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玩数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玩数图》教案
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以及圆形。

2.能够描述并且区分不同的几何图形。

3.能够用正确的术语描述几何图形的特征,如直线、曲线、边、角等。

4.通过学习不同图形的组合、拆分,加强对图形的认知和空间想象力。

5.通过互动探究及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黑板、板书、幻灯片等教学硬件设备。

2.教师需要准备好各种几何图形的实物,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直线和曲线等。

3.需要为每个孩子准备一套尺子、直尺和圆规。

4.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几何图形的复合题目,并将其呈现在幻灯片上。

3. 教学过程
3.1 热身(5分钟)
1.让学生自由练习用尺子、直尺和圆规测量不同几何图形的边长和周长。

2.让学生互相展示自己测量的结果,并组成小组讨论哪个组员的结果最接近实际结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3.2 导入(5分钟)
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出示展示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描述图形的特征和名称。

3.3 探究(30分钟)
1.教师出示不同几何图形的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抚摸、探索、思考,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2.学生自由地将各种几何图形进行组合,拆分并制作自己的图形。

3.学生互相检查对方的图形是否正确,并交流图形组成方式。

4.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换笔记,记录和总结本次探究的心得体会。

3.4 讲解(15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方、圆、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2.学生认真听讲,记录笔记。

3.教师给学生举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5 训练(30分钟)
1.教师出示幻灯片上的几何图形的复合题目。

2.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根据图形的特征和计算公式,计算复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学生将计算结果记录在本子上,并互相交流认真比对计算结果。

4.学生提交自己最终的计算结果,教师检查并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3.6 课堂总结(10分钟)
1.教师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及思考过程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刚学到的知识帮助小李测量她家的花园面积。

3.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几何工具和方法,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多运用几何知识,培养对几何图形的浓厚兴趣。

4. 课后作业
1.练习书上的相关习题。

2.检测自己制作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否正确,并记录在笔记上。

3.思考如何用刚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如何为自己的房间量体测量合适的地毯尺寸。

5. 小结
本节课通过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并提高其空间想象力。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几何图形的特征、定义、计算周长和面积的方法及其应用; 获取了数学工具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