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会:老实人一定吃亏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会:老实人一定吃亏吗?
正方:
我方的观点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陈述陈词:
毛泽东曾经要求共产党员:“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

”老实人,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的人。

老实不是指胆小怕事不善言辞,而是指忠实,厚道,善良,诚信,本分的优良品质。

不老实的人争名夺利、沽名钓誉、迎逢吹拍、两面三刀、欺软怕硬。

他们为了实现私欲,不择手段,甚至以身试法。

袁隆平做水稻杂交实验默默做了几十年终于获得成功,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这些都是老实人的典范。

老实的人不吃亏,而不老实的人往往贪小便宜吃大亏。

君不见那些贪图钱财、贪污受贿、见风使舵的贪官接二连三被拉下马,那些贪小便宜、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企业都不能基业长青。

而那些老实的人,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纵然平凡也精彩。

所以说,做老实人,不吃亏!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曾作过一个耐人寻味的调查,他将550个描写人的形容词列为一张表,让大学生从中选择他们喜欢的品质和最厌恶的德行。

结果显示,评价最高的性格品质是“真诚”,最差的品质是“撒谎”、“虚伪”、“不老实”。

“老实是最大的智慧”———这是著名作家铁凝在讲到写作时,说过的一句话。

她说,做人要老实,为文同样也需要“大老实”,“大老实”是一种反璞归真后的新境界,是一种顶点智慧。

如今的有些人,总是特别害怕别人说自己不深刻,因此总是千方百计伪装自己、表演自己。

固然,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实、丰富,来赢取更多的掌声。

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老实”看似一种简单,实为一种深刻。

对人生而言,“老实”更是一个人一生中必须不断进修的课程,不断补充的一种营养。

聪明与老实,孰优孰劣?
凡事阴极而阳,阳极而阴;衰极而盛,盛极而衰。

一个人聪明过分,也不是一件好事,就拿杨修和王熙凤来说,就是“聪明反聪明误”典型例子。

要说杨修之死得冤,首先得来看看《三国演义》中杨修的聪明:
其一、一天,人们为曹操新修了一个花园,曹操观赏一番后,于是在花园的门上提一“活”字,左右都不解其意,而杨修说“门内添一活字,为阔,这是丞相嫌门太阔了,应该拆去这道门。

”后曹操知道此事,虽脸上喜欢,心中却很忌恨。

其二、曹操征汉中,带上杨修。

正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曹操夜颁号令“鸡肋”,杨修便叫军士,各自收拾行装,准备归程。

夏侯惇问及此事,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

”于是军中无不准备行装,曹操听闻此事,大怒,立刻命人将他推出斩首示众。

杨修的聪明,在于很能揣摩主公的心思,但有才却被杀,正是被聪明所误。

曹操手下谋士林立,将才云集,像程昱、郭嘉等人其贤能并不比杨修差,但他们都能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望,把自己的聪明藏在心里,显得老实,实则是大智若愚。

《红楼梦》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正是说的王熙凤。

应该说,她上得贾母、王夫人的欣赏,下得小辈及仆人的尊敬。

“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少说着
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


王熙凤这样一个精明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换来的是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最后自己也凄惨地死去。

这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广施恩泽。

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人缘好,儿子的功成名就,处处显得老实,实则是“难得糊涂”的大聪明。

其实说到底,杨修、王熙凤都是不是真正的聪明者。

真正聪明的人看起来和做起事情来都像“糊涂”一样,不计较暂时的得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不看重眼前短暂的目标。

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长远的目标,可以忍受一切的孤独和寂寞。

苏轼给儿子取名为苏钝,即是希望他儿子看上去,不是那种太聪明的人。

而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老实,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在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来一直以农业为立国根本的国度里,更看重老实。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就是强调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必须老实,如果没有老实,什么都成了空谈。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实事求是”,说穿了,无非也是要求老实做事,靠着这种精神,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发展,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没有老实做人做事的精神,曹雪芹不会经历十载,批阅数次写成流芳百世的《红楼梦》,马克思也不会用四十年的光阴写出《资本论》。

没有老实做人做事的精神,革命先烈不会浴血奋战、舍身忘死换来崭新的国家,体育健儿不会忍受孤独、耀武扬威奥运赛场为祖国挣得殊荣。

所以,老实是立人成事的关键,没有老实,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次成功,袁隆平都把它当作新的起点,而不是把它当作居功自傲的资本。

袁隆平坚持在困难中矢志拼搏,具有迎难而上的坚定意志,50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科研阵地,他不就是老实人的代表吗?
孙中山?
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贪图名利,个人利益
老实表现
老实并不是没有创新精神
老实不是不聪明,不是没有创新精神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对于如何识别老实人作出了精妙绝伦的阐述,他说:“什么是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

什么是不老实的人?托洛斯基、布哈林、陈独秀、张国焘是大不老实的人,为个人利益为局部利益闹独立性的人也是不老实的人。

”并且接着强调指出:“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愚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由此可见,认真负责、顾全大局、按科学规律办事的人是老实人,否则,就是不老实的人。

周恩来也曾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党都要做老实人。

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反方:
我方观点:老实人一定吃亏。

陈述陈词:
各位同学,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认为老实人一定吃亏,理由包括两点:
其一: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总是有竞争的。

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说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自然界弱肉强食的规律,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

与精明能干的人相比,老实人就是弱者,所以会吃亏。

其二: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

老实人容易默守陈规,不善于推广自己,表现自己,抓不住机会。

“酒香也怕巷子深啊!”这样,老实人必定会失去一些机会,这就吃了亏!
所以,我方一致认为,老实人必定会吃亏!
反驳阶段:
1、老实人容易默守陈规,守旧。

缺乏创新观点,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推翻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还是精明能干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2、在生活中善待别人是诚实。

诚实不等于老实。

对方辩友混淆了这个概念。

善待别人不等于老实。

别人会善待你,是聪明的表现。

不是老实。

3、老实的概念:一是诚实;二是守规矩,不惹事;三是婉辞,指不聪明。

诚实的概念: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4、如果说,某某辩友,你的父母告诉你说,不要和别人打架,那么要是你特别老实,你就绝对不会和别人打架,就算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来,你也不和别人打架,别人肯定要欺负你,这样的话,下次我想打架也要找你呀!!
5、你们看某某辩友,思维敏捷,夸夸其谈,真是很聪明啊!老实的人是不聪明的,你如果老实,就不能聪明的反驳我的观点,那我一站上风,你肯定是要吃亏的呀!你很聪明,你是老实人吗?
6、在《三国演义》中,鲁肃可谓是个老实人。

他代表吴国去向刘备要荆州,要了四、五次,每一次总被诸葛亮骗了,他就是因为太老实,才要不回荆州。

7、老实人从不对规矩怀疑,只是一味的遵守。

我们比较熟悉伟大的鲁迅先生,如果他是一个老实人,他怎么会把封建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规矩说成是“吃人”的规矩?!怎么会有那么多引领那个时代而至今不朽文章。

他如果是个老实人,那中国不就少了个文豪吗?吃亏的可是中国啊!
总结陈词:
各位同学,老师,对方辩友,大家好!
放眼未来,老实人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

他们不看时代的潮流,只故埋头苦干,像黄牛一样,总会被先进的机器所淘汰;他们墨守成规,不善于开拓,缺乏创新精神,不去思考,人云亦云;他们不敢冒风险,抓不住机遇,不懂得“拼拼就能赢”的道理,像老驴拉磨一样,总在原地踏步。

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总会淘汰老实人的。

同学们,时代要的是精明能干,勇于创新的人才啊!我们有一天会接下创造未来的重任,所以我,在这里,号召大家:做个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发展才能、不断进取的人吧!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建设21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