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学手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学手段
作者:赵秋萍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年第15期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地位不断提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与法治观。

生活是学生践行道德与法治观念的主阵地、主渠道,教师应当融合生活化教学方式,通过具象的符号语言诠释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创建出更加高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生活化素材的搜集和引用让学生接触到这些知识,通过创建生活情境的方式降低学生理解难度。

让学生以现实认识为基础,完成自我认知、自我反省的系统建设,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42
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应当围绕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展,培养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了解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重要性,懂得遵纪守法遵守纪律。

在应试教育中,小学教师偏重于教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情感引导。

所以我们应当作出改变,从这两点出发创新教学方式,以生活化的角度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本文将根据这样的观点进行教学,希望能够启发更多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并且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培育出更具有新时代精神面貌的小学生。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原因
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建设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历程,会受到很多的外部影响,而家长和教师在生活中应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观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高效课堂构建对于德育是有积极影响的,只有教师将生活化的素材和场景融入教学中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兴趣为导向,以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所以,生活化教学的应用非常关键,教师应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之与课堂建设结合到一起,通过学习和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分析
1.教学目标生活化
教学目标生活化在于创立更加符合生活理解的学习目标,通过课本结合实际的方式认识身边的事物,认识世界。

在应试教育中,传统课堂往往用材料表现生活化,但是生活素材流于表面,学生的理解能力跟不上,体现不出生活化教学的实用性。

教师可以通过将学习对象转移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从看到、听到转变为感受到。

学生能够通过具象化的表现理解课本内容,理解道德与法治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样的具体表现算是遵纪守法。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通过树立生活化目标的方式展开教学。

例如,在进行“小马虎”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重新定义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马虎行为对身边的人产生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生活实际体会找到问题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并且这样的目标是一个引导,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生活化的学习思维,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

由此学生才能够积累学习心得,在道德观念与法治精神的思想建设中找到新的出口,学习到更加深刻的文化思想,建立起完整的道德体系。

2.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也是非常合理的教学方式,目前的教育发展对小学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全面建设高效教学课堂,提升实际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理论知识。

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听课效果。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找到更加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课堂。

例如,在进行“上课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对于学习内容有基础的认识。

之后,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在上课铃响后提问:上课铃声响起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带入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并且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

不能吃东西、不能睡觉、坐姿端正、认真听课等等都是学生可以思考和回答的点。

生活化的场景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能够从亲身实践中完成学习内容。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这一方面展开教学,用生活化的场景构建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道德与法治的新知识、新内容。

以此才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思维,取得进步和成长。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述知识内容,学生从分析的角度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实际上是不佳的。

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能够将课本与生活串联起来,通过更加深刻的感悟方法学习提升核心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以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从生活中汲取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灵感,从身边的事物和人身上理解消化知识。

这样才能够在实践中融合理论知识学习,通过自身的提升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水平的全面增长。

例如,在进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问题举例。

如家中的玻璃水杯打碎了,不要用手捡;家里应当及时的断电,关闭电源;家中没有安装护栏时,不要随意攀爬。

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安全教育当中注意防护措施,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还可以提问,在家里做什么事情需要注意安全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生活化拓展能够让学生从生活中思考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对于课上教学内容产生更深的理解,从而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观念。

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通过串联生活化教学内容来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发展观念,依据道德与法律约束不断进步和成长。

4.教学评价生活化
生活化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当围绕教学评价展开,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和踐行能力,通过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挖掘学生道德观念,及时给予学生客观的生活化评价。

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视程度,让学生从更加生活化的角度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而不是仅仅从考试成绩之中探讨学生是否具有基本的道德观念和纪律约束。

只有结合生活实践来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才能够评估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掌握情况。

不仅如此,教师更应当创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起来,多方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样才能够真正全面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观察,谈话,个案追踪的方式,全面展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研究。

并且教师还可以结合家长进行这一方面的共同教育,对学生进行情境考查、生活考察。

这样才能够考验学生是否在生活中融入道德与法治学习内容,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实践能力和道德与法治行为。

不论在课堂教学,还是在生活当中,家长和教师都有权利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提高学习能力,提升道德与法治观念。

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自己的学生身份,积极配合德育,实现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应当从这几方面做出创新,通过改变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在思想革命中前进。

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定义教育理念,培养出更具有新时代精神的青年。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细心指导,耐心教学,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及时查错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技能的方式改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习到更多道理。

由此,教育改革才能够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将德育理念渗透到基层,让所有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理念指导,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春梅《营造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S2期。

[2] 张晓辉《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体验式课堂的建构与探寻》,《新课程研究》2018年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