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营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30年的改革开放,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所贡献的GDP 从1979年的1%到现在的80%以上,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研究中国私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重要问题:一,中国私营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二,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三,私营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私营经济重要力量中国经济
正文:
一、中国私营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首先,以下是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关于中国私营经济的宏观统计数据:
(一)私营企业高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增长较快。

全国实有私营企业498.1万户,比上年增加68万户,增长15.8%。

私营企业实有户数超过20万户的省市有:江苏省59.9万户、广东省55.1万户、上海市50.7万户、浙江省40.6万户、山东省36.3万户、北京市30.5万户,四川省20.9万户,以上7个省市实有户数之和占全国总户数的59%。

私营企业集团5594户,增加548户,增长10.9%。

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金)76028.5亿元,比上年增加14697.4亿元,增长24%。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实有118.6万户,比上年增加27万户,增长29.5%。

其中注册资本100万元~500万元的86.2万户,增加18.3万户,增长27%;注册资本500万元~1000万元的18.7万户,增加5.3万户,增长40.1%;注册资本1000万元~亿元的13.3万户,增加3.2万户,增长31.3%;注册资本亿元以上的4245户,增加1196户,增长39.2%。

全国实有私营有限责任公司386.3万户,比上年增加56万户,增长17%,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77.6%,比上年增加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5360.1万人,增加679万人,增长14.5%,占私营企业从业人员的81.4%,比上年增加1个百分点;注册资本70603.3亿元,增加13827.5亿元,增长24.4%,占私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92.9%,比上年增加0.3个百分点。

独资企业实有98.5万户,比上年增加11.6万户,增长13.3%,占总户数的19.8%,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019.3万人,增长9.5%;注册资本4002.8亿元,增长17.2%。

合伙企业实有13.1万户,增加3630户,增长2.8%,占总户数的2.6%,比上年减少0.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188.3万人,下降3.8%;注册资本683.6亿元,增长8.7%。

(二)、个体工商户实有户数持续增长,资金数额增幅较大。

个体工商业持续增长,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2595.6万户,比上年增加131.7万户,增长5.4%。

从实有户数看,最多的是广东245.8万户,其次为江苏187万户、浙江179.8万户、山东176.6万户、四川167.4万户。

全国有28个省区市实有个体工商户户数呈现增长态势。

其中,增长较快的省区市是:北京75万户、增长15.1%,重庆50.3万户、增长13%,贵州48.6万户、增长12.7%,西藏6.9万户、增长11%,吉林49.2万户、增长10%,安徽120.1万户、增长8.2%,广东增长8.1%。

全国个体工商业资金数额继续快速增长,实有6468.8亿元,比上年增加659.3亿元,增长11.4%;户均资金数额2.5万元,增加1343元,增长5.7%。

从实有资金数额看,最多的是江苏719.3亿元,其次为浙江620.9亿元,辽宁563.4亿
元,广东552.3亿元,山东397.7亿元。

全国有11个省区市个体工商业资金数额增长率超过20%,增长最快的是西藏14.3亿元、增长31.8%,其次为北京110.3亿元、增长28.4%,重庆93.5亿元、增长26.3%,安徽194.3亿元、增长26%,云南176.8亿元、增长25.3%,甘肃59.3亿元、增长25%,山西202.3亿元、增长24%,四川256.1亿元、增长23.6%,江西187.3亿元、增长23.4%,宁夏23.4亿元、增长23%,江苏增长20.6%.
2006年,私营经济已取得了如此之大的成就,5年后的今天,它更是如一辆马车,不停地奔驰。

实践证明,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的支撑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私营经济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目前,私营经济已经占GDP的80%左右,占经济增量的70%-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私营经济现已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绝对主体。

私营经济在就业上的贡献,为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增加人民财富,促进社会公平。

家庭财产普遍增加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大幅度增加,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社会效率,激发企业创新意识。

私营企业自负盈亏,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必须采取高效率,低成本与其他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竞争,才能求生存与发展,正是私营经济的效率推动了社会资本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私营经济在这一方面也做着较大的努力。

(四)、平衡地区发展,贡献公共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私营经济发展是改变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一个主要因素。

80年代中期以来的江浙等地,90年代中期以来的福建等地,都是主要靠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才得以迅速赶上并超过全国增长水平的。

私营企业已经成为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

如参与中国光彩事业活动的有近2万家私营企业,近5年的各项光彩公益事业捐赠总额超过150亿元,年均30亿元。

因此,发展私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一)、行业准入壁垒依然存在。

对于这个问题,现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一种“玻璃门”的说法:即看得见,进不去,一进就碰壁。

尤其是一些垄断部门、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如通信、广电、邮政、电力、金融等等表现更为突出,一些部门为保护自己的部门利益,甚至搞起了“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还有一些行业虽然让你进入,但设限严格,门槛非常高,甚至高到只有行业内原有企业能维持或少数实力很强的企业才能进入。

对于准入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有的非公企业家反映说,“上面放,下面望,中间是道顶门杠”;“两头热、中间冷”。

这个中间,指的就是我们一些实权部门,由于这里面掺杂着较多利益关系,才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甚理想。

(二)、私营企业融资环境不容乐观。

融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银行方面的,也有企业方面的,更有体制环境和历史传统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银行,银行贷款的风险性和由此承担的责任,以及商业银行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它们只能是“避高风险、爱低风险”,因此要解决融资难题,开辟和拓宽符合中小
企业融资需求特性的融资新渠道。

商业银行也应积极转变观念,切实改善对非公中小私营企业的金融环境。

政府扶持国有经济的偏好决定了国有金融资源过多地注入了国有企业,同时也导致民间金融机构大多发育迟缓。

此外,在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融资方面,我国证券市场是政府强制性的结果。

其建立的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尝试,确保资金流向国有上市公司。

因此尽管国有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普遍低于未上市的私营企业,但目前国有上市公司占整个上市公司总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私营企业的上市公司。

(三)、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现有法律对私营企业的有效保护还不够。

我国曾先后两次修宪,对私有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进行保护,但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在法律层次上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明确。

我国现行调整企业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没有摆脱传统思想,仍然按照所有制投资主体、组织形式、投资区域等原则制定。

(四)、私营企业税收政策问题。

目前对非公企业的税收政策还存在一些歧视现象,没有做到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这加大了私营企业成本负担,抑制了投资动力和企业活力。

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对私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私营企业的发展前景。

(一)私营经济继续保持高于全国水平快速发展,但增长率相对下降。

(二)私营经济效率与效益将会进一步提高。

(三)私营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但仍面临种种困难与矛盾。

(四)私营企业“走出去”将明显加快。

综上所述,则是对我国私营经济的分析,私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振兴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晓峰,林求。

我国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的“市场失效”——现状分析、理论解释及政府的现实选择[J]. 经济问题探索,2003(8):53-57.
2,张勤,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是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1期第17~21页。

3,厉以宁,四道槛阻碍非公经济发展,企业家信息,2007年02期
4,2006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及监管基本数据统计,国家统计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