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 说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①理解并掌 握盐类水解的 原理、实质。 ②学会书写 水解反应方 程式。 掌握水解 的一般规律。
①通过对7种不 同盐溶液实验探 究,知道并不是 所有盐都呈中性。 ② 通过分析氯 化铵、氯化钠、 醋酸铵溶液呈不 同酸碱性的原因, 提高学生分析思 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体会到 科学探索的一 般方法:发现 问题、设计方 案、实施方案、 解决问题 。
2、通过测定氢离子和氢
学习能力
氧根离子相对大小比
基本具备系统学习原理 知识,提出、分析、解
学情 分析
较溶液酸碱性。
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心理
知识层次
具有兴奋点、探究欲望 也有对原理知识学习具有 一定的学习信心.
1、在水中加酸加碱 会一抑制水的电离 平衡。
一、教材分析
知识与技能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 值观
(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导致溶液中c(OH-)>c(H+)而使
溶液呈碱性。
三、教学过程
5、巩固练习
习题1.盐类水解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盐的电离平衡破坏 B.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C.溶液的pH减小 D.没有发生中和反应 习题2.向水中加入下列物质,哪些对水的 电离平衡有影响?平衡怎么移动?
二、盐的分类
强酸弱碱盐、强酸强碱盐、弱酸弱碱盐、弱酸强碱盐
三、盐类水解规律
谁强显谁性、有弱才水解、谁弱谁水解、
都弱都水解、
盐类的水解--原理(副板书)
醋酸钠 氯化铵
氯化钠
五、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分析教材,找出重难点
教学方法 ---- 灌输基本学习套路
教学过程 ---- 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学习
一、教材分析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盐类水解的原 理、水解方程式 的书写
教学难点:
盐类 水解原理
重点突破:
实验探究引出问题、 小组讨论问题、老 师辅助讲解
难点突破:
老师提问引导、 小组讨论推导、
二、教法与学法
多媒体演示 问题引导法
实验探究法 问题讨论法
演绎推理法 归纳总结法
教法
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
盐类水解 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2、原理
醋酸铵 磷酸三铵 氟化铵 磷酸二氢铵 碳酸氢铵 亚硫酸氢胺 PH值 酸碱性 7 中性 11 碱性 6.2 微酸性 4.4 酸性 7.6 微碱性 4.1 酸性
三、教学过程
3、一般规律
酸碱性与盐类型关系 对比氯化钠不水解与 其他三种水解的溶液
谁强显谁性
有弱才水解
板书设计 ---- 知识体系的总结与建构
二、教法与学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讨论法
学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课堂小结 8min
24min
3min
问题回顾
巩固练习
2min
3min
三、教学过程
本堂课所含内容
盐类水解原理
引 入
盐 类 水 解 原 理
盐 类 水 解 定 义 本 质
盐 的 分 类
盐 类 水 解 一 般 规 律
)
H2SO4
BaSO4
KOH
FeCl3
NaClO
分层作业,巩固水解原理
【课后练习】1 2(必做)
【 练习册 】70页 1-4 (必做) 5 6(选做)
设计意图:1.巩固本节课的知 识点。2、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盐类的水解--原理(主板书)
一 、 盐类水解
1、定义
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本质:促进了水的电离
三、教学过程
2、原理
以醋酸钠为例分析醋酸钠溶液呈现碱性的原因 以及水解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学生活动:仿照老师所演示醋酸钠的分析方法,推导出
NaCl、NH4Cl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2、盐类水解定 义及其本质
总结上述4种溶液呈现 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盐类水解 的定义
盐类水解过程中,对 水的电离平衡有怎样 的影响?
对比三种水解溶液中 水解离子的性质
谁弱谁水解 都弱都水解
三、教学过程
氯化铵溶液呈现酸性的原因: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问题回顾
由于盐电离产生的弱碱阳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阴离子 (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导致溶液中c(H+)>c(OH-)而
使溶液呈酸性。
醋酸钠溶液呈现酸性的原因:
由于盐电离产生的弱酸阴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阳离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 必修4 第三章第三节
第三章
第三节
教材分析 教法与学法
盐类水解原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选自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4 第三章第三节的第一课时水解原理
水的电离及 溶液的酸碱性
承上 盐类水 启下
解原理
影响盐类水解的 主要因素及其应用
一、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知识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