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协调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雷达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就是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边界从一国国内拓展到国外的过程。
市场机制需要一定的制度框架来规范其交易行为,这种国际间制度框架的形成属于经济一体化的范畴。
国际经济一体化可以通过某个中心国家(一般指霸权国家)的国内制度向外延伸来形成,也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中参与国平等协商而产生。
通过参与国间相互协商而产生的国际间制度安排,被称为国际经济协调,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即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就是为适应这一形势而出现的。
国际经济协调的产生以及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协调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战后成立的联合国是协调国际事务的常设机构,而经济领域中布雷顿森林协议和上述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出现,则成为通过参与国之间协调而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机制的重要标志,在经济利益协调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领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首先,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使得旧殖民体系瓦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再也不能依赖某一国国内制度的向外推行来实现。
其次,发达国家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发达国家汲取了“凡尔赛和约”的教训并认识到国际间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早在一战结束时,约翰·M·凯恩斯就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中明确指出:现在国际间相互依赖程度之深,从战胜国本身的利益出发,没有必要要求战败国以黄金和物品来作战争赔偿。
凯恩斯的这一认识,在二战期间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一些政要的共识。
战争结束前,美英两国已经在为战后的国际经济制度(主要是国际金融制度)安排进行磋商,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便是这一磋商的直接结果,而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建立也是这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国际经济协调是世界经济参与国政府之间有关国际经济制度安排的磋商行为,因此,它的出现必须以民族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为基础。
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主张在西方国家的盛行,为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战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地选择了市场经济模式,这使国际经济制度的安排有可能建立在一般市场经济模式所要求的共性原则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国际制度安排时国内制度调整的成本比殖民地时期大大降低了。
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这三大世界经济组织的出现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一方面,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的,战争不仅造成了对世界物质财富的破坏,同时也造成经济国际化或全球化进程的逆转,因此战后经济的重建任务不仅包括各国国内经济的重
建,也包括国际经济秩序的修复。
在当时,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仍然以商品交易为主要渠道,世界贸易的恢复必须避免制度方面的两个障碍,一是各国间的贸易壁垒,二是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
因此,当时的国际经济协调领域主要集中在国际贸易以及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
194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GATT正是关于降低关税壁垒、商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共同准则、调整各国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多边协定。
1946年3月正式成立的IMF则是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议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各国汇率制度安排和调整的国际协调组织。
1946年开始办理业务的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其主要任务是对成员国提供和组织长期贷款和投资,以满足它们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求,主要对象是受战争创伤较大的欧洲国家,后来,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逐渐转向发展中国家。
另一方面,由于战后国际经济协调是由美国主导、西方发达国家共同发起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代表了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
早在二战结束之前,战后的一些国际协调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已经在发达国家的决策层中产生。
1941年,美国的海利·D·怀特在一份关于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报告中,就已经强调以固定汇率、国际合作、黄金结算作为国际金融制度的基础,这就是后来的布雷顿森林协议的基本要素。
怀特还在报告中建议成立同盟国(后来成为联合国)内部的稳定基金来稳定汇率,取消外汇管制,并建立同盟国内部的银行来为经济复兴提供资本。
这两个建议形成了后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另外,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卡戴尔·豪尔认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歧视和贸易战,特别是德国的贸易和外汇管制以及英国给予英联邦成员国的特殊贸易资格。
因此,当时美国人想建立一个能使战后贸易扩展的战后体制。
这种贸易自由的思想最终导致1947年的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因此,战后的国际经济协调即三大世界经济组织更多地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共同利益。
其中,美国的利益在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协调和三大世界经济组织中反映得更为明显;就后者而言,美国的特殊利益主要反映在美元在IMF的中心地位及美国在GATT所占据的支
配地位上。
从世界三大经济组织建立的历史背景中可以看到,这些组织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过程中具有两重性,这就决定了它们在国际经济协调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后来国际经济协调形式的发展。
国际经济协调作用及其新发展
从战后初期直到20世纪70年代,国际经济协调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框架下运行的,尽管这一体系是以美国为中心,但与战前的国际制度安排相比较,它毕竟是多个国家共同协商所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制度,因此,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此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发达国家再也没有出现1929—1933年那样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业也创出了历史最高水平。
经济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与国际经济协调及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这主要因为:由于世界经济三大组织有严格的组织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宗旨,因而能保证世界经济在这一协调体系下的正常运行;三大经济组织的协调范围针对性明确,因此可以在具体的领域中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调节;三大经济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国际协调的
规则,通过这些规则,成员可在世界范围内更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来解决国际收支方面出现的暂时的或非根本性的不平衡,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加强了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避免了信息障碍所造成的世界市场的失衡。
20世纪70—80年代是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作用下降、其地位也面临新的挑战的年代。
就国际金融领域而言,在20世纪60年代境外美元市场出现之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脱离贸易交往的实际需要,追求金融资产收益的纯金融交易活动迅速发展,而最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并没有考虑作为资本的国际货币的职能,因此,纯金融交易所形成的资本流动在某种程度上冲垮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1973年美国向全世界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而作为这一体系的协调机构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能力自然会随着这一体系崩溃而有所下降。
在国际贸易领域,美国经济地位在70年代的相对下降,改变了美国在GATT中监督协议实施的“领袖”角色,多边贸易协议的执行出现了监督权力的真空,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新的多边贸易谈判历程变得越来越困难。
最后也最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行列,使得战后以美国为核心、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协调模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总之,在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的新环境中,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模式难以维系往日的辉煌。
战后初期的国际协调模式的功能下降,并不意味着国际经济协调本身退出了世界经济的舞台,相反,新的国际协调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断地弥补旧模式的不足与空白。
总体上说,国际经济协调形式的发展,遵循着下述两条不同的路径。
第一,对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协调功能进行改造,使之适应新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关贸总协定改革为世贸组织。
这一变化不仅完善了多边贸易谈判体系的制度框架,更重要的是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WTO成员,发展中国家至少有可能争取在未来的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中表达自己的意愿,争取公平的地位,获得合理的利益,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同样,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也在进行,世界银行在过去20年中的贷款对象越来越转向发展中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调节对象也从单纯针对国际收支,越来越转向其成员的经济结构调整。
当然,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改革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争论。
这一方面说明旧模式的影响尚未消除,不合理的制度成分仍然存在于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中;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这种制度改革的空间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合理、公平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提供了机遇。
显然,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比一般地谈论现行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对发展中国家的利弊、得失更为重要。
第二,在现行的世界三大经济组织之外,选择其他协调模式。
国际经济领域中的其他协调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世界上三大经济组织协调功能的弥补。
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于1975年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G7,俄罗斯后来加入,称为G8),在20世纪80年代曾起过重要的作用。
G7是直接针对世界三大经济
组织协调功能不足而设立的:一是随着在世界经济组织中的成员越来越多,议事成本也越来越高,西方发达国家很难在世界经济组织的框架中达成利益的统一,因此他们选择了首脑会议的协调形式来形成共同的行动准则。
二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G7主要在货币和汇率领域中开展协调,在1985年的“广场协议”中达成G7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对稳定当时的汇率波动和抑制全球性通货膨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是从技术层面上讲,7国首脑的协调形式与世界三大经济组织的协调形式不同,一方面,7国首脑采取的是一事一议的协议性协调方式,其优点在于灵活性和针对性强,而缺点在于约束性差;另一方面,从7国首脑协调的手段来看,它是一种总体协调,如在针对汇率波动的干预中,各国货币当局不仅运用了外汇市场的交易手段,而且为实现协调的目标,各国还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协调以及在利率、经济增长率、就业率等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上加强了信息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全面的协调突破了世界经济组织原来的分别局部协调的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7国首脑协调形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已经是一种全方位的结构性依存时代而产生的新的协调方式。
但是,由于G7只是在大国间进行协调,仍然是以大国利益为主导的,所以其作用也受到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质疑。
2.在世界经济组织的全球经济协调能力下降或者是世界经济组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领域中还留有协调空间的情况下,区域性协调组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其影响力也日益增强。
其中,发展最为成熟的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形式,从最早的煤钢联盟和关税同盟,经历了欧洲共同市场,发展到今天的欧洲货币联盟。
从它的发展逻辑来看,其主要特征在于协调的领域越来越宽,出现了成员国政府主权让渡的现象。
除欧洲外,北美也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也在积极探索经济、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合作。
区域性的国际协调会影响世界经济协调组织的协调效应和结果。
区域性协调除了具有弥补世界经济组织协调功能的缺陷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其成员增加在世贸组织中的议事权力,通过区域性协调形式,各民族国家能在世界经济协调组织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在当今世界经济的条件下,任何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时的对外一体化政策选择也应该是多元的,如果把加入世界经济组织作为一国参与经济一体化形式的唯一选择,那么在区域性国际协调蓬勃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该国在世界经济组织中也会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这无疑违背了民族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初衷。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