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移动办公及手机办公xx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移动办公及手机办公XX建议方案
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二月
目录
1.概述 (1)
2.总体方案 (3)
2.1.方案概述 (3)
2.2.软件部署架构 (4)
2.3.技术原理 (4)
2.4.访问场景 (6)
3.详细设计 (8)
3.1.拓扑结构 (8)
3.2.用户认证 (9)
3.3.加密方案 (9)
3.4.应用部署 (10)
3.5.客户端要求 (12)
4.虚拟应用平台功能 (13)
5.系统配置方案 (16)
5.1.服务器角色分类 (16)
5.2.服务器容量估算 (17)
5.3.服务器配置示意 (17)
5.4.软硬件配置列表 (18)
1.概述
移动办公系统是众多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信息、快速进行管理决策的必备系统,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移动办公系统(如笔记本电脑+VPN模式,或者WAP手机)在使用中往往面临着如下问题:
➢客户端差异化问题:办公系统往往是基于PC机Windows系统开发的,但是数量最大的移动终端往往是手机和PDA,将办公系统移植到手机上既费时费力,又带来
了额外的开发、维护和重新用户培训等一系列问题。
➢网络及性能问题:移动办公的网络千差万别,而办公软件的运行往往是基于局域网设计的,因此很多应用在移动办公使用时因网络而产生性能瓶颈,比如当邮件有比
较大的附件时,局域网内可以马上打开,但是广域网上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下载后
进行处理。
➢安全性问题:移动办公是将企业关键信息传递在公共网络上,因此面临着比在企业内部使用更高的安全性要求,移动办公不仅有数据被截获的危险,而且移动终端更
加容易丢失,如果上面有信息敏感数据则对企业造成的无法估算的危害。同时如果
外部终端接入企业内网,会对企业内部造成系统级的安全威胁。
传统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这些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进行解决,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管理和压力成本,因此企业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要求。
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得以从技术架构上根本解决如上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使得传统应用直接升级为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因此企业的OA办公软件、业务系统和ERP系统等等,均不需要移植和安装在手机上,而通过虚拟服务就可以被手机访问和使用。虚拟化应用的特点是只要在后台服务器安装一次,然后经过管理员的权限定义,就可以被用户通过任意终端设备和任意网络所使用,而所有的数据和维护管理工作全部在数据中心。
虚拟化技术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源节省和降低成本,同时使得企业的IT响应能力大大提高,移动办公不再需要额外开发,而真正成为了企业IT架构的自然延伸,实现了用户随时随地地安全访问企业内部信息。
2.总体方案
由于XX虚拟应用技术,分离了应用的使用平台和运行平台,因此手机和移动终端从应用运行设备变成纯粹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远程运行和操作Windows或Unix平台的各种应用和服务,从而实现了用户的移动办公。
2.1.方案概述
在数据中心配置XX服务器集群为应用的运行平台,实现稳定的大并发支撑能力,满足大规模移动用户的同时使用。通过虚拟应用平台实现移动办公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移动办公系统的部署,对于目前OA系统的架构没有改变,只是在OA门户服务器的局域网内,放置一组虚拟应用服务器集群,供移动用户访问,而固定办公用户仍直接访问OA 门户服务器,因此原办公模式不受影响。
通过虚拟应用平台部署移动办公系统,一方面应用更加方便使用,用户无论在笔记本上还是手机上,实际上使用的都是运行在虚拟应用服务器上的同一个应用,没有适应多种界面的要求,而且可以实现同一个应用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之间的漫游,实现了业务连续性;另一方面,由于所有的应用都位于数据中心的机房,集中管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办公数据的
安全性。
而在手机和虚拟应用服务器之间只需20k左右的带宽,因为其间传递的并非实际的业务数据,而是虚拟化数据。这样既保证了OA系统可以在低带宽网络下使用,又避免了业务数据在公网传输的安全隐患。
2.2.软件部署架构
虚拟应用服务器上软件部署包括:在底层Windows2003操作系统之上安装XX XenApp 虚拟应用服务器,然后在虚拟应用服务器之上安装各种办公软件如OFFICE软件、邮件系统以及浏览器阅读器等工具软件。
手机上的软件部署包括:在手机操作系统上安装虚拟应用接收器。
手机上不安装任何应用软件的客户端,通过虚拟应用接收器,可以使用所有虚拟应用服务器上的应用,整个软件架构如下图所示:
手机的网络访问只需要指定虚拟应用服务器的IP地址、用户登陆的用户名和口令,以及登录域名称等信息即可,用户打开虚拟应用接收器就可以获取服务器上授权使用的应用图标,打开应用图标即可使用。
2.3.技术原理
虚拟应用服务器和虚拟应用接收器之间,通过XX ICA协议建立通道,使得客户端设
备可以远程操作服务器上的应用。
ICA协议连接了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和业务PC机的输入输出设备,通过ICA的32个虚拟通道(分别传递各种输入输出数据如鼠标、键盘、图像、声音、端口、打印等等),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的输入输出数据重新定向到远端客户端的输入输出设备上,因此业务用户使用服务器上的应用时感觉就像在使用本地应用一样。
ICA协议如下图所示:
虚拟化应用实现了应用软件运行在服务器上,但是对该软件的操作(输入输出)在客户端设备上,所有的输入如点击、键盘的操作被ICA协议同步到服务器上执行,所有的输出如屏幕的刷新也被ICA协议同步到客户端。
虚拟化应用操作模式如下图所示:
应用软件的用户界面在客
户端显示(可以支持非
Windows客户端)
应用软件安装和运行都在
服务器端
网络只传递通过
Citrix的ICA技术处理后的屏幕刷新和
键盘敲击和鼠标移动信息
(带宽需求10-20kbs,甚至可以是低速的拨号连接)
ICA协议是一种高效率的数据交换协议,采用了数据压缩、加密和连接优化技术,每一个用户的连接只占用10K-20K的网络带宽,而实际运行的客户端软件位于后台的局域网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