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完整版-装载机后驱动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目:
专业班级:
装载机后驱动桥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电 0701 班
学生姓名:
1111
指导教师:
张晓俊

讲师
1
号:
07000047


2011 年 4 月 8 日
1.课题名称:
装载机驱动桥后桥设计
2.课题研究背景
课题研究现状:
为了提高装载机的作业生产率,自 90 年代以来,各生产厂商在广泛采
用新技术、新结构的同时,经过不懈地努力,相继研制出许多超强功能的
系统。

现列举如下:1)行驶平稳性控制系统——在动臂举升油缸液压回路
中增加一个蓄能器,以衰减工作装置在机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减少
装载机的颠簸。

2)附着力控制系统——在每个车轮上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
自动将所需的制动力施加到车轮上,并将扭矩传给与之紧密相连的车轮,
便于装载机直线行驶及转向。

3)动力电子控制/管理系统——根据传动装
置及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自动调节发动机输出功率,以满足不同作业工
况的需要,提高燃料的经济性。

4)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当装载机处于
非作业工况时,自动降低发动机转速,减少燃料消耗及发动机噪音。

5)关
键信息显示/管理系统——采用网络通讯技术,在办公室的控制中心实时
监控装载机的作业状态,据此向司机提供基于文字提示的精确的故障诊断
2


信息。

6)转向变速集成控制系统——取消传统的方向盘和变速杆,将转向
与变速操纵装置集成为一个操纵手柄,并采用简单的触发式方向控制开发
和选挡用的分装式加速按钮。

利用肘节的自然动作左右扳动操纵杆,实现
转向;利用大拇指选择按钮,实现前进与后退、加速与减速行驶。

7)销轴
润滑系统——能为工作装置上的所有销轴提供为期 200h 的润滑服务,并使
销轴的润滑作业易于完成。

8)舒适驱动控制系统——其目的是提高司机的
舒适性,帮助长时间进行作业的司机减轻劳累,保持作业效率。

9)负载感
应变速系统——根据负载状态,自动调节车速及发动机飞轮扭矩,实现高
速、小扭矩或低速、大扭矩的动力输出。

10)计算机故障诊断系统——通
过控制面板上的指示灯、听觉与视觉相结合的报警信号,提醒司机可能潜
在的故障隐患。

这样,司机只管全神贯注地工作而无需不断查看仪表读数。


11)负载自动稳定器——采用一对钢膜氮气蓄能器,安装在前车架中,与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联通。

当作业或低速行驶时,系统自动断
开;当车速超过 4.8km/h 时,由电子速度开关控制的电磁阀自动开
启,蓄能器吸收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振动与冲击载荷,提高了操作的稳定
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12)自动运输控制系统——降低机器在凹凸不平路
面上的振动,提高驾驶舒适性和作业效率。

JC B 公司 456BZX(18t)安装此
系统,最高车速达 38km/h。

13)燃油/空气比例控制系统——提高燃料
的利用率,确保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符合环境控制法规要求。

14)计算机监
控/管理系统——连续监控/管理装载机数十项性能指标参数,在遇到突
发或紧急情况时,很容易通过液晶仪表显示、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报警信号,
3


提醒驾驶人员注意。

15)装载量称量系统——自动称量并显示铲斗的净装
载量,测量误差小于 3%。

16)面板控制系统——采用
声、光、电及数字显示的控制面板,实现装载机仪器与仪表的报警与
监控。

17)油泵电子管理系统——自动监控油泵的运行状态。

18)柴油发
动机先进管理系统——燃油喷射控制及维护发动机最佳性能的电子控制模
块,亦可与监测系统进行通信,当发生故障时提醒司机注意。

C a t3516B
型发动机装备有此模块。

19)先进的转向系统——替代传统的方向盘和控
制手柄,安装在 W A1200 型上。


课题发展趋势 :
1.系列化、特大型化
系列化是工程机械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外著名大公司逐步实现其
产品系列化进程,形成了从微型到特大型不同规格的产品。

与此同时,产
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

所谓特大型工程机械,是指其装备的发动机
额定功率超过 1000H P,主要用于大型露天矿山或大型水电工程工地。

产品
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研制与生产周期较长,投资大市场容量有限,市场竞
争主要集中少数几家公司。

以装载机为例,目前仅有马拉松?勒图尔勒、卡
特彼勒和小松—德雷塞这三家公司能够生产特大型装载机。


2.多用途、微型化
为了全方位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国外工程机械在朝着系列化、
特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同时,已进入多用途、微型化发展阶段。

推动这一发
4


展的因素首先源于液压技术的发展———通过对液压系统的合理设计,使
得工作装置能够完成多种作业功能;其次,快速可更换联接装置的诞生—
——安装在工作装置上的液压快速可更换联接器,能在作业现场完成各种
附属作业装置的快速装卸及液压软管的自动联接,使得更换附属作业装置
的工作在司机室通过操纵手柄即可快速完成。

一方面,工作机械通用性的
提高,可使用户在不增加投资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设备本身的效能,能完成
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地用机器作业替代人力劳动,提高生
产效率,适应城市狭窄施工场所以及在货栈、码头、仓库、舱位、农舍、
建筑物层内和地下工程作业环境的使用要求,小型及微型工程机械有了用
武之地,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为占领这一市场,各生产厂商都相继推出
了多用途、小型和微型工程机械。

如卡特彼勒公司生产的 IT 系列综合多用
机、克拉克公司生产的“山猫”等。


3.不断创新的结构设计
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已不再采用单一的“Z 型”连杆机构,继出现
了八杆平行结构和 TP 连杆机构之后,卡特彼勒公司于 1996 年首次在矿用
大型装载机上采用了单动臂铸钢结构的特殊工作装置,即所谓的“Ve rsaL
ink 机构”。

这种机构替代综合多用机上的八杆平行举升机构和传统的“Z
型” 连杆机构,可承受极大的扭矩载荷和具有卓越的可靠性(耐用性),
驾驶室前端视野开阔。

O&K 公司研制的创新 LEAR 连杆机构,专为小型装
载机而设计。

Sch ae ff 公司于 2000 年 3 月在 In te rm a t 展览会上展出的高
卸位式 SK L873 型轮式装载机的可折叠式创新连杆机构工作装置,进一步增
5


加了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的种类。


3.课题研究意义
自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程机械
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
操纵、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
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结构(或系统)和新产品,提高了
工程机械的高科技含量,促进了工程机械的发展。


装载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得工程机械,它可以用来铲装、搬运、卸
载、平整散装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等进行轻度得铲掘工作,因此,它
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公路、铁路、水电、港口、矿山及国防等工程中,对
加快工程建设速度、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
6


要作用,所以装载机在国内外不论是品种或是在产量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
成为工程机械得主要品种之一。

而合理的工作装置结构更能起到事半功倍
之成效。


4.文献查阅概况
1.张凤仪 李且根
分宜驱动桥厂
ZL30 装载机驱动桥的改进
随着工程机械整机性能参数的不断提高, 如发动机功率, 整机质量, 牵引
力、掘起力的加大,驱动桥的载荷相对过大, 薄弱环节随之暴露了出来, 出
现螺旋锥齿轮打坏、小螺旋锥齿轮轴承损坏等比较严重的故障。

同时, 等
强度设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原先用来保险丝杠作用的半轴, 其断裂也是
不允许的, 为进一步满足整机性能要求, 提高产品可靠性, 有必要对驱动
桥进行改进。


2.范立成
刘代勇
解决装载机驱动桥漏油问题的措施
旋转轴唇
形密封(简称密封) 的选择、贮存、安装和使用, 对防止机械产品的泄漏、
失效、提高产品性能、节约能源意义重大。


3.王盟
轮式装载机驱动桥轮辆螺栓拧紧力矩的计算
通过对轮式
装载机驱动桥轮辆螺栓拧紧力矩的计算, 确定了既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又易于装配、防松能力强的轮辆螺栓拧紧力矩。

同时, 此法也适用于其他
工程车辆轮辆螺栓拧紧力矩的计算。


4.范立成 郝国强 轮式装载机驱动桥内齿轮轮齿硬度的计算
通过
对 ZL 50 轮式装载机驱动桥内齿轮轮齿硬度的计算, 确定了既满足设计和
使用要求, 又易于加工的内齿轮轮齿的合适硬度。

同时, 此法也适用于变
7


速箱、驱动桥中其它直齿圆柱齿轮的硬度计算。


5.赵士善
临沂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子轴承装配工艺改进
装载机驱动桥系统圆锥滚
介绍了() 系列装载机驱动桥系统圆锥滚子轴承装
配工艺的改进措施,介绍了增加轴向预紧力的作用,具体说明了各圆锥滚
子轴承装配预紧力的大小与装配方法。


6.肖家幸 江西省分宜驱动桥厂
扭断分析
装载机驱动桥主减速器断齿和半轴
装载机驱动桥主减速器齿轮断齿与半轴扭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强化不当。

采用两次正火和严格的防脱碳措施, 可有效地提高齿轮质量。


实现仿应力强化是提高半轴质量的关键;40CrMnMo 半轴调质处理宜采用低
油温淬火, 并适当提高其表面硬度。


7.杨春永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组件的结构改进
装载机驱动桥主减速器壳体
主减速器(或叫主传动)是装载机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
分,主要由主动螺旋伞齿轮组件、主减速器壳体(也有的叫托架)组件、
差速器组件和从动螺旋伞齿轮组件等零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降低传动
系的转速、增大传动系的转矩并改变转矩的方向,把纵置发动机的转矩传
递到横置的两根驱动桥的半轴上。

其中,主减速器壳体组件主要对差速器
组件及主、从动螺旋伞齿轮组件起定位和支承作用。


8.蔡春源,杨文通。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东北大学(机械零件设计手
册)编写组,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


9.郑玉华,秦四成。


(典型机械产品构造)科学出版社。

2004。


10.【San98】 K Sandstrom, C. Eriksson, and G. Fohler. Handling
8


Interrupts with Static Scheduling 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Control System.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ance
on Real-Time Computing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pp. 158-165,
October 1998.ISBN 0-8 186-9209-X.
11.[Ka188] D. Kalinsky and J. Ready. Distinctions between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and design of real-time system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TRI-Ada ‘88 ,1988, Pages 426 - 432.
5.设计的主要内容
(1)结合本课题查阅并翻译 2 万个印刷符号的英文资料;
(2)装载机驱动桥总体方案设计,分析其工作原理和运动方式;
(3)驱动桥结构设计计算和强度、刚度校核;
(4)系统装配图的设计和绘制;
(5)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说明;
(6)编写设计说明书。


6 设计提交形式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份;
(2)装载机驱动后桥装配图一份;
(3)主要零件图若干;
(4)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
7.进度安排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收集资料及查阅文献;
外文文献翻译;
编制开题报告;
第七周
装卸料机械手总体方案设计;
9


第八周
第九周
第十周
绘制装配图;
绘制装配图;
绘制装配图;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
绘制装配图;
绘制装配图;
绘制重要零件图;
绘制重要零件图;
第十五周 整理说明书;
第十六周 整理说明书;
第十七周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形成毕业设计全部文件,准备答辩;
第十八周 毕业设计答辩;
8. 指导教师意见
10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为XG916Ⅱ装载机后驱动桥设计,大致上分为主传动的设计,差速器的设计,半轴的设计,最终传动的设计四大部分。

其中主传动锥齿轮采用螺旋锥齿轮,这种类型的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参数的计算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所在。

将齿轮的几个基本参数,如齿数,模数,从动齿轮的分度圆直径等确定以后,计算出齿轮的所有几何参数,进而进行齿轮的受力分析和强度校核。

并结合差速器,半轴和最终传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设计要求,合理选择它们的结构形式及尺寸。

本设计的差速器齿轮选用直齿圆锥齿轮,半轴采用全浮式,最终传动采用单行星排减速形式。

关键词:XG916Ⅱ装载机,中央传动,轮边减速器,设计
XG916 Ⅱ wheel loader after driving axle design
Abstract
The design content for the XG916 Ⅱafter loader drive axle design, the design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he main transmission, differential design, axle design, the design of four major final drive. One main drive bevel gear spiral bevel gear, this type of gear the basic parameters and geometry of this calculation is the focus of the design. The gear a few basic parameters, such as number of teeth, module, driven gear pitch circle diameter is determined, calculate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all the gear, then the gear stress analysis and strength check. Combined with differential, axle and final drive of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ir structure and size. The design of the differential gear selection of straight bevel gears, axle with full floating, planetary final drive single row of slow form.
Key words: XG916 Ⅱ loaders, center drive, wheel reducer design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概况 (1)
1.2国产轮式装载机现状分析 (2)
1.3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 (3)
1.4国外轮式装载机的发展概况 (3)
1.5 轮式装载机产品的发展趋势 (4)
第一章总体方案论证 (6)
2.1非断开式驱动桥 (7)
2.2断开式驱动桥 (7)
2.3多桥驱动的布置 (7)
第三章主减速器设计 (9)
3.1结构型式 (9)
3.1.1主传动器的减速型式 (9)
3.1.2锥齿轮齿型 (10)
3.2支承方案 (11)
3.2.1 主动锥齿轮的支承 (11)
3.2.2从动齿轮的支承 (12)
3.3主减速器锥齿轮设计 (12)
3.3.1锥齿轮载荷的确定 (12)
3.3.2锥齿轮主要参数的计算 (13)
3.3.3主减速器锥齿轮材料的选择 (16)
2.3.4主减速器锥齿轮强度的计算 (17)
第四章差速器设计 (20)
4.1 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20)
4.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22)
4.3差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 (23)
4.4 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25)
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 (27)
第五章驱动半轴的设计 (28)
5.1结构形式分析 (28)
5.2半轴的计算 (30)
5.3半轴的强度验算 (31)
第六章轮边减速器设计 (32)
6.1轮边减速器传动方案 (32)
6.2行星排的配齿计算 (33)
6.3强度验算 (35)
第七章花键的选择 (37)
设计总结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外文原文文献 .............................................................................................................................................. 中文翻译 .......................................................................................................................................................
第一章绪论
1.1 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概况
我国装载机行业起步于50年代末。

1958年,上海港口机械厂首先测绘并试制了67KW (90hp)、斗容量为1m3的装载机。

这是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装载机。

该机采用单桥驱动、滑动齿轮变速。

1964年,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厦门工程机械厂测绘并试制了功率为100.57KW(135hp)斗容量为1.7m3的Z435型装载机。

1962年国外出现铰接式装载机后,天津工程机械化研究所与天津交通局于1965年联合设计了Z425型铰接式装载机。

柳州工程机械厂和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合作,在参考国外样机的基础上,于1970年设计试制了功率为163.9KW(220hp)、斗容量为3m3的ZL50型装载机。

该机采用双涡轮变矩器、动力换挡行星变速箱的液力机械传动方式,Z形连杆机构的工作装置及铰接转抽,并自行设计了“三合一”的机构,以解决液力机械化传动式装载机的拖启动、熄火转向及排气制动问题。

ZL50型装载机经过几年的实践考核,证明性能良好、结构先进,为后来我国ZL系列装载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ZL50的基础上,后又设
计发展了ZL100、ZL40、ZL30、ZL20装载机系列产品,并在这个系列的基础上发展了DZL50和DZL40型供地下矿坑和隧道施工用的地下装载机变型产品[6]。

通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装载机从无到有,产品种类及产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已经形成独立的系列产品和行业门类。

生产企业由1980年的20家增至现在的100余家,初步形成了规格为0.8-10t约19个型号的系列产品,并已成为工程机械主力机种。

主要生产厂家为:厦工、柳工、龙工、徐工、常林、临工、山工、成工、宜工、郑工、武林、朝工、山河智能等,这些厂家有长时间的装载机生产经验、较强的实力、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好的售后服务,在用户心目中一直树立着良好的形象,并保持其已有的地位和优势。

其“八五”、“九五”技改的较大投入已逐渐发挥效力和作用,使企业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十五”期间,轮式装载机行业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1-2004年装载机销量增长率平均为46.98%,大大超过前25年的均值17.86%;2006年中国装载机26家主要企业共销售119895台,同比增长13.3%(不含小装),占据世界装载机的大半壁江山。

中国市场大幅增长,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7]。

国内各生产厂家所在地更加认识到装载机这一产品的巨大市场和效益,纷纷将其列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像福建龙岩、山东蒙岭等一批新成员的加盟,发展势头迅猛,竞争更加激烈。

国际一流公司小松、利渤海尔、沃尔沃、卡特彼勒等在国内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后,更加剧了国内装载机市场的竞争。

近几年,ZL10(1t)型以下的装载机迅速发展起来,主要有ZL04(0.4t)、ZL05(0.5t)、ZL06(0.6t)、ZL07(0.7t)、ZL08(0.8t)等,其装载容量也非常小,一般为0.3 m3~1.0 m3,故称之为小型装载机。

由于这类装载机发展时间非常短,人们对其还比较陌生,但市场却已经非常红火。

2002-2006年,不到5年时间就发展到了6万~8万台。

目前我国小型装载机制造企业已发展到约1000家,已经形成颇具规模的小型装载机行业。

这些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特别是青州和莱州。

2005年青州小装的制造企业约有100家,产销量在1万台以上,其中最大的是青州凯丰,2005年小装产销2000多台。

其次是青州威力、信邦、亚东等,2005年小装产销量均超过1000台。

莱州比青州的规模更大,目前莱州有小装制造企业约150家以上,2005年产销量达1.8万~2万台,过千台的企
业已有近10家,其中“莱工”、“鲁工”2005年小装的产销量均超5000台。

除青州、莱州外,还有泰安、聊城、潍坊、临沂、德州、青岛等,几乎遍布山东全省各地。

山东临沭的“山东常林”,2005年小装产销量约为3000台。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山东全省小装的产销量达到4万~5万台。

第二个小装制造大省是河南,主要分布在洛阳、巩义、郑州等地,制造企业也有几十家,河南小装产销量最大的洛阳一拖,2005年一拖的小装产销量达3000多台。

其它小装产销量比较集中的还有安徽、江苏、福建、河北等省。

据小装行业人士的估计,2007年我国小装行业的形势还要好,预计2007年我国小装的产销量可达12万台以上。

我国小型装载机制造业当前正处于发展时期,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小装技术水平低、结构简单、零配件充足齐全,进入门槛低。

因此目前仍有大批企业进入小装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突飞猛进”,但产能增长更快,因此今后的市场竞争必然残酷而激烈,低水平的价格战也在所难免。

另外,我国小型装载机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传动系统技术水平太低,司机劳动强度大,能耗高、作业效率低,与国家提倡的节能降耗、安全环保等不一致;在传动方面应该向双变(变矩器+变速箱)或全液压方向发展;当前广泛采用的单缸柴油机功率偏小,噪声、振动、能耗都偏大;从发展的角度看,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双缸或4缸柴油机;同时在液压转向系统方面最好采用优先全液压转向系统,变速操纵应由机械换挡变为液压动力换挡等。

我想这些都是今后小装技术发展的方向。

目前已经有一些常规装载机大厂开始生产小装,如厦工集团所属的“厦工新宇”、徐工集团所属的”徐特“、柳工所属的“江苏柳工”等[9]。

我认为大厂进入小装行业并不会对他们产生威胁,但会有助于行业的发展。

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持续高涨,城市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紧缺,劳动力成本也越来越高,装载机作为一种既机动灵活,又价廉物美的机器设备,将取代高成本、低效率的手工劳动,特别是西部大开发,这类产品将有广阔的潜在市场。

所以,小型装载机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1.2国产轮式装载机现状分析
(1)3t以下装载机
3t以下产品主要有ZL04、ZL05、ZL06、ZL07、ZL08、ZL10、ZL15、ZL16等,主零部件均采用一般性能及质量的发动机、驱动桥、变速箱、液压件。

技术较先进的静液压传动产品,液压件国内不易配套,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类产品的发展。

(2)ZL30装载机
ZL30装载机主要生产厂家有成工、常林、徐工、宜工、山工等。

该产品零部件配置较零乱,生产厂家具有自制的桥箱,风格各具特色,质量及性能上相对稳定,技术先进性一般。

徐工开发的ZL30F装载机,采用电换挡变速箱,使3t级装载机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3)ZL40/ZL50装载机
ZL40/ZL50装载机,主要装载机生产厂家均拥有该产品。

第一代产品几十年来沿续至今,全国几乎使用同一套图纸,有些技术力量薄弱的厂家,仍把其当作主导产品推向市场。

第二、三代产品主要是对工作装置进行优化,改变外观造型。

如柳工ZL40B/ZL50C、徐工ZL40E/ZL50E。

第四代产品是在第三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机的性能及配置,电控箱、湿式制动器等新技术得到应用,并形成了各企业的专有技术及专利技
术,使产品以崭新的面目推向市场。

(4)ZL60及6t以上装载机
6t以及6t以上的装载机,这是国内潜在市场最大的产品,1998年以前大多数生产厂家均开发了ZL60装载机,但由于受传动件的制约,ZL60装载机没能成功地推向市场。

之后,各厂家陆续推出了新的一代ZL60装载机,多数厂家选择柳州ZF合资生产的箱或桥,液压元件也有新配置,发动机选用斯太尔或上柴6121(Cat3306),整机可靠性上得到很大提高,给国内大吨位装载机带来发展机遇。

1.3国内轮式装载机发展趋势
国产轮式装载机正在从低水平、低质量、低价位、满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质量、中价位、经济实用型过渡。

从仿制仿造向自主开发过渡,各主要厂家不断进行技术投入,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关键部件及系统上技术创新,摆脱目前产品设计雷同,无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现状,从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的怪圈中脱颖而出,成为装载机行业的领先者。

(1)大型和小型轮式装载机,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及市场总需求量的限制。

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型装载机更新速度将越来越快;
(2)根据各生产厂家的实际情况,重新进行总体设计,优化各项性能指标,强化结构件的强度及刚度,使整机可靠性得到大步提高;
(3)细化系统结构。

如动力系统的减振、散热系统的结构优化、工作装置的性能指标优化及各铰点的防尘、工业造型设计等;
(4)利用电子技术及负荷传感技术来实现变速箱的自动换挡及液压变量系统的应用,提高效率、节约能源、降低装载机作业成本;
(5)提高安全性、舒适性。

驾驶室逐步具备FOPS和ROPS功能,驾驶室内环境将向汽车方向靠拢,方向盘、座椅、各操纵手柄都能调节,使操作者处于最佳位置工作;
(6)降低噪声和排放,强化环保指标。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降低装载机噪声和排放的工作已迫在眉捷,现在许多大城市已经制定机动车的噪声和排放标准,工程建设机械若不符合排放标准,将要限制在该地区的销售;
(7)广泛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提高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8)最大限度地简化维修尽量减少保养次数和维修时间,增大维修空间,普遍采用电子监视及监控技术,进一步改善故障诊断系统,提供给司机排除问题的方法。

1.4国外轮式装载机的发展概况
国外轮式装载机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其发展到今天,无论是技术、设计、制造还是销售、服务等都已经非常成熟。

国外轮式装载机著名的生产厂家有卡特彼勒、山猫、凯斯、约翰·迪尔、利勃海尔、特雷克斯、沃尔沃、小松、JCB 、现代、日立等。

2000年在中国市场真正搞活以前,轮式装载机全球需求量约为74500台。

其中,中国(32%)是最大的地区市场,其后依次是欧洲(30%)、北美洲(20%)和日本(12%)。

到2005年,市场环境急剧变化: 全球需求量几乎增长一倍,达14.2万台,中国市场大幅增长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欧洲和北美洲彼此的市场规模非常相近,但其市场构成却存在根本差别: 在欧洲低于59.7kW(80hp)的小型机械更受偏爱(但仅限于某些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