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卷】北京市2021届中考生物考前押题卷(一)含答案与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2021届中考考前押题卷(一)
生 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中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即小满时节小麦籽粒(果实)逐渐饱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籽粒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成 B .籽粒饱满过程中胚逐渐发育成熟 C .根吸收土壤中有机物使籽粒饱满 D .籽粒饱满过程中营养物质不断积累
2.下列各项中,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 B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尽可能切得薄 利于光线透过 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核 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
消耗原有有机物
A .A
B .B
C .C
D .D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如图中属于遗传物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血管是血流的管道。
如图为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B .在四肢处,②中常具有静脉瓣
C .③内径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D .血液流动的方向为②→③→①
5.蒲公英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野生花卉,果实上方具有冠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冠毛有助于种子传播
B .种子传播可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C .空气湿度增加利于增大种子传播距离
D .种子传播减少同种个体对资源的争夺
6.人体每天产生约180升原尿,但只排出约1.5升尿液。
参与该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7.桂叶黄梅的果实形态与卡通米老鼠相似,被称为“米老鼠树”。
桂叶黄梅属于
A .苔藓植物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8.下列实验装置中,可以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是
A .
B .
C .
D .
9.《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初中生的近视率甚至高达71.6%。
下列关于近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晶状体曲度变大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
B .近视患者看远处物体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
C .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可有效预防近视
D .佩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10.如图是人的性别决定遗传图解,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后代
B 的性别为男孩
B .后代A 产生生殖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 或Y
C .后代B 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22条常染色体+Y
D .后代的性别由母亲决定
11.生物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装置进行仓鼠逃生实验,得到图2所示数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仓鼠快速找到玻璃台进而逃生属于先天性行为
B .仓鼠的逃生行为不受遗传因素影响
C .不同仓鼠个体的学习能力相同
D .学习行为有利于仓鼠更好地适应环境
12.步行时,小腿屈曲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对该过程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涉及到骨、关节和肌肉的协同配合
B .需要股四头肌和腓肠肌同时收缩
C .需要腓肠肌牵拉骨绕关节运动
D .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13.我国科学家通过核移植技术成功克隆出了“中中”和“华华”两只猕猴,培育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B .“中中”和“华华”与核供体猴更加相像
C .“中中”和“华华”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
D .用这两只猕猴进行实验有利于排除个体差异的影响
14.如图为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萌发时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B .萌发过程由胚乳提供营养
C .胚轴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D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15.中国古生物学家在内蒙古发现了宁城中华草化石(如图),使被子植物的历史很可能追溯到侏罗纪甚至更久远的时代。
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宁城中华草化石中观察不到根、茎、叶的分化
B .由化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可推测生物出现的大致时间
C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D .化石证据支持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
16.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将沉水植物箦藻放入实验装置(图1)中,分别用光照强度不同的6瓦、12瓦和24瓦的冷光灯等距离照射实验装置,观察有色液滴在玻璃管中的移动情况,实验结果见图2。
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注:瓶中溶液可保证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恒定
A .应提前将箦藻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以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B .箦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导致玻璃管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
C .在24瓦台灯照射下,玻璃管中有色液滴移动速率最快
D .本实验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17.目前,世界上仅存两头北部白犀牛。
科研人员试图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帮助其繁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产生卵细胞的结构是卵巢
B .受精卵是个体发育的起点
C .胚胎在子宫内发育
D .该繁殖方式为无性生殖
1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B .物质循环只与①④有关
C .生态平衡只与②③有关
D .生物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19.下图中①-③是研究者根据不同地层中发现的古鲸化石绘制的骨骼复原图。
通过与现代齿鲸的骨骼比较,揭示了原始陆生哺乳动物到现代齿鲸的演化历程。
下列排序中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②→①→③
D .④→①→②→③
20.岩羊因善于攀爬悬崖峭壁而得名,以青草和灌丛枝叶为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攀爬仅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B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 C .攀爬所需能量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
D .可推测岩羊臼齿发达
21.人体中很多器官都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
A .毛细血管只有一层细胞,利于物质交换
B .流经肺后,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C .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增加
D .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增加
22.春天的马达加斯加群岛上有多种以花蜜为食的天蛾。
其中,长喙天蛾在大彗星兰花朵之间灵活盘旋,因其具有长长的口器能吸食花深处的花蜜,而成为大彗星兰的唯一传粉者。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长喙天蛾长长的口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长长的口器有助于长喙天蛾避开与其他天蛾的竞争
C .大彗星兰可以在没有长喙天蛾的地方繁衍后代
D .长喙天蛾和大彗星兰在进化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选择
23.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或真菌。
下列属于利用细菌进行食品制作的是 A .酸奶
B .面包
C .米酒
D .甜面酱
24.蚧壳虫是凤梨、柿树等多种植物的主要害虫。
下图为某种蚧壳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
的是 ( )
A .该蚧壳虫属于昆虫纲的动物
B .该蚧壳虫可以进行有性生殖
C .该蚧壳虫胚胎发育类型为卵生
D .图中雌蚧壳虫为完全变态发育
25.大花杓兰植株高25~50 厘米,具粗短的根状茎,果实窄椭圆形内有种子。
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大花杓兰属于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二、非选择题(共45分)
26.循环系统通过血液的运输,为人体各处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与养料,同时带走废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图甲)。
如果患者的肺部功能受损后不能及时恢复,血液中的氧气不足,就会有生命危险。
体外膜肺氧合(也叫人工肺)就是一个可以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新技术,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图乙)。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中的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2)肺循环的起点是甲图中[]______,当血液流经肺部的肺泡时,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变成颜色鲜红的______血。
(3)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______(填器官名称)后,血液中的尿素含量明显______(填“降低”或“升高”)。
(4)乙图中“人工肺”包括两部分:一是氧合器部分,可以实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血液获得氧气,氧合器相当于人体的______(器官);二是人工泵部分,可以推进血液的流动,实现血液循环,人工泵相当
于人体的______(器官)。
27.人类的亲子代间通过某些“桥梁”相联系。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型 基因组成 A 型 I A I A 、I A i B 型 I B I B 、I B i AB 型 I A I B O 型
ii
注:I A
、I B
和i 是控制人类血型的基因
(1)人类胚胎是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的。
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___________的结构。
由上图可知,胎盘处胎儿的脐动脉逐渐分支,最终形成了丰富的___________(填写血管名称),这样的结构增大了___________,有利于胎盘功能的执行。
(2)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后,经脐静脉返回身体,该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______(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亲代的基因通过___________细胞传递给子代。
人类的血型是由基因控制的(如上表所示),如果父母的血型均为A 型,基因组成均为I A
i ,则胎儿的血型可能为___________。
由于母子的血液在胎盘处并不直接相通,即便二者的血型不同,一般也不会发生血液凝集现象。
28.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进行大棚种植,可人为控制环境条件,从而扩大栽培范围、有效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利用匍匐茎繁殖草莓(如图1)是生产中常用的方法,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选填“有性”
或“无性”)生殖。
(2)草莓的生长发育需要含氮的无机盐。
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氮肥施加量对大棚中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①草莓主要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_区吸收含氮无机盐,该营养成分在草莓体内运输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
②总糖和维生素C 含量是判断草莓品质的重要指标。
从合成和运输的角度,草莓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___________而来的。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氮肥施加量为___________kg/hm 2时,草莓的品质最高。
(3)为提高大棚中草莓的产量,请你提出一项可采取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9.口腔鳞状细胞癌是面部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口腔是食物中___________(填写营养成分)初步消化的场所。
(2)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内鳞状上皮细胞癌变形成的,不仅影响口腔的正常功能,癌变的细胞还易转移到其他部位,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科研人员研究了蒜素(大蒜中的一种成分)对这类癌细胞分裂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组
别 主要处理 培养
增殖率(%)
迁移率(%) I
普通培养基0.1mL+癌细胞
每组5份样品,置于37℃,培养
72小时
100
61
II
含0.2µmoL/mL 蒜素的培养基0.1mL+癌细胞
36
58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含0.4µmoL/mL 蒜素的培养基0.1mL+癌细胞
27
52
IV
含0.6µmoL/mL 蒜素的培养基0.1mL+癌细胞
15
48
①该实验中,第___________组是对照组,各组别加入的癌细胞数量应___________。
②将每组5份样品的增殖率和迁移率分别取___________,得到表中所示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该研究为将蒜素开发成为治疗癌症的药物提供了依据。
(3)某种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知,细胞癌变是___________(选填“1”或“多”)个基因发生改变的结果。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___________片段。
辐射、某些病毒以及烧烤食物中的致癌成分等都是导致基因发生改变的环境因素。
因此,远离致癌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30.小芳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栽培活动,尝试在家里的阳台种植“红珍珠”番茄。
在种植的过程中,小芳不仅详细记录番茄的生长情况,而且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探究活动。
(1)小芳将番茄种子置于适宜条件下使其萌发。
下图是番茄种子的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
(2)种子萌发后,小芳分别采用营养液栽培(即无土栽培)和土壤栽培两种模式进行栽种。
她每日监测记录阳台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并在“红珍珠”番茄生长中期,从每种栽培方式中各取生长状况相似的5株植株,测定其光合速率等数据,每次测定重复3次。
部分结果如下:
处理
光合速率
(μmol·m -2·
s -1) 蒸腾速率
(mmol·m -2·s -1) 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
(μmol·mol -1) 营养液栽培
9.8 0.68 57 土壤栽培
8.9
0.50
52
①实验过程选取5株植株,每次测定重复3次,小芳将测得的数据计算出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②使用营养液栽培时,需要定期向营养液中通气,请解释这样做的原因: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阳台上采用______模式栽种的番茄光合速率更高。
综合表中数据,结合蒸腾速率与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分析此模式下光合速率高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31.纹翅蝇因翅上有条纹而得名,它的主要天敌是跳蛛。
跳蛛足上也有相似的条纹,而且跳蛛可以挥舞带条纹的足驱赶入侵自己领域的同种跳蛛。
奇特的是,当纹翅蝇高频振动带条纹的翅时,也能吓退跳蛛。
(1)为研究纹翅蝇吓退跳蛛与翅的高频振动及翅上条纹是否有关,研究者选择纹翅蝇、家蝇及跳蛛进行实验。
家蝇的翅既无条纹又不能高频振动,且大小、形态与纹翅蝇相似。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
①实验前对跳蛛进行__________处理,以提高跳蛛的捕食积极性。
②B 组与_______组比较发现,将纹翅蝇原来的翅切下再重接(自翅重接)以后,仍具有吓退跳蛛的能力,这可排除重接对翅振动带来的影响。
③B 组与C 组比较,可说明翅___________只有高频振动不能吓退跳蛛。
④为研究仅翅带条纹是否能吓退跳蛛,实验中D 组“?”的处理应为____________。
⑤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者认为,纹翅蝇吓退跳蛛的过程是一种拟态。
在跳蛛多的环境中,纹翅蝇具有上述特征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选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这种类型的纹翅蝇在生存斗争中,更容易吓退跳蛛生存下来,并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子代。
经过许多代以后,纹翅蝇多具有上述特征。
可见,纹翅蝇的拟态是
__________的结果。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目前全世界已知的植物有40余万种,植物靠着一片片叶子通过亿万年的努力支撑起了地球上丰富的物种。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位于食物链的最底端,这意味着一种植物可能要面对众多天敌的捕食。
尽管如此,植物还是造就了我们绿意盎然的星球,这跟植物与捕食者在进化长河中攻防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分不开的。
这些进化的痕迹塑造了彼此,在植物身上表现为植物有一身的常备武器,尤其是最受捕食者关注的幼嫩部分——叶。
作为被动物捕食的重灾区,时至今日,叶演化出了许多具有防御功能的性状。
当玉米幼苗受到黄条粘虫蚕食时,叶片就会分泌出具有特殊气味的萜烯类物质,招引来黄条粘虫的天敌——胡蜂。
胡蜂会将卵产在黄条粘虫的体内,当卵孵化时即可将粘虫消灭,从而使玉米幼苗得到保护。
叶上的尖刺等武器,可以阻止大型动物的践踏掠食。
红叶棉和抗虫小麦叶上的刚毛,让害虫寸步难行,无法进入花蕾掠夺。
有些植物叶上不仅长毛,且毛中带毒液,使得防御能力更强。
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有些植物在幼年期,分裂的叶形十分常见,但是在成年之后,叶形就变得更加完整和硕大了——这无疑在暗示叶形的变化可能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防御机制,因为处于幼年期的植物需要更多的保护,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科学家发现亲缘关系很近的两种香茶菜在野外天然混居在一起,但它们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叶形——一种叶的边缘没有深分裂,另外一种叶边缘则有着很深的分裂。
有趣的是,这两个同属物种的叶子中,无深分裂的叶更易受到昆虫的捕食。
科学家找到了与叶形变化有关的一种卷叶的象甲,这种象甲会将香茶菜叶卷成筒状并产卵于内,孵化出来的幼虫靠食用香茶菜的叶来生长。
科学家观察到,叶形会对象甲的产卵行为产生影响,叶子的完整性是一个关键性的指标。
推测如果把卵产在不完整的叶上,对产下的幼虫可能是不安全的,它们将会面临食物短缺、被捕食或被感染的危险。
在观察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除了叶形外,两者在营养与气味上都没有显著差异,这证明象甲在两种叶形上的选择差异完全是由叶形造成的。
(1)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2)黄条粘虫与玉米之间通过______关系,使得玉米中的物质和______流入黄条粘虫的体内,供给生命活(3)根据文中信息推测,对于产卵的象甲来说,香茶菜叶的不完整意味着(____)(多选) A .叶可能已被其他昆虫捕食 B .叶可能已被真菌等微生物感染 C .叶本身可能含有毒液 D .可能会将幼虫暴露给捕食者
(4)文中提到的有些植物的叶表面生有尖刺或毒毛,这与叶的______功能有关。
除了文章中涉及的信息以外,请你举出一个有关植物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即小满时节小麦籽粒(果实)逐渐饱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籽粒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成 B .籽粒饱满过程中胚逐渐发育成熟 C .根吸收土壤中有机物使籽粒饱满 D .籽粒饱满过程中营养物质不断积累 【答案】C 【分析】
小麦种子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
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因此,在小麦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自胚乳中。
【详解】
A .在完成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以后,花的大部分结构凋落,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为种皮。
故小麦籽粒(果实)由雌蕊中的子房
发育而成,A 正确。
B .小麦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一片子叶组成,而籽粒饱满过程中胚逐渐发育成熟,B 正确。
C .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
而小麦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
故小麦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使籽粒饱满,C 错误。
D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籽粒饱满过程中营养物质不断积累,有利于将来小麦种子的萌发,D 正确。
故选C 。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各项中,关于实验操作及其目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 B 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尽可能切得薄 利于光线透过
C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 便于观察细胞核
D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叶片局部遮盖黑纸
消耗原有有机物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分析】
1.在制作洋葱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擦片、滴水、取材、展平、盖片、染色、吸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擦、滴、刮、抹、盖、染。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
【详解】
A .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浓度相同的0.9%的生理盐水,A 正确。
B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
所以,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尽可能切得薄,这样利于光线透过,便于观察,B 正确。
C .细胞核里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碘液处理装片的目的是使细胞核染色,便于观察,C 正确。
D .叶片可以从上表面和下表面接受光照,因此在实验时,需要注意的是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这样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D 错误。
故选D 。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课本相关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目的要求,只有平时多积累该部分知识,才能解答相关题目。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如图中属于遗传物质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分析】
分析题图:①细胞核,②染色体,③蛋白质,④DNA 。
【详解】
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 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 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分子含有许多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其中不同的片段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分别控制不同的性状,这些片段就是基因,故选D 。
【点睛】
正确识记并理解“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解题的关键。
4.血管是血流的管道。
如图为三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B .在四肢处,②中常具有静脉瓣
C .③内径最小,红细胞单行通过
D .血液流动的方向为②→③→① 【答案】D 【分析】
分析图片可知①是动脉,因为管壁最厚;②是静脉,血管上有瓣膜。
③是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单行。
【详解】
…○………………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①是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
管壁厚,弹性大,血液流速快,A 正确。
B .②是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液流速慢,只有四肢静脉血管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B 正确。
C .③是毛细血管连接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C 正确。
D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①动脉→③毛细血管→②静脉,D 错误。
【点睛】
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及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5.蒲公英是北京地区常见的野生花卉,果实上方具有冠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冠毛有助于种子传播
B .种子传播可扩大植物分布范围
C .空气湿度增加利于增大种子传播距离
D .种子传播减少同种个体对资源的争夺 【答案】C 【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生物要生存就要适应环境。
【详解】
A .蒲公英的冠毛似伞状,通过风将种子传到更远的地方,A 正确。
B .蒲公英的种子靠风力或动物传播,扩大蒲公英分布范围,B 正确。
C .由图知,空气湿度增加,冠毛张开幅度减小,减小种子传播距离,C 错误。
D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越多,对资源的争夺越激烈,种子传播减少同种个体对资源的争夺,D 正确。
故选C 。
【点睛】
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特征都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
6.人体每天产生约180升原尿,但只排出约1.5升尿液。
参与该变化的主要结构是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输尿管
【答案】C (1)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2)人体排出的尿液只是对人体无用的代谢废物,而原尿中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则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详解】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了原尿中99%左右对人体有用的物质,最终原尿仅有1%左右会成为尿液即1.5升。
因此,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80升,但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C 。
【点睛】
关键知道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L ,而每天排出的尿却只有1.5L 左右的主要原因是原尿中大部分的水
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7.桂叶黄梅的果实形态与卡通米老鼠相似,被称为“米老鼠树”。
桂叶黄梅属于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答案】D 【分析】
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详解】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
桂叶黄梅具有果实,因此,桂叶黄梅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