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主题2 海水资源 工业制碱 课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

A.NaOH B.K2CO3

C.Na2CO3D.NaHCO3

【解析】侯氏制碱法制备的是Na2CO3,俗称纯碱。

【答案】C

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滤、焙烧而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

A.KHCO3溶解度较大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D.K2CO3溶解度较小

【解析】氨碱法制取Na2CO3的原理:在精制的食盐水中先后通入NH3、CO2,由于NaHCO3溶解度不大,当Na+、HCO-3浓度较大时便析出NaHCO3晶体,将过滤得到的NaHCO3煅烧得Na2CO3,由于KHCO3溶解度较大,无法从溶液中析出,故无法利用其分解制取K2CO3。

【答案】A

3.下表所列为四种可溶性盐在30 ℃的溶解度(g/100 g H2O):

若在

体析出,试参考表中的数据,推测析出的晶体是下列的哪一种( ) A.NaCl B.NaHCO3

C.Na2CO3D.(NH4)2CO3

【答案】B

4.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相同温度下溶解度小于Na2CO3

B.加热至200 ℃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

C.与Na2CO3相似,当质量相同,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后,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

D.其晶体的化学式为NaHCO3·10H2O,在空气中会风化

【解析】Na2CO3·10H2O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风化,没有NaHCO3·10H2O 这种物质。

【答案】D

5.在制小苏打(NaCl+CO2+NH3+H2O===NaHCO3↓+NH4Cl)的操作中,在饱和食盐水中( ) 【:28920027】

A.先通入CO2,达到饱和后再通入NH3

B.先通入NH3,达到饱和后再通入CO2

C.CO2和NH3同时通入

D.以上三种方法都行

【解析】CO2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小,先通NH3溶液呈碱性,能溶解大量的CO2,生成大量的HCO-3,从而析出大量的NaHCO3晶体。

【答案】B

6.与氨碱法比较,下列关于制碱法优点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了原料的原子利用率

B.降低了生产成本

C.减少了环境污染

D.减轻了对设备的腐蚀

【解析】制碱法把氯化铵和纯碱两种产品生产,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答案】D

7.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种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解析】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后仍有残留物,A项错误。Na2CO3和NaHCO3都能发生焰色反,使火焰显黄色,B项错误。Na2CO3+

Ca(OH)2===CaCO3↓+2NaOH,NaHCO3+Ca(OH)2===CaCO3↓+NaOH+H2O,二者与石灰水反都有白色沉淀生成,D项错误。Na2CO3与醋酸反分两步进行,产生气泡的速率慢。

【答案】C

8.侯氏制碱法是纯碱工业中一种重要的生产方法。但是,侯氏制碱法也存在着一的局限性。例如,有时在某些国家和会出现氯化铵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下列关于将氯化铵进行处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下深埋

B.投入大海的深水处

C.加工成农作物的复

D.用氢氧化钠将氯化铵转化为氨和氯化钠,再用作生产纯碱的原料

【解析】将氯化铵在地下深埋和投入大海的深水处,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氢氧化钠比碳酸钠生产成本更高、价格更贵。用氢氧化钠将氯化铵转化为氨和氯化钠,再用作生产纯碱的原料,在生产效益上得不偿失。氮、磷、钾都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将氯化铵与含磷元素或钾元素的化合物进行适当复合,可生产农作物的复。

【答案】 C

9.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NaCl 、CO 2、NH 3、H 2O 为原料制得了纯净的Na 2CO 3,该法又称氨碱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理论上看,循环生产时不需要再补充NH 3

B .从绿色化学原料充分利用的角度看,该方法有两个明显的缺陷是:氯化钠未能充分利用和产生CaCl 2废弃物

C .将NH 4Cl 作为一种化工产品,不再生产NH 3来循环使用

D .从理论上看,每再生产1 mol Na 2CO 3,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2 mol NaCl 和1 mol CO 2

【解析】 工业制碱的原理涉及反:NaCl +NH 3+CO 2+H 2O===NaHCO 3↓+NH 4Cl,2NaHCO 3=====煅烧

Na 2CO 3+CO 2↑+H 2O↑。索尔维法用生成的氯化铵制备氨气,将氯化铵进行了循环利用,所以从理论上讲,是不需要补充氨的。但是在生产过程中,NaCl 母液被弃去,氯化铵制备氨气生成了无用的氯化钙,这两点是索

尔维法的缺陷。根据反关系及原子守恒,从理论上看每生产1 mol Na 2CO 3,再补充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分别是2 mol NaCl 和1 mol CO 2。

【答案】 C

10.下面是在室进行模拟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气体A 的饱和溶液――→加入食盐ⅠA 和食盐的饱和溶液―――――――→通入足量气体B

Ⅱ悬浊液

――→过滤

晶体错误!纯碱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 气体是NH 3,B 气体是CO 2

B .第Ⅲ步得到的晶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C .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 .第Ⅳ步操作的主要过程有溶解、蒸发、结晶

【解析】 侯氏制碱法是先制得氨化的饱和食盐水,再往其中通入CO 2(即是往饱和食盐水中依次通入足量的NH 3、CO 2,不能依次通入CO 2、NH 3,因为NH 3在水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CO 2的溶解度,先将溶液氨化后,吸收CO 2的效果更好),第Ⅱ步即得到NaHCO 3悬浊液,第Ⅳ步将NaHCO 3加热分解,以得到Na 2CO 3。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工业制纯碱时,第一步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获得碳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