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与策略
1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
教师信息素养是教师根据信息社会环境及其教学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

目前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现状主要有3个方面的表现。

1)当前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意识,但是缺乏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大部分教师制作和应用课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缺乏把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在教学中的方法。

2)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经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掌握使用演示文稿进行讲课和利用校园网进行备课的能力,能根据教学需要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具备从网上查找所需资源的能力,但是熟悉制作课件及网页用的图形处理软件的人数较少,应加强photoshop等图形软件的培训,并且教师自行开发课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应多组织该项能力的培训。

3)虽然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学习理论,但是对当前学习理论的了解现状不容乐观。

多数教师认识到信息时代教师应该具备课件制作与应用技能,他们认为多媒体课件与网页制作技能是目前上好一堂课最需要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加强这些能力的培训。

2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
2.1 建立教师信息素养课程体系
根据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信息素养课程的比较和目前信息技术培训内容的分析,可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具体内容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培训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使培训者能
够轻松熟练地使用信息技术;第二层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第三层次,信息技术在教师所教学科中的具体应用的经验与案例,分析本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案例。

2.2 逐步完善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机制
1)校本培训。

这种方式指基于学校组织的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活动,主要包括学校组织闲暇时间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等。

应该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和教学骨干的作用,通过能者为师、远程教育等形式,结合教学实际,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信息技术和学校实际的结合,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

2)远程教育。

这种方式主要是指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融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

各教育部门可以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

3)自主学习。

这种方式是指非组织性的、自发的教师自我提升信息素养的活动组织,主要包括阅读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相关杂志;参加网络论坛的专题讨论,交流经验,自由发言,展示自我,争取支持;积极参与各种研讨会、发表教学成果等。

要积极开展网上培训,为教师提供便捷、优质的培训资源,鼓励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交互功能进行自主的协作式的学习。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师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任务驱动式
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并把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贯通起来。

它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接近真实的情景,利用所创设的情景,指导学生通过对情景的观察、思考和操作,完成意义建构,以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

它要求教师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要向教师展示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秀案例,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整合的方法、整合的思路,同时要鼓励教师运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结合最具有整合意义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自己的整合案例。

3 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3.1 重视信息意识素养的先导作用
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让学科教师掌握技术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培训技术的过程中转变学科教师的传统观念。

只有全面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学科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

3.2 积极创设信息活动环境
信息活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条件和教学信息资源等是物质环境;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进修制度以及评价和激励机制,开展课题研究等是文化环境。

良好的信息活动环境,有利于交流、合作和创新,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全
面提高。

通过创设良好的信息活动环境,可以促进教师产生积极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资源的强烈意识和欲望,自觉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技术,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学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观念,并在信息活动中不断形成相关的能力。

3.3 建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资培训教材
目前,县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教材。

进修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多以学科教学法为主。

由于没有教材,培训者往往各施其法,通过参阅相关的教育类书刊进行备课,存在课程设置随意性大,系统性、科学性相对较差等问题。

因此,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迫切需要开发、建构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教材。

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科资源库的建设备受关注。

建构一种包括传统文字教材形式在内的,把专家讲座、录像资料、网上资源、优秀教师资源等整合一体的,超文本、非线性、立体化的多媒体师资培训教材体系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3.4 建构网络环境下的师资培训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一直是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同样,评价也是师资培训的“难点”。

传统的师资培训,沿用“笔试”或者“论文”的形式,采取“优秀”“良好”“及格”的等级评定教师的培训成绩,关注的只是培训结果。

至于教师的学习过程,则无从反映。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师资培训方式,由于“培训网站”的建立,建构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成为可能。

用创建“学习主页”的
方式,达到了解教师学习情况的目的。

在师资培训中应用这种“文件夹”式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能让培训者通过阅读“主页”,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并及时对教师的学习状况做出反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激发教师的上进心,增强彼此间的竞争意识。

教师在建设个人或者小组学习主页的同时,也是教师信息素养自我培养与提高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