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服教育集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 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24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
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10
1920年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 卡玛拉和阿玛拉的生活习惯都显示出野生狼的行为。 她们因为以四肢步行姿态而导致手掌及膝盖磨成了厚厚 的结硬皮,她们都喜欢夜间活动,对阳光有厌恶症状。 有高于常人的夜视能力,敏锐的嗅觉及更优越的听觉。 喜欢生肉的味道,食相像狗般将从碗中溢出到地上的食 物舐干净。 更甚者,她们有触觉过敏症状,不喜欢穿衣服,实际上 她们看来对冷热并不在意。
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
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 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 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25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4.理性思维 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参 与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18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
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 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 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9
1.人文底蕴。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 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9
14.国家认同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 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 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 动。
追问二: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的社会化。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为有价值的人。 自然人?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 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 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 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 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 得社会成员的资格的人。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3
追问三: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 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现代社会,引 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1]
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 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现代教育应树立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 育理念,包括:人本理念、全民理念、公平理念、市场理 念、法治理念和效益理念等。
28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3.社会责任 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
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 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 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 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 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7
3个方面、6大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
文 化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中 国 学 生 发 展 核 心 素 养
基 础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全
自 主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面 发
发 展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展 的
人
社 会
责任担当
26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7.乐学善学 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 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等。
8.勤于反思 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 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 习策略和方法等。 9.信息意识 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 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 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30
15.国际理解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 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 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31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6.劳动意识 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 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 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 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5.批判质疑 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 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6.勇于探究 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 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21
3.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 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 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 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 管理等基本要点。
22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
[1] 罗崇敏:《教育的逻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4
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 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 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
[1][美]阿尔温·托夫勒,朱志焱,潘琪,张焱译[M].三联书店出版,1984,p39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5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9
1799年法国发现的野孩维克多。 1799年在法国南部的阿维龙森林中发现的野孩维克多,法 国外科医生伊塔德对他进行了长达5年的强化训练,维克多 的生活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养成正常的睡眠、进食和个人卫 生习惯,对周围的人产生眷恋和信赖、视觉、触觉、味觉都 得到发展。
但是,没有达到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把维克多教育成 正常的人。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3
第一部分:关于教育问题的追问 育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追问一:教育是什么?
➢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 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
33
基础教育的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全面性” 等属性。它的使命在于奠定每一个学生人格发展与学力发展 的基础,即“学会做人”。
34
教育的本源——育人——教育价值的核心。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道德的引领和构建,这 是他们必须的社会能力,学校的每时每刻、每人每事都要 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影响。
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 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23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 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 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7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0.珍爱生命 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
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 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11.健全人格 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 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12.自我管理 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 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 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2.科学精神。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 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 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0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
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 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 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育人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注入
的价值。
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 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 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
关注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完成相应学段的教育后,所获得的对 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性认识、能力 及态度的综合表现。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知识、能力 与态度等多元层面,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获得的最关键、最 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可教、可学的,并且能够在 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11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在特定的 条件下,一个婴儿或幼儿不一定发展成 为一个人,也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半人半 狼或者非人非狼的动物,这完全是由环 境的因素决定的。
12
人与社会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社会影 响、制约、决定着人;人适应、利用、改造着社会。在社会 中,人与人之间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 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 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少年 养志
成年 养德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 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 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 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 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 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 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 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32
17.问题解决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 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 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18.技术运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 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 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正是在这些社会关系的长期影响、熏陶和制约下,才使 一个自然人转变为能够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 生活,履行某种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 社会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
[I]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82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蒙卦》:蒙以养正。
《象》曰:山下出泉, 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平天 下
治 国
格 物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致 知
诚 意
齐
正
家
修
心
身
回归教 育本源
幼儿 养性
童蒙 养正
少年 养志
成人 养德
幼儿 养性
童蒙 养正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 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 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 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坐落于有着1500年历史的文化古 镇,南翔镇,学校创办于1921年,1964年被确定为嘉定区重 点中学,2008年评为嘉定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2
坚持“文化立校,格物修身”的办学 理念,以“厚道做人,踏实做事”核心 价值观为引领,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 质教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 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4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 1.人文积淀 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
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2.人文情怀 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
10
1920年印度发现的狼孩卡玛拉和阿玛拉。 卡玛拉和阿玛拉的生活习惯都显示出野生狼的行为。 她们因为以四肢步行姿态而导致手掌及膝盖磨成了厚厚 的结硬皮,她们都喜欢夜间活动,对阳光有厌恶症状。 有高于常人的夜视能力,敏锐的嗅觉及更优越的听觉。 喜欢生肉的味道,食相像狗般将从碗中溢出到地上的食 物舐干净。 更甚者,她们有触觉过敏症状,不喜欢穿衣服,实际上 她们看来对冷热并不在意。
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3.审美情趣 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
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 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 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25
文化基础——科学精神 4.理性思维 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参 与
实践创新
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18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
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 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 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9
1.人文底蕴。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 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9
14.国家认同 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能自 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 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具 有热爱党、拥护党的意识和行动;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 动。
追问二:教育的终极目标?
人的社会化。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成为有价值的人。 自然人?在自然状态下出生的人。 社会人?与“自然人”相对。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 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 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 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 得社会成员的资格的人。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3
追问三: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什么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 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根植现代社会,引 领时代不断进步的教育。”[1]
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构建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 体性,完善人的本质,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现代教育应树立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 育理念,包括:人本理念、全民理念、公平理念、市场理 念、法治理念和效益理念等。
28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 13.社会责任 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
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 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 他人负责;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 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 会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 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
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7
3个方面、6大核心素养、18个基本要点
文 化
人文底蕴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中 国 学 生 发 展 核 心 素 养
基 础
科学精神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全
自 主
学会学习 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面 发
发 展
健康生活
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展 的
人
社 会
责任担当
26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7.乐学善学 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 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等。
8.勤于反思 具有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善于 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或调整学 习策略和方法等。 9.信息意识 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 数字化生存能力,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 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
30
15.国际理解 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 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 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
31
社会参与——实践创新 16.劳动意识 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 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 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 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
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5.批判质疑 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 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 6.勇于探究 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 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
21
3.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 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 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 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 管理等基本要点。
22
(三)社会参与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
[1] 罗崇敏:《教育的逻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4
第三次浪潮时期以电子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遗 传工程组成工业群。社会进步不再以技术和物质生活标准 来衡量,而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来衡量。
[1][美]阿尔温·托夫勒,朱志焱,潘琪,张焱译[M].三联书店出版,1984,p39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15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9
1799年法国发现的野孩维克多。 1799年在法国南部的阿维龙森林中发现的野孩维克多,法 国外科医生伊塔德对他进行了长达5年的强化训练,维克多 的生活也发生明显变化,如养成正常的睡眠、进食和个人卫 生习惯,对周围的人产生眷恋和信赖、视觉、触觉、味觉都 得到发展。
但是,没有达到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把维克多教育成 正常的人。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3
第一部分:关于教育问题的追问 育人,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追问一:教育是什么?
➢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 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
33
基础教育的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全面性” 等属性。它的使命在于奠定每一个学生人格发展与学力发展 的基础,即“学会做人”。
34
教育的本源——育人——教育价值的核心。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道德的引领和构建,这 是他们必须的社会能力,学校的每时每刻、每人每事都要 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产生影响。
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 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 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23
5.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 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 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7
自主发展——健康生活 10.珍爱生命 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
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 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
11.健全人格 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 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12.自我管理 能正确认识与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 合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 标的持续行动力等。
2.科学精神。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 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 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20
(二)自主发展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
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 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 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育人 教育的一切活动都要注入
的价值。
这个时代鼓励个人人性发展,但 不是创造某个理想的超人,而是培 养一种新的社会性格。
关注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完成相应学段的教育后,所获得的对 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性认识、能力 及态度的综合表现。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知识、能力 与态度等多元层面,是所有学生都必须获得的最关键、最 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是可教、可学的,并且能够在 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11
人的发展是社会化的过程。在特定的 条件下,一个婴儿或幼儿不一定发展成 为一个人,也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半人半 狼或者非人非狼的动物,这完全是由环 境的因素决定的。
12
人与社会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社会影 响、制约、决定着人;人适应、利用、改造着社会。在社会 中,人与人之间是由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
至十三岁前,物欲微薰,烦恼潜伏, 知识略萌,性德仍净,记性犹强,悟 性微弱。童蒙蕴养正见,正宜此时。
少年 养志
成年 养德
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 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 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 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
凡所当读书,如能自幼扎根熟读,庶 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而 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修身明德之永 磐。唯德业无穷,学无止境故,成年学 养行德,随时皆宜,无有终时。
32
17.问题解决 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 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订合理的解决方案;具 有在复杂环境中行动的能力等。 18.技术运用 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具有学习掌握技术 的兴趣和意愿;具有工程思维,能将创意和方案转化为有 形物品或对已有物品进行改进与优化等。
正是在这些社会关系的长期影响、熏陶和制约下,才使 一个自然人转变为能够掌握一定的社会文化,学会参与社会 生活,履行某种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这个过程就是人的 社会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 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i]
[I]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82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蒙卦》:蒙以养正。
《象》曰:山下出泉, 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平天 下
治 国
格 物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致 知
诚 意
齐
正
家
修
心
身
回归教 育本源
幼儿 养性
童蒙 养正
少年 养志
成人 养德
幼儿 养性
童蒙 养正
零岁至三岁前,心无分别,尘垢未 染,真如湛然,性德纯正,心如明镜, 朗摄无碍,先入为主,深深入心,终 身不移。幼儿怡养本性,正宜此时。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1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坐落于有着1500年历史的文化古 镇,南翔镇,学校创办于1921年,1964年被确定为嘉定区重 点中学,2008年评为嘉定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2
坚持“文化立校,格物修身”的办学 理念,以“厚道做人,踏实做事”核心 价值观为引领,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 质教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 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