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阶段性测试
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分)
.看拼音,写汉字。

(分)
íɡɡāòè
()绕()药不知所()污()
.古诗文名句填空。

(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②,白露未晞。

③海内存知己,。

④,徒有羡鱼情。

⑤,讲信修睦。

⑥虽有至道,弗学,。

⑦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⑧安得广厦千万间,。

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⑩,两鬓苍苍十指黑。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如果同学遇上了困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应该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

.花园里几棵松树行将就木
....,我决定将它们全都拔掉。

.国家制定的政策如果地方上阳奉阴违
....,老百姓就无法感受到党的温暖。

.在临近初三时,果断放弃游戏投身学习,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
..。

.下列文言语段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分)()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亲:父母 .矜:同“鳏”,老而无妻 . 者:……的人 . 归:女子出嫁。

二.阅读与欣赏(分)
(一)名著阅读(分)
.根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分)( )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父母双亡,靠自己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为生,在那儿受尽凌辱,他憎恨那里的店老板,憎恨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沙和内战的岁月。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达雅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

但他从没有意志消沉,灰心丧气,一直积极努力奋发向上,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

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

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记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文中的是保尔,他想要自杀的原因是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分)
)企图自杀的情节是否会影响他的英雄形象,说说你的看法。

(分)
不会,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保尔从懦弱冲动到坚强成熟的成长过程,也可以使保尔的形象更加亲切,更加真实。

(二)古诗阅读(分)
西江月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注】本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当年。

.这首词以中秋之夜的秋风、落叶、明月、孤灯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意境。

(分)
.“凉”是本词的词眼,请你试作解析。

(分)
答:点明时令深秋,天气寒冷;时值佳节,思念亲人,内心孤独寂寞;被贬黄州,仕途失意,心中忧愁苦闷。

(三)文言阅读(分)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新唐书卷二零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分)
①轻财重施轻:看轻②见白异之异:对…感到惊奇
③数宴见数:多次④帝欲官白官:让…做官
.与“左右以水靧面”中“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分)()
.以刀劈狼手 .去以六月息者也
.策之不以其道 .全石以为底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分)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答:高力士向来高贵,对这件事感到耻辱,挑拣李白的诗来激怒杨贵妃。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李白是年轻时就能崭露头角的文人,益州长史对他颇有好评;李白还是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
.贺知章是李白的至交好友,曾经看了李白的文章后认为李白超凡脱俗,并将他推荐给了皇帝;
.李白才华横溢,但是不拘小节,无意中得罪了皇帝身边力士,但是恩宠在身,并无大碍;
.李白不能自省自强,而是寄情于酒,借酒消愁,最终由于自知仕途无望,辞官回家了。

(四)议论文阅读(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
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
答: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请分析第⑤自然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分)
举例论证,举了以读书为生的先生有神采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散文阅读(分)
超重
肖复兴
①那天到机场送人,飞往法兰克福、伦敦、罗马和巴黎的航班,密集得像雨点似地挤在一起。

大概正赶上暑假结束,大学开学在即,到处可以看到推着装有大行李箱推车的学生们,送行的父母特别多。

候机厅里,家庭的气息一下子很浓,像是客厅,相似的面孔不停地在眼前晃动。

②不时有孩子进到里面去办理登机手续,家长只能够站在候机厅里等,儿行千里母担忧,他们都伸长了脖子,把望眼欲穿的心情赋予人头攒动的前方。

不时便又看见有孩子匆匆地从里面走出来,给家长一个渴望中的喜悦。

不过,我发现,匆匆出来的孩子大多并不是为了和送行的父母再一次告别,也很少见到有依依不舍的场面,那样的场面,似乎只留给了情人之间的拥抱和牵手。

③站在我身边的是一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妇女,凉鞋露出的脚趾涂着鲜艳的豆蔻,这样风韵犹存的女人,在我们的电视剧里一般还要在男人怀里撒娇呢。

现在,她像是只温顺的猫,眼神有些茫然。

不一会儿,我看
见一个大小伙子推着行李车,气冲冲
...地向她走来,没好气地对她嚷嚷道:“都是你,让我带,带!都超重啦!”只听见她问:“超了多少?”语气小心,好像过错都在自己的小媳妇。

“公斤!”只有儿子对母亲才会有这样肆无忌惮。

听口音,是南方人。

于是,我看见母亲开始弯腰蹲了下来,把捆箱子的行李带解开,打开箱子,那是一大一小赭黄色的两个名牌箱。

儿子也蹲下来,和母亲一起翻箱子里面的东西,首先翻出的是两袋洗衣粉,儿子气哼哼地嘟囔着:“这也带!”然后又翻出一袋糖,儿子又气哼哼地嘟囔一句:“这也带!”接着把好几铁盒的茶叶都翻了出来:“什么都带!”母亲什么话都没说,看儿子天女散花般把好多东西都翻
了出来,面前像是摆起了地摊。

最后,儿子把许多衣服和一个枕头也扔了出来,紧接着下手往箱底伸了,只听见母亲叫了声:“被子呀,你也不带了!”
④我有些看不过去,走了两步,冲那个一直气哼哼嘴噘得能挂个瓶子的儿子说:“公斤差不多了,你东西都不带,到了那儿怎么办?”儿子不再扔东西了,母亲站了起来,一脸忧郁,本来化得很好的妆,因出汗而坍塌显出些许的斑纹。

“先去试试再说。

”我接着对那个儿子说,他开始收拾箱子,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又塞进箱里。

儿子推着行李车走了,我问那位母亲孩子去哪里,她告诉我去英国读书。

她脚下的那些东西都散落着,稀泥似地摊了一地。

⑤独生子女的一代,理所当然地觉得可以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

养儿方知父母恩,他们还没到明白父母心的年龄。

他们可以埋怨父母的娇惯和期待超重,却永远不该埋怨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超重。

(选自《中国年度微型小说》)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分)
.《超重》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儿子女儿出国读书,在机场,父母出于爱,为孩子准备了过多的行李,结果造成“超重”。

.孩子朝着父母大发脾气,“把一切不满和埋怨都发泄给父母”,也有天气热以及马上就要远离父母而心情不好的原因。

.“母亲则把茶叶都从铁盒里掏出来,有塞进箱里”,“左翻翻,右翻翻,父亲权衡着取出什么好”这些细节描写都表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情感。

.小说的结尾起到了点题和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一代期望,同时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感受爱”的重要。

.试分析小说第①小节的作用(分)
答: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浓厚的家庭气息,为下文儿子因为母亲为自己准备的行李超重而抱怨的情节做铺垫。

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小节划线句。

(分)
答:比喻的修辞,把散落的东西比作稀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李散乱的程度,表现了母亲关怀儿子却被嫌弃后的失落惆怅的心情,也有对儿子没有珍惜和理解母爱的行为的批判。

.小说以“超重”为题,请探究以此为题目的好处。

(分)
答:是文章的线索,一语双关,既指母亲为儿子准备的行李超重,也指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的期待和感情超重,揭示了主题,将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独生子女家庭对父母和孩子的双重的警示。

三.作文(分)
镀金的天空,是对彩虹最好的馈赠;绿翡翠般的水流,是对游鱼最好的馈赠;人生画卷,是对真心行善者最好的馈赠;最美的文字,是对爱书人最好的馈赠……这些让灵魂富有而安静的赐予,都是静水流深的生命姿态!
请用“最好的馈赠”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写一篇作文。

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3.字数不少于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