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江苏省苏州市平直实验小学校 鲁 莹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具备信息技术技能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注重理论讲解、忽视操作教学的做法,把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进行操作学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操作任务,使信息技术教学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高效进行。
一、设计趣味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思考、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带动每个学生都积极学习,使他们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在设计趣味导入时,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设计,利用精美的图案或有趣的动画、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发挥学习主动性,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学习方法,不断深入探索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在教学《认识电脑键盘》时,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个“打地鼠”的小游戏,每只地鼠上都有一个字母,地鼠出来后,敲击键盘上对应的字母,则地鼠被打死;反之地鼠藏到洞里。在趣味性的游戏中,学生对电脑键盘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键盘的分区和各分区的作用,学会了用键盘输入数字、字母和符号的方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利用生活中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让他们意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启发,使他们能独立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自信心。例如,在教学《认识画图软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先阅读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操作,掌握画图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的方法,并熟悉画图软件窗口的组成,熟练掌握工具箱中个别工具的使用及操作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能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积极性,通过主动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三、开展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很多家庭都有了电脑,连上了网络,一些学生在没有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就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有一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学生的这些差异,开展分层教学。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较难的操作任务,让他们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对于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操作的学生,教师要布置简单的操作任务,让学生打消对信息技术操作的畏惧,积极主动地进行操作练习,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设计多媒体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激趣作用和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采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利用直观的图片和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学习知识,能够让学生通过视觉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让他们能够掌握展示的信息技术知识,为进行信息技术操作打下基础。在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设计成图形结合的形式,把操作内容设计成小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掌握信息技术知识,通过观看操作视频掌握操作步骤。由于视频具有重复播放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教学课件上传到教学库中,让学生在进行计算机操作时点击学习,反复观看没有掌握的操作步骤,加深他们的记忆,实现有效的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Word软件》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媒体教学内容,利用大屏幕给学生播放Word软件的界面,讲授启动和退出word程序、word的窗口组成以及word文档的保存。之后,教师要把课件内容上传到教学库中,让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查阅课件内容进行巩固学习,掌握所学知识。
五、开展合作学习,提高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操作结合的学科。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知识,只依靠探索课本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操作过程中,一些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强,另一些学生的操作能力较差,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完成操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操作能力强和操作能力弱的学生结成小组,使他们在相互合作和探索中掌握信息技术操作。在给小组学生设计操作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操作能力,不能设计简单的操作任务,这样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出现无所事事的现象;也不能设计太难的操作任务,这样会使操作能力差的学生不能顺利完成操作。因此,教师要设计难易适中的操作任务,让小组中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使他们在积极的操作中完成操作任务。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操作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对他们的合作过程、操作结果、处理问题的做法等方面进行评价,多鼓励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让他们在教师的肯定中产生学习动力,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发挥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在合作中发展信息技术综合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每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完成操作,教师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和思考,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理解所学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发展创新思维,使他们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获得提高,实现素质教育下的高效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