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教案范文(10篇):例题解析[质量]、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教案(10篇)内容提要:

例题解析[质量]

例题解析[质量]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利用生活经验突破“力臂”教学难点初探

利用生活经验突破“力臂”教学难点初探

“浮力”课堂实录

“浮力”课堂实录

“运动的描述”教学案例

《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1

《浮力》教学设计1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案例

科学探究──摩擦力教学案例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其他简单机械-教学建议

全文字数:27688

例题解析[质量]

例题解析[质量]

例题解析[质量]

例1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左盘下沉时,应该()

a.减少砝码

b.增加砝码,并调节砝码

c.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右转动

d.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左转动

解析:用天平称物体前,应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称量时,只能通过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所以不能选c、d两项.当左盘下沉,说明左盘物体质量太大了,所以只能在右盘里加砝码.

在使用天平时,两次调平衡,称量前,只能调平衡螺母,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时,应将螺母向右旋,当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时,应将螺母向左旋,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只要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就行了.称量时,只能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答案:b

例2 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

()

a.等于4.1g b.大于4.1g c.小于4.1g d.无法确定

解析:调节托盘天平平衡的正确方法是:将天平平稳放置,游码归零,调节右边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刻度盘正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题目所给的两种调平方法均错.初始状态指针偏右时,称量结果(读数)与称量物实际质量相比偏小,即食盐的实际质量比10.4g 的称量结果大,原因是指针偏右,称量天平平衡时,要在左盘多加上一定质量的称量物才能使天平平衡.初始状态指针偏左时,称量结果与称量物的实际质量相比偏大,即食盐的实际质量比6.3g的称量结果小.故两同学所称食盐实际质量之差大于4.1g.

试题从学生平常易错的实验操作入手,设置障碍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会按顺序进行实验操作,而且要有处理实验中所出现的故障的能力.

答案:b

例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他的操作步骤是:(1)把平天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

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粒米的质量.

这位同学操作步骤中漏掉了哪一步?有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

分析: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才能测物体的质量.测量质量时,被测物体只能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使用时要注意天平的最大称量和最小称量.如果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大于天平的最大称量时,就不能用该天平来称这个物体;如果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最小称量,就要采用变通的办法,用常用的累积法来测微小物体的质量,即称出若干个相同物体的总质量,再除以它们的个数,从而得出单个被测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要注意使用前必须调节天平这一步,如果在同一位置,第一次测量物体质量前已调节好天平,连续第二次测量物体质量时可不再重新调节;如果第二次搬动天平到另一个位置,则测量前必须重新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2

例题解析[质量]

例题解析[质量]

解:这位同学在测量物体质量前漏掉了一步: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这位同学操作不正确有两处:一是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

右盘,二是没有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最小称量.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先测出100粒米的总质量,然后用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粒米的质量.

1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子的热运动是本节的重点.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

事实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墨子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的,不可入的,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此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进行新课

(1)分子和分子运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