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及如何正确表示.
三、教学过程
1.新课讲解
引入: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自然数的集合、整数的集合等).让学生阅读书本P2引例,了解集合的含义。
(1)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中元素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思考: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说明理由.
(3)集合相等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集合与元素的表示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幕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5)元素a与集合A的关系
属于: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不属于:a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练习:P5 1(1)
(6)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
练习:书P11 A组 1
思考:除了自然语言,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集合?
(7)集合的表示方式
列举法: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用逗号隔开,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a,b,c,d}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格式:{代表元素的一般符号∈取值范围∣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练习:书P5 1(2)(3)(4),2
分析:让学生解释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的含义,读懂题意,同时注意数学的结果应是最简形式。
例:下列集合各自的含义是什么?是否是相等集合?
}1|{+==x y x A ,}1|{+==x y y B ,}1|),{(+==x y y x C
解:集合A 为函数1+=x y 的定义域,集合B 为函数的值域,集合C 为函数1+=x y 图像上所有点,B A R B R A =∴==,,
思考:如何正确理解描述法表示的集合?
先看竖线左侧,确定代表元素的符号;再看竖线右侧,确定符号满足的条件。注意:描述法表示的集合是否相等取决于全体元素是否相等,与选择哪个符号来代表元素无关。 题后感悟:
1)列举法多用于元素个数较少集合,描述法多用于元素个数较多且共同特征明显的集合.
2)使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先弄清楚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集合;
②若通过上下文取值范围是明确的,则可省略;
③当共同特征用文字叙述时,竖线及左侧部分可省略;
④多层描述时,应当准确使用“且”、“或” .
3)集合是一个整体,已暗含“所有”、“全体”等含义,故{}中不可出现相关字眼.
2.课堂练习
例:设x ∈R ,集合A 中含有三个元素3,x ,x 2-2x .
(1)求元素x 应满足的条件;
(2)若-2∈A ,求实数x .
分析:(1)切入点---集合的元素需满足什么限制?思考点---元素的互异性?
(2)易错点---对元素互异性的检验
3.课堂小结
(1)知识点:集合的有关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常用数集,集合的表示方式;
(2)数学思想:分类讨论、方程思想等
4.课后作业
(1)已知集合2{|20}A x x x a =++=,若A 中没有任何元素,求a 的取值范围. 写出方程2(1)0x a x a -++=的解组成的集合.
(2)书本P12 习题A 组 3,4
(3)预习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