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PPT古诗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意: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 还有高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 停止?
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醉 了,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赏析】 青山重重叠叠,楼台鳞次栉比,山河如此美好。
但这样美好的山河,却被金人占有。“西湖歌舞几时 休? ”诗人的这一质问,表现了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 地的愤激之情。
温暖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都陶醉了,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公元 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 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 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 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 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 寻欢作乐。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 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部编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
(4单元 )
课文导入
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即使要离开人世还挂念着祖国的统一;爱国, 是林升的“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对 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爱国,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 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 的渴望。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首古诗,体会诗人炽热 的爱国情怀。
南宋绍兴二年(1132 年),宋高宗赵构第二次回到杭州,这水光山 色冠绝东南的“人间天堂”被他看中了。 于是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商 人,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 一时兴起。 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第,壮大这“帝王之居”, 并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中,致西湖有“销金锅”之号 。 几十年中,临时苟安的杭州被当作北宋的汴州,成了这班寄生虫们的 安乐窝。 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写的。
了解了诗歌的社会背景,就不难理解诗歌所表达的诗人忧国忧民的 思想感情了。
教材习题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朗读指导:①注意节奏。 七言诗的节奏一般是:○○/○○/○○○。 ②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指导: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朗读,熟读成诵。
默写指导:注意“元”的写法,这是个通假字,同“原”;注 意“九州”的“州”写法,没有“氵”;注意
诗意: 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
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 的沙渚之上。入夜,我将小舟 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金 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 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 着淫靡之曲《玉树后庭花》。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振作精神,打破一切成规去选用 人才。
清朝末年,社会现状令人窒息。 思想被禁锢,人 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 这两 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 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拓展空间
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祭” 的写法,上部不是“癶”。
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前两首 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示儿》: “示儿”的意思是给儿子看。 这首诗 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 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 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 这既是诗人的遗嘱, 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 争,积贫积弱的宋朝丧失了大量国土,被迫不断向南迁移,人民生 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 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 尝流离失所的痛苦。 从这两句诗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位老诗人在 人生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恃 拘束 喑哑 抖擞
多音字 jǐ 几个
几 jī 茶几
jiàng 降落

xiáng投降
放在茶几(jī)上的那几(jǐ) 个杯子是干净的。
敌机一降(jiàng)落,敌 人就投降(xiáng)了。
多音字
熏(熏陶)
恃(有恃无恐)
xūn
shì
薰(薰衣草)
侍(侍候)
形近字
祭(祭拜) 察(观察)
乃(乃至) 仍(仍然)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赏析】 揭露“游人”不顾国计民生整日寻欢作乐、醉
生梦死的卑劣行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 运的深切忧虑。
主题归纳
《题临安邸》描写了诗人对苟且偏安、一味寻欢 作乐的达官贵人们的讽刺和愤慨,以乐景写哀情,表 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意:
我本来以为,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 都和我无关了,只是痛心没能亲眼看到国家 的统一。
当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 一天,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 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赏析】 人死之后万事皆空,诗人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
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不能亲眼看到祖国 统一。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悲哀凄凉的心境。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好像百度一样,同学们以后有问题要就找你帮忙。 5.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方法总结
理解古诗——查找资料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题临安邸》这首诗的?
我是用“查找资料法”来理解这首诗的。例 如,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州”这两句。
通过查找资料,我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北宋靖康元年 (1126 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 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 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 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 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 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学习目标
1.认识“祭、乃”等 7 个生字,会写“祭、乃”等 7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 能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它 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字词学习
jì nǎi xūn háng hài
祭祀 乃至 熏肉 杭州 亥时
shì jū
yīn
sǒu
《题临安邸》: “临安”是南宋京城,即今浙江省 杭州市。“邸”的意思是旅店。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 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这首诗是写 在临安一家旅店的墙壁上的。
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 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南宋朝廷的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的 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
【赏析】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
念,嘱咐儿孙不要忘记把喜讯告诉自己。 表明诗人虽
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
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主题归纳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诗,诗人 痛惜自己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以后家 祭的时候能够将这一好消息告诉自己,表达了他渴望 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赏析】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热切的希望,他希望当政者能
够广纳人才,期待着改革大势催生新的生机。
主题归纳
《己亥杂诗》写了诗人对死气沉沉、缺乏生机的 社会现状深感痛心,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切和对当政者能够广 纳人才的渴望。
思维导图
熏(熏肉) 黑(黑暗)
杭(杭州) 抗(抗争)
恃(自恃) 待(等待)
拘(拘束) 狗(猎狗)
整体感知
同学们边诵读古诗,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一、这三首诗分别写了哪些情景? 二、它们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
(sè)人,号定庵,清代思想家、 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 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 《定庵文集》。
己 亥 杂 诗①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②恃③风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万马齐喑④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注】 ①己亥(hài)杂诗:《己亥杂诗》 是龚(ɡōnɡ)自珍在己亥年(1839 年)写的一组诗,共 315 首。这里 选的是其中一首。 ②生气: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③恃(shì):依靠。 ④万马齐喑(yīn):所有的马都沉 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 发表意见。喑:沉默。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诗意:
九州内朝气蓬勃要依靠疾风迅雷 般的社会变革,所有的马都沉寂无 声,那终究是一件悲哀的事。
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振作精神,打 破一切成规去选用人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赏析】 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形
势的看法。“风雷”比喻社会变革, “万马齐喑”比 喻当时举国上下死气沉沉的局面。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
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 诗人。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 很高成就。 有《剑南诗稿》等传世。
示 儿①
[宋] 陆 游
死去元②知万事空, 但③悲不见九州④同。 王师⑤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⑥告乃翁⑦。
【注】 ①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 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②元:同“原”,本来。 ③但:只是。 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 这里代指中国。 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⑥无忘:不要忘记。 ⑦乃(nǎi)翁: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简介
林升
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
题临安①邸②
[宋] 苏轼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③得游人醉, 直④把杭州作汴州⑤。
【注】 ①临安:南宋京城,即今浙江省 杭州市。 ②邸(dǐ):旅店。 ③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 郁的风。 ④直:简直。 ⑤汴(biàn)州:北宋京城汴梁, 即今河南省开封市。
[宋]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意: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
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 霄迫近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 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 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泊秦淮 [唐]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