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3页PPT
合集下载
复习课件: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人民版】【课件】〖必修一〗
3.高潮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主权在民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权分立
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内阁制
由议会多数党组织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共和代议制
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思想文化上: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十月 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
7、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 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 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是辛亥革命历史局限 性的基本体现,也是留给后人的根本教训。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人民负担, 主要原因
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起义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起义
2.前期斗争
(1)初期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 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 廷对峙。 (2)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
(1)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 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
发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腐朽统治,
(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
主权在民
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权分立
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内阁制
由议会多数党组织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共和代议制
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3)思想文化上: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进的资产 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十月 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
7、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 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它缺乏一个能 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以及 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这是辛亥革命历史局限 性的基本体现,也是留给后人的根本教训。
根本原因 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重了人民负担, 主要原因
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起义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发动起义
2.前期斗争
(1)初期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诸王,初步 建立了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 廷对峙。 (2)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打到天津郊区,孤军深入,最后失败。 ②西征:西征军与曾国藩的湘军激战,石达开进军江西,夺取
(1)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黑暗。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 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
发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腐朽统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第4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58ppt
封建性:
规定了天王集权专制、官员世袭制、等级制,没有摆 脱封建主义的藩篱。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1)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担负任务新: 反封同时反侵略; 3)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所属范畴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不同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
工人阶级(中共)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走社会主义道路
发动群众的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 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
深度、广度
充分,土地没解决
B《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1)性质: 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2)特点: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3)内容:
政治: 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文教: 学习近代教育和先进技术 外交(补充):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4)评价:
二、辛亥革命(1911年)
1、背景 ⑴、主要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反动面目完全暴露 ⑵、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⑶、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 ⑷、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1894年 檀香山 性质: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人民版 必修第一册
第4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与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何谓民主革命?
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封建专 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通常 由资产阶级领导,故又称资产阶级革 命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一轮复习必修第单元考点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PPT精选文档
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次腾飞。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 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热 情。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③ 法律上,颁布了《临时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 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统治的进步意 义。④思想上,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 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⑤社会生活上, 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运用提升】1912年春,下列所示文献相继发表,从 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要考虑( )
A.武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筹备建立中华民国 C.限制袁世凯权力,维护共和政体 D.确立美国式的总统制
【解析】武昌起义后由于形势所迫,孙中山允诺如果 清帝退位,宣布共和,他就正式宣布解职。《宣统帝 退位诏书》的发表标志着清朝统治的覆灭,也意味着 袁世凯将成为民国总统,获得大权。在这种背景下,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和颁布《临时约 法》,以更好地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A 项指1894年兴中会成立至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阶段, B项指武昌起义至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阶段,D项 则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任内。答案C。
中华民国和南京临时政府
【辨析】中华民国是1912年~1949年,中国国名的称 号,即国号。中华民国前后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即南京 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 期。
南京临时政府是特指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南京建 立的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南京临 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1日,只存在了三个月,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 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校对:李炳璋(原名李东升) 更多精彩请加824135830 请告诉的姓名 &省份&文理&学校...谢谢 更多精彩请加61955377 请告诉你的姓 名&大学名称&专业...谢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 件:太平天国 (共35张PPT)
材料二
2.清政府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材料三
1846 年 ——1850 年 , 两广地区水、旱、虫灾 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3.严重的自然灾害加剧阶级矛盾
材料四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 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 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 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 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 4. 理论基础: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文章。
3.重建领导核心
⑴新领导核心
军事: 陈玉成、李秀成 行政: 洪仁玕
⑵洪仁玕提出行政纲领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 目的:
时间: 人物: (1)体现资本主义色彩的内容有哪些? (政治、经济、外交、社会福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 向西方学习,倡导政治、经济、文教改革 (2)如何评价? ①先进性、进步性:
件,处于战争环境
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潮流),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 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 ----超越当时中国国情,未能真正实施。 ★《资政新篇》未能实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失败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
探究:太平天国运动为何失败?
1.定都天京
天京
B
B
A金田
天津
北伐、西征
天京 上海
湖口
军事 行动 目的 领导 结果 作用
北伐
西征
东征 充实力量 秦日纲 石达开 夺扬州 破江南江北大营 达到全盛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林凤祥 李开芳 失败 赖汉英 石达开 败湘军 进江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人民版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导语』 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的农民起义。在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中未曾直接涉及。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 的要求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江浙地区经济发展 以及晚清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需重点关注。
解析 据材料“消灭清朝农村社会……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平等主义社会 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可知是《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 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故B项正确。 答案 B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考法1 《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考题1】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 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 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4.评价 (1)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__反__封__建__反__侵__略____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
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教训:农民阶级作为___小__生__产__者___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无法承
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 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 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 大同之世。这些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 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名师导语』 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
侵略的农民起义。在近五年的全国卷高考中未曾直接涉及。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 的要求来看,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尤其是对江浙地区经济发展 以及晚清中央集权统治的影响需重点关注。
解析 据材料“消灭清朝农村社会……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平等主义社会 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可知是《天朝田亩制度》。它反映了 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 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故B项正确。 答案 B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考法1 《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及其成因
【考题1】 (2016·江苏单科,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 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 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D
4.评价 (1)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__反__封__建__反__侵__略____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
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教训:农民阶级作为___小__生__产__者___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无法承
担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洪秀全试图建立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 洪秀全出身儒生,深受儒学的影响,自称“天王”,宣扬王权天授,建立君主专 制政体,推行一套封建礼制和各种封建政策,设计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向往 大同之世。这些不合时代潮流,甚至违背历史方向,带有落后性。他试图建立 的宗教天国难以实现,迟早会使人民失望。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七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作业课件人民版
5.革命派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史实作了深刻批判:“条约 之事终,和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 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 ) A.揭露民族危亡出现的根源 B.号召废除不平等条约 C.发动民众开展反帝斗争 D.宣传暴力推翻清政府
【解析】选D。根据材料“条约之事终,和成而国亡随之……故欲免瓜分,非先 倒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可知革命派开展上述批判,旨在宣传暴力推翻清政 府,故选D。
【加固训练】 1.1901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捐纳职官,流弊滋多,即行永远停止;1906年,度支 部再次奏请停止买官捐输。但1910年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捐 纳一项的收入为565万两。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吏治变革成效显著 B.体制流弊积重难返 C.抵制革命收效甚微 D.财政改革步履维艰
C.明治维新
D.辛亥革命
【解析】选D。辛亥革命爆发前,清政府进行“新政”,但因为“预备立宪”的 骗局及改革中加重人民的负担,导致政治离心力增强,从而发生辛亥革命,这符 合材料中的“松动崩溃论”,故选D。
8.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 分子精英为主的集合体,非常有限的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华 侨……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 事斗争。”这表明( ) 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 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 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 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
【解析】选A。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产生 了宗派、保守和安乐的思想,故选A;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变法,不具备安乐 的思想,排除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遭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最终走向失败, 排除C;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源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排除D。
高中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课太平天国(共21张PPT)
在全国建立有力的统治的原因之一。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海国图志》
•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天朝田亩 制度》内容
A
凡分田,照 人口,不论 男妇
《资政新篇》 统一政令,
内容
依法治国
B
C
凡天下田,天 凡天下田,
下人同耕,此 丰荒相通,
处不足,则迁 此处荒,则
C
D.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
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
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
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A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 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阶级、时代的局限。 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 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解决朝廷饷银的 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彼处
迁彼丰处
听取社会舆论;兴办保险事
反对迷信
业
D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 慈善机构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
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锋,此固然矣。然洪、
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
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现解是
A.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B.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 C.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 A、《天朝田亩制度》 • B、《资政新篇》 • C、《天演论》 • D、《海国图志》
• 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
《天朝田亩 制度》内容
A
凡分田,照 人口,不论 男妇
《资政新篇》 统一政令,
内容
依法治国
B
C
凡天下田,天 凡天下田,
下人同耕,此 丰荒相通,
处不足,则迁 此处荒,则
C
D.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
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
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
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A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对后 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局限:阶级、时代的局限。 教训: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
• 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 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解决朝廷饷银的 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
彼处
迁彼丰处
听取社会舆论;兴办保险事
反对迷信
业
D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兴办医院和 慈善机构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
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锋,此固然矣。然洪、
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
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现解是
A.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B.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 C.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考部分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改革方案,如土地改革、妇女解放等。这些方案在当时的中国 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民主革命者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式。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 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 立湖北军政府。
各地响应
随后湖南、陕西、江西、 山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朝统治
辛亥革命过程
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 岗起义、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影响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辛亥革命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 领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改革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 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民主革命者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方式。
辛亥革命的过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革命 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成 立湖北军政府。
各地响应
随后湖南、陕西、江西、 山西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建立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 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辛亥革命的影响
推翻了清朝统治
辛亥革命过程
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黄花 岗起义、武昌起义、南京临时政府成 立、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
影响比较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
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和崩溃,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 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辛亥革命影响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辛亥革命也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建立政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北伐、西征,占 领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为天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土地改革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这一 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3单元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
a
17
1. 判断正误 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民族矛盾的激化。(×) 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太平天 国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 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a
18
②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侵略的任务,是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
a
28
史料二画线部分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何在?
试答: 提示:①领导人大兴土木,奢侈享乐。②领导人失去进取 心。③等级森严。
a
29
【史料三】 1860年……在进攻上海时,英法联军配合清 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损失惨重。……最终,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运动失败了。
——高中人教版必修一
a
30
史料三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何在? 试答: 提示: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A. 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 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 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a
42
解析:讼师和打官司是专制社会的名词,而律师和起诉是 民主社会的名词,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故A 项正确;B项是秦朝时期郡县制的推行;C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D项是工业革命或工业化建设。
试答:
提示:主权在民体现了西方民主的基本特征;三权分立制 参照了美国;责任内阁制效仿了英国。
a
23
考点研析•分层突破
a
24
Step1 微考点——图文证史深化 微考点1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史料一】 李秀成论“天朝十误” 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六、误翼王与主不和,君臣而忌,翼起狈(猜)心,将合朝将 兵带去。 八、误封王太多,此之大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李秀成
②军事:破江北大营→________大捷→破江南大营→东征→安庆保卫 战。
(3)最终失败:________,洪秀三全河病镇逝,天京陷落。
1864年
[学法引领]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意义
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一
环。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民主
考
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
纲 (1)太平天国运动
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要 (2)辛亥革命
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
求
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伟
大的历史意义
02
基础攻关
主干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原因
②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________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东京
(4)军事:发动___黄__花__岗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
高潮。
(5)时机:四川____保___路__运___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高潮
五(色1) 成旗立 民 国 : 1912 年 元 旦 , 孙 中 山 宣 誓 就 职 , 定 都 南 京 , 以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 发展均有影响,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阻碍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 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 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因而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②军事:破江北大营→________大捷→破江南大营→东征→安庆保卫 战。
(3)最终失败:________,洪秀三全河病镇逝,天京陷落。
1864年
[学法引领] 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 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
意义
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一
环。作为完全意义上的民主
考
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
纲 (1)太平天国运动
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
要 (2)辛亥革命
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
求
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伟
大的历史意义
02
基础攻关
主干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兴起原因
②同盟会:1905年在日本________成立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
东京
(4)军事:发动___黄__花__岗_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
高潮。
(5)时机:四川____保___路__运___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高潮
五(色1) 成旗立 民 国 : 1912 年 元 旦 , 孙 中 山 宣 誓 就 职 , 定 都 南 京 , 以
②《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当时的思想和经济 发展均有影响,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阻碍作用: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资 本主义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太平天国运动的《天朝田亩制度》却旨在建立 小农经济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天国,因而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一轮复习课件: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二 辛亥革命
概念辨析
辛亥革命
广义: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 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斗争的全 过程。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的武昌起义。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二 辛亥革命
背景
政治:民族危机加深,改良式的变革相继失败;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思想的传播;组织:兴中会、同盟 会等革命组织相继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爆发形成革命风潮;1911年 四川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良机。
【审清题意】
“1862年”、“上海”
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 【获取有效信息】
“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 注意材料中的“1862年、上海”
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 关键信息,符合太平军将领李秀
败。”这位将领是( )
成的辉煌战绩,故选C项;秦日纲
A.秦日纲 B.陈玉成 C.李秀成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课程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7.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 中国近代化的根本阻力来自于封建势力,所谓“减少了阻力”主要指太平天国 运动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加速了它的崩溃。
8.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启示是什么?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承担领导中国 民主革命胜利的重任。
甲图中清初期的“剃发蓄辫”是 因为清朝统治者强行推行民族发 饰,而乙图中民国初期的“剪辫” 是因为与辛亥革命的革命宗旨有 关,两幅图充分说明习俗变迁与 当时政治密切相关,故本题选择B 项。A项、C项、D项与材料不符, 故排除。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考复习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53张PPT)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误区警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 点 分求社会发展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 层 突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前者追求平均的理想社 破会,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
质区别。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不论男 点 分妇”“人多则多分”“妇女和男子一样”等规定。从史料 层 突中可以看出《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____________ 绝对平均主义 的原则 破,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___的愿望;体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6)后期斗争 点 分 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 层 洪仁玕 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突________ 破 ②稳定天国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
营,在________ 三河镇 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运动失败。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3.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背 太平天国强盛时 景 期 主 要 内 容
《资政新篇》 (1859年)
太平天国衰落时 期
(1)政治:以法 (1)以户为单位, 治国 不论男女,按人口 (2)经济:发展 和年龄平分土地 工商业资本主义 (2)每户留足口粮 绝对平均主义 (3)文化:开设 ,其余归国库 新式学堂 (1)是几千年来农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 命 题 研 析 对 测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误区警示]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 点 分求社会发展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 层 突一种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关系,前者追求平均的理想社 破会,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二者设想的社会制度有着本
质区别。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的“不论男 点 分妇”“人多则多分”“妇女和男子一样”等规定。从史料 层 突中可以看出《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____________ 绝对平均主义 的原则 破,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___的愿望;体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6)后期斗争 点 分 ①重建领导核心: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让 层 洪仁玕 总理朝政,实行政治改革。 突________ 破 ②稳定天国局势: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
营,在________ 三河镇 全歼湘军精锐部队。 ③天京陷落: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 天国运动失败。
返回目录
第7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3.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1853年)
背 太平天国强盛时 景 期 主 要 内 容
《资政新篇》 (1859年)
太平天国衰落时 期
(1)政治:以法 (1)以户为单位, 治国 不论男女,按人口 (2)经济:发展 和年龄平分土地 工商业资本主义 (2)每户留足口粮 绝对平均主义 (3)文化:开设 ,其余归国库 新式学堂 (1)是几千年来农
• 考 点 分 层 突 破 • 命 题 研 析 对 测
【导与练】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5页PPT
谢谢!
பைடு நூலகம்
【导与练】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太平 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课件新人教版必
修
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 当勉励 ,岁月 不待人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高考历史一轮综合复习课件:第8讲(人教版)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 [考 纲] 1.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 [课 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2.简 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①主和要阶原级因矛:盾鸦空片前战激争化后。,中国面临的 民族矛盾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 阶级矛盾。
• (2)外部原因: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 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 盾。
大总统。
• 粤省历史: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中山 不愧为高举“政治革命”旗帜、推翻中国漫 长帝制的反封建斗士,为中国描绘出一幅任 何人、任何权力都受到制约,都处在公民真 正有效监督之下的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蓝图。
(2) 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 制
• 粤省历史: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人,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 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 强烈地冲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 侵略者的入侵。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时间:1853年颁布。 ②内容: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1)《亩天制朝度田》③意的义强和烈局愿限望:,突但出它反体映现了的农绝民对要平求均获主得义土地 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 [考 纲] 1.1840-1900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辛亥革命。
• [课 标]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和局限性。2.简 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 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原因①主和要阶原级因矛:盾鸦空片前战激争化后。,中国面临的 民族矛盾
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民主共和
观念深入人心。
④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 太平天国运动
主题1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 (1)根本原因:封建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激化了 阶级矛盾。
• (2)外部原因: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 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 盾。
大总统。
• 粤省历史: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孙中山 不愧为高举“政治革命”旗帜、推翻中国漫 长帝制的反封建斗士,为中国描绘出一幅任 何人、任何权力都受到制约,都处在公民真 正有效监督之下的民主共和政治的理想蓝图。
(2) 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
②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君主专制 制
• 粤省历史:洪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
人,他领导发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中国农 民战争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革命, 强烈地冲击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打击了外国 侵略者的入侵。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①时间:1853年颁布。 ②内容:涉及土地和产品分配。 (1)《亩天制朝度田》③意的义强和烈局愿限望:,突但出它反体映现了的农绝民对要平求均获主得义土地 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历史新高考一轮复习课件专题二课题六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按照 《天朝田亩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资政新篇》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它明确提出了学习西方 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主张平等的外交等。但是,《资政新篇》没 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共鸣。
战争经过及重要战役
战争经过
太平天国运动自1851年开始,至1864年结束,历时14年。期间经历了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 西征到天京事变、石达开出走、洪秀全病逝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重要战役
包括长沙战役、武汉战役、南京战役、北伐战役、西征战役等。其中,北伐战役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西征战役则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而天京保卫战则是太平天国最后的决战,最终因内部腐败和外部势力的联合 绞杀而失败。
保路运动的过程及结 果
保路运动在四川尤其激烈,清政府派 兵镇压,造成流血事件。四川保路运 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 条件。
武昌起义的经过及意 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迅速占领武汉三镇。全国各地纷纷响 应,宣布独立。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 的开始,它的爆发标志着清王朝的覆 灭和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的崛起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 据的局面。北洋军阀作为当时实 力最强的军阀集团,逐渐崛起并
掌握了中央政权。
军阀混战与割据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派军阀为 争夺地盘和权力展开了激烈的混 战和割据。他们各自为政,导致 国家破坏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课时2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解析:选 A。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皇上 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 为 妖 魔 ”“ 要 求 ‘ 学 尧 舜 之 孝 弟 忠 信 , 遵 孔 孟 之 仁 义 道 德’”。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初期信奉拜上帝 教,倡导平等和大同,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迅速;太平天国运 动后期,尤其是天京变乱后,洪秀全等人逐渐腐化,太平天 国运动逐渐由盛而衰,拜上帝教日益失去其意义。就选项而 言,A 项说法比较委婉地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对待孔教态度 变化的主要原因;B、C 两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 项在题干 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
6年 0考
考纲Biblioteka 辛亥 革命考点(1)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 (3)中华民国成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2013·全国卷Ⅰ,
T29)晚清现代化 的趋势(洋务运 动、戊戌变法、
6年 1考
辛亥革命)
考纲
考情 分析
考点
考向及频率 6 年全国卷考向 频率
专题五 列强侵华与中国的民主革命
课时 2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考点一 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
反封建 平均主义
西方 工商业 新式学堂
资本主义
考点二 辛亥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 民主革命
黄花岗 新军
武汉三镇
同盟会
五色旗
封建专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 封建君主专制 帝国主义 民主共和
【微点拨】 【易误辨析】 正确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运动的爆发主要是阶 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根本原因是阶 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