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1

中学教育

一、引言

初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三观,使学生可以成长为一个素质高尚的人才,这就得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凸显出重要的地位。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度,还能有效增加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当前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1.网络环境中不良信息的渗透

现在社会正处在网络全球化的时期,学生会通过像手机、电脑等多媒体渠道获取许多不符合他们认知的信息。这样网络盛行、信息遍布的社会环境,使得有些学生即使没有经常接触网络世界,也会被身边其他的小朋友影响。再加上处在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还缺乏一定的自主判断力,这就使得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他们良好道德与法治的形成。

2.外来文化的渗透,弱化学生道德意识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是促进世界全球化的重要因素。学生通过互联网可能会受到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而逐渐体现出一些不符合他们身心状态的行为和言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再加上我国目前对于网络世界的分层制度还没有完善,低门槛的网络世界可能会使学生接触并模仿一些例如暴力、说谎、讲脏话等行为,使得孩子的道德意识逐渐弱化,这对于学生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另外网络虚拟的世界也可能会使得学生沉迷其中,导致他们与实际生活脱节,形成相对孤僻而自闭的性格,影响学生日后的人际交往。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式1.完善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法

要实现高效传统文化与思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教师就应该完善教育的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应该组织学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参与实践活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实践就是“行”,董仲舒曾说“先知而后行”,就是强调了知识与理论的并进开展,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对自己社区内垃圾分类的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在总结结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养成不随手乱扔垃圾和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做到言传身教,因为初中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会比较容易受到周边人行为的影响,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的重要人员,应该切实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在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中继承和传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摘要: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经历时间打磨,浓缩了古人道德品行和智慧的瑰宝,学生作为国家新时代的继承人,教师在针对其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再加上处在初中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过程中,可以宣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其的继承和发扬。下面笔者将首先分析一下当前对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然后提出几条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探究

潘运红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中学)

2.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为目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体验、道德品行和处事三观,使学生学习和成长为一个有能力、有品德、有责任的复合型人才。而想要开展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可以在结合教学重点的基础上,以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例子作为承载知识点的载体,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还能将抽象的概念简化,使学生感同身受,进而深入了解其真正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母亲在孕育我们过程中会经历的折磨,还有父母为了保护我们健康成长而付出的代价与牺牲,进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父母的艰辛与不易;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为父母和家庭承担哪些力所能及的责任,通过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深化自己对父母的感情,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戴父母的传统优秀品德。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教育的作用不是仅让学生明白和了解知识和道理,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规范实际生活中的举止,使得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才。教师在对学生实施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时候,可以借助和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榜样的方法,给学生树立一个的道德和行为的标准,使得学生在对比和看齐的过程中逐渐规范和完善自己的道德素养。例如在学习《宪法是根本法》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几个违法乱纪的事例,让学生引以为戒,引导学生注重自己的言行,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

四、结语:

总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延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J].新课程(中学), 2019(08).

[2] 张鸿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9(11).[3] 葛道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4] 陈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苑教育, 2017(23).

作者简介:

潘运红(1974年—),男,汉族,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本科,初中政治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