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动学
考纲
三、药
动学
1.药物的
体内过程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
·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
·常见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
掌握
2.药物代
谢动力学
药动学基本概念及其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药-时曲线下面
积、生物利用度、达峰时间、药物峰浓度、消除半衰期、表观分
布容积、清除率等
熟练
掌握
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
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简单扩散!
Ⅰ、被动转运——简单扩散
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1)不消耗能量。

(2)不需要载体。

(3)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5)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
(1)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药物的解离程度受体液pH 值的影响
离子型非离子型
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
※pK a(解离常数)的含义:
>>是指解离和不解离的药物相等时,即药物解离一半时,溶液的pH值。

>>每一种药物都有自己的pK a。

若为弱酸性药物,则:
若为弱碱性药物,则:
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
A.10%
B.40%
C.50%
D.60%
E.90%
『正确答案』A
『正确解析』
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
即:解离度为107.4-8.4=10-1=0.1。

※四两拨千斤: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
◇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某弱酸性药物pK 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 值分别是1.4、7.4和8.4。

问该药物在
理论上达到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
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
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
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
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
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
『正确答案』A
『正确解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A.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快
B.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快
C.解离多,重吸收多,排泄快
D.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慢
E.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慢
『正确答案』D
『正确解析』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Ⅱ、主动转运
特点:
(1)需要载体,有特异性和选择性。

(2)消耗能量。

(3)有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经同一载体转运时,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如:青霉素与丙磺舒。

(5)与膜两侧的浓度无关。

※主动转运可使药物集中于某一器官或组织。

Ⅲ、膜动转运
1.胞饮
2.胞吐
(二)药物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1.概念: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方式:多数药物的吸收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意义:吸收快——显效快;
吸收多——作用强。

●注意:iV——不存在吸收过程。

2.影响吸收的因素:
1理化因素如:脂溶性、分子量
2给药途径(吸收途径)
吸入>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
3吸收环境如:pH值(酸酸碱碱促吸收)
4剂型如:溶剂>散剂>片剂
(1)消化道吸收
①吸收方式: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②口服给药: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面积大、血流量大、肠腔内pH 4.8~8.2)
吸收途径:肠粘膜→毛细血管→肝门静脉→肝→肝静脉→体循环;
★首过效应(首关效应):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

③舌下给药:
吸收途径:经口腔黏膜吸收。

特点:速度快,无首过效应。

④直肠给药:
吸收途径:经痔(上、中、下)静脉吸收入血。

优点:血流丰富,吸收快;
首过消除<口服(痔上静脉经肝脏入血,有首过消除)。

缺点:吸收不规则、不完全;
药物可对直肠黏膜有刺激。

⑤影响吸收的因素:
胃内的pH值(影响药物的解离,酸性药物在胃内易吸收)
肠内容物多少(影响吸收面积,餐前空腹吸收好)
胃排空、肠蠕动速度(影响吸收的时间)
——合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药物,吸收少;
——合用颠茄、6542、甲氧氯普安等,吸收多。

(2)注射给药的吸收
①特点:吸收迅速、完全。

②吸收方式:简单扩散,滤过。

③影响因素:
*注射部位血流量越丰富,吸收越快且完全;
*疾病状态影响注射部位血流,影响药物吸收;
*药物剂型: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等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

(3)呼吸道吸收:经肺泡上皮细胞或呼吸道黏膜吸收。

特点:速度快(似静脉给药),无首过效应。

缺点:剂量难控制,药物可能对肺泡上皮有刺激性。

适用的物质: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药物或气体。

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有机磷酸酯类等。

(4)皮肤和黏膜吸收:
吸收速度:破损皮肤>完整皮肤;黏膜>皮肤。

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透皮吸收)。

如:硝苯地平贴皮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等。

鼻腔给药:
特点:吸收面积大,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过效应;分子量<1000吸收迅速。

(三)药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1.分布
概念:药物吸收后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是药物自血浆消除的方式之一。

特点:药物分布不均匀,不同步;
方式:大多数以被动转运方式分布,如果以主动转运方式转运,则药物可集中于某一组织器官。

2.影响分布的因素
1与血浆蛋白结合
血浆蛋白有:清蛋白(白蛋白)、β-球蛋白、酸性白蛋白等;
一般规律:酸性药物多与白蛋白结合;碱性药物多与α1-糖蛋白结合;
特点:可逆性;饱和性;竞争性(竞争排挤,浓度增加);
如:华法林、非甾体类抗炎药、磺胺类药物、氯丙嗪主要与白蛋白结合。

2体内特殊屏障
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的屏障,有利于维持中枢内环境相对稳定;特点:致密,通透性差;
分子小,脂溶性高(极性小)的物质易于通过;
病理状态下通透性可增加。

胎盘屏障——特点:通透性高。

妊娠用药禁忌!!
血眼屏障——意义:局部给药。

3组织亲和力
如:碘——甲状腺
四环素与钙——络合沉积于骨骼及牙齿中;
硫喷妥钠——脂肪组织;
注意:药物浓积器官不一定是作用的靶器官。

4局部器官血流量
肝、肾、脑、心,这些器官血流丰富、血流量大,药物吸收后往往在这些器官迅速达到较高浓度。

再分布——药物从血流丰富的器官到其他组织器官的过程。

如:硫喷妥钠。

5体液的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弱酸性药物——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pH约7.4);
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pH约7.0)浓度较高。

举例:口服碳酸氢钠抢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四)药物的代谢
1.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结构变化,或称生物转化;
2.代谢部位:主要是肝脏;
3.药物代谢过程:
Ⅰ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Ⅱ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乙酰基、甘氨酸、硫酸等结合)
5.药物代谢酶:
专一性酶:
AchE COMT MAO
非专一性酶:
肝药酶——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酶系统,主要为细胞色素P450(CYP450)
6.肝药酶的特性
(1)选择性低:针对各种药物均有作用;
(2)变异性较大:个体差异大、先天、年龄、营养状态、机体功能状态、疾病等均可影响其含量及活性;
(3)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被“诱导”或“抑制”
◇肝药酶诱导剂,是指能使肝药酶数量增加,或活性提高的药物。

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地塞米松等。

举例:孕妇在产前两周服用苯巴比妥60mg/d,可诱导新生儿肝微粒体酶,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出,可用于预防新生儿的核黄疸。

◇肝药酶抑制剂,是指能使肝药酶数量减少,或活性降低的药物。

如:氯霉素、红霉素、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等。

举例:氯霉素与苯妥英钠合用,可使苯妥英钠在肝内的生物转化减慢,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可引起毒性反应。

>>肝药酶诱导剂(促使其它药物代谢加快)
——“酶诱导剂:二苯卡马利!”
>>肝药酶抑制剂(促使其它药物代谢变慢→蓄积、中毒)
——酶抑制剂:“红绿环抱夕阳美,异乡独坐葡萄醉”
口服苯妥英钠几周后又加服氯霉素,测得苯妥英钠血浓度明显升高,这现象是因为
A.氯霉素使苯妥英钠吸收增加
B.氯霉素增加苯妥英钠的生物利用度
C.氯霉素与苯妥英钠竞争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苯妥英钠游离增加
D.氯霉素抑制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减少
E.氯霉素诱导肝药酶使苯妥英钠代谢增加
『正确答案』D
(五)药物的排泄
1.概念: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是药物作用彻底清除的过程。

2.排泄器官:肾脏(主要)
肺(挥发性药物及气体)
胆汁
腺体(乳腺,汗腺,唾液腺汁)
3.肾排泄过程及影响因素
(1)肾小球滤过
→受肾功能的影响,肾功能下降使药物排泄减慢,
易引起蓄积中毒;
(2)肾小管分泌(主动转运)
→药物相互竞争分泌通道,举例:丙磺舒与青霉素
(3)肾小管重吸收(被动转运)
→受尿液pH与药物解离度的影响;
“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
一些由肾小管主动分泌排泄的弱酸性药物和弱碱性药物
弱酸性药物弱碱性药物
阿司匹林吗啡
头孢噻啶哌替啶
呋塞米氨苯蝶啶
青霉素多巴胺
噻嗪类利尿药
丙磺舒
4.胆汁排泄
(1)途径:肝脏——胆汁——肠腔——粪便。

(2)肝肠循环:自胆汁排进十二指肠的结和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后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使药物
作用时间延长。

药时曲线有双峰现象。

举例:洋地黄毒苷的肝肠循环比例25%,T1/2:5~7天,作用消失需2~3周。

二、药动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参数
(一)药物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其临床意义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四)多次给药血药浓度的特点
(五)房-室模型
(一)药物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药物浓度(或对数浓度)为纵坐标,绘出的曲线图,为时-量曲线。

1.峰浓度(C max)和达峰时间( T max):
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C max)及其出现的时间( T max)。

2.血管外途径给药的3期:
①潜伏期:用药后到开始出现疗效的一段时间。

②持续期: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其长短与药物的吸收及消除速率有关。

③残留期:药物降到有效浓度以下至完全清除的时间。

(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其临床意义
1.表观分布容积(V d)
V d概念:是理论上或计算所得的表示药物占有体液容积
(单位:L或L/kg)
注意:V d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故称“表观”分布容积。

V d的意义:①可以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
②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③可以判断药物排泄速度。

①可以进行血药浓度与药量的换算——如何换算?
例1:药物A注射给药。

已知药量为D A,已知Vd A,则血药浓度
例2:患者药物B中毒。

测得血药浓度为C B,已知Vd B,则药量D B = C B×Vd B
②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怎么推测?
例如:一体重60kg的人,体液总量约为42L。

若V为5L→药物分布于血浆中
若V为10~20L →药物分布于细胞外液
若V为40L →全身体液
若V为100L →全身+于某一器官或组织中蓄积
③可以判断药物排泄速度——如何判断?
V d越大——药物体内分布越广——排泄越慢;
V d越小——药物体内分布越小——排泄越快。

某药的表观分布容积为40L,如欲立即达到4mg/L的稳态血药浓度,应给的负荷剂量是
A.13mg
B.25mg
C.50mg
D.100mg
E.160m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V d=D/C
D=V d·C=40L·4mg/L=160mg。

2.曲线下面积(AUC):
——反应一次给药后一段时间药物在体内的总量
3.生物利用度(F)
概念:指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分量及速度。

公式为:
意义:评价药物吸收程度和速度。

意义:比较2种制剂的吸收情况,评价制剂质量。

4.消除速率常数( K )——指单位时间内消除药物的分数。

如:某药物的K值为0.17h-1,即每小时消除剩余量的17%。

5.半衰期(t1/2)——指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6.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机体能将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清除。

◇Cl=Cl肾脏+Cl肝脏+Cl其他
◇单位:L/h或ml/min
◇意义:反映肝肾功能
A.达峰时间
B.曲线下面积
C.半衰期
D.清除率
E.表观分布容积
1.可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指标是
2.可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指标是
3.可反映药物在体内基本分布情况的指标是
4.可用于确定给药间隔的参考指标是
『正确答案』A、B、E、C
『答案解析』A.达峰时间——反映药物吸收快慢的指标
B.曲线下面积——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指标
C.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的参考指标
D.清除率——反映肝肾功能的指标
E.表观分布容积——反映药物在体内基本分布情况的指标(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1.一级动力学消除
2.零级动力学消除
一级动力学消除零级动力学消除
别称线性消除、恒比消除非线性消除、恒量消除
定义
·消除速度(单位时间消除药量)
与当时药量成正比;
·停药后,经5t1/2,药物基本消除
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而是一个固定的值
t1/2
(半衰
期)
恒定
t1/2=0.693/K
没有固定的半衰期
重要性
多见
是绝大多数药物在治疗量时的消除
方式
少见
只有极少数药物、或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
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的时候
某药在体内按一级动力学消除,在其吸收达高峰后抽血两次,测其血浆浓度分别为150μg/ml及18.75μg/ml,两次抽血间隔9小时,该药的血浆半衰期是
A.1小
B.1.5小时
C.2小时
D.3小时
E.4小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半衰期是固定的,则第一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150÷2=75;第二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75÷2=37.5;第三个半衰期后血药浓度是37.5÷2=18.75。

证明经过3个半衰期血药浓度从150降到了18.75。

时间间隔是9小时,9÷3=3,故半衰期是3个小时。

(四)多次给药血药浓度的特点:
1.连续给药5个t1/2后,血浆中药物浓度达到稳态浓度(C SS)——又称坪值。

2.达到C SS时,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半衰期数一次用药体内存留量多次用药体内蓄积量
1 100%×0.5= 50% 50%
2 100%×(0.5)2=25% 75%
3 100%×(0.5)3=12.5% 87.5%
4 100%×(0.5)4=6.25% 93.75%
5 100%×(0.5)5=3.125% 96.88%
6 100%×(0.5)6=1.56% 98.4%
7 100%×(0.5)7=0.78% 99.2%
说明:按一级消除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每个一个半衰期给药,经5个t1/2(半衰期)达稳态血药浓度。

3.坪值(C ss)高低与单位时间内(每日)药量成正比。

——药量越大,坪值越高;药量越小,坪值越低。

4.血药浓度的波动幅度取决于给药间隔。

——给药间隔越小,波动越小;间隔越大,波动越大。

如:静脉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最小。

5.单位时间内(每日)给药量不变,则坪值不变。

——给药间隔小,波动小;间隔大,波动大。

6.首剂加倍:是指第一次用药量是常规剂量的两倍(200%)。

特点: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值;
例如:洋地黄毒苷半衰期为36个小时,达坪需一周时间。

A.经2~3个t1/2后可达稳态浓度。

B.稳态浓度水平提高,但达稳态浓度时间不变
C.波动度减少
D.时量曲线波动幅度加大,呈脉冲式变化
E.用药后立即达到稳态浓度
1.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小于1个t1/2,增加每次给药剂量而不改变给药间隔时
2.重复给药,给药间隔大于1个t1/2,不改变给药剂量时
3.重复给药,给药间隔等于1个t1/2,首次给予负荷量
4.重复给药,不改变给药剂量,缩短给药间隔时
『正确答案』B、D、E、C
(五)房-室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