⼩⼜径步枪的论证⼯作开始⾛上正轨。

在集合各⽅论证成果的基础上,1978年我国第⼀次提出发展5.8毫⽶枪弹和枪械及其战术技术的要求,并于1979年2⽉被中央军委以[79]军字第2号⽂件批准⽴项研制,我国由此正式开始了5.8毫⽶⼜径枪械的研制⼯作。

但是,我国应选择什么⼜径的争论并没有停息,军内外不少⼈主张仿制美国的81式7.62毫⽶⾃动步枪或前苏联的5.45毫⽶⼜径步枪,认为这样有利于外贸出⼜,⽽且有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由于受⼜径问题⼲扰,5.8毫⽶枪族的研制⼯作徘徊不前,⼀直拿不出好的设计⽅案。

1982年7⽉军队⾸长指⽰,“我军⼩⼜径枪族系统应尽快研制定型,早⽇装备部队”。

为加快研制进度,经研究决定,先在81式7.62毫⽶枪族结构基础上改成5.8毫⽶⼜径。

这就是后来的87式5.8毫⽶枪族。

87式枪族系统于1986年通过了设计定型试验,1987年被批准定型,命名为Q B Z87式5.8毫⽶枪族和D B P87式5.8毫⽶普通弹。

步枪定型后,被列为国庆40周年阅兵装备,又对外形进⾏了改进。

87式枪族采⽤⼯程塑料弹匣、⼩握把及护盖,新设计了剑形刺⼑。

由于存在尺⼨偏长、重量偏⼤、⼯艺落后等问题,87式枪族只⽣产少量装备四个军区部队试⽤。

87式枪族是中国⼩⼜径步枪的开端,解决了发射⼩⼜径枪弹特有的技术难点,为中国实现⼩⼜径化做出了历史的贡献。

1985年,总参、科⼯委发出“359号”通知,要求“从作战使⽤任务和我国国情出发,87式⾃动步枪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在战术、技术、经济性、四化等⽅⾯,抓紧新型⼩⼜径枪族的论证⼯作”。

为落实总部指⽰要求,1986年,我国再次进⾏⼜径论证,经过对三种⼩⼜径武器和弹药⼤量的对⽐试验和分析,1986年11⽉,提出了采⽤5.8毫⽶⼜径,可以发展成⼀种⼜径,五种枪械(⾃动步枪、班⽤机枪、短步枪、通⽤机枪和狙击步枪),通⽤两种弹(普通弹和机枪弹)的⼩⼜径枪械系列,能⼤幅度提⾼我军轻武器弹药通⽤化程度,显著增强步兵分队的作战能⼒。

1987年,中央军委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径枪族⼜径问题,与会者⼀致同意“选定5.8毫⽶⼜径,发展新⼀代⼩⼜径枪族”。

⾄此,经过中央军委两次决策并最终确
定。

1987年,我国第⼀代⼩⼜径步枪完成设计定型,正式命名为Q B Z87式5.8。

【⽆处不在的⾝影】
由于是我国国产名枪,因此在我国现代军事⽚中极其常见
《⼠兵突击》:⾥⾯的⼠兵⼏乎⼈⼿⼀把
《惊天动地》:解放军⼠兵亦是全部装备Q B Z95。

《我是特种兵》:⼠兵也是经常使⽤此枪。

【C F M中的它】
上图是Q B Z95与其它相同⼈⽓的突击步枪的属性对⽐图,⼤家可以看到Q B Z95拥有着极⼤的射速和便携优势,同时精准度不错,但Q B Z95毕竟是⼀把压制类枪械,使⽤全⾯性确实要差些。

在P V P中,Q B Z95出场率不是很⾼。

因为A K和M4A1系列⽐较普遍,因此将Q B Z95的名⽓掩盖了下去。

但是Q B Z95并⾮不好使⽤。

因为威⼒和射速还算不错。

近距离进⾏扫射威胁很⼤,适合于近距离和⼩区域的⽀援和冲锋,中距离速点命中率也相当不错,但中距离以上由于点射速度慢,扫射命中率差,可能会被稳定性强的武器压制。

⽣化模式也⾮常好⽤,因为⽣化模式⽣存是第⼀要务,那么远距离强制作战的因素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Q B Z95的缺点就很好的被掩盖了,近距离扫射和中距离速点可以很好的阻挡⽣化幽灵的进攻,由于射速⽐其它常⽤枪械略慢,因此相同弹药数下,Q B Z95的⽣存时间更长,⼦弹数量更为
经⽤。

Q B Z95⽬前只推出了原型和Q B Z95-A的衍⽣型号,除了外表有些差别外,也会提升属性和增加特殊效果,虽然Q B Z95属性并不算⾼,但是极其廉价的获得⽅式⾮常适合平民玩家⼊⼿此枪械,在熟练使⽤的情况下,与其它枪械对阵未必会处于下风!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